高溫天氣,專家建議這樣穩血壓、養血管、防中風
儘管秋天已「上線」多日,但全國各地的高溫模式還沒有「下線」。每年的高溫季節,都是心腦血管事件的高發期。高溫天氣,如何穩定血壓、養護血管、預防中風?萬一發生中風,怎麼做才能給患者爭取到寶貴的搶救時間?
專家提醒,中老年人不要盲目追求低血壓,動脈硬化嚴重的老人,血壓太低,也容易引起中風。
養護血管
高溫天氣更易發生心腦血管事件
高溫天氣為何更容易發生心腦血管事件?
廣醫二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高聰教授解釋,首先,高溫天氣里,人體更容易缺水,在體內缺水的時候,血液就會發生黏稠,這時,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的病人就特別容易發生腦血管的堵塞。
其次,在高溫天氣里,人們通常待在空調房裡,空調房與外面的溫差很大,當人們從氣溫比較低的環境轉換到氣溫較高的環境,血管的收縮擴張會引起血管痙攣,導致腦血管發病。
第三,人們在高溫天氣里通常睡眠欠佳,導致精神緊張,血管痙攣,因此,這樣的天氣,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率也會比平常天氣高。
注意!養護血管切不可運動過度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養護血管呢?高聰介紹,除了藥物和醫生的干預,改善生活方式也很重要。首先要均衡飲食,以清淡為主,避免過多脂肪和鹽分;第二,保證充足睡眠;第三,適當運動也很關鍵,但要注意不要運動過度。「有些中老年人朋友在朋友圈裡曬運動記錄,還有的每天走三四萬步,這就有點『過分』了。中老年人最好進行一些比較溫和的運動,如走路、打乒乓球、游泳」。第四,保持好心情,避免壓力和負面情緒。
「養護血管,還需要注意對血管疾病的篩查。」廣醫二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姬雲翔副教授介紹,現在的檢查手段已經非常完善了,全腦動脈的造影可以完全反映腦血管情況,查出病因,對症下藥,就可以做到有效的干預。「建議先從無創檢查做起,有需要的患者再進行有創檢查。」他強調,有過腦梗病史的病人一定要做好長期觀察,避免卒中再次發生。服藥時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合理的藥量,一般要終身服用。
穩定血壓
老年人血壓不是越低越好
高聰認為,高血壓不是一種單一的疾病,它只是一種表面現象,其背後隱藏著很多問題,比如,高血壓不僅會侵犯腦血管,會引起腦出血、腦動脈硬化,它還會引起心血管事件、腎動脈硬化等等。
穩定血壓切忌聽信偏方
高聰指出,高溫天氣要穩定血壓,首先要更加註意做好血壓監測,除了要增加量血壓的次數,還要注意測量血壓的方法是否正確。在家裡測量血壓,應採用肘關節測血壓,血壓計要放在肘關節以上與心臟相平的位置。測血壓前休息15~20分鐘,不要在運動時、心情波動時測量。如果血壓兩次測試差別較大,可休息15分鐘後再測,兩次測量結果差別如果不超過15毫米汞柱,就不用再測了。
其次,高血壓患者要遵醫囑規範服用降壓藥,注意根據身體情況,結合醫囑及時調整藥物。「血壓偏高時要適量增加用量,血壓偏低時要適當減少用量,這樣才能對血壓進行及時有效的控制」。
「需要提醒的是,患者務必到正規醫院進行全面檢查,在醫生的指導下按照血壓的標準、血壓的分級進行長期的用藥治療,而不是聽信偏方,在家自己煮藥水喝。」高聰強調,降脂、降壓、降糖、降尿酸都是一樣的道理,要終身服用藥物控制,以免病情複發。
飲食上應低鹽、低脂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穩定血壓?高聰認為,首先要低鹽、低脂;其次保持精神放鬆、心情愉快。高血壓病人鹽的攝入量每天不超過3g(大概3小勺),盡量減少外出吃飯。有些病人的降壓措施不科學,比如喝老火靚湯,老火湯含嘌呤高,易加重痛風。
「羅布麻茶可以少量喝,但不主張喝太多,喝太多,導致血壓低於正常值也不好。」高聰特別指出,老年人血壓不是越低越好,夏季人體血管處於擴張狀態,反而要留意血壓偏低的情況,低血壓也容易導致中風、暈厥摔倒,容易發生心梗。
此外,高血壓患者要保證充足的睡眠,高溫天氣尤其要注意休息,減少外出暴晒。
針對許多中老年高血壓患者喜好喝茶的習慣,姬雲翔提醒,喝茶要謹慎,尤其是濃茶。茶鹼對降壓有一定作用,但是濃茶里的咖啡鹼等興奮血管的成分對穩定血壓有影響,因此,只宜適量喝些淡茶。
血壓控制在多少才合適
老年人的血壓究竟控制在多少才合適呢?高聰介紹,按照2016年美國的降壓標準來看,50~60歲之間的老人,血壓控制在140~85mmHg就可以了;60~70歲之間的老人血壓如果不是經常超150~85mmHg,不需要服藥的;70歲以上的動脈硬化嚴重的老人,血壓低於160mmHg反而更容易引起中風。
當然,這些標準不能一概而論,患者要根據自身情況,在醫生的科學指導下調整藥物,還要看病人是否患有糖尿病、冠心病,是否肥胖等方面的問題,要綜合評估。
高聰提醒,高血壓患者一定要到醫院進行專業的檢查治療,而不是在網上搜索資料,盲目「自己看病」,這是對自己的健康很不負責任的行為,更不要「別人吃什麼葯見效,我就吃什麼葯」。
預防中風
「三高」、肥胖、吸煙等是高危因素
高聰介紹,導致中風的因素分為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可控因素有高血壓病、高血糖、高血脂、肥胖、吸煙、酗酒等。不可控因素有年齡、種族以及天氣冷熱等自然環境。「比如,相對於白種人,黃種人腦出血的發病率更高,又比如,高齡也是中風的高危因素」。
「不可控因素的發生是不能避免的。」高聰說,但可控因素的發生是可以控制的,比如積極治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減肥、控酒戒煙等,都可有效預防中風。
高聰介紹,從導致中風的因素也可以看出,中風的高發人群主要包括高血壓病人群、高血脂人群、糖尿病人群、肥胖人群、長期吸煙酗酒人群等。
治療中風
中風的最佳治療時間窗為3小時
現在網上流傳著各種處理中風的偏方,例如滴血、扎手指等等。高聰表示,中風後,應抓緊時間到有條件的綜合性醫院進行搶救,不要在家裡「瞎等」,也不要亂用「偏方」,謹記「時間就是大腦」。
高聰還提醒,在家中等待救護車時,應該讓病人平卧,頭側向一邊,同時觀察病人口腔鼻腔有無異物,避免窒息,切記不要在病人神志不清的時候強行灌藥,這容易導致不可逆的惡性後果。此時家屬不要慌張,撥打120時要將病人的情況交代清楚,有無偏癱、呼吸困難等,便於接線人員做出判斷,將患者送往有條件的醫院。
前一段時間,網上流傳一個帖子,是說澳洲在中風急救技術的領域有了「逆天突破」,稱他們發明了一項新技術,這項新技術能在患者中風的24小時後進行治療。
高聰表示,其實這只是一種機械取栓術,在國內早已經普及。專家還說,發生中風後,靜脈溶栓治療的時間窗為3小時,病人身體情況良好的可以擴展到4.5小時,一旦超過這個時間只能動脈取栓。
姬雲翔介紹,機械取栓術屬於神經血管內治療的一個技術。機械取栓大大延長了患者缺血性卒中的救治時間,對合適的病人來講,前循環時間窗延長到8小時,後循環時間窗延續到24小時,能夠改善預後,從而挽救患者的一些功能以及生命。
中風治療我國已達世界先進水平
姬雲翔介紹,中風前兆包括出血性和缺血性兩方面的癥狀。缺血性中風前兆看是否有「三偏」綜合征(偏癱、偏身感覺障礙、偏盲),出血性中風前兆看是否有劇烈疼痛。大部分病人以缺血性中風為主。
中風發生後,一般需要神經內科和外科的綜合治療。高聰介紹,在內科治療方面,中風的急性期,通常需要使用靜脈溶栓的藥物,當靜脈溶栓或者動脈取栓結束治療後,還需長期服用抗血小板的藥物和降脂的他汀類藥物以及神經類的藥物。
在外科手術方面,姬雲翔說,我國在神經外科的手術技術在國際上已處於先進水平,個別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缺血性中風事件救治的關鍵在於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進行救治。「這是缺血性中風治療最重要的一點。」他說,如果病人在轉運途中或者對該病認識不足的情況下延誤,超過了靜脈溶栓的時間窗,就需根據病人缺血的面積、缺血的大小以及病人的臨床表現進行相應的外科干預。
醫學指導/ 廣醫二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高聰教授 、廣醫二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姬雲翔副教授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黃蓉芳、李津 實習生張生婷、吳美芬 通訊員許詠怡
編輯/何家
圖片@視覺中國
※健身後排出「醬油尿」,甚至猝死在跑步機上?可致命的運動誤區,很多人都犯過!
※痛風發作時,有些什麼辦法可以好過一點?試試跟著醫生這樣做
※寶媽口述:產後婚姻最動蕩的那一年,和隨之而來的幸福
※媽媽的高度,就是孩子的起跑線
TAG:健康有約 |
※給高尿酸血症和痛風人群的七條飲食建議
※氣血決定氣質,女人補氣血的五大誤區,建議收藏
※中醫建議:常按摩「三脖」,可防治腦出血、保護心腦血管
※癌症兇險,如何防治?頂尖腫瘤專家 的防癌建議
※高膽固醇血症的飲食建議
※專家建議患有過敏症、胃腸疾病、支氣管炎症或身體虛弱的人群飲用這種液體
※高血脂的原因要知道!三個降血脂的小建議,做到了,清血管降血脂
※專家建議:高血壓飲食禁忌,這麼做不再受高血壓困擾!
※高血脂隱藏的「殺機」,很多人都不知道!降血脂,專家建議三步治療
※中醫建議:三伏天堅持這樣泡腳,體內寒氣濕氣統統跑光!
※濕氣的「剋星」來了!中醫建議的這幾樣食物,可讓濕氣全無
※老中醫建議:高血壓最該吃的4種蔬菜,讓你的血壓穩降不升!
※糖尿病、高血糖必看的飲食小建議!助你降血糖
※心腦血管醫生的建議,這些活血王家裡常儲備些,血栓都會遠離你
※糖尿病、高血糖必看的飲食小建議!每天堅持吃一點,穩固血糖!
※專家建議如何治療和預防細菌性胃腸炎
※氣血兩虧導致心悸氣短,潮熱盜汗,這幾個補氣血方子建議收藏
※這種水果風靡全球,美味營養價值高,還美顏護肝臟抗癌!建議多吃
※醫生建議:血壓高的人,多吃這幾種常見食物,平穩血壓
※想防術後高血糖?建議術前喝點「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