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吳三桂並非衝冠一怒為紅顏,而是為了自己

吳三桂並非衝冠一怒為紅顏,而是為了自己

吳三桂(1612-1678年)字長伯,明遼東人,祖籍江蘇高郵,武舉出身,錦州總兵吳襄子,以戰功及父蔭授都指揮。並於崇禎十七年(1644年)破格遷至遼東提督,鎮守山海關,吳三桂部「膽勇倍奮,士氣益鼓」,是明末最後一支有戰鬥力的部隊,史稱關寧鐵騎。是年上為令其入京勤王,封其為平西伯,然而面對京城失陷,吳審時度勢撤兵退保山海關,面對兩強勢力,加之被李闖抄家滅口,愛妾陳圓圓被搶,衝冠一怒的吳三桂獻山海關降清,為此在中國古代史上留下了被諸多史家貶損的一筆。

此後吳受清封為平西王,作為清軍先鋒,平陝甘、攻四川、收雲貴,並於康熙元年(1662年)殺南明永曆帝於昆明,盡剿了南明最後一部殘餘勢力,吳因功被清廷晉封為親王,兼轄貴州省,形成割據勢力,與福建耿精忠、廣東尚之信遙相呼應,成為擁兵自重的三藩。

清廷於康熙十二年(1673年)下令撤藩,吳聞訊後聯合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世子尚之信及廣西將軍孫延齡、陝西提督王輔臣等以反清復明為口號起兵叛清,揮師北上,戰亂波及大半個中國,史稱三藩之亂。清廷調重兵全力鎮壓,逐漸扭轉戰局,面對廢局吳於康熙十七年(1678年)湖南衡州稱帝,國號大周,建元昭武,同年秋在長沙病逝。

吳祖籍杏花春雨的江南,卻在風霜凜冽的遼東長大,江南的水氣和塞外的長風同時賦予了他南秀北雄的氣質。年僅三十二歲便總領關外軍事,大明朝對他的回饋不可謂不厚;五十三騎沙場救父的壯舉更令皇太極對他這個後生讚不絕口,不無遺憾地說:「吾家若得此人,何憂天下?」面對如此的浩蕩皇恩,如此的社會讚譽,吳三桂為什麼會選擇開關降清?

吳三桂永遠也忘不了1644年四月的一天,北方的春天還沒有來,山海關的風中夾雜著沙塵割在他的臉上,他早就習慣了這種天氣,如果他腳程快的話,現在已經到了京城和家人團聚了。

可現在卻停了下來,回京城的道路他熟的不能再熟,這次他卻不敢走了,因為不知道前面等著他的什麼?

京城被李自成攻陷,崇禎帝也弔死在煤山上。

等著他的是拚死一戰?是勸降詔安?還是陰謀誘捕?

他不敢動了。

派出去一批又一批的探子,幾乎每個人回來都有不一樣的消息,多少人被李自成殺了、多少人逃了、多少富戶官宦抄家落獄了。

吳三桂不敢往前走了,他只好等,等待最佳的時機。

李自成不想讓吳三桂這個手握幾萬兵馬、能征善戰的將領帶著部隊,撲著他的臉打過來,他抓住了吳三桂的父親,讓他寫勸降信。

給錢、給爵位、給兵馬,只要肯降,要什麼給什麼。

李自成沒說的話是:如果不投降,你的家人全都要死,而你只有幾萬部隊,我有雄兵百萬。

殺你,只是時間問題。

吳三桂怎麼會不明白李自成沒說的話?

大明已經亡國了,他再忠誠,主人也沒有了。他引以為傲的忠孝兩全,只能做到一個「孝」了。

他召集所有士兵。

「咱們的皇帝已經死了,現在只有兩條路,第一,我們殺到京城,和反賊斗個你死我活,怎麼樣?」

底下鴉雀無聲。

「第二條路,就是投降……」他沒再說下去。

「我們全憑將軍安排。」

吳三桂決定降。

這是他和他的部隊當時唯一的選擇,舊主已死,大清不過就是北方蠻夷,自己從沒想過要投降他們,打從心裡看不起他們。

而李自成好歹是中原人士,應該能善待自己。

抱著這種心態,吳三桂投降李自成,帶兵慢慢往京城趕去受降。

他以為等待他的是隆重的迎接典禮,是李自成的封賞和家人笑容滿面的期待,可是他只看到從京城不斷逃亡出來的鄉紳和官員。

還有一個自家的家僕。

家僕哭哭啼啼地告訴吳三桂,他父親被抓了起來下了大獄,家裡又是送錢又是求饒,不但沒有放出來,還被嚴刑拷打,他愛妾陳圓圓被李自成手下將領搶走了。

吳三桂瞬間怒火中燒,不是為了他的父親,不是為了陳圓圓,是為了他自己。

因為李自成對他的輕視,對他言而無信。

憤怒過後是一陣驚恐,他手上尚且還握有重兵,李自成就敢傷他父親,奪他愛妾。等回到了京城他會怎麼對自己?

吳三桂想起了宋朝杯酒釋兵權,想起了朱元璋稱帝後殺了多少武將,李自成又能比朱元璋好多少?

如果投降他,自己的結局有多悲慘可想而知。

這不再是一道選擇題,繼續往前走就是一道送命題。

吳三桂帶著人馬殺回山海關,殺掉了李自成派來駐守山海關的守將,徹底和李自成決裂。

他殺掉李自成派來的其中一個使者,另一個被他割掉雙耳帶了一封信被放了回去。

那封信是他寫給自己父親斷絕關係的信,信上寫滿了忠義之言,其實跟忠義一點關係也沒有,只有兩層意思。

一是保護父親,既然他已經和父親斷絕關係,他所做的事情也和父親沒有關係。

二是表明和李自成的決裂。

李自成也慌了,吳三桂本身或許沒那麼可怕,他手裡只有幾萬兵個,而自己手裡的軍隊是他五、六倍之多。

四月二十一日,多爾袞利用吳三桂所處的危急局面,逼迫吳三桂放棄聯清擊李的政策而徹底投降清朝。四月二十二,吳軍初敗,吳三桂求救於多爾袞,多爾袞將計就計,趁吳三桂與李自成談判之機,突然向李自成發動攻擊。在一片石戰役中吳三桂聯合清軍擊潰李自成。清軍入關後,攻入北京,多爾袞把年幼的順治帝以及朝廷由東北的盛京遷都至北京,清定都北京後封吳三桂為平西王。

率兵南下

清軍入關後,由於各種政治勢力的對比發生了急劇的變化,清政府又實行了高官厚祿收買的政策,亡明官僚紛紛歸降清朝。吳三桂也放棄了擁立明太子的主張。作為降清的漢族地主階級的代表,吳三桂和清政府之間仍有著相當大的距離。首先,吳三桂之乞師擊李,打的是「復君父之仇」的旗號。

吳三桂在降清之初,仍與明朝殘餘勢力保持著一定的聯繫。對南京福王政權,甚至表示:「不忍一矢相加遺」。再次,和其他降官不同的是,吳三桂還擁有一支由自己獨立統率的部隊。因此,在入關之初,清政府對其外示優寵,內存疑忌,並未授之以事權。除在政治上對其嚴加防範之外,在軍事上,也只是利用他對李自成起義軍的仇恨,使其率兵擊李。六月,吳三桂師出山東,平定李自成余部,九月,又從英王阿濟格西征李自成。

在受封平西王之後,吳三桂一直在追剿李自成的殘軍,而後又經今天的陝西漢中、四川、廣西、貴州和雲南省消滅了南明的永曆小朝廷,康熙元年,1662年,被晉封為平西親王。

自此,吳三桂在雲南、貴州兩省安安穩穩做了十幾年的平西王,康熙十二年(1673年),朝廷下令撤藩,引起了清初歷史上的三藩叛亂,康熙十二年春,鎮守廣東的平南王尚可喜疏請歸老遼東,康熙皇帝遂乘勢作出了令其移藩的決定。而後,又對鎮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的撤藩要求也依例照準。在形勢的逼迫下,吳三桂也假惺惺地上書朝廷,請求撤藩,實則希冀朝廷慰留他。對於吳三桂的真實意圖,康熙皇帝非常清楚。他認為,吳三桂和朝廷對立已久,「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及今先發,猶可制也」。於是力排眾議,毅然決定允其撤藩,還派專使至滇,雷厲風行地經理撤藩事宜。十一月,吳三桂誅殺雲南巡撫朱國治,自稱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提出「興明討虜」,起兵造反。

在他看來,自己軍隊的戰鬥力遠勝八旗,而揭起反滿的旗幟,可以爭取廣大漢族士民的支持,就指揮才能而言,年輕的康熙皇帝又決非自己的對手。他以為自己穩操勝券,但是,實際情況恰與吳三桂的願望相反。

起初局勢對吳三桂很有利,但是隨著戰爭的持續,吳三桂逐漸喪失有利形勢,已無戰勝清朝的機會。於是在康熙十七年(1678年),吳三桂在衡州(今湖南衡陽市)稱帝,國號大周,建元昭武,但半年之後便病死在衡陽。

吳三桂死後,多數子嗣被殺,眼見整個吳氏家族將被滅門,陳圓圓毅然決定偕吳三桂之子吳應麒等秘密離開雲南,並將吳三桂遺體帶走,潛入岑鞏縣的密林山洞,待數年後風聲漸息才下山,搬至今馬家寨定居。陳圓圓病死於康熙二十八年(1689),終年67歲。他們感激陳圓圓保全吳氏血脈,尊稱她為「老太婆」。

清朝視吳三桂為十惡不赦之罪人,故其子孫為生命計,約定不向外透露一字,不許說,更不得寫,連家譜也不準修。但又擔心家史失傳,便想出一個辦法:在每一代男青年中,秘選一優秀者,由上一輩傳人將祖上歷史口授三遍,讓其默記心中。擔負其事的傳人,即被稱為「秘傳人」。由此一代代傳下去,傳到吳有鵬時已歷10代。

各家堂屋中央供奉各神主之位,稱「延陵堂上歷代宗祖昭穆考妣姻親神位。」其中,「延陵」兩字是關鍵:春秋時,延陵為吳國屬地,今為江蘇之地。吳三桂的祖先,即源出於此。吳三桂發跡後,人們常用「延陵」稱之。明清之際,諸多史家亦用「延陵將軍」代稱吳三桂。吳氏家家皆設「延陵堂」,這就與吳三桂密切地聯繫在一起。

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的既不是故國大明,也不是舊主崇禎,更不是愛妾陳圓圓,甚至不是父親吳襄,而主要是為了他自己的利益。吳三桂動不動就喊出「復君父之仇」的口號,扛起「反清復明」的大旗,自始至終都是借明朝的號召力,實現自己的狹隘目的。筆者並非一個「漢族沙文主義」者,但作為一個受大明皇恩、食大明俸祿的高級將領,吳三桂賣國求榮,俯首降清,甚至弒君屠民,他註定要被釘死在歷史的恥辱柱上,絕不可能平反。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煮酒談詩扒歷史 的精彩文章:

秦始皇駕崩前,接連發生怪事,預示著第一帝王的死亡?

TAG:煮酒談詩扒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但陳圓圓最愛的人卻不是他,而是此人
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背後真正的故事卻是這樣子?
吳三桂真的是衝冠一怒為紅顏么?
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可他這一舉動,卻害慘了中原百姓!
吳三桂投降清軍,並不是衝冠一怒為紅顏,背後原因令人無奈
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根源不是陳圓圓,而是一個男人!
吳三桂真的是衝冠一怒為紅顏嗎?
「衝冠一怒為紅顏」,吳三桂死後,「紅顏」陳圓圓去了哪裡?
吳三桂衝冠一怒到底是為了什麼?她並不漂亮,卻成為有名的紅顏
吳三桂真的是為了陳圓圓,「衝冠一怒為紅顏」而投靠清朝的嗎?
吳三桂真的衝冠一怒為紅顏?
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原來只是一個笑話
吳三桂降清,「衝冠一怒為紅顏」不是最重要原因
衝冠一怒為紅顏?忠臣吳三桂是如何勤王的?其實都被誤導了
別再被清宮劇騙了!吳三桂當年是衝冠一怒為紅顏?沒有的事
有關於「衝冠一怒為紅顏」的知識,沒想到竟然是用來罵吳三桂的
吳三桂衝冠一怒,其實是為了一個男人
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當然不是,真實原因讓人不齒
深挖吳三桂降清的重要因素,是衝冠一怒為紅顏還是迫於無奈?
讓吳三桂衝冠一怒的陳圓圓,最後結局如何?和我們想像的不太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