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陳嘉映:人還會有自然的生活嗎?

陳嘉映:人還會有自然的生活嗎?

已經連續三個夏天,我們邀請讀者一起,在「夏日閱讀」中尋找清涼和自由。

今年,我們想要讓身體和思想都「在自然中」。「我們自幼就愛大自然,它是神奇、遊戲、自我發現和自由的王國,被大自然放逐,將會為我們帶來孤寂。」——自然並非只存在於荒野大漠,名山大川。廚房裡的一把芹菜,窗外的一畦菜地、花園,或者就不過是隱匿於手中的一本書里。藉助那些文學、哲思、博物和行旅的文字,我們可以比平日更細緻地感受科學和詩意,也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

除了邀請《三聯生活周刊》的記者和作者來分享閱讀體驗,這個夏日加入我們的,還有哲學家陳嘉映和詩人西川。在這期刊物中,他們撰文談到對自然的日常思考,也推薦了喜歡的自然主題的書目,我們將陸續推送給讀者。

點擊以上封面圖

一鍵下單「夏日閱讀:在自然中」

現代人不大可能擁有一個完整的自然生活,因為我們的生活無法不依賴技術建構。

寫自然的書

我讀過幾本美國最早的一批自然愛好者寫的書,寫他們離開都市,到西南部人跡罕至的荒野里,去過艱苦得難以形容的日子,同時欣享難以形容的荒野之美。美國建立國家公園,他們是主要動力之一,建立了黃石公園、優山美地、大峽谷這些國家公園。只是我閑讀的書,讀過多半就送人了,現在作者、書名都記不起來了。

咱們中國人寫自然的書,讀得不多。讀過徐霞客,其他寫自然的,柳宗元、張岱,讀古文隨時能讀到。相比較而言,中國古人對於非人工風景的愛好比西方更強烈。西方社會更多以人為中心,或者,以神為中心,對純粹自然美的欣賞比中國少。比如北宋的范寬,畫西部的那些大山,更喜好嚴峻的山勢,西方缺乏這樣的審美。近現代之後,高度的工業文明反倒使得他們將目光投向了荒蠻的美。

范寬《雪景寒林圖》

我是都市人,但也正因為我是都市人,我對於蠻荒的美特別有感覺。16歲時我第一次去新疆,火車開過戈壁灘的時候,我一下就被戈壁灘的景象抓住了。有人把這種反應視作恐懼,這我不知道,反正人看到這種景象時是會被震懾住的。康德提出過崇高之美和優美之間的區別,我想他所說的正是這種區別。崇高之美就比如說是荒漠和戈壁灘,還有戈壁灘上的天空,還有海洋、狂風驟雨,它們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漂亮」,但確實有一種美,而且和優美不大一樣。

現代中國人寫的遊記,我也讀得不多。朋友阿堅出了書會送給我,就讀了。阿堅算個旅行家了,也是寫家,旅行的書出了不少,一套「山河狂走系列」就有三本,《南方的三省交界處》《踏遍北京野長城》《夏走滇藏,冬走青藏——山河狂走系列》(中國文聯出版社,2005年)。此前還有《平原動物上高原》《北京山峰詞典》等多部。他去的地方野,多半是普通遊客不去的,等於他替咱們去了,路途辛苦,咱們讀讀遊記也罷了。

阿堅也寫記述日常生活的書,也可看,邊緣人的生活,有點兒抵制現代文明的意思,他有時標榜那種更自然的生活。夾個公文包早九晚五,飛到廣州飛到巴黎開會做報告,這樣的生活肯定不自然。但每天晚上轉勺子喝大酒就自然嗎?也許人再不會有自然的生活了。

人從前有過自然的生活嗎?

如果有,歐洲人闖進美洲之前的印第安人的日子一定算是。那就去讀查爾斯·曼恩的《1491》(胡亦南譯,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下引此書只標註頁碼)。這本書概述哥倫布闖入之前美洲是什麼樣子的。原著出版於2005年,作者提供的畫面綜合了最近幾十年來考古學、人類學、基因研究等多個學科在相關課題上的新發現和新研究成果。

這本書的一個基本主題,是基於新研究展示前哥倫布的美洲比我們從前設想的要繁榮很多,以前我們以為從無人類活動的地區發現了很多很多人類遺迹,舊時代的「新大陸」,有專家估計,總人口可能高達1億,多於當時整個歐洲的人口(112頁)。歐洲人造訪之後的130年里,95%的美洲人死掉了(111頁)。

有不少地區,曾達到很高的文明。印加帝國曾是世界上最龐大的帝國,「大過中國的明王朝」(76頁)。就連一向被視作最典型原始狀態的亞馬孫流域森林,據考證,在很大程度上是印第安人幾千年參與改造的結果。西方人16、17世紀所做的很多原始記錄,所記錄的更多不是印第安人的生活原貌,而是被西方病菌和暴力摧殘殆盡的逃亡小群體的悲慘狀態。例如,「亞馬孫蒼茫林海內的石器時代部族人,在很大程度上是歐洲人的一個發明創造」(382頁)。

描繪19世紀初巴西印第安部落的繪畫

美洲原來是什麼樣子,我們零零星星都了解一點兒。例如,我們都聽說過瑪雅文明突然滅絕之謎。依這幅更新的畫面,我們曾有的了解有不少是錯誤的,至少是可疑的。例如,第八章重構了瑪雅諸王國之間的複雜鬥爭與分合,而且,「如今我們知道,瑪雅文明衰落的速度並沒有此前學者所相信的那麼快,那麼戲劇化,也沒有那麼普遍」(304頁)。我們也許仍未獲得瑪雅文明滅絕之謎的謎底,但會用一種相當不同的眼光來看待這類問題。

本書還相當詳細地介紹了另外不少專題的最新研究成果。哪些人,什麼時候,最初遷徙到美洲?猛獁、乳齒象這些大型動物在美洲是怎麼滅絕的?玉米最初是怎麼培育出來的,又怎樣傳播到美洲各個地區?沒有哪個知識領域我們普通讀者知道很多,這類關於某一主題的綜合性著作最適合我們閱讀。作者保有嚴肅的科學態度,多聞闕疑,對很多仍在爭論的問題,作者有他自己的看法,但他會提醒我們,這些看法還有種種疑點,並提供支持相反看法的種種論據。

自然的觀念

在哲學著作里,自然也是個大題目。不過,哲學不描述自然,也不寫自然生活,霍布斯、洛克他們筆下的「自然狀態」都是為了建構理論編出來的。哲學家感興趣的,是自然的觀念。據記載,古希臘哲人差不多都寫書,最初一兩百年,主要著作差不多都題為「論自然」,可惜,沒有哪一部傳下來。亞里士多德有一部Phusis,也是論自然,我們譯作《物理學》,頭等重要的著作,可惜有點兒艱深,不適合消暑。

所謂的亞里士多德物理學不是近代科學裡的物理學,而是自然哲學。自然哲學的論證方式與哲學其他分支或第一哲學的論證方式沒有什麼兩樣。自然哲學依賴於自然概念,依賴於自然理解。自然哲學之為哲學,最關鍵的在於它使用的概念必須得到自然理解的辯護。自然概念里充滿了感性內容,亞里士多德的《物理學》中大量保存了這些感性內容,例如火和氣合乎自然地向上運動,而水和土則向下運動。關於這些,想要了解得更詳細,也可以去讀讀我寫的《哲學科學常識》。

我們今天的「自然」概念有兩個來源:一個是中國人自己的「自然」,事情自生自發的樣子,「自然而然」;另一個是西方的概念,「nature」,其來由可以追溯到拉丁詞「natura」,再可以追溯到希臘語中的「phusis」,這個詞與表示規範的nomos(「normality」)和表示人為手段的techne(「art」)是相對而言的,分別代表人類社會與自然界。人類社會中的有些東西也是自然的,比如人的天性,而有些東西是人為的,比如法律。「nature」這個詞有時翻譯為「自然界」,有時要翻譯為「天性」。

比利時畫家查爾斯·巴格涅特作品《夏日的一天》

我在一篇舊文里寫過:「把界限劃在自然界和人之間,主要的麻煩出在人這一邊,因為無論哪種語言,都不肯把凡是人為的都稱作不自然的。在自然主義者看來,試管嬰兒和克隆羊是不自然的,飛機和飛船是不自然的。但在更徹底的自然主義者眼裡,果樹嫁接和馬車驢車也不自然。推到極端,種莊稼或直立行走也一樣不夠自然。這當然不是咬文嚼字,而是天天發生在我們身邊的爭論。夾著皮包在車流里堵上一兩個鐘頭,每天八小時坐辦公室,肯定不是最自然的生活方式。可是誰又敢說,比較起馬橋那些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農民,神仙府里的馬鳴一定過得更為自然?從盧梭的自然主義到當今的環境主義,都有這個疑問需要澄清。」

希臘人說的「phusis」,羅馬人說成「natura」,意思都跟今天所說的「自然」不盡相同,尤其跟「自然科學」里的「自然」更不一樣。自然科學之所以叫作自然科學,是因為它棄之不談心靈、靈性等因素。比如生理學是一門自然科學,生理學也研究人,但它只研究人的身體,無關乎人的心靈。為了研究純物質的自然,自然科學營造了很多它特有的概念,這些概念跟我們的自然經驗接不上,甚至不相合。就此而言,自然科學實在不怎麼「自然」,它研究的對象不是事情自然而然的狀態,它的研究也不依賴我們的自然而然的經驗。所以,「自然科學」這個名稱有點兒誤導。

希臘人拿來跟自然對照的,是規範、法規一類,而現今有一個比當時更為鮮明的對比,即哪些是自然的、哪些是技術的。今天我們生活在一個技術無所不在的世界,技術很大程度上壓制了我們人類本來的自然,或者說「改造」和「掩蓋」了自然的生活狀態。現代人不大可能擁有一個完整的自然生活,因為我們的生活無法不依賴技術建構。包括你我的通話,不就是在應用一種相當明顯的技術嗎?見面聊天是更自然的方式。雖然我們都已經習慣了隔著話筒講話,但這種方式的確不像見面聊天那麼自然。

在這一點上,現在的中國人跟別人沒什麼區別。除了使用漢語,我們中國人的生活沒有太多特別的地方。我不覺得現在再區分自然這個概念的中外差異有多大意義。當然,中西的傳統觀念有很大差別,探究這些差別也許能給我們今天怎樣更好地理解這個世界提供不少啟發。

總之,自然這個觀念古今以來經歷了很多轉變,關於這一道道轉變,有很多深刻的研究,我熟悉的哲學家裡,海德格爾為最,可惜,他的書比亞里士多德更難讀。懷特海有一本書,叫作《自然的概念》,也有點兒難讀。這方面的研究,如果只推薦一本,我就推薦柯林武德的《自然的觀念》,寫得相當平易,背後是廣博的學養和深刻的見識。了解了西方自然觀念的今昔,西方思想史就通了一半。

(部分內容為採訪口述,由俞力莎、郭如歌整理;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關於本期封面故事,有任何想說的話,請積極留言。

精選留言將有機會刊發在下期雜誌的讀者留言區

就是這個位置!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聯生活周刊 的精彩文章:

一場由《天使愛美麗》引發的攝影展
對話貝多芬:「我永遠隨身帶著筆記本」
銀針壽眉白牡丹,福鼎政和景邁山,這些白茶你都認識么?
戳破謠言,小龍蝦屬於盛夏
生活需要讀書和新知,而我們需要你

TAG:三聯生活周刊 |

您可能感興趣

陳嘉映:人活著真的不是「快樂就好」
陳嘉映:什麼是「此在」?
陳嘉映:他教給我們什麼
對話陳嘉映:為什麼跟他對話,會讓人覺得「我心裡像個黑洞」?
陳嘉映:希臘式人生
陳嘉映:影響後世幾千年的哲學,為什麼誕生於希臘?
訪談|陳嘉映:希臘式人生
對談|陳嘉映:哲學主要是一種反思活動
陳嘉映:中國最可能接近哲學家稱呼的人
北大教授陳嘉映:教育不等同於「洗腦」,那真正的教育究竟應該做什麼
陳嘉映力薦:在哈哈大笑中成為哲學家!
陳嘉映:信號、句子、詞
陳嘉映代表作重磅回歸!《哲學·科學·常識》
陳嘉映 郝景芳聯袂推薦 | 在哈哈大笑中成為哲學家
慎嘉映「5套衣服搭配」超美,愛笑的小仙女,圖5簡直甜翻了!
陳嘉映 郝景芳聯袂推薦 在哈哈大笑中成為哲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