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不同的人,靈魂質地也不同

不同的人,靈魂質地也不同

如果有人問我,現代神經科學最難解決的問題是什麼,我想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是記憶。記憶,它在生物界中是如此常見,無論是堪稱智慧無雙的人類,還是全身總共只有302個神經元的線蟲,甚至是只有一個細胞的酵母菌,都存在記憶現象。正是從小到大林林總總的記憶,賦予了我們不同的性格,樹立了我們不同的三觀,讓不同的人走向了不同的道路。可是,這個重要到無以復加的記憶,它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呢?他是以什麼形式存在於我們大腦之中的呢?遺憾的是,時至今日,依然沒有人能很好地回答這兩個問題。

在古代,無論東方還是西方,人們普遍相信包括記憶在內的一切意識活動都源自一種叫做「靈魂」的東西,它是絕對形而上的,不可被研究的。可能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真正去探討記憶本質問題的古人簡直是鳳毛麟角。最早思考這個問題的人是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自然哲學的先驅亞里士多德。與當時將靈魂視為神聖不可褻瀆之物的普遍想法不同,亞里士多德認為靈魂是可以被研究的,於是很自然的,記憶也是他研究的對象之一。他在其著作《論記憶》中提出:就像是用印章敲出印跡一樣,外界的刺激也會在靈魂上產生「印跡」,這些「印跡」會改變靈魂的樣式,從而塑造出不同的人格。年老者的靈魂就像風化的岩石一樣,上面留下的「印跡」會逐漸被侵蝕,所以老人會失去記憶。而不同的人擁有不同的記憶力,是因為不同的人,靈魂質地也不同。有的人太軟,「印跡」很快就被侵蝕了,有的人太硬,「印跡」難以產生,只有「軟硬適中」的靈魂才能產生強健而長久的記憶。誠然,古人的樸素觀念不能和現代科學理論同日而語,但亞里士多德的理論是人類歷史上首次把記憶的獲得與儲存分開來討論,進而定義了什麼是記憶。現在的科學家們把信息被儲存,繼而影響行為的現象定義為記憶,而獲取記憶的過程,則稱為學習。學習和記憶就像是一對無法分開的孿生子,所以神經科學上總是用「學習記憶」一詞來描述這個領域。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明確的定義總是萬里開疆的第一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科學見真理學常識 的精彩文章:

全球光污染的採集測量數據
人造光源照亮了我們的地球,遺憾的是也照亮了地球上空的大氣
間充質幹細胞對付腫瘤的應用前景廣闊
這樣一顆恆星,顛覆了我們對恆星演化的認識
間充質幹細胞的免疫調節功能

TAG:愛科學見真理學常識 |

您可能感興趣

我們的星球有著不同樣式的大腦,不是只有人類的靈魂才能夠感受到痛苦和折磨。
那個與你靈魂同頻的人,並不會陪你共度餘生觀影
走心影評:不同的演繹,不一樣的靈魂
假設存在每個細胞原子都和你一樣的人,但他卻不是你,不同的地方是靈魂嗎?
這些貓不但擁有兩張完全不同的半臉,還可能擁有兩個不同的靈魂
好看的靈魂你養不起,有趣的靈魂不會找你
找不同!這堆玩具中竟藏著兩隻有趣的靈魂,連主人都分不出
隨性不羈的背後,是一顆不肯被定義的靈魂
不僅是有趣的靈魂,而且對待感情還特別專一的,3星座
女人真正吸引男人的地方,從來都不是好看的皮囊,而是有趣的靈魂
靈魂模特李光洙,他擺的姿勢總是與眾不同,帥氣中又有點像抽筋了
愛很輕,不驚擾彼此的世界,只在靈魂深處同行
沒有靈魂的人,怎麼會有靈魂伴侶
真愛的人,靈魂在一起,即便無緣夫妻,也會相愛一生
靈魂拷問,不同的精華到底能不能疊加用?
真正的知己,無關風月,不能朝朝暮暮,但能一生靈魂相伴
有趣的靈魂,不曾老去
有趣的靈魂總會相遇,文人相輕?不存在的
他們只有殘缺的身體,沒有殘缺的繪畫靈魂,你好像還不如殘疾人
老舍先生放羊式教育為的是塑造孩子有趣的靈魂,而你可能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