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兵發起衝鋒後 火炮在後方為什麼不會打中自己人 原因挺簡單
我們看戰爭電影,經常會見到這樣的場景:當步兵發起衝鋒後,我方的火炮還在不停打出炮彈。這時候,如果大炮將自己的步兵打中,那場面就十分尷尬了。
如何避免自己人被自己的炮彈打中這種尷尬場面出現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步炮協同。
火炮問世之初,確實曾經發生誤傷自己人的事件。為此,產生了一個沿用至今的戰術——步炮協同。
步炮協同的方法大致可以分為兩步。
第一步:炮兵進行火力準備,為步兵發起衝鋒創造條件。
這就是說,在步兵發起衝鋒之前,炮兵就要對敵人或明或暗的火力據點進行密集轟炸,清除障礙。早在明朝時期的大凌河之役,後金軍隊集中60門火炮,狂轟三天三夜,最終攻下明朝軍隊重兵防守的於子章台。這可能是歷史上最早的炮火準備。
火力準備的時間或長或短,取決於火炮數量、炮火的猛烈程度以及戰場的實際情況。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炮火準備持續時間往往長達數晝夜;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一次戰鬥可以集中成百上千門火炮,使得炮火準備減少到兩小時以內,直至幾十分鐘。
第二步,步兵發起衝鋒後,炮兵為步兵提供掩護。
最容易發生誤傷事件的就是第二步。因此,炮兵需要精確計算敵人陣地的坐標、己方步兵的運動速度等,判定落彈點。一般來說,當步兵發起衝鋒之初,炮兵會對敵方前沿地域進行壓制射擊;當步兵接近敵方前沿陣地時,炮兵逐步向敵方縱深陣地或者後方陣地實施火力延伸。
火力壓制縱深則由3公里到12公里左右。到上世紀50年代以來,隨著火炮射程不斷增大,火力壓制縱深最多可達數十公里。
步炮協同的關鍵在於「協同」。戰場指揮人員和參謀人員在作戰之前,往往會制定周密的步炮協同計劃,確保步兵的行動步調和炮兵火力打擊達成一致,以免誤傷自己人。
同時,規定安全界限。炮兵的彈著區盡量遠離自己的步兵,而步兵在衝鋒時也會與炮兵火力壓制區保持一定距離,以防止被己方炮火打到。如果步兵不注意安全界,誤入火力壓制區之內,就有可能被自己的炮火誤傷。
當然,在實際戰爭中,戰場形勢千變萬化,無論是哪一支軍隊,無論步炮協同計劃制定得多周密,在實際作戰中都有可能發生誤傷自己人的事。只不過,有的多,有的少而已。
令人不可思議的是,炮兵打中自己人這種事情,竟然經常發生在美軍身上。
美軍最嚴重的一次誤傷事件,發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1944年7月,美軍在法國西北部城市聖洛與德軍第七集團軍進行一場激烈的攻防戰。
當時,美軍集中1000多門火炮、2000多架飛機,對德軍第七集團軍陣地上的地面目標進行狂轟濫炸,轟炸持續了一個小時,讓德軍吃夠了苦頭。然而,不知道什麼原因,一部分炮彈落到了美國一支地面部隊陣地,將自己人炸得血肉橫飛。
這場誤炸事件,導致757名美軍喪命,傷亡則不計其數。更要命的是,美國陸軍地面部隊司令、陸軍上將麥克納爾剛好在前線視察,被美軍轟炸機誤炸身亡。麥克納爾因此成為美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犧牲的最高級別軍官之一。
此人號稱朱元璋第一謀臣 為何明朝建國後不被重用 死得稀里糊塗
日軍三八步槍有多厲害:射程遠精度高 還有一秘密優勢
為何1945年日本裕仁天皇的《終戰詔書》一個字不提投降
※此人號稱朱元璋第一謀臣 為何明朝建國後不被重用 死得稀里糊塗
※朱棣即位後如何處置建文帝舊臣 誅滅九族是家常便飯
※中國歷史上消失的六大姓氏 別懷疑 你祖父一輩都未必見過
※建文帝派此人率50萬大軍前來攻打朱棣 朱棣大笑:贏定了
※日軍三八步槍有多厲害:射程遠精度高 還有一秘密優勢
TAG:勇哥讀史 |
※不是我吹,我發起瘋來連自己人都打
※戰爭時,士兵發起衝鋒為啥不怕被後方機槍誤傷?抗戰老兵說出答案
※怎麼修行以後,發起火來更嚇人?
※二戰中日軍發起自殺式衝鋒時喊「天皇」,真正要死時喊得卻是她們
※誰說叛軍發起猛烈攻擊,失火航母被迫帶傷出發?其實有朋自遠方來
※為什麼我軍在發起衝鋒時,日軍會進行反衝鋒?傻子才開槍
※孔雀和一輛車相遇後,突然就對它發起攻擊,這是求偶還是打架呢
※發起狠來連自己都打?這兩位外國將軍成功將自己爆頭
※日軍發起刺刀衝鋒,為何八路軍遲遲不開槍?背後真相讓人心酸
※印度直升機墜毀原因查明:源於友軍誤擊!真是發起狠來連自己都打
※不愧是只玩真實的動畫公司,發起狠來自己打自己的臉!
※美軍發起猛烈空襲!這次可算辦了件正事,敘利亞無奈吃下啞巴虧
※抗戰時日軍發起衝鋒,我軍為何遲遲不開槍?老兵含淚說出實情
※河馬突然對鱷魚發起進攻,不斷瘋狂撕咬,原因讓人意想不到
※絕不妥協!迎著炮火發起打擊發起反擊!伊朗不再忍讓!
※古代扛旗的士兵,也要發起衝鋒,沒有武器的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
※「東京戰略」正式打響!發起進攻,這次我們下了狠手!
※空襲開始!以色列發起先發制人打擊,伊朗誓言最猛烈報復就要來臨
※不給特朗普面子,盟友不宣而戰打響第一槍,大批戰機發起猛烈空襲
※印度率先發起地面進攻,結果卻慘敗而歸!這次動手的不是巴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