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能代替你努力 即使你花錢了
我朋友林夏有每晚睡前看半小時書的習慣,有時被瑣事拖住,就只能看幾分鐘。她看的書很雜,別人推薦什麼,就去買什麼,因為別人知道的知識她也得了解。
每天早上起床來她有賴在床上玩手機的習慣,刷刷微博,逛逛知乎,給別人的朋友圈點個贊,常常起得晚了,也並不惶恐,覺得大好的晨光,這是在汲取養分。
化妝時她有打開某個視頻邊化妝邊看的習慣,有時是喜馬拉雅的音頻,有時是Ted演講視頻,所以要在梳妝台前坐一個小時,不覺得是在浪費時間,反而覺得很充實。
久而久之,林夏覺得自己看了很多書,聽了很多講座,應該學富五車、才高八鬥了,可是某次和友人聊天,友人侃侃而談一個她聞所未聞的東西,她很惶恐,原來自己的知識領域還是有這麼多荒蕪。
她回到家,趕緊唰唰唰再買了幾本書,訂閱了七八個專欄,順手報了個網上視頻講座,連蹲馬桶的時候也要盯著知乎live里的大神。
同學,你可能學了假知識
林夏得了一種現代人的通病,叫知識焦慮症。
信息爆炸的時代,人的思維模式遠沒有高速到接受自如的階段,這個世界每天都會產生無數的新知識,離開手機電腦一天,我們就會out,跟不上知識更新換代的節奏。
於是焦慮與恐慌產生了,「活到老學到老」成了一個逆命題,只要有一刻不學習,就會被時代落下、被社會拋棄。對安逸的周末產生焦慮,對懶散的自己感到喪氣,心中不安,缺乏自信。
治療的唯一途徑,是努力學習、終身學習。一日不學習就心慌慌;一日不努力就心戚戚。
不想被超越,更不想被落下,唯一的途徑就是跟緊。
在這個知識要付費的時代,任何你想要的知識都可以通過少量的金錢買到,「羅振宇」們大手一揮,大家開始了購書閱讀,訂閱各類公眾號,聽講座…
何為知識付費?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付費,我就給你知識。
哇,知識付費竟然這麼好,於是大家一擁而上。
一付費一收聽,覺得自己受益匪淺,瞬間學富五車,洋洋得意地向周圍人賣弄自己的學識,以顯示自己的高修養。
有點兒像孔乙己,孔乙己說,「回」字有四種寫法,他很高興自己有豐富的知識儲備,並且洋洋得意地向旁人炫耀,可惜,沒人願意聽他講話。
我們似乎的確得到了很多新知識,生活卻依舊在原地打轉,既沒有因為這些知識而升職加薪走上人生巔峰,更沒有迎娶白富美遇見高富帥——說到底,是因為並沒有通過這些學習使自己的能力切實有效地得到提升。
其實,我們可能學到了假知識。
什麼是知識?是你存放在收藏夾里的公眾號文章?還是你花了幾百大洋買的某個講座視頻?或是你書櫃里琳琅滿目的成功學雞湯?
那些東西,叫數據,沒有鑽研過,它們對你來說就不存在。
今天早上看過的音頻課程呢?剛剛瀏覽過的30個單詞呢?昨晚讀完的專欄文章呢?
「這些東西我都看過了,是不是我的知識呢?」林夏問。
不幸的是,這些屬於別人的知識,對林夏來講只是信息。
信息和數據,在鑽研過後可能成為知識,然而,你把信息和數據當作了知識和技能。孔乙己知道回字的四種寫法,他還是只能穿著長衫站著喝酒。
這就是大部分追逐知識付費的人所得到的結果:
「一開始,覺得很有啟發很有用,看完的一瞬間覺得自己受益匪淺。可時間長了,才發現:自己的認知並沒有由此而提高,思維也並沒有由此而升級,而知識和技能也依然在原地踏步。」
知道了一大堆新名詞、新概念,就以為買到了知識,其實那只是「知道」僅此而已!
沒有人能代替你努力,即使你花錢了
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人生有限,而知識無涯,妄圖在每天短短的幾十分鐘里獲得所有的知識,除了把自己累個半死,並沒有一點用處。
你的眼界並未因此開闊,能力並未因此提升,處境並未因此改善——你的知識焦慮症,在你看見了更多更廣的知識面以後,只會更加嚴重。
信息爆炸的時代,汲汲營營、匆匆忙忙,你只知道要通過努力學習知識來提升自己、以求獲得更大的提升機遇,但你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的知識是什麼。
你還在校園的象牙塔里待著,就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人心險惡,如何在社群關係里左右逢源;剛剛大學畢業,只是一家小小公司的小小實習生,就忙著去學習馬雲王健林的管理智慧。
可笑程度不亞於你只是一個剛學會走路的嬰兒,卻要學習如何登月。
這些知識對一些人群是有用的,但醫院是醫生也不能用一張藥方同時救治感冒患者與癌症病人。彼之蜜糖,乃吾之砒霜。
你要思考的是,究竟需要什麼樣的知識,而不是由別人來告訴你應該學習什麼。
很多付費知識就是把用戶當成嬰兒:
你不知道怎麼選嗎?我幫你選。
你不想耗費時間學嗎?我幫你讀。
你不是想很快掌握技能嗎?我嚼爛了給你。
你買到的是別人經過長久的鑽營與科學化的歸納整理之後的信息,你花錢買了,以為就可以跳過中間鑽研的過程,其實大多數人就是喜歡當嬰兒,「我不想動腦,動腦多累啊,你直接告訴我答案不好嗎?」
林夏天天嚷嚷著要健身、要減肥,收藏夾里屯了一堆健身小視頻或gif,好像點了收藏就已經健完身了一樣;她看了無數的雞湯,聽了無數的講座,備忘錄里記下了幾十本書,但一次都沒有去過書店。
今天在這個公號看到「通往成功的五條道路」,明天在那個公號看到「職場必須要知道的三條規則」,再過兩天看見「人生必讀的50本經典」,乾貨滿滿,林夏忙於收藏,像動物儲糧過冬。
但事實上,信息時代沒有冬眠期,她永遠在收藏,永遠沒有打開它去實踐。她打開網頁瀏覽了信息,也只是把信息變成了「知道」,而不是自己的知識。
《武林外傳》里的呂秀才,三歲識千字,五歲背唐詩,是七俠鎮家喻戶曉的神童,知識儲備不可謂不豐富,但是他連個舉人都考不上,最後要變賣祖產生活。
他看的書不夠多嗎?他獲得的知識不夠多嗎?他缺少的,只是把書本上的信息變成自己知識的能力。
沒人能代替你去努力,即使你花錢了。
也沒人能代替你思考,即使你花錢了。
呂秀才成天說「子曾經曰過」,客棧里的人都對此嗤之以鼻,因為那些是「子」說的,複述他人的成功經驗,永遠不能成為解決自身問題的方法。
那些付費知識所販賣給用戶的信息,實質賣的不是某一領域的知識,而是一種「讓你感覺很努力」的幻覺。但事實上,自己不肯動腦,只想買來別人的學習成果,你根本就不夠努力。
而大多數人都智商平庸,不虐得自己大汗淋漓脫胎換骨,就別想著一步登天。
別讓碎片化學習把你拖向深淵
一日翻閱微信公眾號,讀到一篇講古龍的文章,文字酣暢淋漓,觀點新奇有趣,林夏讀得津津有味,正想隨手收藏,忽然發現,自己在許久以前已經讀過這篇文章了。
什麼時候呢?好像是在某一次等地鐵的時候。林夏頓時失落,以為自己看了那麼多文章,結果竟然是看過就忘了!更讓她失落的是,她有預感,這一次,還是會看了就忘——因為她正蹲在公廁的馬桶上。
會忘的原因不是公廁里難聞的氣味堵塞了大腦,而是再蹲下去就要長痔瘡了,所以她快速地瀏覽完剩下的內容,提起褲子沖水。就像上一回,文章看到一半地鐵來了,於是她飛快收起手機擠上地鐵——文章自然被忘諸腦後。
這篇文章的內容很棒,但在她碎片化的閱讀時間裡,兩次,幾乎都沒有再獲得任何價值,這不得不讓人反思現在大行其道的「碎片化學習」模式的有效性。
每天利用等地鐵、排隊的幾分鐘時間學習,似乎是一個無可奈何的選擇,現代人的生活太快了、太忙碌了,朝九晚五的上班、學習已佔去一天當中最黃金的時段,早起只有幾分鐘刷個微博微信,晚上下班放學後要應付各種未完的工作、學校的作業,有人回去還要做家務,有人忙於各種社交活動,睡前還要看看視頻勾搭一下男神女神,一天就這麼過去了。
所以,人們只能利用排隊、吃飯、上廁所這些零碎的時間。
自從羅輯思維開發了「得到」App之後,羅振宇就一直在推銷碎片化學習的概念。每天利用幾分鐘,多背兩個單詞、多看兩篇乾貨,日積月累,知識儲備會越來越豐富。
真的是這樣嗎?
學生時代的我們,一定會對一件事情感同身受:在外面瘋玩之後回到教室,開始上課的前幾分鐘是根本無法靜下心來聽講的。
吃飯、走路、健身,這些體力運轉而大腦空閑的時間拿來學習似乎正好,但事實卻是,在周圍嘈雜混亂的場景下,根本不可能靜下心來干點什麼。
林夏習慣在吃飯、走路的時候聽知識新聞和專欄的音頻,雖然當時聽得很過癮,但是現在問她昨天聽得是什麼,可能要想很久才能勉強答上來,再過一段時間,就會完全忘了。
所以她經常感慨,學了這麼多,就跟沒學一樣。看過的文章轉眼就忘,背過的單詞第二天依舊是新詞。
像撓痒痒一樣,人們只是在碎片化學習的這種方式里緩解自己的知識焦慮症而已,治標不治本,根本沒有得到多少切實有用的新知識。
我不反對碎片化學習,利用碎片時間進行充電當然很有必要,但這與學習碎片化知識是兩碼事。
學習的正確姿勢應該是能夠學以致用,有些人可能會反駁:我利用碎片化學習得到的知識,能夠在別人聊到這一話題時接上茬,在人前展示了自己豐富的知識儲備,怎麼能叫無用呢?
不好意思,你所得到的零碎知識,別人用百度能知道得更清楚詳細,你所知道的隻言片語,和能夠專業地在人前侃侃而談是兩回事,你得到的知識根本稱不上知識,充其量只是知道。
合理的知識獲取方式應該是人對某個領域的知識架構已經建立好了,這時可以藉助碎片化知識來查漏補缺,豐富自己的認知深度與認知廣度。
能夠做到學以致用,是因為真的花時間精力去鑽研了,並不是拿著部手機看見了皮毛。用碎片化學習得到的知識,那是別人歸納、總結出來的結論。
未經思考的知識是不屬於你的,充其量只是看見了信息。
別讓碎片化學習,變成單純的碎片化收集,那和放進收藏夾里卻從不點開的健身視頻沒有什麼兩樣——肌肉長在別人的身上,你依然只有二兩肥肉。
其實可以這樣:用碎片化的時間收集碎片化的知識,然後每一周或半個月空出整塊的學習時間來將這些瑣碎的內容整合進自己的知識體系里去。
整塊的學習時間真是太有必要了,它頗像一場道法,你正襟危坐,把書桌理得乾乾淨淨,把手機調整到飛行模式——外界的一切都不會來打擾,心靜如水,頭腦明澄,把一段時間以來所獲取的零零碎碎的知識進行歸納、整理,擇出你認為有用的,拋棄無效的,可以拿一個本子記錄,也可以寫個文檔歸納。
而學習是個需要極度專心、認真、耗時的過程,在整塊的學習時間裡,你會得到比碎片化學習事半功倍的效果。
碎片化學習能夠解決你的知識焦慮症,只是用錯了地方:應該焦慮的是獲取知識的廣度和深度,而不是速度。吃透幾個專業的知識,總比你了解各種各樣的知識卻一樣也不精通來得強。
此時,我想起前段時間微博上的一個段子:
「你用小米手機,穿凡客T恤,上3W咖啡聽創業講座,在家看耶魯大學公開課,知乎果殼關注無數,36氪每日必讀,對馬雲的創業史了如指掌,對張小龍的貪嗔痴如數家珍,李廠長的心路歷程信手拈來。
如果上述條件都符合,那你應該還買不起房,每天和100萬人擠地鐵,是個重度創業綜合症患者,世紀佳緣終生資深用戶。」
結語:這個世界,永遠只需要專才,而不是嘩眾取寵的通才。
※她身為大清公主 生前尊貴無比 死後陪葬頗豐 最終屍骨無存
※明朝趣事21件?太監就是不能姓朱,魏忠賢喜歡花花草草…
※亦舒真正的前半生:拋親棄子 插足閨蜜男友 人生比電視劇更狗血
※明朝趣事21件?太監就是不能姓朱 魏忠賢喜歡花花草草
※大明王朝立國276年而衰亡 這其間藩王們卻在忙著做助推
TAG:歷史教師王漢周 |
※《上邪》希望它能代替我,代替我留在你身邊陪著你,替我去做我想做而不能做到的事
※AI能不能代替人工我不管,但要是能代替我考試就太爽了!
※男人想你的時候,會用這些話代替「我想你」
※你想我代替誰
※在未來,當機器人可以代替人完成很多工作,你最希望它可以幫你做什麼事?
※除了你自己,沒人可代替
※我不是葯神,我不能代替你的思考
※姑娘,這輩子請學會好好愛自己,因為沒有人可以代替得了你
※找回自己|佛菩薩力量再大也不能代替你
※你必須做到與眾不同,才能無法代替!
※你不特別,有人代替
※這個人,誰都代替不了他
※為什麼有錢人衛生間不貼瓷磚,他們都裝這種代替,太聰明了
※狗狗是人類的好朋友,難到失去了還能隨便找個人就能代替嗎?
※有錢人家裡都不裝電視牆了,如今流行用它代替,起碼能省一半錢!
※白羊不想再卑微自己,白羊只要高興,就隨時能找到一個人代替你
※你,沒有那麼無可代替
※吃米飯不能減肥?如果你擔心的話,可以用這3種食物代替
※明朝有個字不能說,政府還禁止吃它,人們為了吃它,用另一字代替
※為什麼有錢人都不愛在房裡擺床,而是用「它」來代替?太聰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