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賢不死,李自成就不會起兵,明朝就不會敗亡
1644年,李自成大順軍攻克京師,終結了大明朝276年的國運。明朝的滅亡原因眾說紛紜,一言難盡。然而有一條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需要兩線作戰,同時應對關外清軍,和西北李自成等人的農民軍。以當時的的明朝國力,實在不具備同時打贏兩場大規模戰爭的能力。換而言之,崇禎單獨對付清軍或闖軍中的一支,綽綽有餘,以一敵二則毫無勝算。
是什麼原因導致西北農民起兵造反?兩大原因,一是西北地區遭遇天災,連年大旱,饑民遍地生計無著。二是遼餉,遼東連年戰事導致朝廷財政困窘,不得不一再向民窮財盡的農民,加大稅銀徵收力度。人非草木,誰肯坐以待斃,終日掙扎在死亡陰影中的西北農民,終於向著世界發出自己的怒吼,拿起刀槍為自己拼出一條生存之路。
天啟年間,即崇禎時代之前,魏忠賢當權時,已經意識到了這個潛在的巨大危險因素。在確定施政方針時,在平衡農業稅與工商業稅的稅收比重方面,處理比較得當,使不堪重負的北方農民得到喘息之機。明朝歷史檔案顯示,天啟元年,明廷徵收的遼餉為440多萬兩,到天啟七年已經增加到540萬兩。但其中農業稅的比例,卻從95%下降到66%。
魏忠賢主政時期,增加朝廷稅收的手段,是加大對工商業稅的徵收,並沒有增加農民的負擔,相反還有所減輕。魏忠賢主張徵收的農田買賣稅,直接針對農田買賣的不合理現象,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當時愈演愈烈的土地兼并風潮,避免大批農民淪為失去土地的不穩定因素。種種措施,保證了天啟時代,並沒有爆發大規模有威脅的農民起義,朝廷得以專心抵禦關外清軍。
天啟皇帝和魏忠賢,固然不是什麼明君賢臣,但上述稅收政策,是非常符合明朝實際情況的。明朝南北方歷來存在巨大的發展差異,北方是以單一農耕為主的經濟結構,又遇連年天災,民窮財盡不堪重負。而江南一帶則是以農耕輔以發達的工商業態,魚米之鄉富庶繁華,貧極塞北、富稱江南,正是晚明時期社會的真實寫照。
魏忠賢這種輕薄田賦、重稅工商的稅收政策,侵犯到了東林黨人的切身利益。東林黨大都出身江南士紳,對魏忠賢的稅收政策自然很不滿意。雙方在經濟利益上的激烈博弈,表現為朝堂之上的權力地位衝突。只不過魏忠賢膽大心黑下死手,取得了暫時領先。但手段太過殘忍狠毒,加之閹黨中不乏貪賄營私之輩,因此閹黨名聲確實臭大街。
崇禎上位後,少不更事,只看到表面現象,不明白其中利害關係,不由分說剷除了魏忠賢的閹黨勢力。隨著人亡政息,魏忠賢的施政方針不論好壞一概清零。東林黨人捲土重來,無人再去關注這事關大明命運的農民生計和稅收,西北農民大規模起義終於如火山一樣驚天爆發了。
※李世民胸懷博大,卻容不下1個單雄信,原來因為1件事
※都說薛仁貴是唐朝第一戰神,他製造了唐朝最慘重敗仗,戰敗被俘
※他剛當上新科狀元,就被朱元璋斬首,只因老家是這個地方的
※朱元璋賞花燈,燈籠上有個婦人騎馬,馬蹄子很大,就殺了燈籠主人
※雍正大興文字獄,這個人被梟首示眾,頭骨在菜市口展示了10年
TAG:歷史小火鍋 |
※魏忠賢一聽他要進京,嚇得跪在龍床邊痛哭,如果他不辭官歸隱,明朝不會亡!
※此人不死就不會有靖難之役,朱棣也不可能會造反!
※如果不是他,楊貴妃就不會死……
※李小璐再也不會被原諒了嗎?賈乃亮:對不起,我不能慣著你了!
※假如袁崇煥不殺毛文龍,袁崇煥也沒有被崇禎殺,明朝還會不會亡?
※如果朱標沒有早逝而是繼承皇位,朱棣還會不會造反?
※如果太子朱標沒有英年早逝,燕王朱棣究竟敢不敢造反?反了會不會贏?
※如果朱棣沒有建都北京,明朝是否不會滅亡?
※它們不會說話,不會抱怨,被當成禮物,卻在你走時不離不棄……
※她是唯一能夠剋制慈禧的人,假如不早死,清朝或許不會亡
※如果劉備不是託孤諸葛亮,而是讓他輔佐劉禪,那麼蜀國肯定不會滅亡
※小璐,我們不會離婚,也不會再愛了!
※真正聰明的人,不會跟自己過不去,也不會跟人生較勁
※不作死就不會死!楊迪成功把自己給「逗」哭了
※《鳳囚凰》拓跋昀到死也不明白,為什麼霍璇寧死也不會愛他
※如果不說這是陳語安,你會不會把她看成宋祖兒!
※不健身,你永遠不會明白這些!
※鶴感謝他說:「你就是將來的宰相,又將羽化飛升天界,我們相見的日子不會太遠,你一定不要懈怠。」
※長得丑又不是我的錯!說不要就不要,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你不是不會說話,是不會說話還不願意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