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豆瓣日記:去往那個黑暗的國度

豆瓣日記:去往那個黑暗的國度

本文作者「歡樂分裂」,歡迎去豆瓣App關注Ta。

2007年7月底,正在香港追看the cure現場的我,突然收到伯格曼離世的消息,未及驚愕,又聞安東尼奧尼仙逝,一日之間痛失兩位鍾愛的電影大師,猶記捧著手機發獃的我,怔了半晌,才意識到剛看完全套碟,或許也是冥冥之中的巧合。十年彈指一揮間,十年間也曾數次重看過他的一系列代表作,每次觀摩仍覺余香滿口、受益無窮,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英格瑪·伯格曼是全人類的。」他曾屢次談及自己「生活在影像之中」,而無數影迷生活在他製造的影像世界中,從這一點來講,或許我們悄悄接近了這顆天才的靈魂。

無論是其自傳,抑或大量訪談,伯格曼始終熱流露出對神秘主義的偏愛,源於古典主義精神對藝術創作的滋養,這種偏好在不少電影導演(尤其是歐洲)作品中可窺見一斑,如德萊葉、雷諾阿、卡爾內、塔可夫斯基、奧利維拉等。伯格曼從出道開始,便從法國詩意現實主義以及黑色片中汲取養分,並保留了默片時代表現主義的痕迹,在他巔峰時期的6、70年代,橫跨各電影類型,集編導於一身,樹立電影作者的典範,並對後世有著無窮的啟示意義,在紀錄片《打擾伯格曼》中一眾大牌導演紛紛表達對這位「大師中的大師」之崇敬讚美,李安、伍迪·艾倫是世人皆知的忠實粉絲不提,拉斯·馮提爾「由愛生恨」的另類解讀讓人耳目一新,甚至先鋒如戈達爾(不過老伯對疙瘩就頗多不屑了),在部分作品中也流露出對伯格曼的致敬。伯格曼以具有普世意義的人性情感描摹、洞若觀火的洞察力、高屋建瓴的建構力、對影像猶如神助般的感悟掌控,征服了全世界。

打擾伯格曼 Trespassing Bergman

8.7

主演:托馬斯·阿爾弗萊德森/伍迪·艾倫/韋斯·安德森/哈里特·安德森/潘妮拉·奧古斯特/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韋斯·克雷文/羅伯特·德尼羅/克萊爾·德尼/勞拉·鄧恩/丹尼爾·伊斯皮諾薩/亞歷杭德羅·岡薩雷斯·伊尼亞里圖/邁克爾·哈內克/霍利·亨特/北野武/約翰·蘭迪斯/李安/亞歷山大·佩恩/伊莎貝拉·羅塞里尼/馬丁·斯科塞斯/雷德利·斯科特/托馬斯·溫特伯格/拉斯·馮·提爾/張藝謀/莫娜·馬姆

導演:Jane Magnusson/Hynek Pallas

類型:紀錄片/英格瑪·伯格曼/瑞典/伯格曼/2013/李安/電影/WoodyAllen/傳記/北野武

回顧伯格曼半個多世紀的創作,從尚未定型的40年代起,劇情便已十分吸引人。50年代前期聚焦於年輕人,《不良少女莫妮卡》、《小丑之夜》、《夏夜的微笑》風格清新明快,黑白光影澄澈美麗。50年代中期的《第七封印》與《野草莓》技驚四座,無論是劇本內容還是意識流的嫻熟運用,幾乎都已達到伯格曼創作生涯中的最高度。整個60年代是伯格曼的黃金時代,遍布對宗教和生存的質疑,「信仰三部曲」(《猶在鏡中》、《冬日之光》、《沉默》)、《處女泉》、《假面》、《狼的時刻》……彙集了他半數以上最受好評的作品。70年代是伯格曼風格最隱晦神秘的時期,人與人之間永遠無法溝通的焦灼與恐懼,這個主題一再被演繹,也正契合了彼時歐洲文藝片的風潮,《呼喊與低語》、《秋日奏鳴曲》、《婚姻生活》足以青史留名。80年代伯格曼將創作重心移到電視作品和舞台劇,《薩拉邦德》完美謝幕。

薩拉邦德 Saraband

8.3

主演:麗芙·烏曼/厄蘭·約瑟夫森/伯傑·阿斯特/Julia Dufvenius/Gunnel Fred

導演:英格瑪·伯格曼

類型:英格瑪·伯格曼/瑞典/IngmarBergman/瑞典電影/伯格曼/Ingmar_Bergman/2003/2000s/劇情/Sweden

談及伯格曼,我們首先想到的往往是他對家庭深刻而絕望的書寫,每部作品裡都鐫刻進他自身的童年記憶,家庭對他的影響觀照一生。刻骨的冷漠吞噬親情和擁抱,讓每個人都面目可憎,人人都在孤島上呼喊或細語,所有最深的傷害都只會發生在最親密的人之間,暢談或懺悔過後,原諒不會發生,一切回到原點,冷漠繼續冷漠,溝壑依然溝壑。因為擁有一個嚴苛的、清教徒似的父親,伯格曼用鏡頭複製了「用痛苦來贖罪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從《野草莓》開始,伯格曼或許就幻想與父母和解,但一直要到1982年的《芬妮與亞里山大》,我們才能真正看到溫暖的曙光,才能明白在這所大房子里,裝下的是我們小小的夢想和無窮的世界,即使外面風雨飄搖,我們有愛就能渡過一切艱難困厄。有趣的是,《野草莓》以行將就木老人為敘述者,而《芬妮與亞里山大》則以有清澈眼神和花朵般紅暈臉龐的孩子為視角。從老人和孩子身上,我看到一個倔強、懷疑、思辨、不安的無神論者伯格曼,同時擁有老人的睿智和孩子的純真。

野草莓 Smultronst?llet

8.7

主演:維克多·舍斯特勒姆/畢比·安德松/英里德·圖林/古納爾·布約恩施特蘭德/尤蘭·辛達爾/福爾謝·松德奎斯特/比約恩·比耶爾文斯塔姆/納伊瑪·維夫斯特蘭德/古內爾·布羅斯特勒姆/耶特魯德·弗里德/西夫·魯德/古納爾·舍貝格/馬克斯·馮·敘多夫/奧謝·弗里德爾/雲韋·諾德瓦爾/佩爾·舍斯特蘭德/尤·佩特雷/古內爾·林德布洛姆/冒德·漢松/安-瑪麗·維曼/埃娃·努雷/萊娜·貝格曼/莫妮卡·埃林/耶蘭·隆德奎斯特/約瑟夫·諾爾曼/古納爾·奧爾松/文德拉·魯德貝克/佩爾·斯科格斯貝格/烏爾夫·約翰松/赫爾耶·武爾夫

導演:英格瑪·伯格曼

類型:英格瑪·伯格曼/瑞典/經典/野草莓/IngmarBergman/伯格曼/歐洲電影/Ingmar_Bergman/歐洲/1957

讓《芬妮與亞里山大》呈現溫暖的是亡故的父親幽靈歸來,死亡至此變得不再可怕遙遠。讓·愛潑斯坦說:「死亡的承諾通過電影表現給我們。」死神屢次出現在伯格曼的電影中,最著名的莫過於《第七封印》中「跳著莊嚴的死神舞蹈,去往那個黑暗的國度」,飾演死神的馬克斯·馮·敘多夫在《面孔》中則是一個小丑,扮作死神嘲笑死亡,死神因而具有了喜劇色彩,而在時隔40年之後的《在小丑面前》,死神徹底淪為滑稽人物。《野草莓》中他在天光雲影間看到父母坐在湖的對岸向他親切招手,他在睡夢中平靜地微笑著,終於靜靜地跟隨死神而去,他在彼岸終於和父母達成諒解,死神終於失去了所有令人恐懼的力量。

芬妮與亞歷山大 Fanny och Alexander

8.7

主演:克里斯蒂娜·阿道夫森 Kristina Adolphson/伯傑·阿斯特 B?rje Ahlstedt/佩妮娜·奧威 Pernilla Allwin/Kristian Almgren/Carl Billquist/Axel Düberg/艾倫·埃德渥 Allan Edwall/Siv Ericks/阿娃·弗洛靈 Ewa Fr?ling/Patricia Gélin/Majlis Granlund/Maria Granlund/貝蒂爾·古韋 Bertil Guve/Eva von Hanno/Sonya Hedenbratt

導演:英格瑪·伯格曼

類型:英格瑪·伯格曼/瑞典/IngmarBergman/經典/瑞典電影/1982/伯格曼/歐洲電影/Ingmar_Bergman/電影

伯格曼說「其實我非常害怕死亡」,但他在作品中的一再談論死亡,正如他從不信上帝,卻反覆討論著上帝是否存在。他反覆做著同一個夢:夢見自己在死去,《野草莓》中夢裡的無面人和沒有時針的鐘,都暗示著時間在夢境和瀕臨死亡之時的缺失和無意義。1976年《面對面》中也再次出現這個噩夢。而與之惺惺相惜的塔可夫斯基也曾在《時光中的時光》中這樣寫過:「正如人的一生要做幾千個夢,我們的今生,也是其他生命的一個夢。我們離開所在的那個真實聲明,為的是進入今生,而當我們死去,再回到那個生命當中。我們的一生,乃是別的真實生命的一個夢,而對於永恆,對於最後那一真正的聲明---上帝的生命---也是如此。」

時光中的時光

8.7

作者:[蘇]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類型:塔可夫斯基/電影/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時光中的時光/日記/傳記/蘇聯/傳記:回憶錄/電影導演著/電影書

關於「夢見自己死去」的意象,在《怪房客》、《住院病人》、《吸血鬼》(德萊葉版)以及《面對面

電影很難向夢挑戰,但伯格曼宣稱自己的電影幾乎跟夢一樣。《假面》就是一部完美的夢境。面孔是心靈的反映,是非凡的戲劇舞台,是一塊微型屏幕。當面孔被放大到幾乎失焦,在某種程度上就實現了導演取景的方式和構圖,配置以光線的微妙流動和明暗對比,觀眾會感受到凝視與被凝視的互動,因此德勒茲說:「任何特寫都是面部特寫」。這種從默片時代起便成為一種固有手法的技法,也成為伯格曼的鮮明標識之一,他在拍攝關於母親的記錄片《卡琳的面孔》中,也用鏡頭凝視著母親的容顏,充滿愛的回憶。

卡琳的面孔 Karins ansikte

7.3

主演:Karin Bergman

導演:Ingmar Bergman

類型:短片/瑞典/英格瑪·伯格曼/紀錄片/伯格曼/IngmarBergman/Ingmar_Bergman/1980s/1984/瑞典電影

《假面》中的經典一幕,與《降臨》有點相似。「它們是鏡子,是現實的片斷,幾乎跟夢一樣。」

終其一生地熱愛臉孔,終生回憶童年並在夢境和鏡子中顫慄,這是一種與人類命運相關的神秘現象,也是對人類瘋狂本質的定義。他用畫框的取捨、逐死的恐懼、時間的淪陷、羞恥的沉默定格了一個和上帝通話的靈魂。百年伯格曼,光影不朽,「我想留住這一刻,我想,不論會發生什麼,這就是幸福,不會再有比這更美好的了」。

依次為《冬日之光》《夏夜的微笑》《羞恥》《猶在鏡中》《不良少女莫妮卡》《沉默》《秋日奏鳴曲

我的伯格曼十佳(歡迎大家一起):

1、假面

2、芬妮與亞歷山大

3、野草莓

4、處女泉

5、呼喊與低語

6、秋日奏鳴曲

7、豺狼時刻

8、冬日之光

9、猶在鏡中

10、第七封印

(全文完)

本文作者「歡樂分裂」,現居上海,目前已發表了203篇原創文字,至今活躍在豆瓣社區。下載豆瓣App搜索用戶「歡樂分裂」關注T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豆瓣 的精彩文章:

豆瓣日記:練好這六步,你也可以做出勁道彈牙的油潑扯麵
許豪傑「正太天國」事件:是時候談談兒童色情立法了
我人生中第一位喜歡的rapper

TAG:每日豆瓣 |

您可能感興趣

鹽系小清新少年頭像:抽屜泛黃的日記,記著那個夏天你我的過去
漫畫里走出來的傻大個:一份送給少年龐的設計溫度日記
情感日記:迷路的那個兔崽子
非洲日記:原來世界上還有這麼窮的國家
十八年前的比賽日記:當年的科比是怎樣把我征服的?
小舟日記:原來我的追星路是個圓圈
這幾年的日記都白寫了,原來日記本還可以這樣弄的
日記:我的第一個兒童節
南半球日記 七年之癢
牙套日記:凸嘴,沒下巴,拔了四顆牙,歷時一年零七個月
豆瓣日記: 養一盆葉矮花多的水仙
《BJ單身日記》:即使在肥宅的日子裡,也要有一顆嚮往愛情的心
日記 我去台灣了
狙擊直男心!完美日記這顆仙嫩Q彈的「蜜桃糖」,上嘴戀愛就來了
站樁日記:樁中隨想之看淡名利色
《十五貫》中的糊塗巡撫其實是個大大的好官 他有個寫日記的絕招
日記:霍金去了
完美日記是國貨之光?這支慕斯蛋糕一樣的豆沙紅棕我要定了!
蔣介石日記曝光:敗走台灣不恨毛澤東,最恨的就是這三個人
高齡產婦孕產日記:每個小生命的到來,都帶著愛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