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消暑防濕熱,衣食住行把好關

消暑防濕熱,衣食住行把好關

節氣:大暑

導讀:夏季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立夏到夏至;第二階段是從夏至到大暑,這是夏季溫度最高的階段,容易發生中暑和腸胃不適;而從大暑到立秋則是夏季的第三個階段,由於長期降雨和高溫並存,這個階段的特點是暑濕最重。如何過好最後這段到立秋之前的時期?從衣食住行來給大家總結一下。(編輯/三木)

養生就在衣食住行中

養生方法——

辟穢消暑香包

這是隨身攜帶,靠其氣味來起到辟穢、防暑、驅蟲、醒神作用的外用防暑藥品。其原理主要是通過芳香藥品來振奮精神,使人體的各種功能全部處於興奮狀態,這樣就可以增強人體對各種不利的致病條件產生抵抗。

配方:藿香2份,薄荷2份,冰片2份,白蔻仁2份,蘇合香2份。

用法:全部研成細粉,裝布袋內,隨身攜帶。一般每次換新藥粉可以使用2~3周。

養生方法——

清暑益氣湯

清暑益氣湯,是中醫界至今仍然廣泛應用的名方之一,或是應用於炎熱的南方地區,或是應用於炎熱的酷暑季節。其方有二,一為李氏清暑益氣湯,一為王氏清暑益氣湯。兩方均為酷暑季節所常用,不過而王氏者常用於暑氣隆盛的酷暑季節,而李氏者常用於暑氣和濕氣並重的季節。

李氏清暑益氣湯

李氏清暑益氣湯出自《脾胃論》(金·李東垣著)。李杲是中醫七大門派中補土派的掌門人,被譽為金元四大家,在中國中醫界中擁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他的名方補中益氣湯沿用至今,效果非凡。

【組成】:黃芪(汗少酌減)、蒼朮、升麻各3克,人蔘、澤瀉、神曲(炒黃)、橘皮、白朮各1.5克,麥冬、當歸身、炙甘草各1克,青皮 1克,黃柏 1克,葛根 0.5克,五味子 9枚。

【功用】:清暑益氣,除濕健脾。

【主治】:平素氣虛,又受暑濕,致身熱頭痛,口渴自汗,四肢睏倦,不思飲食,胸滿身重,大便溏薄,小便短赤,苔膩脈虛。

李氏清暑益氣湯作為中醫七大門派之一的補土派名方,秉承了李東垣補土大家的一貫風範,方中藥物黃芪、人蔘、白朮、炙甘草、炒神曲補氣健脾;麥冬、當歸、五味子滋補陰血;葛根、升麻升舉氣血;蒼朮、黃柏、澤瀉、青皮、橘皮共奏理氣、清熱、利濕之效。綜觀全方,具有清暑益氣養陰、健脾利濕除煩的功效。而本方最大的好處就是清補之法,即補而不火,清而不寒。

夏季酷暑季節經常服用本方,確可預防中暑、疲勞、口渴、汗多等夏季常見疾病。

不過臨床應用之時,本方的使用並不局限於夏季,也不拘泥於具體的病,一年四季,只要見到患者出現疲乏無力,精神不振,不思飲食,大便溏薄,睏倦嗜睡,口乾汗多等症時,均可考慮使用本方。本方還常用於治療亞健康狀態、疲勞綜合征、眩暈、急性扁桃體炎、發熱,老年人及體虛的人經常服用本方,也會對身體產生一定的補益作用。

注意:方中劑量按照古書記載,實際用量應根據具體病症加以調整,病情嚴重者需遵醫囑。

養生方法——

住與行

起居有常

1.生活和工作環境的溫度,盡量控制在26℃左右,上下浮動不要超過2℃,這個溫度是比較適合人體的。並且,保證不要讓電風扇和空調的風直接吹向人體。

2.儘可能避開10:00~15:00之間的陽光曝晒,人體如果在這個時間段的陽光下曝晒過長,容易導致體內陽氣過度旺盛。

3.避免淋雨。夏季身體里蓄積的熱能始終處於旺盛的狀態,如果驟然遇到淋雨事件,會造成人體內陰陽的逆亂。

4.盡量避免在濕度高的環境里長時間停留,暑季里的高溫和高降雨量,很容易造成一種高濕狀態,這種環境下對於脾胃和肺都是很不利的。

5.夏季著裝,以淺色為主,布料以絲棉為宜,盡量透氣、吸汗。

特別提示:年輕女性請儘可能減少露臍裝的穿著,這可能會引起您出現某些脾胃及婦科問題。

6.每日洗澡,以減少毛孔堵塞及汗液中的鹽漬停積。

小貼士-勞逸結合

身體勿過勞

現代社會的生活和工作壓力對我們而言已經很重了,我們身邊的人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最近太忙了,根本沒時間……」。夏季是身體能量相對消耗較大的季節,請注意,每天一定要合理安排好作息時間,適量透支你的體力是可以的,但一定不要透支太多,如果不想過早衰老的話,建議每日午睡至少30分鐘,晚間睡眠時間盡量不要低於7~8小時。

精神勿過勞

在生活和工作中,有很多事我們不得不去思考,甚至我們做夢時都是在繼續著白天的事,但我們也要適當讓大腦休息一下。建議每1小時,最好可以閉目靜心養神3分鐘左右,時間雖短,但是確實很見效。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養生正道 的精彩文章:

「頸保健操」——緩解頸椎病,獻給久坐辦公室的你
產後如何護理瘦身——生了孩子也依舊美美噠!
節食真的可以「長命百歲」嗎?
胃下垂不要緊,中醫古方把它「升」起來!我被中醫迷倒了
經期腹痛,雙手發涼,大國醫一千多年前就有辦法了

TAG:養生正道 |

您可能感興趣

夏季暑濕夾雜,需護陽氣、防寒、防濕!
冷冷冷,關節不注意保暖防濕寒,會痛得你走路不利索
芒種是舌尖上的節氣,祛暑防濕全靠「吃」!
人體濕氣重,健康就憂愁!做好防濕五大招,濕氣不用愁
冬季外防濕冷內防燥熱
預防濕疹,先把皮膚餵飽吧!
大暑容易中暑,防濕避暑很重要
濕疹反覆發作 吃苦瓜能預防濕疹?
拾味|芒種是舌尖上的節氣,祛暑防濕全靠「吃」
夏季到了,多吃這幾種食物,不僅防暑防濕,還美容養顏!
中醫認為,雨水時節要防濕健脾和助眠,具體怎麼做呢?
炎炎熱夏謹防濕疹乘虛而入,教你1招降治紅腫瘙癢,試過都說好!
宜「潤」勿「燥」防濕氣,除濕正當時!
夏天是濕氣高發期,每天用它煮水喝,預防濕氣入侵,對脾臟好
小滿時節防濕最關鍵
護陽氣防濕邪,味宜清淡勿熬夜
預防濕疹反覆發作的辦法竟不是祛濕,做到這些才最關鍵
它是防治濕疹的小能手,防濕疹有奇效,親測有效
日常多吃這些食物可以預防濕氣
夏季謹防濕氣重 對號入座好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