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關於古籍,你了解多少?

關於古籍,你了解多少?

猛戳上方藍字,關注書法屋

關於古籍,你了解多少?

關於古籍,你了解多少?

古籍,是中國古代書籍的簡稱,主要指書寫或印刷於1912年以前具有中國古典裝幀形式的書籍。一般來講,未採用現代印刷技術印製的書籍,皆可稱之為古籍。

一、古籍版式

古籍版式指古籍版刻的樣式。包括版面、大小題名、版框(亦稱邊欄)、界行、天頭、地腳、版心、行款、字數、魚尾、象鼻、書耳、書牌、條記、句讀、插圖等等。版式的概念出現在雕版印刷行世之後,但明顯保留了雕版印刷之前的簡策、手寫帛書等裝幀形式的特點。

關於古籍,你了解多少?

古籍版式

1.版框:也稱為邊欄,指每版內圍框文字的四周邊線,上方叫「上欄」,下方叫「下欄」,兩旁叫「左右欄」。單線的叫「單邊」或「單欄」,雙線的叫「雙邊」或「雙欄」。一般比較粗黑,給人穩定感。四周只印一道粗黑的邊線,稱為四周單邊。四周粗黑線內側再刻一細黑線,稱四周雙邊。如果僅左右粗黑線內側有細黑線,稱為左右雙邊。不僅有規範、整齊版面的作用,而且保留了簡策、帛書的遺風。

2.界行:也稱界格。指在版面內分割行字的直線。兩道隔線間的條格叫界格,是竹木簡書籍的流風餘韻。在鑒定和著錄時,人們習慣以半葉計算,叫做「半葉×行×字」,有的徑稱「×行×字」,若每一行中有兩排字(通常為大字的註解),叫做「小字雙行每行×字」。若雙行字數與單行正文相同,就不再注出。這種著錄和說明方式,稱為行格,又稱行款。

3.天頭:版框外空白紙的上方叫天頭。

4.地腳:版框外空白紙的下方叫地腳。

5.版心:也稱「葉心」,或簡稱「心」,指古籍書葉兩半葉之間、沒有正文的一行。為折裝整齊,版心多刻有魚尾、口線等,為便檢索,也常記有書名、卷數、頁碼、每卷小題、刻工姓名等文字。因為這一行居於兩版的中心,故稱版心。 版心通常有用作對摺準繩的黑線和魚尾形圖案。

6.書口:又稱版口,或簡稱口。指書籍裝訂成冊後開合一側的端面,有白口、黑口等款式。就書版而言它是版心。對於以包背裝或線裝的方式裝訂起來的書籍而言,這一部分為書可以翻閱的開口,故稱書口。

7.魚尾:版心中間的圖形︻,因其酷似魚尾,故名。刻於距版心上邊大約四分之一之處。有時版心上下方都有魚尾。一個魚尾為單魚尾,兩個魚尾稱雙魚尾,個別有三魚尾。魚尾刻印出花樣的稱花魚尾。魚尾的作用是用作標示中縫線,作為折葉的標準。

8.象鼻:魚尾上下到版框有一條線,叫做象鼻。象鼻為一條細黑線的叫細黑口或小黑口,象鼻為一條粗黑線的稱為粗黑口或大黑口,無象鼻者為白口。

9.書耳:版框外左上角的空格,裡面刻有簡單的篇名,因為形狀象耳朵,所以稱書耳。書耳中的題名叫耳題、耳記。

10.墨釘:又稱墨等。指版面上常有文字般大小的黑墨塊,形狀似釘帽。出現的原因是文稿雕版時未定的文字,等待校勘後寫上去再印。

11.書牌:又稱牌記,與現在的版權頁類似,常常鐫有書名、作者、鐫版人、藏版人、刊刻年代、刊版地點等。明清時期的書牌作用多為表示特色和所有權,明清以前則更多是刻書題記,講刻書緣起,選用底本,校本,甚至多少具有廣告宣傳作用。

12.大題:指一種書的題名。

13.小題:指一種書內各篇卷的題名。

14.行款:又稱「行格」,指正文之行數與字數。通常以半葉計算。同一種書,不同時期有不同刻本,行款也往往不同。故行款為鑒別版本依據之一。

15.烏絲欄:行格界欄以紅色印的稱為朱絲欄,以黑色印的稱為烏絲欄。主要見於唐以前寫本。明清時期,專有印刷各種顏色箋格的作坊,用不同顏色界欄箋紙抄寫的古籍,通常直接著錄為紅格、黑格、藍格、綠格等等。

二、古籍結構

單葉裝訂成冊,就成為一部古籍。現存古籍以線裝居多。古籍的結構是指一部具體古籍外在形式和內容的各個組成部分,在流傳的過程中,逐漸有其特定的名稱。

關於古籍,你了解多少?

古籍結構

1.書籤:用作題寫書名的長方形紙條,一般貼在古籍封皮左上角。有時還有冊次和題寫人姓名。

2.書衣:為保護書在書的前後加的封衣,也稱封皮,一般選用較硬的紙作為書衣的材料,並在書衣上題寫書名。

3.書名葉:在封皮之後,題有書名的一葉,又稱封面、封、面葉、內封面。書名葉的後面一般加上一張空白紙,叫護葉或扉葉。

4.封面:位於護葉之後、所有書葉之前。常鐫刻書名、作者、刊刻時間及地點等項內容。

5.護葉:也稱副葉,用以保護書芯或連接書衣。一般是一張空白紙。在書名葉或前或後。

6.書芯:指書衣以內或未上書皮以前已訂在一起的書冊。

7.書腦:裝訂時,錐眼訂線的地方叫書腦。

8.書脊:也稱書背,一書裝訂處的側面,如同書的脊背,稱為書脊。

9.書首:書脊的最上端,稱為書首,又稱為書頭。

10.書腳:書腳是書的底部,有些藏書家自己為方便翻檢、閱讀或者保存而將書名寫上去。

11.書根:書腳中簡單記載卷冊的部分。

三、古籍分類

中國古籍傳統的分類法採用經、史、子、集四部分類,四部下再細分為四十四類:

經部以儒家經典及其釋作為主,例如《御筆詩經圖》,也收錄古樂、文字方面的書籍。

史部主要收錄各種體裁的史書,另納入地理、政書及目錄類圖書。

子部的範圍比較廣,諸子百家、算術、天文、生物、醫學、軍事、藝術、宗教、占卜、堪輿、命算、筆記、小說、類書等,皆入子部。

集部則錄詩文集、文學評論及詞曲方面的著作;個人著作稱「別集」,集體創作稱「總集」(例如:《六家文選》)。

(本文源自網路)

往期熱點頭條:

您的點贊分享是小編進步的動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屋 的精彩文章:

方寸之間,封印兩千年的漢字之美
《自書告身帖》,他是這樣寫的
高清逐字放大!米芾《三吳詩帖》(下)
罕見!歐陽詢《楷書千字文》(戲鴻堂本)

TAG:書法屋 |

您可能感興趣

你對古籍《康熙字典》了解多少
歷史上眾多古籍,大多被珍藏在圖書館,那些沒保存的古書哪去了?
未解之謎:我國古籍中,竟然也有關於外星人的記載?
關羽在蜀漢地位有多高?兩本古籍給出答案:除了劉備誰都可以殺!
什麼才能算是古籍?
古籍:玄黃古書,難得一見,專家也看不懂
古籍中關於月球的離奇記載,如果被證實,那麼很多謎題將迎刃而解
透過歷史古籍,尋找關於「UFO」的蛛絲馬跡,古人描述的,可信嗎?
數萬本遺失古籍現世,徹底改寫秦始皇形象!網友:我們都誤會了!
古籍:古奇書,一般人看不懂,看懂了也不會操作,很奇特
講真!你真的會拍古籍嗎?
嬴政是被冤枉的?塵封了2千多年的古籍重現,史學家看後得出結論
夏朝是否存在?看完這幾本古籍再說話,歷史悠久到難以想像
買書人,應當懂得去欣賞古籍善本
一口古井挖出失傳古籍,達20萬餘字,專家:我們錯怪秦始皇了
一得:古籍善本拍賣您關注了嗎?
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三本古籍,不少人在研究,可惜就是參不透!
一口古井有古怪,專家挖出失傳古籍,原來秦始皇被冤枉了2千年!
人類真的能「穿越」嗎?原來這不是傳說,古籍中竟有記載
關於古籍拍賣,不得不知的一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