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創意 > 木匠鄭安全:60歲,死磕一塊木頭

木匠鄭安全:60歲,死磕一塊木頭

1972年,

初中畢業的鄭安全作為知青下鄉。

下鄉之前,他的父親勸他學一些傍身的手藝。

鄭安全從此成為一名木匠。

那一年鄭安全17歲。

2015年,

鄭安全成為女兒鄭若行鏡頭下的主角。

紀錄片的名字叫《爸爸的木匠小屋》,

順時令成集,從頭年芒種到第二年小滿,

如今整整24集。

鄭安全儘管已闊別「木匠」的身份很久了,

但在鏡頭下,

儼然有一種日本導演宮崎駿般慈祥睿智的氣質,

沉默的木頭在他的手下宛如會飛的小鳥一般。

童趣的鳥窩、浪漫的「情人結」、精巧莫測的「機關盒」

……

他的想像力超越了絕大部分年輕人。

這一年,他60歲。

鄭若行有一個故事,大概很適合在這裡說。

在1972年與2016年的居中點,

39歲的鄭安全在那一年,

他唯一的理想是:

超越外國人。

那一年,

他想做一台永動機。

永動機

鄭若行的母親肯定地說:「他爸爸修不好的東西,大概一定是沒救了。」和現在大多數家庭寧願把壞掉的東西扔掉,而不是去修的習慣有很大的差別,小到電燈開關、大到冰箱、洗衣機,如果出了一點故障,鄭家人總要修,也不是請人修。根據幾十年的經驗,鄭家母女相信,在外面找個工匠,還不如請鄭爸爸出馬來得好。鄭媽媽這一經驗最早的來由是,他們剛剛結婚時的一件事。家裡裝修,來了個電工。這位電工在客廳里裝燈,弄了半天不成,索性放棄了。鄭安全早已在一旁觀察了好久,這位電工一下梯子,「鄭爸爸」就站了上去。「燈亮了」,鄭媽媽說,「那時我就知道,他爸爸是靠得住的。」

鄭安全做給太太的發簪。

一語中的。鄭媽媽沒想到,自從開啟了這扇大門之後,鄭安全真的成為了家裡的「萬金油」。不僅是自己家,還有親戚家;不僅是修燈、布線,甚至連裝修竟然丈夫都能一手完成。不僅能做成,而且他做的東西不乏一些「小心思」。例如,家裡進門的玄關一側,「鄭爸爸」挖出了一個小小的凹槽,讓門打開之後,把手得以放入,而不是直接砸在牆上。據鄭安全說,這些修修補補的習慣,他從小就養成了。他說,「我從小就知道自己是家裡最聰明的一個。」

鄭安全所謂的「聰明」,大概主要與他特別擅長觀察有關。但他不愛看書。要說讓他唯一感興趣的讀物,大概是物理化學讀本。鄭若行記得,在她高中畢業後,鄭安全還常常把她物理、化學的舊書拿出來琢磨,一琢磨就是好半天。女兒鄭若行記得,一次父親去機場接她回家,二人提著行李走上電梯,他發現爸爸一聲不吭。後來,父親告訴她,他正在觀察機場的透明電梯是怎麼運作的。

鄭木匠用了三十多年的大刨子,和二十多年前製作的小刨子。

這是他做的第一隻微縮模型。右邊的柜子形狀的首飾盒,

就是小時候爸爸送給她的那隻

鄭若行發現了爸爸的這個習慣,無論是坐火車,還是出去玩,爸爸總會有一聲不吭的時刻,他一定在觀察火車連接的地方是怎麼連接的,或者過山車是怎麼運作的。「他會告訴我他的觀察和思考。」正因為這種習慣,別人要花好長時間去學習的東西,鄭安全只需觀察,就能把握其中的「關節」和原理,所以總是能解決一些其他人想不到的問題。

這種觀察力給他帶來過一些便利。其中一個例子是,結婚之後,鄭安全隨太太從老家紹興塘棲來到杭州,在一家液壓件廠工作。和那個年代的其他工廠一樣,廠里的工作安排死板,非上班時間不能出來。可鄭安全是個不安於室的人,一到中午,他總要跑到太太所在的學校吃飯。儘管廠里的書記老師總拿這件事情說他,可畢竟惜才,又知道他的脾氣,於是乎專門為他設置了一個彈性工作制。一有難題,就找他處理,必須隨叫隨到;相對的,違紀的部分就給他抹掉。偶爾有空缺的崗位,人家找不到替代的人,車間裡面的主任肯定找他來代。「每個老師傅都有自己能做,別人做不了的專長,自從我去了之後就打破了這個常規,所以他們肯定很恨我吧!」

鄭安全不僅喜歡琢磨,還喜歡「鼓搗」。1972年,17歲的鄭安全作為知青到紹興農村下放,別人帶的都是小說,唯有他帶的是數理化叢書。不僅看書,在惡劣的條件下,鄭安全還動手做像是電解水製造氫氣這樣的試驗。「我用的是土辦法,氫氣生成之後沒法灌起來」,倒也「沒想過爆炸的事」。 在農村的時候,他聽說了有種叫「熱得快」的東西,他在書里大概摸索出了其中的道理,接著就自己做「熱得快」了。「以前農村的電線很細的,我『熱得快』一上去,整個村莊沒電了。一次斷電了以後,沒人想得到原因是什麼,只是把保險絲換粗了。我的『熱得快』照用。」「『熱得快』是用鋼鋸條做的,兩片鋸條之間有一定的距離。距離很小,但不能碰到,沒絕緣。年輕的時候膽子是大,現在想想蠻危險的。」

女兒鄭若行說:「他習慣於把生活中的問題放在腦袋裡,有意無意地去找靈感,然後用他的方法解決。」這種創造力也為他帶來了不少收穫。20世紀80年代末,鄭安全接到了一位親戚的電話。這位親戚是個骨科醫生,聽說他的才能,於是打個電話有心和他聊聊,分享一個有關「股骨頭固定」的醫學專業難題。令這位醫生沒想到的是,聽聞這個難題之後,鄭安全徹夜沒睡,第二天早上,他就把設計好的「萬向」的固定結構圖紙呈到醫生面前。後來,這項技術真的投入使用了,甚至還申請了專利。類似的「發明創造」,還有可降解尼龍袋、投影儀升降機、空氣凈化器等。

在「霧霾」這個詞還沒出現的20世紀90年代,鄭安全就利用離子沉澱技術,設計出了一台車載的「空氣凈化器」。「我想到車裡總是有人抽煙,也許需要這麼一個東西。那時候人們還笑我,『開窗通氣不就行了嘛,要這個幹嘛』。沒曾想到,現在空氣里也不幹凈了——而我的『空氣凈化器』,正好適用。」儘管無心參與什麼評選,鄭安全偶爾還是會看央視《我愛發明》之類的節目。他有時感嘆:這樣反反覆復有什麼意義,辦法太笨了吧。

上個世紀90年代,鄭安全在電視上看到了外國人正在研究的一種叫「永動機」的東西之後,一時間甚是痴迷,連做了好幾台,儘管都不能「永動」,但也能動很久,使用到的物理原理充滿想像力。但這樣一位「痴迷的」父親,又並不是一個完全沉浸於自己世界的人。在一篇文章里,她女兒這樣寫過一個故事:鄭若行的外公晚年的時候腦淤血,已經認不得人也說不了話,卻一直記得兒子是「會修東西的那個」。在鄭安全來的時候,外公一直用手指牆上的鐘。大家這才發現,鍾掛歪了。

木工

實際上,鄭安全以木匠為業,只有下鄉的那五六年。但在返鄉之後,無論是在塘棲的哺坊,還是杭州的液壓件廠,鄭安全從來沒有丟掉自己最喜愛的木工。但和當木匠時最大的一點區別是,鄭安全手上的傢具從大件變成了小件。

在鄭安全家一道通往女兒房間路上的高大展示櫃里,擺放著鄭安全30多年來的「心血」——十幾件微縮傢具。「鄭爸爸」每年幾乎都要做一到兩件這樣的微縮傢具,作為自己的收藏品。這些「傢具」,儘管看起來純粹就是小玩具的樣子,可是每一件都是按照正常大小傢具的樣式按比例縮放的。

這些傢具都採用著真正的榫卯結構,而其中的金屬小件,都是鄭安全一個一個用小銅塊銼出來的。所有這些傢具配在一起,就像一個「家庭」的所需。和這套「傢具」相對應,鄭安全還做了一套木匠的工具,包括刨子、斧頭、手拉鑽、繩鋸等共11件,這些30年前做的小玩具,如今竟然每一件都真的能用。

鄭安全覺得,木工是最鍛煉人的思維的。「木工,是所有工匠的基礎。」工與工之間是相通的;如果木工做得好的話,金工就一定不會差。但一談到現代的木匠,「鄭木匠」有點遺憾。「現在的木匠太注重造型,但在結構上沒有真正下到功夫。實際上結構才是木工的根本。」在一整年的《爸爸的木匠小屋》中,「鄭木匠」平均兩周就要做出一件東西,而真正留給他製作的時間只有三四天。但是,鄭安全手下的這24樣作品,沒有一件是舊人做過的東西,每一件都與當時的節氣有關,都是一個創新。

在製作過程中又不以過度的風格矯飾,保留手工製作下來的「原味」,展現出結構的巧妙性。不用一滴膠水,以「松配」的方式,將木料拼接在一起而不鬆動;而動一關節,則木製品又可以細細拆分開來。這一組一拆的過程中讓人感受到,其結構的精巧、耐品。

鳥窩

鄭安全的第一件作品,是2015年5月份所做的鳥巢。鄭安全利用榫頭與木料之間的交叉、位移,使得整個鳥窩封閉,僅以背後的一隻木條鎖住整個小屋子,那最後的木條宛如一把鑰匙。而清明時節,鄭安全所做的功夫茶茶盤,則在四邊固定盤底時,巧妙地使用了兩根「竹弓」,作為彈簧,將底板固定牢。

在這一季的倒數第二集,「鄭木匠」做了一個「機關盒」——只有按對盒子上的三個密碼,才能打開盒子;且密碼可以更換。整個盒子,沒有用到任何的金屬件、齒輪,純以木結構完成,令人叫絕。

能做出如此結構複雜的器皿,也許這是因為,鄭安全會用金工的思路處理木工。鄭安全喜歡活學活用,愛嘗試新的東西。女兒說,在上個世紀90年代,他就能用電腦軟體畫設計圖了,實際用的並不是工程師畫圖的軟體,而是Excel。2000年前後,鄭安全甚至自學了CAD,他「不會搜索,不買書看」。

最近,他正在學習「瑪雅」,為的是做立體建模。「我學出來的東西和人家有一點區別,我畫CAD圖紙的時候從來不敲鍵盤的,全是滑鼠,一個個鍵試。一個步驟學會了,順著它反覆嘗試。」他不按照正確的路徑去做,但殊途同歸。奇怪的是,他「比某些會用快捷鍵的人速度還快」。

在鄭安全小的時候,父親有意無意地,會「啟發」他做木工。「也許說『要求』更準確一些吧。」「我父親是個『大少爺』。我小時候,他跟我講的東西,我都給他做出來了。我記得,父親年紀大了之後,怕風,隨著天氣的變化,門有時要關小一點,有時需要大一點。他希望我能做這麼一扇門,既不太緊,也不太松;開到哪就會停到哪,不會蕩來蕩去。我後來通過門的重力解決這個問題。」隨著時光的流逝,父親的要求,對他而言成了一種暗暗的動力。

鄭安全說,在紀錄片「大雪」那個節氣中,自己做的「凳子拐杖」,其實也是父親曾跟他提過的東西。「他說過:我希望你做一把拐杖,好變成一個凳子坐坐。但那時,我沒做成。沒想到這時候,反而成了。」

父女

鄭若行為父親設計的《爸爸的木匠小屋》明信片

鄭若行是在2015年5月開始想要為父親拍這組紀錄片的。「想拍這個主題,有幾個由來,比如我剛剛搬到上海的時候,爸爸用包冰箱的紙板做了一個儲物櫃。我發上網後好多人點贊求學習,這個柜子的確非常牢固,現在還可以承擔飲料甚至大米這些重物。後來我發過一些爸爸做的小傢具和生活小用品,結果我的朋友們都成了爸爸的粉絲。

再後來爸爸生日的時候,我發了照片上朋友圈,引來一片爸爸好帥的呼聲。」但最大的動力來源,可能還是來自於她的記憶深處。在上小學的時候,有一天回到家,鄭安全送給她一件禮物——一個純手工的、木製的、榫卯結構的首飾盒。長得就像一個微縮版的柜子。鄭若行說,也許是爸爸發現了她平時喜歡收集小物件兒的習慣。這個小首飾盒到現在還在用著。

她還記得更小的時候的事情:父親在她的書桌前掛了一盞特別別緻的燈。那時候家裡的環境並不寬裕,住的房子不大,有這麼一盞漂亮的燈讓這個小女孩兒特別興奮。把燈打開,一片片圓形的、三角形的燈光打在牆壁上,鄭若行托著腮幫子端詳,原來爸爸送的這盞燈是用她白天喝完的一板兒「娃哈哈」罐子做的,外加一隻小燈泡。

鄭若行常常與朋友談到他父親的有趣。譬如:到讀了大學以後,她才知道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的父親都會和子女聊「宇宙」「外星人」「夢境」「聲音是不是有重量的」這一類話題的。和大部分80後一樣,她的家並不是一個大富之家。

生活了一輩子,鄭媽媽有時候會「嫌棄」鄭安全不在意賺錢;鄭若行則回憶道,父親一直說:「賺錢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因為這世上人人都會賺錢。既然是容易的事,就沒必要在上面下功夫了。」所以,從小,鄭安全就支持鄭若行的每一種興趣,即使大部分半途而廢也沒關係。這讓她現在回想起童年,總是很高興,因為「爸爸是會陪我埋葬寵物螃蟹,一起嘗試炸柚子皮吃,用罐子培育蠕蟲,在停電的暴風雨夜裡用蠟燭給我做小動物的那個人」。

2008年大學畢業之後,鄭若行投身到各種電影和媒體的工作中,十分忙碌。2014年,她去年終於下了決心帶爸媽一起去了一趟澳大利亞自駕游。她說:「其實這世上沒有什麼工作是離不開你的,而我工作的圈子更是一個冷暖之地。」她感嘆道,離開家10年,才發現其實自己的理想和能力都沒有那麼遠大,而父母卻在稍不注意里就慢慢變老了。看到爸爸像一個孩子一樣快樂地在海邊衝浪,她想,「他一定是個時光的旅行者,即使白髮白須,也有著一顆童心。單純地看待一個問題,做一件事,是爸爸遺傳給我的最好的財富。」

拍這樣一組紀錄片的時候,於是她也聯想起父親的永動機。「這樣一個很慢很短的片子里,沒有明星糾紛,沒有快速堆砌的段子,沒有一擲千金的投資,更沒有緊跟時事的賣點。隔兩周才播放一集,多半會被湮沒在茫茫視頻海洋里。但可以義無反顧地做自己喜歡的事並且為之自豪,就已經在時空流過的地方留下了一個快樂的小點。」「很慶幸讓我遇到了同樣單純而執著的團隊,在一個那麼多誘惑和壓力的時代,不計較功利,大家一起做一個緩慢的夢。」她想到,初中剛開始有物理課的時候,老師就說永動機是不可能被發明的。可她的爸爸,卻執著於此幾十年,在那個年代只學到初中畢業的他,用自學的物理知識,製造出了很多代各種款式各種樣子的「永動機」,從水能的到機械的到磁力的。「他說雖然永動機一定會停下來,但我起碼可以嘗試讓它能動很久。也許單純和夢想,會像永動機一樣終有一天要停下來,但起碼我們可以儘可能動得更久一些。」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木工文化 的精彩文章:

這麼多木工諺語,你知道幾個?
在木工界里混了這麼久,你頓悟了嗎?
從古看今,木工行業的未來將會如何?
漲知識:知道這些木工活難點,裝修少走一些彎路
丹麥木工手藝與現代設計的結合

TAG:木工文化 |

您可能感興趣

62歲劉曉慶和63歲潘虹近照,一個穿得像18歲,一個看著還是60歲
63歲劉曉慶和64歲林青霞近照,一個扮嫩像18,一個看著60氣質優雅
64歲的潘虹和劉曉慶差距太大,一個穿的像20歲,一個像真正的60歲!
沒對比就沒有傷害,62歲劉曉慶和63歲潘虹近照,一個像18歲,一個還是60歲!
2塊一個的「洋蔥」被大哥這麼做,12塊一個,4個小時就賺600塊!
工廠小夫妻一個月600元的伙食,硬是吃出1000的感覺!
一支鉛筆一塊橡皮,60年只畫一樣東西,74歲老人成「雪魔」
50塊的衣服不曾穿,88歲中國老太卻5年耗資600萬用60000件瓷器,造了一座千年瓷宮
小米:美!全面屏+660,1499怎樣
世界最貴蛋糕:高1米8,鑲嵌5顆鑽石千顆珍珠,造價逾600萬
10萬的木那全賭料,第一刀滿裂,心碎,第二刀360度逆襲
小米:全面屏+660,1499怎樣
63歲劉曉慶與64歲潘虹同框,一個30一枝花,一個60如大媽
NBA球星老的有多快?卡特鬍子花白,一人33歲卻像個60歲老頭
一座深藏於地下120米的600年小鎮,居住著上千人,好似世外桃源!
5.7寸+驍龍8核+1600萬,千元類全面屏,這個來的有點晚!
他55歲造反60歲稱帝,坐了四年龍椅國破身死,滿城盡帶黃金甲
中國第一座垂直「森林之城」,用1100棵樹,每天提供60公斤氧氣!
華為太強悍!6寸全面屏+麒麟960+四攝像頭+安卓8.0,僅2699
庫里:一個360°無死角暖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