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顓愚觀衡禪師:痛批禪講律三種修行人之弊病

顓愚觀衡禪師:痛批禪講律三種修行人之弊病

示眾學道人

須是騎龍跨虎之勢,移山追日之能,止知拚命前行,斷不回頭轉腦。又如疋馬單鎗,百萬軍中擒猛將,只許進前,不容退後,稍有絲毫恐怖之心,早已喪身失命了也。

或有一等參禪者,不能苦志勞形,真參實悟,徒學幾句口頭三昧,逢人便說機鋒,開口便言悟道。若遇明眼知識,問到三回五回,依舊手忙腳亂,因此怕見高人,甘自隨波逐浪。此其參禪之弊也。

或有一等學講者,一出講堂便懷我慢,其實自己毫忽未知,偏說他人長短,浮情涉獵,冒謂親傳,章句未分,強爭教理。倘得三五成群,便欲開敷床座,妄談般若,邪解真詮,如是宣揚,自他何益。此其學講之弊也。

或有一等學戒者,纔得登壇受具,便雲我是比丘,誑取尊崇,妄邀供養,粗心浮氣,我慢貢高,毘尼不知,威儀不曉,問及佛法知見,便自緘口無言。此其學律之弊也。

若夫者等學道,不唯人天會上無有出頭之分,誠恐將來地獄三途亦無有出脫之期,得不孤父母生育之恩並自披剃之志耶?

況此禪講律者,乃戒定慧之本也。汝等諸人既得出家為僧,必當藉此超越。務宜各人勇猛精進,極力推求,進步竿頭,游心界外。將自己無始以來根塵種子、習氣無明、懶惰懈怠、業識牽纏從空放下,盡凈無餘。以此禪講律三字蘊結胸中,廢寢忘餐,朝參暮究,潛心玩索,扣頂窮源。不唯續佛慧命,紹祖家風,利己利人,千秋埋沒不得。

到恁么地,一任毘盧頂上撒手橫行,濁惡世中,等心濟物,無不隨緣自在,逐類逍遙,方稱學道之事備矣。不然,饒汝謁盡天下叢林,訪遍名山知識,也是徒費草鞋錢,到頭止做得個負笠擔囊,觀山翫水底漢,究竟於佛法禪道生死分中了無交涉,可不悲夫!

古人立雪斷臂,為法忘軀,非懇求之不切也。三登投子,九上洞山,非請教之不專也。脅不至席,味不知甘,非用心之不勤也。古來實學真參,如繩若井,盡其舌根不能枚舉。諸人各各企想,前人翹勤佛法,體惜光陰,痛哀生死,免得三十日到來閻羅老子與汝算飯錢,抵當不得。那時,卻也怪不得病僧不為諸人說破。

——《紫竹林顓愚衡和尚語錄卷第一》

大象佛學圖書館平台聲明

本文來源 | 禪林網| 。本平台所有影音圖文,都各自註明來源及作者,請重編錄用者註明出處及作者,以尊重其著作勞動,否則將被視作侵權。

正聞熏習 柔和質直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歸依三寶(5):四緣故有爾所歸依
學佛的目的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

您可能感興趣

止觀修行的十種障礙
三種根器的修行人
莫做十種奇怪的修行人
忍辱:五種層次的修行
如芒果般的四種修行人
修行人四種障道緣
不要懷疑你的師父:尊師重道是修行之本
修行人的二十種病氣,看你佔了幾條?
十首描寫行人的古詩詞,人生是一場修行,凡事謹言慎行
如何對治修行人的兩大毛病—無所事事、妄想狂奔?
善良是一種修行
修行人較突出的四種「障道緣」
修行是一件要人命的事情
修行人最忌諱的是?
行持道法,戒行為先 戒律對一個修行人的意義
修道這些事兒:修行最大忌諱,是你成為了這兩種人
止觀修行對人生的重要意義
君子的三種修行,人生的三種取捨!
學佛修行的十條禁忌,修行之人一定要收藏
觀自在」三個字,是我們修行人用功夫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