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親王辦洋務被稱「鬼子六」,請看他的書法水準如何?
恭親王奕訢(1833年—1898年),清朝十二家鐵帽子王之一,道光帝第六子,咸豐帝同父異母兄弟。政治生涯以辦洋務著稱,被頑固派蔑稱「鬼子六」。
60歲時的恭親王。
從政之餘,奕訢喜歡謝謝書法,但他的書法在藝術上算不上上乘之作。目前拍賣市場上他的作品價格不算高,2萬、3萬的比較多。我們了解下他的閱歷,同時欣賞他的書法。
恭親王所書對聯:「煮茶煙暖浮新竹,劚葯鋤輕帶濕泥。」字體剛勁有力。
當奕訢還是20多歲的小青年時,他做的兩件事奠定了他今後的政治地位和政治成就:一是1860年英法聯軍攻進北京後,擔任全權議和大臣,與外國人接觸,使他大開眼界,對世界局勢有了了解;二是1861年協助慈禧發動辛酉政變,而後被慈禧重用。
1872年,奕訢行書錄杜甫《貧交行》。
為了求強求富,挽救國運,奕訢支持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大搞洋務運動,先以興辦軍事工業為重點,而後有辦起了民辦工業,中國的近代化工業從此起步。為了適應新事業,他又與時俱進辦新式學校,派出留學生。
奕訢行書《歲暮作和張常侍》。
奕訢奏請兩宮皇太后重用曾國藩、李鴻章等漢族大臣,與列強極力維持和局,創造了「同治中興」的局面,他因此獲得「賢王」美稱。
奕訢行書「冬嶺孤松」。
奕訢行書唐詩《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慈禧太后利用了奕訢,也給予了奕訢巨大權力。但隨著奕訢權力基礎越來越雄厚,這引起了慈禧太后的不安。於是慈禧太后利用一切機會對他進行打擊,使奕訢一直浮浮沉沉。
奕訢行書唐詩《石頭城》。
1865年,慈禧太后找了個借口,免去奕訢的議政王和其他一切職務。朝中大臣求情,慈禧才允許他在內廷行走,並管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但免去了議政王職務。
奕訢行書自作詩。
1869年,奕訢支持山東巡撫丁寶楨殺掉慈禧太后親信安德海,進一步增加了慈禧對他的惡感。
奕訢楷書七言詩。
1884年,慈禧借中法戰爭戰局不利之機發動「甲申易樞」,將以奕訢為首的軍機處全班成員統予罷斥,逐出權力中樞,代之以醇親王奕譞集團。從此,慈禧擁有了不受制約的至高無上的權力。恭親王屢受猜疑和打擊,晚年暮氣沉沉,無所作為。
這兩字是恭親王一生恪守的原則。
趙爾巽在《清史稿》中評價他:「恭忠親王繼以起,綢繆宮府,定亂綏疆,罷不生心,用不辭勞,有純臣之度焉。」
「小歷史」關注眾所周知的歷史大事件中被忽略、被遮蔽的細節。更多精彩內容請添加微信公眾號「小歷史」(Microhistory)。
※晚清「非主流」將領以下犯上攻打總督府,誘發精神病被免職沒收家產
※晚清「非主流」將領以下犯上攻打總督府,誘發精神病被強制治療
※曾國荃戰功赫赫,為何不如李鴻章聲名顯赫?兩人差在格局
※戎馬倥傯!葉挺、張愛萍、呂正操等中共將領拍攝的戰地照片
※八國聯軍佔領北京期間,百姓尋求外國人保護反被羞辱
TAG:小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