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生意還是好噱頭?「影劇聯動」只是資本狂歡下的偽命題
文|雲飛(珞思影視研究組)
即便它達不到《富春山居圖》的「高度」,卻也足以在2017年的影市上留下「濃重」一筆。在豆瓣電影的評分系統里,一部電影倘若拿到了「L型」的評分,那必然是年度爛片無疑。
8月3日,由趙小丁·安東尼·拉莫利納拉執導,劉亦菲、楊洋、羅晉、嚴屹寬主演的影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上映,即便公映首日斬獲1.62億票房,但口碑卻成斷崖式暴跌,最低1分評價達到了48.4%,「四碗米飯」的雷人造型、「海底撈」的拉麵動作戲,都成為紅極一時的網路段子。
妥妥的爛片曲線圖
然而,僅僅半年之前,電視劇版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收視飄紅,口碑也節節高漲,「四海八荒」等流行詞一夜爆紅,足以證明其開年大劇的「江湖地位」,也反襯出影版的羸弱與蒼白。事實上,作為當下影視作品創作的熱門現象,電視劇與電影接連開發所形成的「影劇聯動」,逐漸被人關注並熟知。同一頂級IP的雙重開發,是彼此提攜,還是互相傷害?備受追捧的「影劇聯動」,是一門有保障的好生意,還是噱頭滿滿的資本遊戲?
原創內容難以支撐影視消費
「一飯兩吃」早已不是新鮮事
一路狂飆的中國影市,在2016年狠狠地踩了一腳急剎車,人們討論著年均30%增長的「黃金年代」逝去,卻往往忽視了原創內容早已處在危機當中——2016年,國產新片共有344部上映,TOP10中僅有《美人魚》、《長城》、《絕地逃亡》三部是原創劇作,更多的年度作品如《不成問題的問題》、《我不是潘金蓮》、《七月與安生》等都脫胎於成熟IP。
其實,早在2014年《中國劇本創作白皮書》就曾振聾發聵地指出「編劇荒」與「劇本荒」。這部有關中國劇本創作和劇作家狀況的第一本白皮書表示,創作機構、院團編劇銳減,編劇崗位虛設,編劇人員老化,編劇能力下降……急劇擴大的市場需求與產品供給之間的矛盾,已經日益凸顯並威脅戲劇藝術的良性發展。缺乏原創內容支撐的影視創作,向網路文學、遊戲、動漫、視頻、電視劇等IP借勢,有不得已為之的苦衷,也有借力打力的巧勁。
從這個角度看,《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電視劇版與電影版接力問世,只不過是時代浪潮里的一朵浪花而已。2006年問世的情景喜劇里程碑作品《武林外傳》,在2011年迎來了影版;2005年大獲成功的電影《神話》,又在2010年迎來了電視劇版——電視劇與電影的互相開發,還出現在《畫皮》、《金太郎的幸福生活》、《奮鬥》、《北京愛情故事》、《將愛情進行到底》等IP之中。暢銷小說同樣能「一飯兩吃」,《微微一笑很傾城》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就是此中案例。
除了顏,還有啥?
所謂影劇聯動、IP的多維開發,只不過是在2015年IP元年出現之後,電視劇與電影互動的又一全新馬甲而已。
電視劇與電影「雞同鴨講」
年輕層次到審美取向的涇渭分明
乍一看,「影劇聯動」是一個閃耀著「高大上」質感的高概念,有著讓投資人行動的商業魔力。事實或許並非如此,就受眾角度看,年齡層次、審美趣味、消費習慣等諸多指標的大相徑庭,顯示齣電視劇與電影有較大差別;就創作者角度而言,作為「濃縮藝術」的電影,也與電視劇有截然不同的客觀創作規律。
《2017中國電影產業研究報告》顯示,19-30歲人群是電影觀眾最主要的構成,達到了75.70%,其中19-22歲觀眾佔比達到22.30%,23-25歲觀眾達到23.70%,26-30觀眾則有29.70%,41-50歲觀眾佔比只有1.80%,觀眾年輕化是電影業一大趨勢;反觀電視業,來自CSM2016電視媒體分析總結的數據顯示,35-47歲觀眾是最具有忠誠度的電視觀眾,兩者的觀眾鴻溝可見一斑。
此外,《2016年中國電視業發展報告》指出,電視觀眾的付費收視習慣尚未養成,全國付費數字電視收入僅有76.44億元,而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收入卻高達1070.86億元,顯示出較大的差距。相比較而言,中國電影觀眾在電影文化消費上的預算年年看漲,平均每月預算達100-300元的觀眾佔比接近五成,顯示出消費習慣已基本養成。
審美取向更顯示出兩者的巨大差異。中國電影觀眾的類型偏好中,科幻片、動作片、魔幻片、青春片、災難片、動畫片、警匪片等榜上有名,它們或有著強特效的重工業特性,需要影廳放映設備,或者壓根就是小熒屏看不到的特殊類型。
而在2016年播出的電視劇里,《羋月傳》、《女醫明妃傳》是古裝類型,《親愛的翻譯官》是職場,《麻雀》、《解謎》又是諜戰,《美麗的秘密》、《繼父回家》等是都市情感——這些要麼是電影領域已羸弱不堪的過氣類型,要麼就不為主流觀眾所接受。
求觀眾的心理陰影面積
「影劇聯動」不是萬能鑰匙
偷奸耍滑式IP改編無異飲鴆止渴
凡此種種,顯示齣電視劇與電影觀眾的大相徑庭。「影劇聯動」就是一本萬利的買賣?顯然不是,從暢銷小說脫胎而來的電影/電視,都要面對如何把書迷變成觀眾的流量困惑,更何況同樣面臨巨大鴻溝的電影與電視。或許對「影劇聯動」最現實的,是宣發上的相互借力與借勢。
如黃磊操盤的中國電視劇版《深夜食堂》,在內地開播後,因演員表演生硬、場景造型硬搬、油膩髒亂布景、植入廣告肆無忌憚等槽點,引發巨大爭議。7月日文電影版的《深夜食堂2》在內地首次公映,儘管在宣發策略上,刻意採取了避免與中國電視劇版進行比較,但在影迷的亞文化圈層內,對比依然比比皆是;影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上映後,觀眾的評價幾乎都指向負面,其中「不如回去看電視版」的聲音比比皆是,顯示齣電視劇IP對電影的某種影響力。
惡評如潮,十分辣眼
由此可見,在某些IP電視劇、電影版權分屬不同出品方之時,儘管雙方都避免「互掐」,但在宣發上卻往往繞不開對方,即便出品方刻意保持距離,但觀眾依然會在潛意識中進行比較。無論是故事改編、演員人選、演技高低,還是場景與服化道的精細程度、特效呈現完整度等等,都有望成為宣發上的爆發點。從這一點看,「影劇聯動」有較強的關聯度。
海底撈小哥給你露一手
至於電視劇收視率與電影票房的某種邏輯關聯——嗨,別想那麼多。僅就《深夜食堂》這一頭部IP而言,小林薰的《深夜食堂2》口碑不俗,仍沒能在內地大賣,其黃磊的差評其實影響不大——畢竟在內地影市,日本真人電影尚未出現爆款的先例,走紅的更多是動漫如《你的名字》《哆啦a夢劇場版》。
並非萬能鑰匙的「影劇聯動」,只不過是IP改編的又一嘗試而已。IP改編顯然不能保證電影/電視的創作成功,任何試圖偷奸耍滑、急於求成的急功近利,都是拔苗助長和飲鴆止渴。看看楊洋與劉亦菲主演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吧,觀眾的恨鐵不成鋼已經呼之欲出了,「楊洋之後再無如此猥瑣油膩之夜華」。
編輯|廠長
TAG:一定神評論 |
※到底是一場文化的革命,還是資本的狂歡?
※絕地求生遊戲時長成裝逼資本?不好意思玩的久辣雞還是辣雞不會變
※熱錢太多,投機的資本兇猛,這會是好事嗎?
※資本涌動,奢侈品巨頭盯上了眼鏡這盤生意
※「我都是為了你好!」不是你對我施暴的資本
※努力炮製爆款的人是誰,是大導演、大資本,還是下鄉的「佩奇」?
※獨角獸背後的資本焦慮:我們要做的就是活著
※女人,努力是你的象徵,自信是你的資本,微笑是你的標誌
※你的「魅力」,是吸引男孩子對你「念念不忘」的資本
※資本的運作,是如何改變了你我玩到的遊戲
※超級資本主義母腹中躁動著的,是人類的希望還是毀滅?
※奶茶妹妹素顏出鏡,網友直呼好可愛,原來這就是拒絕張藝謀的資本!
※人品,才是最好的資本!
※血統才是變強的首要資本!誰才是《火影》第一大家族?
※英媒:黃背心抗議者本意是好的,但在資本主義體制下不可能實現
※一個人最好的資本是啥?
※資本鼓動的風口不再,區塊鏈會是向巨頭叫板的利器嗎?
※好內容+好資本=爆款?不止這麼簡單
※女人要懂得愛自己,這才是最大的資本!
※「平頭哥」驕傲的資本,不是誰都可以像我這樣「橫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