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連科解讀日本文學(2):川端康成與沈從文殊途同歸
編者按
2017年夏天,由騰訊文化、京東圖書支持的中國人民大學創造性寫作研究生班遊學計劃分東亞、南歐、北歐三條線路進行,作家閻連科帶隊研究生沈念、蘇瓷瓷、浦歌、姚良前往日本,完成14天文學之旅。途中,閻連科通過騰訊視頻直播向網友介紹了他所閱讀的日本文學,經編輯整理如下,本文為第二輯:川端康成與沈從文
閻連科口述,王姝蘄編輯整理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
當我們討論20世紀的小說時,整個世界的文學潮流都是處於創造求新的激蕩河流中,正因此,我們幾乎完全忽略了另外一種世界性的回歸傳統的文學。在這類文學中,川端是其中最為成功的一個。還有中國作家沈從文,比他小三歲,可他們幾乎是同時寫作,又異曲同工,將這兩個人放在一塊閱讀、比較會非常有意味。
第一點有意味的是,和川端康成相比較,沈從文的確沒有讀過那麼多外國文學,對世界文學沒有川端那麼熟,這一點,我們從他們的傳記和他們寫的閱讀札記及文學理論文章中可以看得很清楚。因此,就文學在20世紀回歸這一脈,他們的寫作是「傳統」的。但是川端康成恰恰不一樣,他一開始寫了非常多的具有創造意味和新感覺的小說來,是之後重新清醒、理性的回歸到了日本的傳統傳統文化里。
而沈從文,也許我說的不正確——他的寫作對中國傳統文化一上來就是擁抱的,天然的,不是「走出去、再回來」那種眼界寬大的,但卻是盯住不放的。
第二點,在20世紀堅守這脈寫作的,在世界上的大作家裡,並不是僅有我們熟悉的亞洲的川端和沈從文,還有1907年獲得諾獎的作家吉卜林;1920年獲諾獎的《土地的成長》的挪威作家漢姆生;1930年獲得這個獎的美國作家路易斯。還有英國作家高爾斯華綏、俄國作家蒲寧和肖霍洛夫。我們談論這些作家不是說諾獎怎樣,而是說在20世紀極具偉大創造的文學中,地域性和守根性的作家,從來都沒有間斷過,他們同樣是一條完全接續古典、傳統和19世紀偉大文學的一種繼承性的創造和寫作。
第三點,在這一脈寫作中,我更喜歡的是川端的寫作。馬爾克斯在他最後一部小說《苦妓回憶錄》中,明確的說是向川端致敬。這個致敬很有意思,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川端寫作在世界上的影響的廣泛性和深入性。
現在,回到川端康成的文學上。我自己經常說20世紀文學中有一種地母性文化不息的存在。是文學對傳統的回歸和堅守,我想川端的偉大,就是因為他在這一點上的清晰。我們都知道。川端原來是在東京大學讀書,這時不要忽略的一點,是日本這個時期正是希望脫亞入歐,全面接受西方的科技與文化。而東京大學,更是及其開放性的大學,文學之風,是世界的文學之風,是幾乎和西方文學同步的閱讀和創造。同時,我們不能忘記川端康成曾經是做過日本國際筆會的副會長,游遍世界,對當時的世界文學了如指掌。就是說,他的地域性守根的文學創作,是在那種非常清楚世界文學潮流的情況下,回歸到了他的地母寫作的傳統。這一些,我們看看川端的《日本文學之美》那篇隨筆似的論文就非常清楚了。
與之相比,沈從文則是帶有天然性的地域和守根,他對世界文學的熟悉和川端康成比較是大不一樣的。在沈從文的文章當中,我們很少可以找到一篇他對當時的世界文學是如何認識的。但是我們從川端康成的散文、隨筆和論文裡面,卻能看到大量他對於世界文學非常清楚認知。這樣說,並不是說川端康成的寫作高於沈從文,而是說他們的自覺性和天然性,思辨性和直覺性的差別。但就作品言,二者之間,沒有誰高誰低;誰更偉大和誰不夠偉大的意思。而是說,川端康成是清醒的,也許比沈從文更具現代一點點;而沈從文是天然的,更為天籟一點點。
中國作家沈從文
如果把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雪國》《千紙鶴》及《睡美人》等作品和沈從文《邊城》《丈夫》《蕭蕭》等作品放在一塊讀,會發現無數的這一脈寫作的妙處和趣處。比如《伊豆的舞女》和《邊城》的開頭,發展,高潮,人物,以及進入故事的時候人物所帶來的細節,都有很多的相似之處。這非常有趣,他們寫作時間只相差幾年,寫作的方式卻幾乎一樣,兩個人都是東方的,又完全素不相識;他們讀的書也完全不一樣,但是寫作的作品卻有極高大的相似度。我想大家如果喜歡川端康成或沈從文,有一天把《邊城》與《雪國》《伊豆的舞女》等作品,在一個心地清凈、沒有雜繞的時候以遞一篇的輪流閱讀和比較,會發現非常有趣的一些寫作問題。
比如我們看《伊豆的舞女》,那個大學生到伊豆之後見到舞女時,兩個人坐到一塊兒,舞女把自己的坐墊推給大學生的細節,文學評論說這一段寫得多好多好,表達了人物的美,風情的美,風俗的美,也表達了一個人物對另外一個人物的微妙情感。但是我們看《邊城》,船上的爺爺和小姑娘兩個人給客人讓座的時候,小姑娘幾乎是同樣的動作,讓凳,抹凳和羞澀,而客人上船給他們船錢又是不要的。總之,把他們的小說——尤其我們舉例那些小說的開頭的節奏、風物的描寫,真可謂異曲同工,二筆雙花。
《伊豆的舞女》劇照
另外,對於川端康成的寫作,中國讀者更多的是談論它的美,傳統和憂傷。可我個人會從中閱讀出作家對生活非常深層的微妙的絕望。因為那些美的東西在消失,你無法得到。就像我們今天看電影《伊豆的舞女》,非常美好,但是我們把小說原著貫穿下去看,看《睡美人》《雪國》那些小說,你會看到所有的美都在失去,是人永遠不能得到的,這就表達一種深層的絕望。所以,我經常也會想到川端康成的自殺,究竟是因為對生活的絕望,還是因為拿了諾獎以後的種種原因,他不得不去自殺。當然,三島由紀夫的死去,也給川端康成帶來了極大的震撼。但要從作品當中去說的話,那種深深的不可琢磨的絕望,其實一直都存在在他人生的態度里。
關於川端,我們就先說這些。
閻連科
中國作家,被譽為「荒誕現實主義大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作品已經被翻譯成二十幾種文字。代表作有《日光流年》《受活》《丁庄夢》《風雅頌》《四書》《炸裂志》等。
2003年發表長篇小說《受活》轟動文壇,成為他的代表作,獲第三屆老舍文學獎和第二屆鼎鈞雙年文學獎。
2013年閻連科獲提名布克國際文學獎。同年獲得馬來西亞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以及「影響中國2013年度文化人物」。[3]
2014年閻連科憑藉捷克語版的《四書》獲得卡夫卡文學獎。[3]
2015年閻連科的《受活》日文版獲得日本twitter文學獎。[1]
2016年閻連科憑藉英文版的《四書》第二次提名布克國際文學獎。[2]
2016年7月19日,閻連科憑藉《日熄》獲得第六屆紅樓夢獎。[4]
2017年閻連科憑藉英文版《炸裂志》第三次提名布克國際文學獎。
※許金晶:誠品書店為大陸書店樹立了標杆
※台灣作家紛紛哀悼吳清友
TAG:文化有腔調 |
※論孫紹振「文學文本解讀學」的構成、來路與去處
※南宋《趙師向墓誌》譯文及解讀
※《老王》文本解讀
※吳文俊百年誕辰 | 解讀吳文俊三大研究成就與人工智慧的淵源
※圖文解讀北宋、南宋龍泉窯特徵研究
※唐·顏真卿《大唐中興頌》原文、譯文、解讀、拓碑部分欣賞
※從《黃帝內經》 解讀健康長壽之道(三)
※《長安十二時辰》解讀:大唐歷史與文學裡的崑崙奴
※1、漢字正解「干」;2、《說文》部首解讀
※姜夔《續書譜》及釋文、解讀(雙溝圖)(一)
※學生、教師、學者的文本解讀
※《看命口訣》原文解讀(下)
※楊文炯:回族形成的歷史人類學解讀
※《王羲之草訣歌》解讀(一)
※白話文解讀:《推背圖》第三象:武代李興
※解讀茶與古典文學的美麗邂逅
※盆景基本樹型解讀(2)
※連載:《舜帝之謎》二|13、關於《竹書紀年·帝舜有虞氏》的解讀
※文物解讀《西遊記》:從孫悟空的「弼馬溫」說起
※解讀吳文俊三大研究成就與人工智慧的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