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帶孩子比老外累是因為咱嬌氣?錯遠了!

帶孩子比老外累是因為咱嬌氣?錯遠了!


點擊標題下的

親子派,

關注後每天閱讀

親子刊物




之前看到網路上說,國內帶孩子得一個團隊,人家老外就能一個人帶好幾個。




從個人體會來講,此言不虛,但平心而論,

我覺得並非咱矯情,這個現象背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我這兩年住在德州,文中的國外主要是指德州的情況。)






>

>

>

>


首先,家庭的空間、設施




空間




從設計理念上來說,國外房子一般客廳會比較大,相對來說娃的活動空間更多,一些家庭有自己的院子,玩的地方多,就不容易鬧 。




而北上廣寸土寸金,普遍住樓房,空間相對小些,東西也多,安全隱患跟著多起來,帶孩子就得更操心。




家務




寶寶還小的時候,動不動就吐奶,漏屎,方便的洗烘很關鍵。洗碗、洗衣服之類的家務,老外大多是交給機器。




而在國內,首先洗碗機、烘乾機等,尚不那麼普及,其次,在咱們觀念里,尤其老一輩,會覺得用機器等於懶或者浪費。




不得已花太多時間在家務上,自然就更費力。








>

>

>

>


第二, 出門的便捷性




很多人都會發現,寶寶出門有得玩的時候,比在家好帶多了。是啊,小狗悶屋裡幾天都會煩,何況小寶寶。




但想多出門,也沒那麼容易。




以前我在上海住的地方,房齡比較久,沒有電梯。要是一個人帶娃出門,娃不會走路,十幾斤只能抱著, 拎著媽咪包,還得把推車扛下樓…… 




光是上下樓就夠折騰了,再從樓下走到公共站點或者地鐵,等到了目的地,差不多也得往回趕了。再碰上中間拉了什麼的,換的地方都不好找,很鬱悶。




國外家用車非常普及,大大降低了帶娃出門的難度,拓展了活動範圍。




國內雖然也越來越多的人有私家車,但是停車、道路設計,其實跟不上需求。




遇上堵車,路上時間就不可控,停車不方便,導致出發地和目的地通常不是門到門,要加不少中轉。




悶在家不好帶,出門又折騰,兩難。





 

 



>

>

>

>

第三,大環境的母嬰設施




就算能順利出門,還是會遇到一些挑戰。




下面這張圖,是以前在上海某兒童醫院拍的,有那麼多人,而哺乳區卻非常簡陋。







母嬰室的缺失,並不都是費用的鍋,觀念和意識才是主要原因。




幾年前去浦東圖書館,建築面積有 6萬多平米,裝修的美觀、大氣,但卻找不到一個10平的哺乳室。




不知道現在是否已經改進了,但大環境上母嬰設施的缺失,是不爭的事實,只能在會議室、甚至廁所里擠奶的媽媽也絕不在少數。




國外的公園綠地比較多,經常有滑滑梯等設施,而在北上廣,綠地相對稀缺些,一些開放的設施也缺乏維護,好點的地方人滿為患,娃娃們要想親近大自然不是那麼容易。




公共設施如此,服務業也不是那麼樂觀,大商場還好點,但要說帶娃去個餐廳,不少沒有兒童餐椅,吃頓飯的難度直接飆升了,還很容易被貼上熊孩子,熊家長的標籤。




難道帶孩子就不配出門?




>

>

>

>

第四,幼托機構缺乏




從媽媽產假結束,到寶寶上幼兒園,有好幾年時間。




德州這邊,幼托機構不少,有些只要寶寶超過6周就可以接收,還可以選一周幾天,全天還是半天。




但在國內,低齡幼托機構很少,排不上隊,而且就算名額充裕,由於缺乏行業監管,從業人員素質良莠不齊,有幾個能放心送的地方?




這種情況下,很多家庭只能依賴於隔代養育。兩代人育兒理念,生活習慣的差異,加上界限感不分明,很容易出現干預、控制,甚至指責,這些都讓養育的複雜程度進一步提升。




光是婆媳矛盾就夠得上千古難題了。




而找保姆也同樣不省心,開支不小不說,這年頭就算開高價,也未必能找到稱心,靠譜的人。




操心比身累更煩。







>

>

>

>

第五, 日常用品、育兒資訊




國內的媽媽要花很多時間給娃買買買,要火眼金睛去識別真貨假貨,如果要海淘,還得研究怎麼下單,如何轉運,下單到能收貨,中間還得隔很多天。




而老外開個車出門,找家母嬰店買東西,也許就是十幾分鐘的事情,又省力又不用費腦子。




買買買之外,媽媽們得花很多時間去學習:各種常見疾病,常用藥品。不是說不信任醫生,但兒科醫生人數本來就少,水平也有高低,不自己學著點真的可能誤事。




自己學的過程,還得留神處處小心,不然一不小心就容易招了偽科學、謠言黨、標題黨的道。




滿世界的套路,叫人心累。







>

>

>

>

第六, 父親的參與度




最後一點,也是最核心,最關鍵的。




有爸爸陪伴的孩子明顯更好帶,而國內的爸爸們帶娃的時間普遍偏少,參與度不夠高,很多男性屬於甩手掌柜類的。




男主外,女主內,爸爸拼事業,媽媽帶孩子這種觀念,依舊普遍。




不過又不能全怪男人,號裡面不少人生活在北上廣,工作壓力都不小,加班到晚上8、9點的人,不要太多哦。




觀念問題加上現實的困難,讓很多本該夫妻雙方分擔的養育任務,都落到媽媽一個人頭上。




一個人挑水和兩個人抬水,哪個更省力,不言而喻。











我們的物質水平和過去相比,已經有了質的飛躍,但理念上的轉變卻還有很長的路。




寫這篇,

絕沒有崇洋媚外的意思

,也不是為了找借口,而是希望大環境上,有更多的人能認識到養育困難的癥結,從而增加理解,有所改變。




時間浪費在一些非核心問題上,透支的是體力和心情,更是陪伴娃的時間和質量。要知道,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這裡花點那裡耗點,能不累么?




很辛苦,卻要被誤解為矯情、嬌氣,真的夠冤。





作者:小土大橙子,上海交通大學碩士,國內首位獲認證的嬰幼兒睡眠諮詢師,寶寶快4歲了,三口之家現居休斯頓。公眾號:小土大橙子(buyateng),安睡是好的禮物,這裡關於睡眠也關於養娃,相信孩子的成長也是父母一起成長的過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親子派 的精彩文章:

同樣是老公,這幾種老公簡直就是超級大笨豬!
父母必須教給孩子的9樣東西,比億萬家產更有用!
11條黃金教育法則,家長早知道,孩子早成才!

TAG:親子派 |

您可能感興趣

為什麼老外不喜歡吃「豬肉」?知道原因後,我有些羨慕了
別再羨慕那些「老外」了,你帶孩子也可以這麼輕鬆!
瓜子那麼好吃,為啥老外不喜歡?看到他們怎麼吃瓜子後終於明白了
為什麼老外帶孩子比我們更輕鬆?說說我的真實體會
如何認清老外是不是真有錢?看一口牙就足夠了!
老外朋友總誇耀自己吃的甜點,我帶他去吃了這幾樣,瞬間服了氣
老外最愛對孩子說的這9句話,「移花接木」地對孩子說,你不會彆扭吧?
外國人設計的筷子,你見過嗎?你以為老外都不會筷子嗎?你太天真了!
老外真的不喜歡吃淡水魚嗎?看看他們是怎麼煮魚的,你就知道了
馬雅舒運氣太好了!現在哭著說出嫁老外的原因,吳奇隆太虧了!
你瞞著老爸干過什麼壞事?老外學生的回答讓老爸瞪大了眼睛!
中國人使用筷子吃飯變得更聰明,這是真嗎?老外回答亮了
搞笑段子:拜託,現在你才是老外好不好,你們全家都是老外!
她嫁給老外卻被家暴,離婚後嫁給初戀,因太瘦沒有孩子
明明那麼好吃的美味小吃,在老外眼裡卻變成了死亡味道,你吃過嗎?
老外自認為很「酷」的髮型,卻讓我們看笑了,太尷尬了!
嫁給「老外」是什麼感受?我國4位美女這樣回答,太真實了!
那麼大的太陽,老外咋就不來晒晒被子呢?
她是吳奇隆前妻,變臉嫁老外卻惹非議,如今靠混血兒女圈粉?
老外把餃子這樣做出來,看完你還能吃下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