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立秋了,涼風還會遠嗎?

立秋了,涼風還會遠嗎?

明日為立秋節氣。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秋,指作物快要成熟之意,立秋是秋天的開始,秋高氣爽,月明風清,此後,氣溫逐漸下降。我國古代將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是說立秋過後,吹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此時的風已不同於暑天中的熱風;接著,大地上早晨會有霧氣產生,感陰而鳴的寒蟬也將開始鳴叫。

今年,繼6月24日迎來農曆六月後,7月23日又進入了農曆雞年的第二個農曆六月,即「閏六月」。什麼是「閏六月」?因為農曆是以月亮繞地球一周的時間為一月,全年要比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約少11天,因此按照農曆置閏方法,每隔兩三年就必須增加一個月,增加的這個月叫閏月,因而農曆的閏年會有13個月。

有人說,正是因為今年有兩個農曆六月,所以天氣才會這麼熱。其實並非如此。二十四節氣分為十二節氣與十二中氣,每一個普通農曆月必須有一個節氣和一個中氣。凡是只有節氣而沒有中氣的月份就設為「閏月」——雞年的六月正是如此,本月只有「立秋」節氣,而中氣「處暑」落在了農曆七月初二,所以只能稱為閏六月。

雖然節氣是立秋,但現在離出伏的日子還有十多天,而且每年立秋之後,還有「秋老虎」等著大家。今年秋老虎厲害么?民間有一種「順秋」的說法,說如果立秋如果下雨的話,秋天會來得順利,如果不下雨,那麼秋天的雨水就會少,那麼出現高溫天氣的可能就會增加。

【立秋/節氣】

立秋時節,並不是說秋天的氣候已經到來。劃分季節要看「溫度」,即當地連續5日的平均溫度在22度以下,才算真正到了秋天。但對於我們成都人來講,立秋後總還會高溫持續,此時余暑未消,既有秋老虎頻頻發威,又有頻繁降雨導致的濕氣過重,又悶又熱的「蒸籠天」還將持續——這個「秋」,徒有意,鮮有形,這就是立秋後的「長夏」。

這個季節,隨著物候更替,街邊院落不起眼的角落裡,鳳仙花悄悄開了。在各種花卉當中,不以色香誘人,僅憑姿容取勝的非它莫屬了。「香紅嫩綠正開時,冷蝶飢蜂兩不知。此際最宜何處看?朝陽初上碧梧枝。」夏末秋初,香紅嫩綠的鳳仙,就像棲息在碧綠桐枝上的彩鳳,綻露出了妖嬈的芳姿。

鳳仙花的花朵妖嬈「宛如飛鳳,頭翅尾足俱全」;花姿翩翩「欲羽化而登仙」,鳳仙花正得名於此,又因其能染指甲而被稱為指甲草、指甲花。

愛美的女孩子,採摘紅色的鳳仙花瓣,拌上少許明礬,放在碗內搗爛,然後敷在指甲上,再用葉片把手指頭包好,隔夜指甲便染成紅色,就像塗上了一層蔻丹一樣的漂亮。「纖纖素手,十指丹蔻」就是最早對於美甲的詮釋。雖然現在有了指甲油,可是還是有很多女孩更願意用傳統的鳳仙花來染指甲,雖著色時間長了些,可是它不含任何防腐劑,沒有添加劑,更沒有刺鼻的氣味。

為什麼紅鳳仙花拌以明礬就可以染出「十指丹蔻」的漂亮指甲呢?原來,紅色鳳仙花的花瓣中,含有一種叫花青苷的黃酮多酚類化合物。這種天然的色素也廣泛存在於自然界許多植物的花、果、莖、葉和種子中。不過這種水溶性的天然色素不能直接附著在指甲上,必須用媒染劑作媒介才能染色。明礬就是一種很好的媒染劑。我們愛美的祖先很早就知道使用明礬作媒染劑了,明礬的化學成分是硫酸鉀和硫酸鋁的複合鹽,在水解後生成氫氧化鋁,是一種漿糊一樣的膠質,指甲附上一層這樣的膠質,才能吸收鳳仙花瓣里的紅色染料,使纖纖玉指「染上春纖,一夜深紅透」。

鳳仙花還有個名字叫急性子。鳳仙花屬impatiens,拉丁屬名原意為急躁的或沒耐心的,這個以容貌悅人的大家族裡的眾多姐妹,都有著一觸即炸的壞脾氣。鳳仙花屬的果實是膠狀肉質會彈裂的蒴果,果實成熟時,種子會從肉質果莢裂片中猛的彈出。路過的動物或人如果不小心碰上,輕輕一觸即炸,種子會噴到好幾米遠的地方。鳳仙花的英文名恰好就是「touch-me-not」——別摸我。

鳳仙花屬是鳳仙花科中最大的屬,這是一個有著龐大成員的大家族,全世界已知的就有一千多種,在中國已知的就有近250種以上,佔全世界種類的1/4以上,主要集中分布於西南部和西北部山區。

「著雨胭脂點點消,半開時節最妖嬈」,立秋後,在四川青城山潮濕陰幽的闊葉林下,一種有著淺粗鋸齒橢圓形葉的鳳仙花靜靜綻放。青城山鳳仙花不見於已出版的《中國植物志》記載,因為它被正式命名已是2011年了,對這個四川特有的新物種,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她的倩影,我覺得是「妖嬈」。(孫海)

【立秋/詩意】

在歷朝歷代詩人心中,秋,自有獨特之美。

劉禹錫贊秋詠秋之作《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全詩展現了一幅開闊遼遠而又富有生氣的畫面,營造了一種昂揚向上的氣勢,引人積極進取奮發向上。

王勃《滕王閣序》中的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以落霞、孤鶩、秋水三個意象,組成了一幅流動著的壯美圖畫。那盈盈秋水,帶著清澈的涼意,隨著暮色浸染,有著一種說不出的自然的哲學之美。

立秋之後,農作物生長旺盛,極需水分,所以民間有「立秋雨淋淋,遇地是黃金」之說。在古代,倘若立秋之時遇到乾旱,地方官就要張羅求雨。公元1073年立秋日,時任杭州通判的蘇軾奉知府之命帶領縣令周邠和徐疇求雨,《立秋日禱雨宿靈隱寺同周徐二令》詩云:「百重堆案掣身閑,一葉秋聲對榻眠。床下雪霜侵戶月,枕中琴築落階泉。崎嶇世味嘗應遍,寂寞山棲老漸便。惟有憫農心尚在,起瞻雲漢更茫然。」

「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杜甫《立秋》)跨過立秋這道柵欄,夏日的浮躁漸次內斂為深沉的美麗,秋日的草木搖響了季節的風鈴,一個金燦燦的季節正向我們悄然而來。

【立秋/養生】

立秋,民間素有「貼秋膘」一說。炎熱的夏季,人們什麼都吃不,有厭食之感;而一旦立秋,雖然仍熱,但人們身上再無濕粘不適,於是開始萌發要做點好吃的想法,以補償入夏以來的虧空。在清朝,民間流行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對比來檢驗肥瘦,體重減輕叫「苦夏」。那時人們對健康的評判,瘦了當然要「補」,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吃什麼呢?最解饞的就是燉肉!

唐宋時,在立秋這天,老百姓有用秋水服食小赤豆的風俗。民間有句俗語:立秋吃六瓜,藥方可不抓。這六瓜分別為:黃瓜、苦瓜、絲瓜、南瓜、西瓜、冬瓜。

到了現代,專家認為,立秋後是生津養陰的好時節,高脂肪不利於養生。同時,由於現代人飲食習慣與需要「貼秋膘」的古人相比,已經營養過剩,加上天氣漸漸轉涼,人們往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口、鼻、皮膚等部位的乾燥感,故應吃些生津養陰滋潤多汁的食品,少吃辛辣、煎炸食品。秋季宜食清潤甘酸和寒涼的食物,寒涼能清熱,甘味食物的性質滋膩,有緩急、和中、補益作用,酸味食物有收斂、生津、止渴等作用。

同時,中醫認為,肺與秋氣的關係十分密切,因此應多吃有潤肺生津作用的食品,例如百合、蓮子、番茄等。如此看來,立秋之後,在飲食方面我們應該特別注意定時定量、潤燥強體。(椒椒)

來源:成都商報大周末

編輯|敬玲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成都商報 的精彩文章:

盲魚的吸水導航術
誠品書店創辦人吳清友今晚去世
視頻│男子在交警分局門口停車酣睡 醒來一查竟是醉駕
多特蒙德3-1戰勝AC米蘭!奧巴梅揚梅開二度
一封求助信幫助97歲老兵返鄉 獨家對話90後台灣女生彭怡慧

TAG:成都商報 |

您可能感興趣

立秋過,涼風還會遠嗎?
立秋:涼風至,宜養生,宜吃什麼,忌吃什麼,你了解嗎?
白露至,初秋始,你感受到涼風了嗎?
有了春天燦爛,又嫌花開短暫;給了夏天熱情,卻想涼風不散,人啊
涼風至,白露生,寒蟬鳴,立秋是吃貨的節氣!
變美建議:夏季清涼風美甲火了,看到「草莓煎蛋」,校花都想要!
一陣涼風來,北京藍又出現了,涼爽怡人
立秋,涼風有信
涼風一吹就頭痛,這是怎麼了?
涼風吹得「冷颼颼」,這5種花趕緊搬回家,再晚就只剩盆了!
陳卓: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清涼消暑】海邊?涼風?水世界?這些夏日避暑勝地太值得收藏了!
神評論|涼風一吹就頭痛,怎麼回事?網友:收藏了,再給你個贊!
夏日清涼風,如此會搭配的你一定不能錯過
小米出品的黑科技風扇,隨時隨地吹出清涼風,讓你涼爽一整夏!
立秋:涼風有信,一葉知秋
熱到變形,但這些刺繡像夏日裡的涼風!
離離暑雲散,裊裊涼風起,畫中秋色清涼如許
郁可唯,沁心爽麗,一陣涼風
別再讓脖子受涼風了!網紅們最愛「小圍巾」,搭校服實在太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