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影響力最大的能臣!他文武全才,甚至能和孔孟比肩
明朝是一個政治比較黑暗的朝代,但是總有這麼幾個人,可以撥亂反正,濟世安民。
而陽明先生王守仁就是其中之一,他的思想、學術理念影響眾生,包括東南亞各國。
王陽明的弟子徐階則是用《心學》最終鬥倒了奸臣嚴嵩。從古至今許多大家都對王陽明推崇至極。在日本,心學被稱為「顯學」,明治維新的成功也是日本人充分效法了王陽明。被稱為「軍神」的東鄉平八郎對王陽明佩服得五體投地,自稱「一生低首拜陽明」。
在中國,曾國潘,陳獨秀,蔣介石和毛主席也是王陽明的推崇者,連蔣中正的「中正」也是出自王陽明的《傳習錄》。
《明朝那些事》里對王陽明的描寫真的很讓人感概,在那之前,他在我心中只是一個有思想的哲學家而已,這本書真的完全顛覆我對他的看法。
王守仁出身於浙江餘姚一個顯赫的家庭,天生就有一股不凡的特殊氣質。他的母親懷孕超過十個月才分娩,在他誕生之前,他的奶奶夢見天神衣緋玉,雲中鼓吹,抱一赤子,從天而降,於是爺爺為他取名為「雲」,並給他居住的地方起名為「瑞雲樓」。
出生後,都五歲了還不會說話,但非常懂事,已經默記爺爺所讀過的書。
有一天,一位高僧路過王家,摸著他的頭說:「好個孩兒,可惜道破。」
他爺爺根據《論語·衛靈公》所云「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為他改名為「守仁」,神奇的是,他很快就開口說話了。他的父親王華喜愛紹興的山水,才舉家離開餘姚,移居紹興。幼年的王守仁,有著良好的家世,也因此擁有一個非常優越的學習環境。
18歲時,他遍讀朱熹的著作,思考宋儒所謂「物有表裡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學說。為了實踐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決心窮竹之理,「格」了三天三夜的竹子,什麼都沒有發現,人卻因此病倒。從此,王守仁對「格物」學說產生了極大的懷疑,這就是中國哲學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
事實上,他也算不上那種天才神童,因為他25歲參加科考都落地了。他的父親還開導他說,此次不中,下次努力就能中了。
但他笑道:「你們以不登第為恥,我以不登第卻為之懊惱為恥」。
當然,以他的才華和心態,步入仕途那是早晚的事兒。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那時的宦官劉瑾擅政,35歲的王守仁觸怒了劉瑾,被杖四十,貶至貴州龍場(貴陽西北七十里,修文縣治)當龍場驛棧驛丞。同時,他的父親王華也被趕出北京,調任南京吏部尚書。
路途中,王守仁還被劉瑾派人追殺,偽造跳水自盡躲過一劫。
逃過追殺的王守仁暗中到南京面見父親王華,王華對他說:「既然朝廷委命於你,就有責任在身,你還是上任去吧。」隨後他踏上路途,來到貴州龍場,「萬山叢薄,苗、僚雜居」,龍場在當時還是未開化的地區。王守仁沒有氣餒,根據風俗開化教導當地人,受到民眾愛戴。
在這個時期,他對《大學》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領悟。王守仁認識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他在這段時期寫了「教條示龍場諸生」,史稱龍場悟道。
就是在這之後,提出了那句經典名言:「知行合一」
不僅如此,王守仁的用兵之道也非比尋常呢!
當時寧王朱宸濠擁兵作亂,自己準備了多年,朝中有了無數黨羽,許多大臣都投靠他(但好像不少是因為畏懼寧王勢力,才投靠的),自己身邊還有謀士李士實劉養正唐伯虎,加上正德皇帝整天荒唐胡鬧,總想著南巡,內閣楊廷和被架空,有精兵,護衛,還有許多水賊。天下簡直唾手可及。
然而在朱宸濠率兵六萬自九江沿江而下、窺伺南京的時候,王守仁已經率領倉促組建的八萬平叛軍,直搗寧王的老巢——南昌,迫使朱宸濠回援。當時有人建議王守仁往救安慶,他不肯,分析說:如果救安慶,與寧王主力相持江上,而南康和九江的敵人就會乘虛攻我後背,我們腹背受敵;而我們直搗南昌,南昌守備空虛,我們的軍隊銳氣正足,必可一舉而下;寧王必定回救,到時我們迎頭痛擊,肯定會取勝。
後來的事實果如王守仁所料。
此時守仁大軍已集結完畢。朱宸濠精銳都前往安慶,留守南昌的兵力空虛,守仁率兵攻打南昌,宸濠回兵救南昌。最終雙方在鄱陽湖決戰,經過三天的激戰,寧王戰敗被俘,寧王叛亂歷時三十五天後宣告結束。
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卯時(1529年1月9日8時)病逝於江西南安府大庚縣青龍港(今江西省大余縣境內)的船上。
臨終之際,弟子問他有何遺言,他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喪過江西境內時,軍民都穿著麻衣哭送守仁。
先前因平定寧王叛亂封特進光祿大夫、柱國、新建伯。隆慶時追贈新建侯,謚文成。萬曆十二年從祀於孔廟。
※此人為明朝第一功臣,扶大廈之將傾,最後卻因私生活過度而亡
※精彩發現:明朝唯一住在紫禁城啟祥宮的皇帝,因為沒錢到死都沒離開
※史上:世界上另一個中國,講漢語用漢字,至今沿用明朝習俗
※一群脖子上掛串燒餅的人,在明朝時卻讓日本人聞風喪膽
※第一位想要當皇帝的太監出現了,離夢想的實現僅剩一步
TAG:明朝 |
※大唐王朝最具智慧的三大能臣是誰?
※朱見深把明朝玩死,為啥到朱佑樘手裡,又活了過來,全靠三大能臣
※唐王朝最具智慧的三大能臣
※奪門之變、陷害於謙、文武全才:「奸臣、能臣」徐有貞的幾重面相
※祖大壽為大清帶去一大批能臣,乾隆卻把最佳貳臣獎頒給他的一小將
※諸葛亮是治國能臣,戰略不足?司馬懿相比更加高明?
※他利用手中權力斬殺無數大唐能臣,李恪死前說的話果真應驗
※諸葛亮去世後,蜀漢還有能臣,卻得不到劉禪重用
※非常罕見的明君能臣手跡,看看曹操和司馬懿的書法誰的更好
※此人文武雙全,卻又殺妻棄母,是能臣還是小人?
※明朝大太監劉瑾:家藏重甲嚇皇帝,得罪能臣死的慘
※揭秘大清能臣周培公被貶的真相,明君貶能臣,是千古奇冤還是另有他情?
※李淵為何能容忍李世民手下有那麼多能臣猛將?
※被忽必烈稱讚的賈似道是奸相還是能臣?文天祥說的很明白!
※細數六大王朝第一能臣與奸臣:有一個王朝居然沒有奸臣甚至沒有臣
※此人既是奸臣,又是能臣,皇帝對其又恨又愛,後成明代六朝元老
※悲哀的歷史,立下大功的能臣,為何往往得不到善終
※李世民手下有很多能臣猛,李淵為何坐視不理?秦叔寶一眼看破真相
※曹操手下能臣極多,為什麼沒能阻止司馬懿篡權?
※生母葬禮上袁世凱的三張面孔:善當能臣,懂得隱忍,更會耍陰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