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羅伊氏乳桿菌誘導促進耐受性的T細胞產生
免疫細胞在腸道中巡邏,確保隱藏在我們吃的食物中的有害細菌不會入侵人體。能夠觸發炎症的免疫細胞與促進免疫耐受性的免疫細胞處於平衡,從而在不會讓敏感組織遭受損傷的情形下保護人體。當這種平衡過於偏向炎症時,炎症性腸病就會產生。
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和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腸道中攜帶一種特定細菌的小鼠體內發現一類促進耐受性的免疫細胞。再者,這種細菌需要色氨酸來觸發這些免疫細胞的出現。相關研究結果於2017年8月3日在線發表在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Lactobacillus reuteri induces gut intraepithelial CD4+CD8αα+ T cells」。
論文通信作者、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病理學教授Marco Colonna博士說,「我們發現一種被稱作羅伊氏乳桿菌(Lactobacillus reuteri)的細菌物種和一群促進耐受性的免疫細胞的產生之間存在關聯。羅伊氏乳桿菌是腸道微生物組的一個正常的組成部分。小鼠食物中含有的色氨酸越多,它們擁有的這些免疫細胞就越多。」
如果這些發現也適用於人體,那麼這提示著羅伊氏乳桿菌和一種富含色氨酸的食物組合使用可能促進一種更加耐受性的更低炎性的腸道環境產生。這可能有助緩解上百萬美國人因炎症性腸病而遭受著的腹痛和腹瀉。
這些研究人員發現當小鼠從一出生就在無菌環境下生活時,因缺乏腸道微生物組,它們不會產生這類促進耐受性的免疫細胞。當將羅伊氏乳桿菌引入到這些無菌小鼠的體內時,這些免疫細胞就產生了。
為了理解羅伊氏乳桿菌如何影響免疫系統,這些研究人員在液體中培養羅伊氏乳桿菌,隨後將少量的這種含不含細菌的液體轉移到從小鼠體內分離出的未成熟的免疫細胞,即CD4+ T細胞。這些未成熟的免疫細胞通過下調轉錄因子ThPOK變成促進耐受性的免疫細胞,即CD4+CD8αα+雙陽性上皮內T細胞(CD4+CD8αα+ double-positive intraepithelial T lymphocytes, 簡稱DP IEL),並且這些DP IEL細胞具有調節功能。當從這種液體中純化出活性組分時,他們證實它是色氨酸代謝的一種副產物,即3-吲哚乙酸。
當這些研究人員將小鼠食物中的色氨酸數量增加一倍時,DP IEL細胞的數量增加大約50%。當色氨酸水平下降一半時,DP IEL細胞的數量也下降一半。
人體也具有與小鼠中一樣的促進耐受性的免疫細胞,而且我們大多數人的胃腸道中也含有羅伊氏乳桿菌。不過,不清楚的是,來自羅伊氏乳桿菌的色氨酸副產物是否像在小鼠中那樣誘導人體產生這些免疫細胞,但是在炎症性腸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患者中已發現與色氨酸相關的基因存在缺陷。
論文第一作者、博士後研究員Luisa Cervantes-Barragan說,「這些免疫細胞的產生很可能是我們想要發生的,這是因為這些免疫控制腸道內表面上的炎症。潛在地,在羅伊氏乳桿菌的存在下,高水平的色氨酸可能誘導這群免疫細胞增殖。」
來源:生物谷
生物易構|更人性的生物化學試劑耗材採購平台
※丁勝團隊揭示如何對人類免疫細胞進行重編程
※梯瓦股價暴跌 FDA新政多米諾骨牌效應?
※風濕病最新研究進展一覽
※騰訊宣布進軍AI醫學影像領域
※農科院破譯環狀RNA調控豬產肉性狀分子機制
TAG:Science |
※Mol Cell:新型抗生素可有效治療藥物耐受性
※Cell子刊:I期臨床試驗表明HIV免疫療法是安全的和耐受性良好的
※新上市促動力藥物治療GERD、FD及IBS的療效及耐受性
※膿毒症誘導的AKI的代謝重編程與耐受性
※RAS突變對接受帕尼單抗治療的化療耐受性轉移性結直腸癌的影響?
※評估皮下注射KN035單葯治療晚期實體瘤患者的安全性、耐受性、PK特徵和初步療效的單臂、劑量遞增I期臨床研究
※柳葉刀子刊:ADHD治療藥物的相對療效及耐受性
※研究稱細菌對醫院常用的醇類手部消毒劑的耐受性增加近十倍
※HIV感染者急性期進行淋巴結活檢是安全且耐受性良好的
※阿法替尼可降低肺癌進展風險,提高了安全性和耐受性
※敏感,耐受性差的皮膚也要主動出擊!
※有了它,二甲雙胍的耐受性和副作用,你還用擔心嗎?
※短肽型腸內營養對胃切除術後患者營養狀態和腸道耐受性的影響
※地球微生物具有較強耐受性,可能倖存於火星湖泊
※丑天鵝護膚小知識:第62節 護膚品的耐受性
※因耐受性太差,一項經鼻氯胺酮研究提前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