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的墓碑為什麼沒有字?
高成 時拾史事
「唐高宗的墓碑寫滿文字,可人們並不在意;武則天的墓碑空無一字,卻不知有多少人駐足,若有所思。」記得讀高中時,有一次要寫以「謙虛」為題的作文,語文老師就是這樣教我們寫的,她說引用這個事例比較好,容易征服閱卷老師。事實上也確實如此,陝西乾陵的無字碑名揚四海,稍微了解武則天的人,都知道有這塊墓碑。武則天是女皇帝,特殊性比較強,無字碑又為她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更加激發人們的興趣。
圍繞著無字碑,存在許多歷史謎團:它是什麼時候立的?立的人是誰?為什麼沒有字?千百年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想要解開無字碑之謎,最大的難題是什麼呢?就是唐代史書中,沒有任何關於無字碑的記載。到目前為止,最早的記載是北宋的《長安志》,裡面說乾陵「有于闐國所進無字碑」。正因為唐代史料的集體沉默,為後人研究無字碑帶來了很大困擾,所以現在是沒有定論的,你之前接觸的結論,不管是電視上看到的,還是專家說的,基本上都是猜測,沒有權威的證據能夠給出答案。
既然是猜,那當然得猜的像一點、合理一點。武則天去世一千多年了,不能親口告訴我們是怎麼回事,但無字碑依然矗立在乾陵,通過觀察實物,應該可以得出些蛛絲馬跡。唐代史料雖然沒有提及無字碑,卻說到過述聖紀碑和乾陵,這些內容也是我們用於推斷的依據。
給無字碑做個「體檢」
首先我們來看無字碑的底座,通過照片可以知道,底座是方形的。可是據《唐會要》記載:「碑碣之制,五品以上立碑, 螭首龜趺, 上高不過九尺;七品以上立碑, 圭首方趺, 趺上不過四尺。」「 趺」就是碑下的石座,高級別官員的神道碑,石座是烏龜,中層的官員,才是方形的,為什麼無字碑和述聖紀碑的底座也是方形的?難道帝後二人只能享受中級官員的待遇?
(無字碑)
(述聖紀碑)
《唐會要》記載的另一件事,透露了答案:開元二年,唐玄宗命令舅舅竇希瓘為靖陵樹碑,靖陵的墓主人是昭成皇后竇氏,李隆基的母親。為了表達孝心,李隆基準備讓魏知古宣旨,中書侍郎蘇頲撰寫碑文。對此,蘇頲以為不可,勸諫說:「帝王及後,禮無神道碑,近則天皇后。崇尚家代,猶不敢稱碑。刻為述聖紀。且事不師古。動不合法。若靖陵獨建。即陛下祖宗之陵。皆須追建。」
蘇頲說,自古以來,皇帝、皇后墓前一般是不立碑的,武則天給高宗皇帝立了碑,算是一種創新,但她也不敢說這是神道碑。既然是創新,那當然可以不按常理出牌了,帝王的標準和官員的標準,可以不一樣,對於官員來說,龜形底座比方形底座高貴。可對於帝王而言就未必。通常神道碑是放在神道中間,碑文也會註明這是神道碑碑文,比如昭陵的馬周墓碑上,有許敬宗寫的《大唐故中書令高唐馬公之碑》,武則天給高宗樹碑、撰文,已經違背了慣例,所以上面刻的只是《述聖紀》,而不是「某某皇帝之碑」,兩塊碑放的位置也與官員的不同,述聖紀碑在神道北端西側,無字碑在東側,都沒有放在神道中間。
(無字碑碑首)
(碑首)
再往上看,是無字碑的碑面,本該刻文字的地方,卻空空如也。沒有發現過文字被人為磨去的痕迹,說明至始至終就沒有字。字雖然沒有,刻字用的方格卻在呀,有研究者發現,無字碑陽面布滿了4.5厘米的方格,從上到下84格,從左到右44格,84×44=3696,也就是說至少準備刻3000多字。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無字碑建造之初,是準備刻字的,但因為其他原因,最終作罷。無字碑能刻3000多字,那李治的述聖紀碑呢?據考證,該碑共46行,每行字數不等,大約刻5000多字,相互對比,武則天的無字碑字數更少。
在無字碑頂部的左右兩側,各有相互纏繞的四條螭龍,加起來,總共是八條,寓意真龍天子,螭龍下方的《升龍圖》更能說明此意了。說完局部,我們再看整體,無字碑是個龐然大物,用一塊完整的巨石雕刻而成,根據乾陵景區給出的數據,通高8.03米,寬2.1米,厚1.49米,重98.8噸,遙相呼應的述聖紀碑通高7.3米,寬1.86米,重約90噸,由五塊方形石頭壘成,加上碑蓋與底座,共用7塊石頭,因此稱「七節碑」,「七節」取意「七曜」(日、月、金、木、水、火、土),寓意高宗皇帝的文治武功像七曜一樣普照天下。
無字碑是誰立的?
從高度、寬度、噸位看,無字碑均超過了述聖紀碑,九龍紋則意在彰顯武則天的皇權,它告訴人們,武則天是擁有最高權力的天子,是高高在上的女皇。高宗墓碑上的《述聖紀》是武則天本人的作品,她寫好後,由中宗李顯謄抄一遍。無字碑上的方格數雖遠不及5000,但也已經很多了,像李治親筆撰寫的《李勣碑》、《孝敬皇帝睿德紀》,也就2000字左右,他們一個是太子,死後追封皇帝;還有一個是一品大員,官至司空。綜合以上條件,特別是九龍紋和無字碑的高度,我認為無字碑是武則天生前為自己準備的,時間嘛,應該是聖曆元年至神龍元年之間。
高宗剛剛去世時,武則天沒有打算入葬乾陵。皇后死在皇帝後面,是要另外找地方建陵寢的,否則皇帝入葬以後,地宮的大門就不能關上,還要等皇后。可皇帝的身份明顯高於皇后,怎麼可以讓地位高的等地位低的呢?二十多年後,武則天即將去世,遺制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入葬乾陵。李顯同意,給事中嚴善思反對,其中一條理由是「臣又聞乾陵元宮,其門以石閉塞,其石縫鑄鐵,以固其中,今若開陵,其門必須鐫鑿。然以神明之道,體尚幽玄,今乃動眾加功,恐多驚黷。又若別開門道,以入元宮。即往者葬時,神位先定,今更改做,為害益深。」乾陵地宮用石門封閉,石縫間灌有鐵水,堅固無比,如果從其他地方開條路進去,又會驚擾先帝。這說明唐高宗入葬後,地宮就關閉了,防盜措施也到位了,如果不是要葬武則天,原則上不會再打開。側面說明武則天起初沒有入葬的想法。
聖曆元年,武則天做了一件大事,她聽從狄仁傑的意見,召回廬陵王李顯,重新立為太子。此舉意味著武周的滅亡,大唐的恢復只是時間問題。接班人確定了,老邁的武則天應該會考慮後事,無字碑就是在這個時間段建造的。等到神龍元年,武則天去世,李顯不大可能會給她立這樣一塊碑,因為下葬時,武則天不是皇帝了,她已經去帝號,以皇后的身份入葬,一個皇后,墓碑的大小、重量怎麼可以超過先帝呢?碑頂又怎麼會有九條龍呢?所以說墓碑在武則天生前就已經準備的可能性大,而且她剛開始可能沒打算葬在乾陵,是想為自己單獨建帝王陵的。
無字之謎?
無字碑為什麼無字呢?我們不妨來想想,假如要有字,應該是什麼時候刻?由誰來寫?墓碑嘛,應該是介紹死者的生平,然後為尊者諱,歌功頌德,展示她的赫赫功業。既然是一生,至少得寫生卒年吧,哪年哪月生,哪年哪月死,人生的頭等大事莫過於生死。墓碑可以提前準備,格子可以提前畫好,但碑文要死後才能寫吧,否則怎麼寫去世的時間呢。再看寫手,太子李弘去世,高宗為其寫《睿德記》,高宗去世,武后寫《述聖紀》,武后封嵩山,自己撰文,如果無字碑要有字,八成是唐中宗李顯為母親寫碑文。那李顯為什麼不寫呢?
有人說武則天任用酷吏,燕啄皇孫,大興土木,罪孽深重,實在是無功可記。這明顯不對,在武則天統治期間,雖然上層有過激烈的政治鬥爭,但國家內部總體穩定,沒有天下大亂,戶口也在增長,她本人獎勵農桑,興修水利,選拔人才,虛心納諫,政啟開元,治宏貞觀,不至於無功可記。
有人說武則天認為自己功勞太大了,不是用文字可以寫完的,特意交代兒子不要寫碑文。持這種觀點的,不妨看看隔壁的述聖紀碑,那是武則天親自為丈夫撰寫的,對高宗評價甚高,說李治在位期間,「猛將如雲,謀臣如雨」。唐高宗的豐功偉績用5000字能寫完,武則天的功勞多少字都寫不完,這不是赤裸裸的鄙視唐高宗嗎?就算武則天是這個意思,李唐的後代們也不能答應呀。
有人說李顯本來是想寫碑文的,可想著想著,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怎麼給母后定位呢?一方面,武則天廢黜兩帝,篡奪大唐江山,殺死李唐宗室多人,她是個罪人;另一方面,再怎麼說,她也是你的母親,被趕下台的十幾年裡,她完全可以殺了你,可她卻沒有,還重新立你為太子,沒有母后,哪有李顯的今天呢?批評她吧,有違孝道,不合適;歌頌吧,心有不甘。管它呢,老子不寫了!
其實看當時的詔書,武則天雖然是被政變推翻的,但產生的後果並沒有違背她的初衷,人家本來就是想傳位給李顯。大唐恢復後,官方對武則天的態度非但不糾結,還相當肯定。例如,國號從大周改回了大唐,李顯依然尊母親為則天大聖皇帝,沒有廢掉皇帝的名號。即位詔書上,也高度肯定母親的地位:「則天大聖皇帝亶聰明德,睿哲應期,用初九之英謨,開太一之宏略。」視武周為李唐的特殊階段。神龍元年年底,武則天病逝,追封為則天大聖皇后。尊號不是問題,詔書也明確表態,在墓碑上寫一篇官樣文章也不是什麼問題。她是以皇后的身份入葬的,那就說她怎麼當皇后唄,敏感的問題可以迴避,這些應該難不倒御用文人,李顯諮詢下他們,寫一篇碑文不難。
李顯肯定武則天,背後有他的政治目的,符合當時的朝廷局勢。神龍政變,是張柬之、桓彥范等宰相策劃的,李顯參加的不是很情願。事成之後,他們身居高位,功勞很大,對於李顯來說,雖是功臣,但也是威脅;怎麼對付張柬之等人呢?李顯想到了武家人,他肯定武則天的地位,不光能彰顯孝道,更可以爭取武家的支持,借他們的手,幫助自己制衡功臣。武則天倒了,武三思迫切需要新的靠山,防止被張柬之等功臣徹底清算。於是雙方一拍即合,政變後一年,五位封王的功臣就被奪權、排擠、打壓,黯然離開長安。武則天病逝的時間點,正是武三思炙手可熱的時候。
無奈之舉
還有人說武則天留有遺言:千秋功過,任由後人評說。這個觀點的寓意比較好,人們也樂於接受,有一定可能性。但沒有史料依據,僅是一種猜測。最後說說我個人的看法,我認為不刻字是武則天本人的想法,但是一種無奈之舉。她原本並不想入葬乾陵,想以皇帝的身份另建陵寢,連墓碑都準備好了,就等著刻字。然而,神龍政變發生了,手握大權二十多年的武則天,突然失去權力,成為任人宰割的羔羊,其中的無助、落魄,與之前產生強烈反差,權力像毒品,吸多了欲罷不能。等到駕崩,她還是皇帝,但那是大周的皇帝,一個曾經屠殺李唐宗室的亡國之君,她的的陵寢,防盜措施能有多好?規模能有多大?李唐的子子孫孫會如何看待?現在武三思得勢,等以後形勢變了,李家後人會不會尋仇?甚至發掘武則天的陵墓?一切的一切,都很難說,她已經沒權了,死後的事情,更是控制不了。
經過深思熟慮,武則天要求葬在乾陵。李家後人也許對自己有意見,但對丈夫還是很尊敬的,萬一哪天要清算,也得顧忌高宗的靈柩,不敢前去驚擾。每年的祭祀,自然也是少不了的。五十多年前,如果李治不把武媚娘接回來,她早就長伴青燈古佛,孤獨終老了,回到丈夫身邊,也是夫妻情使然。可問題也隨之而來,一山尚且不容二虎,一座陵寢,怎麼容得下兩位皇帝?武則天為自己安排的墓碑,規格超過高宗,放上去不合適。為了讓反對者閉嘴,武則天做出了妥協,那就是去帝號,以皇后的身份入葬乾陵,墓碑照樣立,但一個字也不刻。因為有讓步條件,李顯同意母親遺願,將其與父皇合葬。當然,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如果您有其他的觀點,也沒什麼問題。
無字碑, 誰立豎?
李兮唐, 周兮武,
千秋冤結一坯土。
唐家餘子不足數,
於閱此意晦終古。
現在的無字碑,實際上是一塊有字碑,上面的字非唐人所寫,是後人的「到此一游」,比如這首王尚炯的詩,讀起來很有滄桑之感。上世紀50年代,乾陵墓道口莫名其妙被幾個農民發現,1960年,網友稱之為「鐵骨錚錚」的郭沫若請求發掘乾陵,周恩來總理批示道:「我們不能把好事做完」。也許,等技術成熟,乾陵地宮重見天日的時候,無字碑的秘密就解開了。
【各抒己見】你認為無字碑無字的原因是什麼?
【往期回顧】
這是#夢回初唐#系列第 48 期
上一期是:(文章鏈接)
【參考文獻】
《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鑒》、《全唐文新編》、《唐會要》
【可愛的作者】
作者新浪微博/博客昵稱:「高勝寒1995」,裡面有更多精彩文章(^o^)/
搜索微信號:historytalking 關注
想看輕鬆有趣的歷史?想了解正史中的八卦事?想知道歷史中的各種稀奇古怪?時拾史事讀者群號30428330,歡迎喜歡歷史的各位加入群一起交流啊(^o^)/~
投稿請發historytalking@outlook.com
※從《定軍山》到《建國大業》,國產電影里的歷史「大業」
※2C、2S計劃,德國還搞了一個2B計劃
※煙草、番薯、玉米都來源於明清時期的一次物種入侵
※這個女人殺人、造反,朱棣一輩子都抓不到她
※幫項羽造反起義,坑殺二十萬秦兵,卻一夜之間人間蒸發?
TAG:時拾史事 |
※武則天的無字碑有什麼說法?
※武則天立無字碑的意義是什麼?
※武則天為什麼給自己立的是無字碑?
※為何武則天墓碑「無」字?
※武則天的墓在哪裡?武則天墓為什麼不敢挖?
※武則天為什麼會留下無字碑?
※武則天的碑為什麼無字?其實無字碑刻滿了字!
※歷史上唯一女皇帝武則天墓碑為何無字?同時無字墓碑又意味著什麼?
※武則天的無字碑上,為什麼一字不刻
※武則天的墓碑上有幾個字?
※武則天為什麼要給自己立「無字碑」呢?
※這個唐朝太有意思了:武則天的「無字碑」竟然有字!(圖)
※武則天的立一塊沒有字的石碑有何玄機?有字碑現在在何處?
※一代女皇武則天,為什麼死後要立「無字碑」?
※武則天無字碑真的沒字嗎?不僅有,還刻著至今無人能懂的「天書」
※「曌」字不是武則天造的?
※武則天的這塊無字碑,是她死前的遺言嗎?
※武則天發明的這個字曾被寫入了《康熙字典》,你知道是什麼字嗎?
※武則天是歷史上唯一正統女皇帝的名字嗎?錯,那她的名字叫什麼?
※武則天死後墓碑為何沒有文字?眾說紛紜,毛主席一語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