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教與學:糖尿病專家門診互動—許樟榮教授的糖友課(18)

教與學:糖尿病專家門診互動—許樟榮教授的糖友課(18)

教與學:糖尿病專家門診互動—許樟榮教授的糖友課(18)


許樟榮 主任醫師,解放軍306醫院專家組,全軍糖尿病診治中心

品牌質量管理辦公室 左天宇 編輯

某勘探院研究員,81歲,男性,糖尿病病史30年,胰島素治療15年,預混胰島素一天兩次注射,早14單位,晚10單位,空腹血糖8-9 mmol/L,早餐後血糖7.6 mmol/L,糖化血紅蛋白5.7%。老人很擔心,長期的空腹血糖高是否會引起糖尿病併發症。筆者勸慰他,這個血糖水平控制是很好的,而且控制得過於嚴格,很可能夜間或其他時間段有低血糖;有這麼長時間的糖尿病史,到了目前這個年齡階段而沒有糖尿病併發症的話,以後再發生糖尿病併發症的可能性很小。而且,根據他目前的血糖水平和胰島素用量用法,可以停用胰島素。他對此持懷疑態度。於是,再建議他:(1)完成糖尿病併發症篩查;(2)在家自我監測血糖,一天查8次,三餐前、三餐後2小時、睡前和下半夜2-3點時段的血糖。隨診。

老人在306醫院糖尿病中心接受了糖尿病併發症篩查,結果顯示,沒有任何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眼底和尿微量白蛋白均為正常;血壓、血脂均正常,體重也在正常範圍內。血糖監測:空腹7.6、早餐後7.8、午餐前5.6、午餐後7.0、晚餐前5.0、晚餐後8.1、睡前6.1、凌晨2點3.9 mmol/L。併發症篩查和血糖監測的結果證實筆者先前的說法。於是,給老人停用了胰島素,改為口服二甲雙胍0.5,早晚各1次;拜糖平50毫克,一日3次。一月後複查,空腹血糖6.7、早餐後血糖7.6 mmol/L,糖化血紅蛋白6.1%。筆者與其商量,目前血糖控制很好,像他這個年齡,還可以進一步減少用藥量,但患者有自己的想法,不願意減少用藥量。我也覺得,尊重老人的意願是沒有問題的,因為這兩個藥物都是很安全的,不會引起低血糖的。最近,多次複診,老人的血糖控制很好,他很滿意,還主動要了我的微信號,常常發一些覺得生活中有意義的小故事和圖片。

教與學:糖尿病專家門診互動—許樟榮教授的糖友課(18)

對於老年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血糖控制較好且又擔心或焦慮糖尿病併發症的老人,需要醫生耐心細緻的解釋,不要讓對於高血糖的顧慮影響了他們的生活質量。治療中首先要注意的是切切不可發生低血糖,要注意低血糖的蛛絲馬跡。比如,空腹血糖高,或者某幾點有高血糖但糖化血紅蛋白不高甚至於偏低,這就很可能意味著患者某個時間段有低血糖。做好血糖監測就可以證實這點。其次,要理解和體貼老年人的顧慮,用事實說話,即使醫生的意見是正確的,也不要強加於他們。可以退一步,通過相關的檢查證實我們的建議是正確的,進而得以接受。

教與學:糖尿病專家門診互動—許樟榮教授的糖友課(18)

臨床上,老年知識分子,特別是理工科的教授、會計、老師、律師等,往往非常關注數字的微細變化,他們會自己作圖、查文獻,還容易過度焦慮。對此,筆者的體會,一是理解,二是耐心解釋,三是用事實或實例或數據說話,四是只要沒有大的問題,沒有必要勉強讓老人立即執行醫囑。可以緩一緩,檢查和實踐,如此效果更好,可以更好地建議互信的醫患關係。醫患彼此信任和合作是獲得良好治療效果的基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顧事 的精彩文章:

「痛風是被魔鬼咬住了腳」—李茜教授科普講座(21)
關愛老人 從睡眠開始

TAG:醫學顧事 |

您可能感興趣

專家門診筆錄——許樟榮教授的糖友課(32)
糖尿病知識問答——許樟榮教授的糖友課(27)
代謝綜合征·糖尿病·大動脈病變——許樟榮教授的糖友課(27)
避免糖尿病併發症的綜合措施——許樟榮教授的糖友課(30)
糖友應定期檢查肝功能——許樟榮教授的糖友課(28)
許樟榮教授:有感於《大眾醫學》七十華誕
糖尿病專家許樟榮談糖尿病合併下肢動脈閉塞性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