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無線網路是怎樣把我們與萬物連接起來的?
前幾日,向來童心未老的父親得意地發來一張「山寨」品牌智能可穿戴設備(或許稱之為VR眼鏡/頭盔更加準確)的照片,並附言:
「效果很好,回家看看」。
在他的想像中,這款智能可穿戴設備會像微軟HoloLens一般——他能將虛擬場景全息投射到真實環境中,既可以把家裡的餐桌變成遊戲沙盤,也可將卧室變成50英寸的大熒幕家庭影院。萬物都可以被這種虛實結合賦予與人交互的能力。它應該是移動互聯網的下一代產品,甚至擁有挑戰手機地位的權利。
但我知道,以現有的圖像刷新率、屏幕解析度、圖形處理延時性能等方面來看,這台設備想要「驚艷」父親絕無可能。果然,還沒到晚上,父親又發來一條倍顯失望的信息:
「哎,和我想得不一樣。」
移動互聯網這張大網,用了30幾年的時間才將人與世界從近乎失聯的狀態逐步實現人與設備、人與人的連接。在這張大網上,每一台移動終端都是組成它的「連接點」,模擬網路、GSM、3G/4G乃至科技巨頭們重倉押寶的未來5G網路,則是這張網在不同發展階段不同「連接線」。只有當「點」和「線」配合得當,這張網才能不斷進化,幫助人們實現與世界多維連接的願望,只是屆時網上「連接點」究竟是我們現在用的手機,或是一個全新的硬體設備,還無法確定。
從電話與電話連接,到人與人的連接
在行動電話產生前的日子,人們的連接極為受限。傳統電話網路只能完成電話設備之間的聯絡,這種固定地理位置的點對點連接讓人對於無障礙的直接聯絡充滿期盼。
從1983年,「世界上第一台行動電話」摩托羅拉DynaTAC 8000X正式發售,雖然這款設備不僅從重量上可被隨身攜帶,還能在沒有運營商協助下自動連接到電話網路中,它讓人們看到了行動電話的便利。但昂貴的售價(接近4000美元)、僅20分鐘的續航時間,以及模擬網路時斷時續的通話質量卻使其距離普通人的生活相當遙遠。
「有朝一日,每個人都將擁有一個自己的手機號。」美國高通公司創始人艾文?雅各布博士曾這樣認定。那之後的十年,「讓每個人都能享受移動的便利」成為通訊技術發展的最重要目標。在這種信念驅使下,雅各布博士與高通的同事率先開發出一個與當時所用技術完全不同的標準——即後來成為3G標準基礎的「CDMA」。要知道,在進行第3代移動通信系統無線介面設計時,涉及到速率、誤碼率、時延特性、總效率等方方面面「互相矛盾」的需求,實現複雜性非常高。而在頻分多址(FDMA)、時分多址(TDMA)和碼分多址(CDMA)技術中,CDMA 技術以其容量大、頻帶利用率高等特點將網路容量提升數十倍,為讓更多人享受到高質量的移動通信體驗夯實了基礎。正是這個簡潔、高效技術解決方案,在日後以十分經濟實惠的方式讓普通人得以使用手機進行通訊。
1992年,為了讓人與移動設備能夠更好地連接在一起,採用數字通信技術、統一網路標準(使通信質量得以保證),並能開發出更多供用戶使用的新業務的GSM移動通信標準(即2G)應運而生,同時為整個通訊產業都迎來了蓬勃迅猛地發展。從此,每一個加入GSM網路的用戶都有了一張轉有的用戶識別卡(SIM卡)。上世紀90年代,迅速崛起的愛立信、諾基亞、西門子、摩托羅拉等公司也讓移動通訊領域開啟群雄爭霸時代。
摩托羅拉8900,第一款翻蓋式手機;
西門子SL10,首創上下開合、屏幕與鍵盤分離的滑蓋模式;
西門子6688,首次MP3+儲存卡+JAVA功能集於一身;
諾基亞3210,第一部內置天線的手機;
諾基亞6110,內置貪食蛇,開啟了手機遊戲的里程碑;
愛立信R310sc,引入國內的第一款三防手機;
愛立信T68,第一款具有彩色屏幕的GSM手機,支持GPRS,植入了藍牙通訊功能,增強了人與人連接的強度。
對於身處國內的父親來說,直到第一台行動電話發售17年後,他才用去自己兩個月的工資購買了一部西門子6688。即便到現在,當他描述自己的第一部手機時,依舊難掩興奮之情:「太神奇了!我從手機店出來站在路旁的公用電話邊給家裡打了一個電話,電話那頭的聲音很清晰,那種感覺就像是——終於連上了。」
17年,剛好也是父親第一也是唯一一個手機號碼的入網時長。
從人與設備的多維連接,到人與人的連接
即便每一個終端都足夠強大,沒有相應的網路支撐也是無濟於事。哪怕這家公司是現在市值突破8000億美元的蘋果。現在的我們往往由衷讚歎智能手機給生活帶來的極強轉變,卻忽略了這種「飛躍」產生的基礎條件——在智能手機大規模普及與發展前,無論是電腦、iPod、手錶、印表機還是任何設備都是一個個「孤島」,而現在我們甚至可以通過手機遠距離打開10幾公里外家中的空調與停車場的汽車,那這種轉變的根源,究竟是智能手機,還是無線連接呢?
如果誰有機會在1994年走在美國街頭,說不定能與拿著世界第一部智能手機IBM Simon的商界精英擦身而過。Simon強大的功能在那個手機以單一通訊為主的年代獨樹一幟,不僅僅是全觸摸式鍵盤,還集合了個人數碼助理、傳呼機、傳真機、日曆、行程表、世界時鐘、計算器、記事本、電子郵件、遊戲等功能於一身,甚至支持軟體應用程序。可惜由於GSM手機網路尚未完善,縱使智能手機的鼻祖Simon也無用武之地,最終於開售2年後在市場上失去蹤跡。
這種情況,一直到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被廣泛應用之前都廣泛存在。功能機大行其道,智能機幾乎無發揮的空間,人與設備之間有控制卻無連接,那時除了電話簿和簡訊記錄之外,幾乎難以想像人會對手機產生什麼樣的依賴——畢竟在2008年之前,國內想要刷新一個手機WAP頁都需要花去將近10秒時間以及高昂的流量費。
而支持高速數據傳輸的蜂窩移動通訊技術(即3G)給整個通訊行業帶來了劃時代的變革。高通的核心蜂窩通信技術幫助蘋果打造出了至今最成功的智能手機系列——iPhone,2007年初推出的第一代iPhone手機配置了2百萬像素後置攝像頭,將手機的多媒體擺在重要地位;2009年6月,代表速度的的iPhone 3GS出現在發布會上,不僅CPU性能翻了兩番,攝像頭升級到320萬像素(並支持視頻拍攝),內存容量增強到當時秒殺四方的32GB,也開始支持3G網路。消費者們通過手裡的移動設備不僅可以高速上網,還可以觀看視頻甚至進行可視通話了。智能手機的功能終於可以得到最大限度地利用。移動終端的核心性能比拼,終於從比拼續航時間、通話質量的基礎戰場,進入到比拼CPU、內存、多媒體功能等更偏向於計算性能的高級戰場。
另一方面,採用Android系統的手機成為了牽制iPhone獨霸智能機市場的一股強大力量。在成熟晶元方案協助下,Android系統手機不僅更新換代速度極快,成本也可以降低至幾百元人民幣,依靠極低的准入門檻,和iPhone共同把智能手機迅速推向全社會,讓每個人擁有一台「可以與自己對話」的智能設備不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
而幾乎可以算緊隨而來4G網路帶給傳統行業更多被互聯網改造的機會。於是我們看到,學生上網了、教師上網了,病患上網了、醫生上網了,乘客上網了、計程車師傅上網了……
在他們身後,是湧向互聯網的無數軟體開發者、內容供應商和服務提供商。彷彿就在一瞬間,人們就學會了該如何與智能終端進行互動——遇到好玩的新鮮事,立刻拍照分享到社交網路;去往不熟悉的地方,首先打開電子地圖導航;遇到不會的外語,馬上打開手機翻譯;餓的時候,馬上打開手機下單點餐;買東西的時候,掃一掃商家的二維碼手機支付……哪怕是最不方便通話的時候,我們也可以通過網路輕鬆地和家人、朋友以及想要聯繫的任何人建立聯繫。
移動互聯網發展至此,人與人的各種關係形態都被照搬到了移動互聯網上。不論男女老少、何種職業、距離如何、語言如何,人與人終於無縫連接到了一起。
連接的下一步:虛實之間,人與萬物互聯
如果你在夏天火辣的陽光下去尋找一輛共享單車,你就會立刻體會到目前用手機去實現人與萬物(之一)互聯的方式有多麼落後與不便;如果你還能想起去年那款虛擬現實遊戲《Pokemon Go》的火爆刷屏盛況,你也一定會期盼新的移動網路與智能終端的誕生,使人能在更多維度體會虛實相交帶來的樂趣。
無法馬上到達的知名外科專家,未來通過可穿戴的終端設備可以實現親臨現場指導般的效果;遠在異鄉的親人,透過虛擬現實技術,其樂融融地在年三十一起包頓餃子;眼睛掃過路面,不僅可以看到街上店面的外觀環境,甚至可以了解他實時的排位情況以及顧客評價;不僅可以根據提示的位置直接找到共享單車的停放點,更能一下明了每輛單車的好壞情況。人與萬物的互聯,一定是更加多維的、更加親密的、更加沉浸的,同時也是現有手機終端無法滿足的。
而如果我們認可實現人與萬物的連接為移動互聯網的下一形態,那麼構成這張網的「線」一定屬於即將到來的5G網路——舉個一個簡單的數字,3G的時延是100毫秒,4G的時延是20-30毫秒,未來的5G則將是1毫秒。
1毫秒時延的高速網路,聽起來不可思議,但離我們其實已經不遠。2017年1月的CES大會上,美國高通公司向全球正式展示了集成驍龍X16千兆級LTE數據機的驍龍835平台,並在當月聯合Telstra、愛立信和NETGEAR在澳大利亞悉尼推出全球首個商用千兆級LTE網路及終端。6月,中國移動終端公司和浙江移動聯合華為、三星、高通,基於中國移動TD-LTE「4G+」網路,在杭州首次成功完成商用終端的千兆級速率外場測試,下行峰值速率超過700Mbps(在當前TD-LTE下,千兆級速率測試理論最高速率約730Mbps),平均速率680Mbps左右,是第一代4G終端的7倍左右。作為面向5G持續演進的千兆級LTE網路,此次千兆級LTE傳輸速度可以為用戶帶來「像光纖一樣」的無線連接體驗——無線比有線更快的5G時代近在咫尺。
5G網路這一毫秒對移動互聯網來說代表什麼?意味著對於新的「連接點」來說,5G網路能真正將智慧雲和雲端處理的有價值的信息傳輸到智能設備端的通訊網路。自此,他們完全可以借力雲端獲得強大處理能力,演化出各種無需放精力在配置上的新終端形態。
而最終幫助人類與萬物實現多維互聯的,有可能是現在還如此笨重的頭戴式可穿戴設備嗎?或許現在追求還無需去追尋這個問題的答案,想想Dyna TAC 8100,就知道根本無需為一件新事物最初的形態而妄下定論。我們只需要明了一點:
如果萬事萬物之間有一張無形的網,那麼這張網就是無線連接。
在它產生之前,我們是一個個孤立的個體與設備,只有口口相傳、當地報紙與有限的電視新聞是我們能夠獲取即時信息(通常還有滯後)的正常途徑;而當無線連接它被發明、被強化之後,我們可以坐在北京的家裡了解紐約的天氣,可以在走入一家餐廳之前率先了解他人對它的評價,可以關注世界上任意一個角落重大新聞的最新進展,也可以突破時間和地點限制,與在國外的親戚朋友毫無顧慮地通過網路通話——我們終於突破了一個個孤島的狀態,可以與這個世界進行連接。而我們最應該感謝的就是這張「無線網路」以及所有為這張網路的誕生以及成長做出貢獻的人們,因為它的發展與強大才是我們未來能夠連接萬物的根源。
無論未來我們的科技會去向何方,可以肯定的是,未來人類的所有發明與奮鬥,都將與這張網緊密相連。
※互金監管再現新信號:大平台被盯上,該喜還是該憂?
※繼Windows Phone之後,下一個死掉的可能是微軟手環?
※《戰狼2》離《拯救大兵瑞恩》有多遠?
※馬化騰身家達到362億美元,超越馬雲成為中國新首富
※轉基因三文魚首登人類餐桌:生長快一倍,不必貼轉基因標籤
TAG:虎嗅APP |
※網路上很火的茶杯犬,大家知道是怎麼來的嗎?看完在喜歡也不買了!
※網路爆款是怎樣流行起來的?
※這些年,我們玩過的網路遊戲,壽命短到你無法想像
※原來是這些問題會引起手機無法正常連接無線網路
※不敢相信的網路,在網路上竟然還可以這樣,我是真的服了
※你知道網路世界有多可怕嗎?看好了,這些都是女孩子
※你知道網路世界有多可怕嗎?……看好了,這些都是女孩子
※網路上,那些讓我無言以對的神回復
※還在哭窮?網路上到處是「錢」,為什麼你不來 撈一筆?
※網路時代,你還能記起自己接觸的第一款網路遊戲是什麼呢?
※網路上那些讓你信以為真的謠言,你中槍了嗎?
※網路時代一不小心就犯罪了,這些網路謠言你必須知道!
※為什麼我不覺得網路遊戲是無害的
※網路不穩定的幾種原因 你知道嗎?
※他因一句「藍瘦想哭」爆紅網路!如今兩年過去了,他過得怎麼樣?
※網路乞討,你給還是不給?
※你感覺哪個網路遊戲最燒錢?網友:砸進去好幾萬,還是炮灰
※網路聊天,不要再說「你在幹嘛」了
※5G網路時代要來了,手機用換嗎?你們肯定都想知道!
※網路暴力你傷害的 到底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