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湯禎兆:由夜來祭看日本文化傳承的秘密

湯禎兆:由夜來祭看日本文化傳承的秘密

文 |湯禎兆

早前談及日本全國不同的奇祭,仍感意猶未盡,今次想以源自高知的夜來祭為中心,再探討一下日本透過祭典去作文化傳承,以及由民間牽頭,從而再動員上下而成為全國盛事的祭典文化力量。

由衷而言,當中委實有不少值得深思細味,乃至值得參考借鏡的地方。

傳統祭典文化的演化

傳統的旅遊理論中,一向強調祭典背後的遊戲化功能。Harvey Cox 提出祭典的逆轉關係,就是透過祭典的活動去把社會秩序顛倒一下,好讓低下層的人民可以藉此釋放長期受壓的怨氣,利用一些如讓他們成為「國王」的安排,把所有焦點投射在他們身上,從而去達致一種平衡作用。

當然,凡事都有兩面,當祭典的儀式被定型化後,同樣會被收編進程序內,成為市場上的商品之一。巴西的桑巴舞正是由祭典活動之一,供民眾消遣及表達自己,逐步轉化為吸引遊客的賣點所在。

旅遊學的名著《觀光客的凝視》(The Tourist Gaze)中,John Urry更特彆強調地方意識,在旅遊發展上的重要性。當遊客的凝視目光早已全球化後,地方也不只希望成為生產中心乃至權力象徵,更期待成為娛樂場所,利用本土民情風俗以及傳統歷史文化,加以結合從而去建構出當地的旅遊獨特性來。

以上提出的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我就是嫌背後的理解,其實仍囿於一種主體想像的模式,即好像有一宏觀的操控人(無論是隱身的社會上層又或是地方自治體)在幕後把弄,而民眾只不過是台前的棋子而已。此所以我覺得不妨以高知的夜來祭為焦點,看看日本當今祭典的衍化能量。

高知的夜來祭

高知縣夜來祭。圖源網路

夜來祭源自高知,在八月舉行,2017年的會期為8月9至12日。「夜來」(Yosakoi)是當地方言,指「今晚一起來吧!」。夜來舞本來是座敷藝的一種,即一種由藝人來到榻榻米房間內進行表演的活動。除此之外,後來拜託了花柳、若柳、藤間、坂東及山村的日舞五流派的師父加以潤色,然後50年於「南國博」中的「藝能館」首次披露,結果大受歡迎,好評如潮,令人氣匯聚鼎盛。

1953年高知的商工會議會,認為不可以被同樣位於四國德島縣的阿波舞獨領風騷,於是決意串起連民間及政府兩端的力量,終於在54年舉行第一屆的夜來祭,首屆為期2天(8月10至11日),共有21隊,合共約750人參加夜來祭的舞蹈表演。

夜來祭的道具「鳴子」

手拿「鳴子」的舞者

夜來舞乃是一種利用名為鳴子的樂器,表演者拿在手上,配合節拍結合民謠翩翩起舞,是極具觀賞性的舞蹈表演。與日本民俗學大師柳田國男筆下的都市又或是村落祭典最不同的地方,是夜來舞的設計中,遊客又或是觀光者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因素,否則就不能成事。

與此同時,舞蹈的衣裳乃至作曲上的投資配合等都需要一定的投資,加上祭典中不同的周邊商品,以及由各地遠道而來的表演者等等,再加上大量遊客的湧入,在在構成龐大的經濟活動,是一種典型以推動消費為目的之都市祭典。

至於高知夜來祭的規模,由1954年第一屆開始,演化至2003年的第五十屆,參加隊伍已增至187隊,而表演舞蹈的人數升至二萬人,由此可見發展的勢頭銳不可擋。

▍由北海道到全國

Sooran Bushi的發祥地紀念

好了,若僅此而已,夜來祭也不過是日本芸芸成功的地方祭典之一,不會成為本文的討論重心。

一切由1991年開始出現變化。當年仍是北海道大學學生的長谷川岳,因為去探望患病的母親,來到高知後被夜來祭的表演所感動,於是回去後組成學生的實行委員會,著手籌辦北海道的夜來祭。

跳舞者同樣手持鳴子,但就把北海道日本海沿岸的民謠「索朗節」(Sooran Bushi)的其中一節,編為舞曲,最初是放在北海道大學的大學祭內,後來因在公眾地方巡遊時廣獲好評,於是得以推廣開來,加上市民也希望可以有一個紮根於地方的祭典,於是便由高知的夜來祭,衍化出北海道的「夜來索朗祭」來。

北海道的夜來索朗祭

儘管北海道的「夜來索朗祭」於1992年才舉行第一屆,但發展的規模及速度卻頗為驚人。由第一屆的10隊參加隊伍,3個會場以及20萬觀賞客開始,到2005年的第十四屆,已經變成有334隊,27個會場及一共214萬觀賞客到場欣賞,成為了北海道6月份的大祭典。

更為甚者,是由北海道開始,引入夜來祭而且與本地文化結合的衍生相關祭典,可說遍地開花,不勝枚舉。較著名的有仙台、名古屋及東京都等。而不少城市更把夜來舞的元素,加以變奏融合,令傳統不斷保持生命力,如琦玉祭的彩霞市,自1994年把傳統的「彩夏祭」,加入夜來舞帶起鳴子來配舞的元素,令到祭典也泛起一股高知風。

至於靜岡縣的沼津市,於1997年辦了國際的Dance Fair,當中也邀請了八隊高知夜來祭的舞蹈隊來參加,結果也大獲好評,從此於99年便成了「夜來沼津祭」,2002年更改名為「夜來東海道祭」。以上不過略舉一二,以讓大家感受夜來祭的威力。據矢島妙子的夜來祭研究,她指出到了2005年,日本全國全年內,一共有123個城市舉行了不同名目的夜來祭,影響之巨由此可以一斑。

▍祭典背後的民間活力

夜來祭的服裝,並不限於日式

我想指出,祭典及假日文化中,從來都有民間的一種自主抗衡力量精神在內。

正如Geoffrey Godbey指出,歐洲不同地方長期都有「聖星期一」(Saint Monday)的假日文化,就是因為企業東主及新教改革家更易了假期規則,於是民間工人階層自發對抗,自己創造了星期一的假期來加以平衡。當中說明了民間公眾從來對祭典及假日的看待,並非處於被動的位置。

夜來祭在全國成功傳揚開花,最重要的是反傳統而行。一般旅遊文化均視傳統歷史為招徠的賣點,往往對當中的儀式內容,持原教旨主義的態度,對正統性半步不讓。但夜來祭的傳揚,正好說明民間活力的彈性。

嚴格來說,在各地衍生的夜來祭,堅守的共同原則是以鳴子為樂器,以及利用民謠作基礎,其他均有變化的詮釋空間。例如北海道的強隊,會引入爵士舞的老師為隊長,從而去更新舞步變化,令舞蹈的觀賞性得以提升。

至於民謠的運用,更完全朝在地化的方向發展,各地均引用自己的民謠作為夜來祭的舞曲,如阿寒町為「丹頂鶴音頭」、橫濱市為「紅鞋子」、姬路市為「播州音頭」、吳市為「吳小唄」及荒尾市為「炭坑節」等等,均是外來祭典與本土文化結合的例證,從而生成由下而上的無窮演化。

正因為此,我才覺得日本祭典的確趣味盎然。八月的高知夜來祭即將舉行,有興趣的也不妨計劃一下,去親身體驗個中的魅力。

【作者簡介】

湯禎兆 | 騰訊·大家專欄作者,香港影評人、作家。

【精華推薦】

·END·

大家∣思想流經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見 · 價值 · 美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家 的精彩文章:

龔克:老佛爺的浮華,與拉法耶特的遺產
葉克飛:低頭族在哪裡過馬路最安全
雲也退:大夏天戴毛皮帽穿長袍出門,這些猶太人真不怕熱嗎
刁大明:如果你沒有坐在桌上,那你就會在菜單上
柴子文:在華人世界,科學被談論得太少了

TAG:騰訊·大家 |

您可能感興趣

揭秘日本的妖怪文化
日本:明仁天皇、美智子皇后觀看日本傳統表演,皇后身穿和服亮相
禪與日本文化
寶玥齋:日本藏《唐寫本王勃集、慶雲四年本王勃詩序》淺談
《大聖歸來》日本上映,宮崎駿的兒子擔當監修
《大聖歸來》日本上映,宮崎駿的兒子都被感動了
真實的日本:日本的清潔
日本專家稱:帝王嬴政是日本的祖宗,北大教授的回應打臉日本人
陝西掘了一古墓,「日本」的源頭在這裡,日本明仁天皇急忙來參拜
日本學者「神言論」:日本形似蠶狀,中國則像片桑葉,蠶吃桑葉天經地義
日本崇尚漢文化卻抵觸清朝,反清失敗後此人來到日本,傳播漢文化
日本五大美食名片,代表著日本的熱情,日本的味道!
日本為感謝蔣介石對日恩德 在蔣介石去世後為他建神社 立碑文
日本的「可愛」文化
中國文化影響日本文化的明證
【看日本】日本令人欽佩之處
林梅村:秘藏日本的中國古地圖
日本翻拍《那些年》劇照曝光,日版的「沈佳宜」太美了!
揭秘:二戰日本為什麼要偷襲美國珍珠港?日本天皇說:我也是被逼得!
小盛聊日本:你家「招財貓」擺的對不對?看看傳統文化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