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一政策本是深謀遠慮,卻不停被後世人批判
朱元璋實施海禁,根本不是什麼小農意識作祟,而是深思熟慮的結果!朱元璋深刻意識到了國家衰弱和滅亡的根源,那就是大地主和大商人的崛起,國家的經濟資源都集中到了他們的手中,國家的官吏又和他們勾結在一起,致使中央政府可動用的資源大大減少,無力應對國家面臨的種種問題。所以朱元璋一方面大力打擊大地主和大商人,一方面實施海禁,海禁不僅可以阻止民間利用海洋貿易的巨額利潤形成新的大地主和大商人,又可以使得國家利用朝貢貿易壟斷海洋貿易的巨額利潤,不加稅就可以得到巨額財富,以解決國家各種需要。可謂一舉兩得!
明朝所施行的是朝貢貿易,過去有一種非常普遍的看法,以為朝貢貿易一定是蝕本生意,出得多,進得少,根本不計成本。事實並非如此。當時海外使團帶來的貢物有方物、國王附進物和使臣自進、附進物三種,前者數量很少,絕大多數是國王附進物和使臣自進、附進物,往往超過進貢方物的數十倍。明朝對此採取官府收購的辦法,低價買進,高價賣出,可以獲得巨額利潤。以蘇木、胡椒為例,明朝以蘇木和胡椒作為支付給京師文武官員的俸祿,從而解救鈔法敗壞的危機和貨幣政策的失敗,而進口價只是賣出價的五十分之一,轉手贏利就達50倍之巨。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頒布了禁海令,我們如今對朱元璋禁海的解讀大多是誤讀:將其等同於中國的封閉,一貫的閉關鎖國。這樣的誤讀,輕則可以認為是以偏概全,重則可以認為是盲人摸象,只見葉子,不見森林。
朱元璋的禁海令也是一種軍事政策,並不完全是政治或經濟政策。元朝末年,義軍四起,朱元璋最終獨佔鰲頭,登上大位。但是,在朱元璋開國之時,當初參加造反的各種勢力並沒有全部歸順臣服,張士誠、方國珍兩支武裝力量逃往海島或鄰近的海國,成為對朱元璋登基後的一個威脅。然而,對於明朝政府來說,當時最主要的威脅來自逃往蒙古的元朝殘餘勢力。明朝將重點軍事力量放在北部邊疆,防衛和追剿並重。而東南海疆的反抗勢力威脅在其次,輕重緩急的選擇,使得當時對於東南海岸線上的敵對勢力,只採取防守政策,這也是朱元璋禁海的一個重要原因。
因此,朱元璋「片板不許入海」的禁海令也是一種軍事政策。防止與不願歸順的「逆賊」相通相濟。
捎帶影響到海洋貿易,也只是暫時性地只進不出,外國來華貿易沒有受到多大影響。朱元璋在位時期,朝貢貿易已經開始,但有來無往。朱元璋派大將徐達北伐,並鎮守北京,其糧草和物資大多依靠海運,可見海上航運也未受禁海令的影響。其實朱元璋時代就有過想派人出海組織海外貿易的事項,朱元璋那時候在南京的中山種了五千多棵棕樹、桐樹和漆樹,桐數和漆樹是為了造船,棕樹是為了做纜繩,所以明成祖派鄭和出去並不是一個偶然的。
※諸葛亮的有為與無為!三國演義的神化難掩其不足
※別忘記學習,漲知識:歷史上男女房事被稱雲雨之歡的由來
※海瑞,凡塵濁世中的一股清流,一個孤獨正氣的歷史傲骨
※歷史探秘,元朝你所不知道的一面
※這支部隊左右了一個國家的命運,卻改變不了歷史
TAG:未語說史 |
※僅藍玉案朱元璋就殺掉三萬人,為何其做法無人批判反而被後世理解
※粟裕和這位元帥本是生死搭檔,後來卻遭其猛烈批判,至死都未能平反
※我曾討厭懷疑以及批判過魯迅,後來發現一切源於自身的無知
※此人曾賣妻投兵,舉動就是個渣男,可日後的行為,卻讓人不好批判
※沒有哪一種人生是不被批判的,但同時是值得被擁抱的
※《我不是葯神》很感人,但批判的矛頭卻指錯方向了
※此四字曾是佛門修行的標準法則,後受到慧能批判而無人問津
※他是批判冰心最慘的人,相隔千里卻是藍顏知己,去世後冰心淚奔
※賈母對薛寶釵最無情的一次批判,讓薛姨媽不得不反唇相譏!
※為何總有人批判孔子思想?錯不在孔子,也不在儒家,真正錯的是人
※二戰後日本人口直線增加,這種做法真的沒有人性,國際上都批判他們
※如何不要那麼有批判性
※建國後不久一代戰神劉伯承為何慘遭批判 掛印罷官?
※幣圈造富神話比比皆是,你是深信不疑,還是批判選擇?
※韓寒批判雞湯文?你不必有多了不起的人生
※這是一篇嚴肅的批判稿,致我曾經愛的「一坐一忘」
※錢穎一:不讓學生具備「批判性思維」,他們何以創造?
※王傳君缺席愛情公寓竟然是當時得罪了這個大佬,他曾當中批判:我不喜歡
※二戰,什麼人不允許射擊敵人?此人不聽,打死上百日軍,還遭批判
※富有理性批判而不憤世嫉俗的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