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研究:手機與社交網站讓青少年變宅,而且憂鬱

研究:手機與社交網站讓青少年變宅,而且憂鬱

研究:手機與社交網站讓青少年變宅,而且憂鬱

【Technews科技新報】據聖地牙哥州立大學的一份研究,智能手機與社交網站,已經成為嚴重影響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關鍵變項。

孤單憂鬱的宅男宅女

研究指出,儘管傳統的指標,像是家庭關係、學校課程與環境都對青少年心理健康影響不小,但觀察 2007 年初代 iPhone 發布後,伴隨智能手機浪潮一同成長的美國青少年世代,都能看出智能手機與社交軟體,已經成為相當突出的關鍵因子。

據超過 5 千名美國青少年樣本(他們約四分之三擁有 iPhone),「i 世代」的青少年相比年少時還沒有智能手機的世代,不但與朋友廝混的時間更少,也更少人擁有駕照。他們約會的頻率更少,睡得也更少,甚至連做愛的次數也少於他們的兄姊。唯一勝過的數據,只有自認孤單的比例。

撰寫這份期刊的心理學教授 Jean Twenge 於是得出一個結論:手機與社交軟體,正在讓美國的青少年變得更不快樂,也更抑鬱。其中,從 2012 年到 2015 年間,符合抑鬱指標的男生,數量提高了 21%,女生則增加近 50%。使用手機等電子設備的時間似乎也影響了自殺率。該文章指出,要是每天使用超過 3 個小時,自殺的風險將會提高 35%。值得一提的是,女性感受到的抑鬱及自殺風險,都遠高於男性──儘管男生傾向採用更致命的方式,他們自殺「成功」的比例反而較高。

現代小孩並不早熟

有趣的是,雖然在傳媒、網路的社會化刺激下,普遍讓人有現代小孩比過去早熟的感覺,但研究卻指出,如果驗證一些傳統的「成熟」指標,像是否與父母同住,是否自己打工賺錢,是否開始約會、喝酒,便會發現 i 世代的青少年並沒有如預期般早熟。

實際上,綜合這些指標,現代青少年大概平均比年少時代還沒有智能手機的人,「慢熟」約 2~3 年。換言之,過去的人在 15 歲就能展現的早熟態勢,現在的青少年則必須遲至 18 歲才能擁有。也就是說,「童年期」後延到中學時期。當然,這可能也反映了世代貧富差距變大的現代,小孩從依賴父母到獨立的時間,會比他們父母當年依賴祖父母的時間要長。

另外,雖然 i 世代青少年與父母同住的時間更多,卻更少人能與父母保持親密的關係。他們與真人互動的頻率也更少,卻傾向不停透過 Facebook、IG、Snapchat 與 Twitter 記錄生活、傳訊,同時窺探朋友的生活。這增加了「歸屬感」的危機:因為透過社交網站看到的「美好」生活,會強化自己「落隊」的負面感。就心理學角度,這種缺乏歸屬感的自我否定,會對未來生活的種種層面造成巨大打擊,像是健康、體重管理、讀書計劃等。

而遺憾的是, Jean Twenge 教授並沒有提供有效的解決辦法,因為對平均每天花上 2.5 小時在電子產品的美國青少年,實在很難完全禁絕他們使用網路和手機。但她認為,溫和的限時管理或許會是好的開始。

(首圖來源:Flickr/Simon BlackleyCC BY 2.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TechNews 的精彩文章:

Google 收購無果,開發 Stamp 資訊服務挑戰 Snapchat
比特幣飆破 3 千美元關卡,創歷史高
荷蘭雞蛋污染大規模擴散,德國認為有陰謀
美最夯科技股出爐:遊戲商動視暴雪超夯,今年飆 70%
一周看一小時線上影片耗電大於冰箱,數據中心污染超乎想像

TAG:TechNews |

您可能感興趣

研究顯示手機遊戲現在已經比社交網路更受歡迎
法國青少年拋棄臉書 轉向其它社交網路?
手機上癮者不是厭惡社交,而是熱衷社交
社交網路改變了年輕人對自己的認知嗎?
你也陷入社交網路憂鬱症了嗎?
社交媒體讓青少年更孤獨了?權威機構研究顯示:未必
網路兒童社交令人擔憂
年輕人都在哪裡社交?
社交網路讓 3K 黨式微,但極端組織並沒有變少
想嗶嗶就嗶嗶之我與社交網路
【研究】別讓手機和社交媒體毀掉孩子的童年
專為反社交而建的網站
年輕人的情感社交機器人
音遇全網下架:「以遊戲做社交」的機會與隱憂
青年人不可不知的9個社交技巧,知道了就讓你的社交關係如虎添翼
百萬粉絲喜歡兩年的網紅模特,竟然是計算機虛擬人物,社交網站炸了!
大數據之下我們都在裸奔?席捲社交網路的「變老」應用或泄露個人隱私
美國社交網路「反猶太」言論大增,疑有幕後推手
當代人社交禮儀:老年人才見面,年輕人都網聊
社交焦慮與社交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