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軍大業》還是沒把建軍說清楚,歷史劇拍成了娛樂劇
老周
摘要:建軍九十周年獻禮影片的《建軍大業》作為建字三部曲的壓軸大戲,絕對是重大革命和重大歷史題材影片,享有和春晚一樣在豆瓣上無法評分的待遇,但是作為一部歷史正劇,片中歷史和人物方面硬傷不少,最關鍵的居然沒把創建人民軍隊的主要過程講清楚,連建軍歷史上重要的廣州起義和三灣改編都沒有著墨,實在不應該。
圖1:《建軍大業》的海報
盤點眾多小硬傷
且不說用了眾多小鮮肉演員是非利弊,作為歷史正劇,首先看劇情與歷史的契合度,理應儘可能用藝術手段來再現真實的歷史,但是《建軍大業》里的歷史硬傷著實不少。
1、影片開頭,四一二政變,周恩來被第2師師長斯烈扣留,接著周恩來一番說辭便讓斯烈改變了主意,實際上是斯烈的弟弟黃埔三期的斯勵出於師生之情偷偷放走了周恩來。而斯勵最後結局有兩種說法,一是追隨鄧演達反蔣而被殺,二是在1931年顧順章叛變後,中共特科紅隊處置顧順章家人時正好在場而一同被殺。
2、張作霖抓住了李大釗,請示蔣介石之後將李大釗殺害。我的個天,當時張作霖是北洋軍閥里的奉系首腦,是北伐要消滅的對象,即使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和共產黨決裂,但和張作霖還是處於敵對狀態,張作霖怎麼也不可能去請示蔣介石。
3、黨的五大上,毛澤東提出武裝鬥爭,被陳獨秀當場喝斥「還沒到湖南代表發言」,「給我滾出去」。要知道當時,毛澤東曾擔任過中共中央秘書,與陳獨秀一同工作,陳獨秀對毛澤東很是器重,再有意見分歧也不會這樣啊。
4、周恩來到武漢召開會議,在會場外站崗的兩人,一個是林彪,還有一個是粟裕。當時林彪是國民革命軍第4軍第25師73團2營7連連長,粟裕是國民革命軍第11軍第24師教導隊班長,兩人根本不是一個部隊,也不在同一個駐地,怎麼可能一起來給周恩來站崗?
5、隨後周恩來趕到長沙和毛澤東見面,聽了毛澤東關於發動武裝鬥爭的意見。當時周恩來在黨內的地位要遠遠高於毛澤東,根本不可能專程趕去長沙聽取下屬的意見,完全顛倒了兩人的位置。
圖2:《建軍大業》中的周恩來
6、八七會議,毛澤東和鄧小平第一次見面,鄧小平的座位緊挨著毛澤東。當時毛澤東在八七會議上當選為政治局候補委員,而鄧小平只是以中共中央秘書的身份作為工作人員負責會務,連列席會議的資格都沒有,還會坐在毛澤東身邊?
7、南昌起義前夕,張國燾趕到南昌阻止起義,譚平山居然公開提出幹掉張國燾,而賀龍更是直接將手槍頂在了張國燾的腦袋上,於是張國燾驚恐不已,連稱自己沒來過南昌,不再反對起義。黨的高級領導人會議怎麼可能這樣形同鬧劇,當時李立三、惲代英、譚平山等人確實和張國燾發生了嚴重了意見對立,甚至拍桌子對罵,但絕不可能有人會動槍,歷史上譚平山確實有暗殺張國燾的想法,但也是在會後,而且立即就被周恩來阻止。
8、毛澤東組織秋收起義,在路上首先遇到了武漢警衛團團長盧德銘。而歷史上毛澤東首先見到的是後來擔任起義部隊工農革命軍第1師第3團團長的蘇先駿。
9、秋收起義失利,盧德銘在戰鬥中犧牲,毛澤東主持將他火化,還稱盧德銘為師長。首先盧德銘不是工農革命軍第1師師長,而是總指揮,師長是余灑度。其次,當時毛澤東帶著隊伍突圍,盧德銘是在斷後時犧牲,因為情況緊急,遺體根本沒有被起義軍收集,而是被當地農民偷偷掩埋了,直到解放後才找到墓地然後重新安葬。
圖3:《建軍大業》中的毛澤東
軍事上的硬傷也有不少,比較典型的第一個是影片開始不久,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由停泊在黃浦江上的軍艦開炮為信號,第一炮就準確地穿過市區落到商務印書館。當時政變信號確實是由軍艦發出,但不是開炮,而是升起旗幟信號。而且當時的艦炮怎麼可能有如此精準的命中度,簡直堪比今天的導彈。
三河壩之戰中,錢大鈞的國民黨軍山炮野炮齊上陣,炮火覆蓋場面極為壯觀。可是當時要是有這樣的火炮密度,朱德在三河壩還能守三天?恐怕連半天也頂不住,當時就算是最精銳的中央軍,一個師能有個裝備12門山炮的炮兵營就很難得了。
關鍵歷史節點沒說清
這些還只能算是小硬傷,既然片名是《建軍大業》怎麼肯定是圍繞人民軍隊的創建來展開。建軍大業簡單來說,也就需要說清楚兩個問題,一是為什麼要建軍,二是怎樣建軍的。
為什麼要建軍,無非要說明這幾點:南京的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武漢的汪精衛也緊接著清黨,面對屠殺共產黨是如何改變原先政策決定採取武裝鬥爭。關於這段內容,影片基本還有表現,雖然脈絡不是太清晰,但總算還勉強能及格。
通常建軍的過程是五個關鍵節點:三大起義、三灣整編和朱毛會師,其中南昌起義是打響了第一槍;秋收起義是第一次打出了共產黨領導的武裝暴動的旗號——南昌起義還是用國民黨左派的名義;廣州起義最早提出了紅軍和蘇維埃政權;三灣整編將支部建在連上,確立了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朱毛會師則是三大起義的火種匯聚到一起,正式創建了第一支紅軍。
對於這五個關鍵節點,影片重點只講了南昌起義,對秋收起義和朱毛會師是簡單帶過,三灣整編只有字幕一閃而過,廣州起義更是沒有任何錶現,反而對建軍過程中並不是太重要的三河壩戰鬥用了不少篇幅。所以對這段歷史不是很了解的觀眾,看完影片後還是一頭霧水。
圖4:《建軍大業》中朱毛會師的場景
顯然,對於這樣的重大歷史題材,歷史事件多,人物多,各種關係錯綜複雜,這就要求編導對相關歷史要有很深入的了解和熟悉,進而有清晰的大局觀,緊扣主線展開敘述。在這點上,《建軍大業》的導演劉偉強畢竟是拍黑幫題材出身,歷史觀大局觀還是有所欠缺,和《大決戰》的總導演李俊相比,差距太大。將一部主旋律的歷史正劇拍成了娛樂劇的感覺,實在令人遺憾。
也不是一無是處
當然,《建軍大業》也不是一無是處,老周覺得有一點是必須要點贊的,就是在人物出場時,字幕出現人物名字時同時打出了當時的年齡,別小看了這個細節,這能讓觀眾對這些革命前輩有更為感性的認識,他們在創造這段恢弘壯闊的歷史時,都只是二三十歲的青年,不由讓人更添了幾分敬意。
在道具方面也是值得肯定的,槍械方面基本符合歷史,漢陽造、馬克沁、駁殼槍,就是衝鋒槍也是那個年代主流的德國MP-18伯格曼,也就是著名的「花機槍」,至少沒有出現五六式步槍穿越到南昌起義的笑話。
圖5:《建軍大業》的道具還是值得肯定
服裝也是比較到位,無論顏色還是款式,都還算尊重史實。比如,秋收起義的農軍就不是統一的軍服,不少人還是平民服裝。再比如,南昌起義部隊還是用國民黨左派的名義,所以還是用青天白日帽徽,直到三河壩戰鬥之後,朱德率領余部轉戰湘贛才摘掉帽徽,這個細節就真實再現了歷史。
總體而言,在建字三部曲中,《建軍大業》顯然是最差的。就是單講南昌起義,也不如1981年的《南昌起義》和2007年的《八月一日》。
※中國海軍水面艦艇的頂樑柱:052家族驅逐艦
※《戰狼2》要賺票房很正常,可別侮辱了軍迷的智商淪落為愛國神劇
※從廣場到沙場,下一步必定是戰場,朱日和閱兵最大亮點就是實戰化
※朱日和訓練基地,最出名的是以狼圖騰為標誌的藍軍
※距離九十米,橫切航線,這樣攔截到底算不算專業?
TAG:深度軍事 |
※《鳳求凰》到底是歷史劇還是愛情劇?原著黨都是這樣看劇的!
※《燕雲台又一部描寫大同的歷史劇》
※歷史劇、古裝劇熱播的時代,讓好劇與雷劇無法繞開的兩個問題
※歷史劇是不是也應該尊重歷史?沒有歷史的歷史劇能看嗎?
※為什麼很多導演都喜歡拍清朝歷史劇?不是因為喜歡,而是因為利益
※我們為什麼不拍元朝歷史劇?網友:蒙軍南下,屠戮漢人,咋拍?
※中國為何沒有拍元朝歷史劇的?知道原因後,才發現是沒人敢拍
※《三國機密》簡直就是諜戰劇!原來歷史劇還能這麼玩!
※被嘲愛豆沒演技的他大膽接下歷史劇,新劇收視率的結果是?
※為什麼同樣是外族統治,清劇很多,而元朝的歷史劇卻很少?
※打破科幻壁壘重塑東方英雄,《天意》開啟「科幻歷史劇」新時代?
※這部劇被譽為歷史劇巔峰,重播是不可能了,仍舊是國劇第一
※戊戌政變如果成功,光緒皇帝複位,歷史劇情將會改寫成這樣
※目前的歷史劇多拍滿清,而幾乎沒有明朝的歷史劇,這是為什麼?
※皓瀾傳被批亂改歷史,於正發聲喊話:這不是歷史劇,是女性傳奇劇
※「誤人子弟版」歷史劇,是誰讓《天意》變成了「一集棄」?
※中國為什麼沒有拍元朝歷史劇的?知道真相後才明白,是無人敢拍!
※試析:新編評劇歷史劇《香妃與乾隆》的藝術特色
※為什麼中國不拍元朝的歷史劇?原因在這
※甄嬛宮斗VS慈禧宮斗,誰更勝一籌?且看歷史劇和歷史之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