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媽的,誰還沒間歇性發個脾氣
洋洋的媽媽在公司是個中層幹部,工作繁忙又緊張,她說「我知道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可是有時這一天的工作下來就是有情緒啊,無法在孩子面前裝得沒事人一樣啊?」
凡凡的媽媽本來性格很溫和,可是她說「我也想一直保持平和,可是孩子不斷的挑戰讓我慢慢失去耐心,有什麼辦法能不吼不叫呢?」
艷艷的媽媽問「忍不住罵了孩子,也非常後悔,如何彌補呢?」
我覺得這些問題也是很多父母的困擾,今天就借著這三個問題來談一談為人父母的情緒修鍊。
有些情緒與孩子無關卻帶到了孩子面前
如果我們的情緒與孩子無關,比如是職場上遭遇不順,比如人際交往出現誤會,影響了我們的心情和感受,這個時候怎麼面對孩子呢?這其實是經常發生的事情,有一天我早上因為堵車遲到,在單位又因為工作細節出了問題被領導批評,加了一個小時的班終於回到家中,真的是身心俱疲。
這時孩子跑過來 說:「媽媽,陪我玩,給我講故事吧。」我說:「媽媽累了,明天再講好嗎?」孩子不同意,說不行不行。我就有些煩,說:「好孩子,媽媽真的累了,明天媽媽給你講兩篇補上今天的好不好?」孩子依然不同意,我就更加煩躁:「你這孩子為什麼不能體貼一下媽媽呢?媽媽累的連話都說不出來了,沒有心情給你講故事!」孩子很委屈很受傷,我也很鬱悶很內疚。
事後反思,我的疲勞和低落的情緒是顯而易見的,可是直接簡單粗暴地拒絕讓孩子很受傷,更別說因此判定他不體貼媽媽,就更傷人了,孩子要的不過是分離一天後的親密相處,共讀一本書而已。
這時, 我們該怎麼做呢?
我可以如實表達,請求孩子的支持。比如摟過孩子,輕輕的說:「寶貝想媽媽陪了是不是,媽媽也很想陪寶寶,可是媽媽今天遇到一些麻煩,現在很累,心情也不好,媽媽需要先休息一下。媽媽特別愛你,也特別需要你的理解和支持。你可以先自己玩會嗎?」
一般這樣說了,孩子會很配合,這就為緩衝調節我們的負面情緒提供了時間。有些父母可能覺得負面情緒會傳染,不想讓孩子看到我們脆弱的一面,我們要在孩子面前永遠陽光快樂,別說這根本不可能,其實也並不明智。向孩子真實地表達我們的情緒和感受,比我們因為壓抑而導致的情緒化的應對,比如抱怨、指責甚至遷怒,對孩子更加有利,也是一個很好的面對和接納情緒的示範。同時,我們不要忘了感謝,謝謝孩子給我們那麼多的愛和支持,這讓孩子會很有價值感,同時也促進了親子感情的聯結。
孩子引發了我們的情緒怎麼辦?
很多家長反映說之所以發脾氣,真的是忍無可忍了,說了100遍都不聽,不吼不行了!不罰不行了!其實,在我們被孩子的不良行為點燃之前,我們可能已經積攢了一些負面的情緒,孩子的行為只是個導火索罷了,這個炸藥包不是一天形成的,與我們沒能及時地感知、接納和表達我們的情緒有關。
但是,現在它要爆發了,怎麼辦?
大腦的杏仁核(產生情緒的部位)已經啟動,它讓我們發怒、驅動我們用語言、用行為去發泄,可是我們知道杏仁核是非理性的,發泄可能會有一時的痛快,對孩子、對親子關係卻是很大的傷害,這個時候我們不做任何決定,因為大腦正處於非理智狀態,我們要儘可能迅速地恢復到理智大腦起作用的狀態。
如何做呢?
第一,可以深吸一口氣,選擇積極暫停,暫時離開現場讓自己稍稍冷靜一下。
第二,學習「我信息」的表達。「我看到...我感到...因為...我希望...」比如:「睡覺時間到了,我看到地板上到處是玩具,你還沒有洗漱,我感到很著急,因為我擔心你不能按時睡覺,我非常重視你的睡眠,這對你的健康很重要,我希望你能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做好自己的事情準時上床睡覺。」這樣就把自己的觀點和事實區分開了,避免了對孩子亂下評論,又表達了自己的情緒。
如果之前沒用過這個句式,一下子會覺得有些難,我就再精簡一下,記住要點:不要評判,不要指責,不做決定,不說你怎樣怎樣,「每天都是這樣磨蹭,你什麼時候才能自覺,以後我再也不想管你了!」這種評判、指責和決定只會讓孩子感覺更糟;只表達自己的感受,說我怎樣怎樣,我看到的事實是怎樣的,我的感受是怎樣的,我希望怎樣,多幾次練習就好了。
有一次兒子洗澡把脫下來的衣服襪子扔在地板上,擦完身的濕毛巾又放在了床上。我非常生氣,但我忍住了不讓自己情緒失控,我深吸了一口氣,盡量平靜的說:「我看到衣服和襪子在地板上,濕毛巾卻在床上......」還沒等我說完,兒子就把濕毛巾拿走了,然後把自己的衣服扔到洗衣機里。我很驚訝,因為之前我批評完他,撿走衣服的往往還是我!
當然,情緒管理是很難的功課,我們不可能每一次都做得很好,做不好也沒有關係,我們還有補救的方法。這就是修復錯誤。
情緒失控傷害了孩子怎麼辦?
當我們犯了錯誤,比如沖孩子嚴厲地責罵甚至打了孩子,自己冷靜下來就開始後悔,其實,犯錯誤不可怕,如何對待錯誤才是最重要的。我們建議您可以這樣做。
第一步:向孩子坦誠你的錯誤。對有些家長而言,對孩子坦言媽媽剛才做錯了,還是挺難的,但是勇敢的承認錯誤不僅不會帶給你顏面掃地,反而讓孩子更加尊重你愛戴你。就像《我的前半生》里,羅子君硬生生地把平兒從爺爺奶奶家抱了回來,不僅大聲對平兒喊叫,還讓平兒淋了雨,事後就對委屈噘嘴的平兒道了歉。這件事絲毫沒有影響他們母子的感情,反而讓平兒更理解媽媽了。
第二步:讓孩子知道你學到的經驗。「媽媽不該對你大吼大叫,而應該告訴你我的感受。媽媽再怎麼生氣也不能這樣對你發脾氣,媽媽以後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這也是為這次衝突負起責任的表現。
第三步,問問孩子希望媽媽下次怎麼辦?孩子喜歡被尊重的感覺,當因為孩子屢教不聽,你確實很生氣的時候不妨主動出擊,問問孩子下次遇到類似的情形,希望媽媽怎麼做。經過這次事件,你可以和孩子共同約定,「下次媽媽要發脾氣了,你主動提醒媽媽不要生氣好不好」這樣既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又能讓孩子意識到媽媽會生氣,自己也要反思自己的行為。
第四步,回到事情的原點,就事論事,共同尋求解決方案。雙方的情緒都平靜了,我們可以就這件事情本身進行總結,尋求一個大家都能認可的解決方案。比如為了保證充足的睡眠,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孩子在幾點前完成自己的分內事務,家長是否可以提醒,如何提醒等等。
最後,我們也可以擁抱孩子,對孩子表示感謝,謝謝他的原諒,也謝謝因為他帶給你的成長和改變。
情緒的管理是一個需要時時覺察、時時反省,更需要不斷實踐的過程,但是這是為人父母必修的功課,是自己的不斷成長和成熟,也是對孩子最好的教導和示範。
尊重原創,感謝原創,如有侵權,原作者可隨時聯繫做刪除處理。
※拒絕要乾脆,別讓「不好意思」害了孩子也害了你
※孩子叛逆不服管?這幾招教你輕鬆化解!
※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信任影響孩子的一生,尤其是婚戀和親子關係
※10個懲罰孩子的科學方法,太好了!
※這十類媽媽養的孩子能成大器,你上榜了嗎
TAG:積極家庭教育 |
※當媽後什麼時候很無助?這些都很扎心,當媽的可別抱頭痛哭
※熊孩子當面發脾氣,當媽的氣立馬上來了,結果和人類一個樣!
※當媽的,誰還能不遇到個「熊孩子」?
※我發現,當媽的都會得這些「病」,無一倖免!
※時間不是蛻變一個任性女孩的利器,當媽媽才是
※當媽這麼久,才發現還有這個哄睡技巧沒用上
※天生殘缺,還好當媽的沒放棄,如今活潑開朗,全靠爸爸的培養
※當媽後,那些忍不住落淚的瞬間,你也是這樣嗎?
※餵奶還沒結束,乳腺炎就來報道,當媽的心也太累了
※我家金毛當媽媽後就變了,脾氣很差,連我一靠近就要被咬?
※帶娃最苦逼的28個瞬間,當媽的一定不會陌生
※據說當媽之後,都會養成這些新習慣,一個也沒有的怕是個假媽媽吧
※當媽的美好與現實之間,只隔著一個娃漫畫
※沒當媽之前,我也很怕死
※我是一個又當爹又當媽的孩子
※忍不了就發飆,誰規定當媽後就不能有自己的小情緒!
※「我認識一個帶著孩子的離婚男人,雖然又當爹又當媽,但很幸福」
※當媽後,你的生活出現了哪些變化?網友:沒睡過一個整覺
※就當是為了孩子,當媽的需要跟四個人搞好關係
※養出不爭氣的孩子,主要責任在這幾種爸爸,當媽媽的也會受到牽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