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為你解讀,最近火爆的「灰犀牛」一詞究竟代表了什麼?
全國金融工作會議閉幕後,一個新的詞「灰犀牛」引起了社會各界的熱議。什麼是「灰犀牛」?與人們熟知的「黑天鵝」概念一樣,「灰犀牛」是一個舶來品,它在國外被提出並應用也是近幾年的事。
「灰犀牛」
2013年1月,美國學者米歇爾·渥克在達沃斯論壇上,針對大概率、影響巨大的事件,首次提出「灰犀牛」概念,這個大膽而新穎的觀點立刻觸發社會學界尤其是人類決策與判斷研究領域的極大興趣。
2015年,倫敦商學院知名教授邁克爾·雅可比基於渥克的提法,首次發表了系統闡釋「黑天鵝」到「灰犀牛」趨勢演變的論文,該文在國外刊載後被翻譯引進,這也是「灰犀牛」首次出現在中國大眾視野。
隨後的2016年,渥克經過整理和研究,出版了一本顛覆人們既往認知的著作《灰犀牛:如何應對大概率危機》。
渥克提出,「灰犀牛」主要指明顯的、高概率的卻又屢屢被人忽視、最終有可能釀成大危機的事件。她一針見血地指出,我們把大量時間和精力用在那些會對我們心理和情感造成衝擊但發生概率極低的事情上,因此沒能注意到那些發生概率極高、應該提早預防的事情。
如果我們正在尋找的是「黑天鵝」,那麼我們就不可能看到「灰犀牛」。
「黑天鵝」可怕,「灰犀牛」也可怕
被大多數人選擇性忽視,錯失最好時機,導致極其嚴重的後果。也許很多人會好奇,為啥米歇爾·渥克偏偏選中「灰犀牛」這個概念呢?
「灰犀牛並非嚴謹的學術概念,而是對概率大、衝擊力強的風險的貼切比喻,代指沒能及時阻止本來有能力、有機會阻止的災難。」
恆豐銀行研究院執行院長董希淼介紹,灰犀牛體型巨大,本不該被忽視,但正因為其貌似愚笨粗拙,才讓我們低估了它的風險,疏於防範。
生長在非洲大草原上的灰犀牛,身軀龐大,給人一種行動遲緩、安全無害的錯覺,從而時常忽略了危險的存在——當灰犀牛被觸怒發起攻擊時,卻會體現出驚人的爆發力,阻止它的概率接近於零,最終引發破壞性極強的災難。
「概率大、破壞力強是『灰犀牛』事件最重要的特徵。」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指出,「灰犀牛」事件的風險其實很容易被發現,卻被大多數人選擇性地忽視,或者將其當作一種正常的現象來認可或接受,以至於錯失了最好的處理或控制風險的時機,最後可能導致極其嚴重的後果。
曾剛指出,從國外經驗看,「灰犀牛」事件往往都是破壞力極強,一旦發生,對經濟社會的負面影響很大。
這一方面是因為「灰犀牛」風險的形成往往牽連甚廣,要有效防範,從整體上進行統籌和推動,在制度慣性之下,這顯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另一方面是因為人們的主觀意識存在偏向性,容易低估風險,對即將到來的禍患視而不見,貽誤了最好的危機處理時機。
「黑天鵝」很多,「灰犀牛」也很多
很多危機事件,與其說是「黑天鵝」,不如說更像是「灰犀牛」。「灰犀牛」的提出,給原本為人們熟知的「黑天鵝」概念帶來強烈衝擊。
在渥克看來,我們這個社會的絕大多數危機,並非發端於不可預測的小概率事件(「黑天鵝」),而是大概率、高風險事件(「灰犀牛」)不斷演化的結果,這些風險的存在早就廣為人知,卻由於體制或認識的局限,沒有得到積極防範和應對,最終升級為全面的系統性危機。
上海財經大學教授胡怡建認為,「灰犀牛」與「黑天鵝」事件既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實際上兩者之間並沒有明顯區分界限,在一定條件下又可互相轉化。
「黑天鵝」與「灰犀牛」猶如一對雙生子,提醒人們對可能因為發生一些不尋常事件造成大震蕩的大概率風險和小概率風險都應保持足夠警惕。
2008年席捲全球的國際金融危機至今餘波未平,在很多人看來,這場以雷曼兄弟突然倒閉為標誌的風險事件是不可預測的「黑天鵝」,而現有的很多證據表明,源於美國「兩房」(房地美、房利美)危機的風險,早已被頻頻預警,卻被大多數人忽視。
比如卡特里娜颶風事件。2005年8月25日,卡特里娜颶風首次從美國佛羅里達登陸,29日再次登陸墨西哥灣沿岸新奧爾良外海岸,給新奧爾良市造成了極大破壞,是美國歷史上損失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
而當年1月,市政高官就已看到了一份詳盡的災難預防計劃書,颶風到來前一個月還召開了關於颶風準備工作的研討會,但政府推遲了颶風防禦工作並拒絕採納相關建議,最終颶風狂掃,造成巨災。
渥克還認為,類似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失事這種突發事件,其實也是「灰犀牛」。
從1977年起,太空梭製造商就發現火箭推進器中存在一個設計缺陷,在外部環境溫度較低時進行發射,可能導致嚴重的風險,就在發射太空梭那個早晨,幾位工程師還提出警告。
但美國國家航天局沒有理會這些警告,結果釀成悲劇。事後調查表明,只需要將發射調整到一個相對溫暖的天氣,所有損失都可以避免。
「風險總是被提起,卻又總是被忽略。」董希淼指出,從國外這些「灰犀牛」事件來看,發生的關鍵在於大多數人對於可預見的危機熟視無睹,不及時採取行動,終致重大危機。
我們身邊有沒有正在發生的「灰犀牛」?當然也有,比如全球氣候變暖。科學家們已經指出,二氧化碳濃度如果超過350ppm(百萬分率)就非常危險,而2015年已經達到了400ppm。
「黑天鵝」要防,「灰犀牛」也要防
早識別、早預警、早發現、早處置,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研究『灰犀牛』,最終是要防範類似風險發生。」胡怡建說,「灰犀牛」事件是可防可控的,對這些風險要早識別、早預警、早發現、早處置,化未來的大震為今天的小震,一點點去處理,不要讓其最後引發大的系統性風險,否則對經濟會造成更嚴重的傷害。
事實上,作為不同的風險事件類型,「灰犀牛」和「黑天鵝」有區別更有聯繫,不能將兩種事件完全割裂,要從偶然發生的小概率「黑天鵝」事件背後,發現和防控必然發生的大概率「灰犀牛」系統性風險。防範當前金融風險,必須既防「黑天鵝」,也防「灰犀牛」。
對於沒有預料到的突發事件,應保持清醒的頭腦和高度的敏感性,特別是在當前經濟運行基礎尚不牢固的情況下,一定要增強憂患意識和風險意識。
加強跟蹤監測分析和預警預測,及時發現一些經濟運行中的趨勢性、苗頭性問題,未雨綢繆,做好預案,防患於未然,不打無準備之仗。
防範「灰犀牛」風險,首先要正視「灰犀牛」的存在,全面提高金融機構、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的風險意識。
同時要統籌全局,制定防範和化解方案,特別是由於「灰犀牛」事件天然具有一定的公共性特徵,政府要在其中發揮主導作用。
曾剛指出,「灰犀牛」事件的形成往往與制度缺陷或激勵約束不當有關,在既有框架之下,難以阻止風險的進一步升級,必須訴諸體制改革和完善。
你都近乎完美了,就差錢了!
TAG:北京事件 |
※經典?解讀│我們一起喵喵喵,來了解一下薛定諤的貓?
※一天吃幾個雞蛋才最好?都別爭了,這裡有最權威的解讀讓你放心吃
※什麼才是「三十而立 」,最好的解讀
※一文全面解讀結腸炎,錯過這篇文章,你損失大了!
※關於「作」的解讀,這可能是一篇顛覆你認知的文章!
※課堂上的「泥石流」!這位老師魔性解讀古詩爆紅,不信你看了不笑……| 特別關注
※周冬雨和王思聰使用了情侶頭像?這究竟要怎麼解讀?
※解讀「薪水」一詞的來歷,最早與錢沒有關係!
※有些人外表光鮮亮麗,背後連只貓都沒有!一文解讀萌寵背後的巨大市場
※歷史上的廉頗到底是個怎樣的人?一起來解讀一下吧
※憂鬱的插畫 現在的你從這些畫中解讀到了什麼信息呢?
※馬蓉發博「作妖」,張起淮用一幅圖暗諷「不知自己幾斤幾兩」,網友解讀顯大智慧!
※「笑貧不笑娼」還有下一句,你知道嗎?如何正確解讀這句話呢?
※關於作的解讀,這可能是一篇顛覆你認知的文章!
※你第一眼最先發現哪裡不同?解讀你的性格脾氣
※解讀人類瀕死體驗背後的意義,究竟這是一種怎樣的感覺?
※關於「新零售」的透徹解讀,看這一篇就足夠
※一石一世界,多彩瑪瑙奇石要如何去解讀?
※小青柑最全面的解讀,一文帶你了解真正的新會小青柑該有的品質!
※人,為什麼會得白血病?這有一份深度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