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高良姜

高良姜


高良姜,中藥名。為姜科植物高良姜

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

的乾燥根莖。夏末秋初採挖,除去鬚根和殘留的鱗片,洗凈,切段,晒乾。


圖片



入葯部位


為蓋子科植物高良姜的根莖。


性味歸經


味辛;性熱。 入脾,胃經。 


功效


溫中散寒;理氣止痛。主脘腹冷痛;嘔吐;噫氣。治脾胃中寒,脘腹冷痛,嘔吐泄瀉,噎脯反胃,食滯,瘴瘧,冷癖。 


主治病症


1.主脘腹冷痛;嘔吐;噫氣。


2.治脾胃中寒,脘腹冷痛,嘔吐泄瀉,噎脯反胃,食滯,瘴瘧,冷癖。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


陰虛有熱者忌服。


採收加工


挖起的根莖抖去泥土後,將鬚根剪除,剝凈鱗葉,用水洗凈,截成5-7厘米長l段,攤放在曬場曝晒,曬至6—7成干時,堆起悶放2—3小時,再曬至全乾,使其皮皺肉凸,呈紅棕色,質量佳。一般每667平方米產乾貨500—600千克,高的可達750千克。


性狀鑒別


高良姜,多年生草本,高30-110cm。根莖圓柱狀形,橫生,棕紅色,直徑1-1.5cm,具節,節上有環形膜質鱗片,節上生根。莖叢生,直立。葉無柄或近無柄;葉片線狀披針形,長15-30cm,寬1.5-2.5cm,先端漸尖或尾尖,基部漸窄,全緣,兩面無毛;葉鞘開放,抱莖,具膜質邊緣;吉舌膜質,長2-3cm,不開裂。總狀花序頂生,直立,長6-15cm,花序軸被絨毛;花萼筒狀,管長8-14mm,先端不規則3淺圓裂;花冠管漏斗狀,長約1cm,花冠裂片3,長圓形,唇瓣卵形,白色而有紅色條紋,長約2cm;側生退化雄蕊錐狀;發育雄蕊1,長約1.6cm,生於花冠管喉部上方;子房3室,密被絨毛,花柱細長,基部下方具2個合生的圓柱形蜜腺,柱頭2唇狀。蒴果球形,不開裂,直徑約1.2c m,被絨毛,熟時橙紅色。種子具假種皮,有鈍稜角,棕色。花期4-9月,果期8-11月。


產地


生長在路邊、山坡的草地或灌木叢中。主產於廣東、廣西、台灣等地。分布於廣東的海南及雷州半島、廣西、雲南、台灣等地。廣東、雲南並有栽培。 


高良姜的故事




蘇東坡是北宋的大文學家,既熱愛生活也樂於享受各種美食。因為他和當時掌權的宰相政見不合,從京城被貶到惠陽當一個小官。那時,廣東是嶺南瘴癘之地,北方人很難適應這裡的天氣環境。             


蘇東坡剛到惠陽時水土不服,經常上吐下瀉,周圍又沒有親人照顧,一下子就消瘦了很多,心情很苦悶。因為蘇東坡以前在京城做大官的時候很清廉,關心老百姓疾苦,所以名聲非常好。住在附近的鄰居們都非常仰慕蘇東坡,經常過來幫忙送菜,但蘇東坡的腸胃卻總不見好,吃什麼都沒有胃口。                      


一天,有個鄰居打聽到蘇東坡特別愛吃肘子,特意為他做了一道紅燒肘子。這道菜看起來色澤紅亮,聞起來香氣四溢,立刻勾起了他的食慾。肘子吃起來肥而不膩,香辣可口。吃完後,蘇東坡覺得意猶未盡,並且感覺腸胃也舒服多了。作為美食家的蘇東坡,品嘗過各類美味,覺得這道紅燒肘子味道與眾不同,便詢問鄰居菜里加了什麼特別的調料。鄰居告訴他說,只比其他人做的肘子里加了本地特產的姜。當地人平常多用此姜來炒菜或泡水喝,對腸胃很有好處。    

自此以後,蘇東坡讓人炒菜的時候都要放入這種調料,他的腸胃很快就得到了恢復,他又可以盡享南方各種美食了。蘇東坡在惠陽生活得十分愜意,寫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的詩句。因為這種姜出於古高涼郡(今廣東惠州一帶),外形又和生薑很相像,當地的老百姓將其命名為「膏藥涼姜」,後因諧音而訛稱為「高良姜」。其味道沒有生薑那麼辛辣,既可用當食材也可藥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技術殿堂 的精彩文章:

要補先天之本,先從太溪開始
早起眼皮腫了?那你是濕氣重了!
轉「腳踝」好處多,保心臟、降血壓、防中風、調失眠......
補氣血,調氣色的食療小方

TAG:中醫技術殿堂 |

您可能感興趣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高良姜
高良姜,見過嗎?善於溫散脾胃寒邪,止痛,止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