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一太監墓被挖開,揭開鄭和下西洋謎團,考古專家激動不已

明朝一太監墓被挖開,揭開鄭和下西洋謎團,考古專家激動不已

鄭和是明朝著名的太監,他曾經七次下西洋,把中國的文化傳播到全國世界諸多國家,讓世界了解到中國在明朝時期的繁盛,鄭和的艦隊曾遠赴太平梯、印度洋等,鄭和下西洋是中國歷史上一大壯舉,然而鄭和多次下西洋,原因到底是什麼?這裡面存在諸多未解的謎團。

根據史料記載,鄭和下西洋帶有兩萬多人,一共有兩百多艘海船,形成龐大的艦隊,鄭和下西洋是中國歷史上行程最遠、船隻最多的航行,體現明朝的軍事能力以及位於世界前列,不過明朝當時的海軍戰力如何,是不是超過了歐洲海軍呢?在史學界一直存在爭議,直到2010年6月,在南京發現了一座太監墓,才解開這個謎團。

南京發現的這座古墓,並不是鄭和的,而是一個叫洪保的太監,鄭和下西洋的時候,洪保擔任副手,他跟鄭和有許多相似的地方,兩人都是太監,都是雲南回族人,洪武年間朱元璋的大軍攻打雲南,少年的洪保與馬和都被藍玉俘虜,押送至南京,兩人都做了太監,後來馬和改名鄭和,洪保沒有改名。

洪保成為太監後,被分到燕王府,後來燕王起兵造反,洪保在這個過程中立下功勞,朱棣稱帝之後,洪保多次跟隨鄭和下西洋,他也是下西洋的重要領導者之一。當專家發現洪保的墓地時,已經被許多盜墓者光顧過了,墓中大多數值錢的東西已被洗劫一空,但考古專家們還是有少許發現。

考古專家在洪保的墓中,最重要的發現是他的壽藏銘,這是洪保在65歲時所刻的,陰文楷書豎刻下來,銘文中詳細記載了洪保的平生,還為考古專家解開了諸多歷史謎團。更加洪保的壽藏銘描述,當時他與鄭和下西洋,到了拜天方(今麥加)所在地,並帶回了克爾白聖寺圖,這還不是最重要的。

根據洪保的壽藏銘記載,他們下西洋所乘坐的「寶船」,其排水量超過千噸,考古專家把這份資料公布之後,在考古學界引起軒然大波,因為明朝永樂時期,那是14世紀初,所造的船隻都是木船,木船排水量那麼大,在當時是不可想像的。

根據洪保的銘文記載,鄭和下西洋乘坐的「大福號」巨輪,排水量達到五千料,「料」是當時的排水計量單位,1料約等於0.5噸,五千料就是2500噸,要知道後來發現新大陸的哥倫布,在鄭和一百多年後,他的船最大排水量才1000多噸。

從洪保的墓中,可見明朝時期中國的航海技術多麼強大,這值得每個中華子孫自豪,專家看到這組數據之後,也變得激動不已,可惜洪保的銘文中未提及鄭和下西洋的原因,或許是為了尋找建文帝朱允炆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邦哥 的精彩文章:

抗日遠征軍一位老兵,不願內戰躲入緬甸,致死堅守自己是中國人
此人比白起更牛,獨自滅掉三個國家,後裔超百位歷史名人
夏雨荷的歷史原型,清朝畫家為她畫了一幅畫,如今價值1.73億
武則天入宮後做了件懊悔事,結果她連殺四人才擺平
歐洲北部有一片區域,中國對它有完全控制權,可惜幾乎無人知曉

TAG:小邦哥 |

您可能感興趣

鄭和下西洋的船到底有多大?明朝太監墓里這行小字,揭開一切真相
鄭和下西洋遭洋專家懷疑,考古專家搬出太監墓,一行字打臉眾人
來,古代黑科技了解一下 鄭和下西洋都離不開它
考古隊挖出一塊唐朝墓碑,專家:鄭和不再是「下西洋」的第一人了
大明朝有鄭和下西洋的航海壯舉,為何在海外卻沒能開拓領地呢?
鄭和下西洋後,明朝閉關鎖國,不是皇帝蠢,而是他發現問題很嚴重
明朝鄭和下西洋的船有多大?跟現在的航母一樣!
同樣是對海洋的探索,為何鄭和下西洋影響力不如新航路開闢?
鄭和七下西洋後,明朝遠航戛然而止的原因,鄭和至死都沒想明白
鄭和之後,明朝再無組織下西洋?別再被騙了,這才是歷史!
鄭和下西洋真的好嗎?明朝欲再下西洋,卻被他勸阻,理由發人深省
故宮發現一幅畫,解開一歷史之謎,學者:難怪朱棣要派鄭和下西洋
為一己之私,他一把火燒了鄭和下西洋的全部資料,使得明朝航海技術倒退了幾十年
乾隆說鄭和下西洋是假的?考古專家挖出神秘圖紙後,被打了臉
比歐洲開闢新航路早一百年,明朝鄭和下西洋開闢新航路
明朝有那麼多人才,朱棣為何會讓太監鄭和主持下西洋
明朝太監鄭和下西洋,專挑老宮女帶著,因為這件事只有她們有經驗
明朝鄭和為什麼能實現下西洋這一壯舉?
太監鄭和七下西洋,本不允許女性登船,為何又專門帶了一群老婆婆
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遠航的結果為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