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抽筋可能是因為過度換氣
馬拉松跑者一定遭遇過小腿抽筋的問題,原因各不相同。 實際上,我們對這種肌肉突然痙攣的問題仍然不夠了解,甚至連美國知名運動醫療屆人士也說:「沒有人確切知道究竟是什麼原因引起了痙攣。」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就在某次馬拉鬆快要接近終點時,在沒有任何準備之下,你的腿開始抽筋? 迫不得已,只好一瘸一拐地蹣跚抵達終點線。而後,痙攣所帶來的刺痛不僅限於腿部,甚至還連帶著手臂和臉。
根據醫生的建議,你重新評估了自己在全部過程中的補給:你很重視營養補給,不論是否感到口渴,平均每5公里,一定會盡量補充適量的水分與食物;為賽事的訓練量也達到了一定的負荷程度。為了安全起見,醫生建議你先以休息為主,至少一個星期以後再恢復跑步,於是在此期間,你努力地放鬆、休息。
GIF/144K
一周之後,你想:「這下應該可以跑步了吧! 」可是,興高采烈地跑了不到15分鐘,小腿卻又不聽使喚地開始抽筋......哎呀!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難道身體不允許自己繼續長跑了嗎? 你還想著參加年底的某某馬拉松賽呢!是該繼續冒險練習嗎?怎麼解決呢?真是令人捉雞......
原來是過度換氣惹的禍
手臂,雙腳和嘴唇發生的刺痛通常被稱為「過度換氣綜合征」,該癥狀是由過快或過深的呼吸所造成,導致身體排出過多的二氧化碳,引發呼吸性鹼中毒,即血液pH值過高,影響了神經系統的正常放電生理過程。部分患者會感到在手、足、唇等部位有麻痹或微微叮咬感、口齒不清、 暈眩、胸痛、心跳加速、手腳冰冷、緊張地笑。患者越緊張,呼吸越快,令癥狀出現惡性循環,嚴重者甚至會昏厥。
該癥狀可由生理或心理原因造成。
跑者在跑步的過程中誤以為自己缺氧,於是調整加快呼吸,但其動脈血中的氧化量仍然正常,只是二氧化碳含量過低,由此引致血管收縮,同時因為波爾效應(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可降低細胞內的PH,引起紅細胞內血紅蛋白氧親和力下降的現象)的影響,讓人體對重要器官的輸氧量減少。
此外,也可能與焦慮有關,當一個人因某些原因而被迫停止鍛煉後會產生無形的壓力,而且這種壓力和焦慮,一般人是無法從表面上感受到的。
按需補水不是越多越好
過度換氣也與勞力性中暑和低鈉血症有關。
勞力性者主要是在高溫環境下內源性產熱過多(如炎熱天氣中長距離的跑者),它可以迅速發生;非勞力性主要是在高溫環境下體溫調節功能障礙引起散熱減少(如在熱浪襲擊期間生活環境中沒有空調的老年人),它可以在數天之內發生。勞力性者更易發生橫紋肌溶解、急性腎衰竭、肝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較高。
排除中暑和焦慮的可能性,還有一種可能是喝了過量的水,導致身體無法脫水而造成所謂的「稀釋性低鈉血症」,主要原因是腎臟排泄功能障礙和心、肝、腎功能受損而導致水在體內瀦留,治療措施主要是限制水的攝入和利尿以排除水分。
解決方法很簡單:衡量自己跑步前後的汗水流失量,即:跑步前體重-跑步後體重+液體攝入量=流汗量。 這將有助於了解自己需要補充多少水分。
補水最重要的不是你該喝多少,而是你失去了多少。如果你在比賽期間喝了很多水,可以試著減少幾天的液體攝取量,看看是否能改變痙攣的問題。雖然你可能在日常飲食中攝取了足夠的電解質,但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流汗量而在口渴的時候喝水,也可能會引起低血鈉症的風險。
了解自身,解決根本
目前尚沒有人確切知道什麼原因引起痙攣,仍然存在許多爭議。有人認為可能是運動員在脫水的情況下過度使用肌肉,這也是一種可能性:身體脫水和天氣過熱,可能使肌肉變得緊繃。
過度換氣而引起肌肉痙攣又被稱為「腕足痙攣」,其中的原因較為複雜。 因此,專家建議經常痙攣的跑者最好前往醫院,評估自我的身體水分和營養習慣以及腎臟功能。
End
點擊展開全文
TAG:陪你跑 |
※腳抽筋有可能是什麼疾病
※糖尿病人不是想運動就運動,運動可能對這幾類糖友造成巨大傷害!
※你運氣不太好?可能是因為沒有打掃
※這個能感受壓力和溫度的軟體機器人,未來可能幫你採摘水果
※一運動就身體不適?可能是呼吸的鍋!
※手抖可能是啥病
※貧血、蛀牙、運動能力落後?可能是你給娃「吃太好」了
※產檢動不動就抽血,抽血前不注意這些,可能會影響最終結果!
※肌肉流失,減再多脂肪可能也只能是胖子!
※你的努力可能換不來進步
※半夜腿抽筋就是缺鈣?原因還有可能是它
※變胖可能不是因為你吃的多
※不能逆轉糖尿病?可能是因為你不想這麼做!
※肌肉酸痛?可能是因為你的筋膜從來沒有放鬆過!
※仿生技術讓「不能」變得「可能」
※你可能從未用過的手機功能
※胖子的憂傷這些運動可能不適合你
※腿腳經常抽筋,不一定是缺鈣,有可能是高血脂在「搗亂」
※動不動就胖了?讓你偷偷變胖的,可能是它,早點遠離吧
※全身過敏發癢,可能是洗衣機造成的,衣服洗不幹凈有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