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理性看待軍博航母模型①:戰鬥機出動率應為核心指標

理性看待軍博航母模型①:戰鬥機出動率應為核心指標

原標題:理性看待軍博航母模型①:戰鬥機出動率應為核心指標

7月底,中國軍事革命博物館展示的數件軍模樣品在互聯網上炸開了鍋。其中,一艘搭載有大量先進艦載機、無人艦載機的航母模型引發輿論熱議。這艘航母模型上搭載有空警-600艦載固定翼預警機等先進艦載機、4條彈射軌道等。筆者認為,這個模型與一旁的「遼寧艦」航母模型相比製作略顯粗糙,尤其是比例尺不嚴謹。事實上,據《環球時報》後續報道稱,「該航母模型不是這次建軍90周年主題展的展品,它也並非代表中國海軍下一代航母的設計方案,而是一件用於航母科普教育的功能演示模型」。

不過,這艘航母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來我國航母的「終極形態」,即接近剛剛服役的美國福特級首艦「福特」 號航母。在外界對大陸航母的熱情空前高漲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對該模型做一細節分析,並就大陸航母的技術演進路線進行一番梳理,以獲得一些啟示。

中國軍事革命博物館展示的航母軍模樣品。

模型解析:艦載機與跑道是看點

該模型有幾個顯著的特徵:航母尾部著陸跑道左側增加了大型停機區,從該航母的寬度(兩架殲-20的長度加一架殲-20的翼展)來看,應該能夠達到「福特」號的水準;外形酷似「殲-20」的艦載機模型出現在航母甲板上,外形酷似X-47B的隱身無人機模型也出現在航母上;島式上層建築結構緊湊,採用三層設計,主桅採用隱身設計,搭載了雙波段天線;由於看不到排氣口,航母很可能使用核反應堆作為動力來源;外形酷似「空警600」的固定翼艦載預警機停留在彈射器的起點;航母裝有四部彈射器……這些都是航母模型的「爆點」。

*殲-20、固定翼艦載預警機和大型無人機上艦

殲-20服役之後,外界對海軍能擁有一款重型隱身艦載機懷有極高的期待。筆者認為,殲-20上艦正是互聯網輿論試圖將大陸航母對標美軍核動力航母所形成的心理預期。未來我國艦載機的發展一定走四代機的路線,但應該不是殲-20的艦載型,其原因筆者在下篇會重點談。

中國軍事革命博物館展示的航母軍模樣品。

固定翼艦載預警機的現身應該是最大的亮點,因為 困擾「遼寧」 號戰力發揮的最大短板,非缺乏固定翼預警機莫屬。直升機預警機的弊端眾所周知:巡航時間短、巡航半徑小。由於缺乏固定翼預警機,評估「遼寧」 號的實際作戰能力與半徑成為一個難題。「遼寧」 號之所以無法搭載固定翼預警機,一種被廣泛認可的原因是沒有彈射器,如美國的E-2C艦載預警機,必須通過彈射才能在甲板上起飛。不過前蘇聯在為其「烏里揚諾夫斯克」號核動力航母測試固定翼艦載預警機時,認為在換裝足夠大推力的渦槳發動機之後,雅克-44是能夠利用滑躍甲板起飛的。只是由於蘇聯解體,所有的試驗都停止了。

模型上搭載的預警機模型應當是空警600,基於運-7的平台改造而來。從尺寸看,空警600的長度超過美軍的E-2D。E-2D雖然先進,但實際使用中暴露出的問題也不少——主要是尺寸太小,只能搭載三名設備操縱員,導致操作人員的工作強度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E-2D的滯空時間。空警600的尺寸更大,能夠為設備操縱員提供更為舒適的工作環境。

*彈射器現身

這艘航母模型上擁有四條彈射通道。根據外形判斷,應該包括蒸汽彈射和電磁彈射兩種方式——這與我國實際掌握兩種技術的傳聞相符。不過,一艘航母不可能裝備兩類彈射器,況且短期內我國的航母即便安裝彈射器,也可能只安裝兩台彈射器。航母模型的島式上層建築簡潔明了,這表明以055大驅的上層建築為起點,我國今後大型水面的上層建築都有可能採用隱身設計和高度集成的一體式桅杆。

大陸航母技術演進路線:對比與猜想

這艘航母所代表的選型實際已經被官方否定,那麼我國航母,特別是下一艘航母到底會採用何種技術演進路線呢?大陸航母一直是輿論場上的熱點。回顧過去兩艘航母的發展歷程不難發現,在看待我國航母發展的路徑上,呈現出「民間更激進、官方便保守」的特點。在很多媒體尤其是自媒體看來,我國航母會在短期內達到美國大型核動力航母的水平,「福特」號航母使用的技術,很快將應用在我國大陸航母上。這種輿論可以概括為「美國有的,我們不僅要有,而且要儘早有,時不我待。」目前網路上盛傳言之003型大陸航母就將裝備「電磁彈射加核動力裝置」。如果這種猜測屬實,意味著中國將通過四艘航母走完美國近70年的航母發展之路

但從航母的實際發展過程看,大陸航母的技術演進路線相當穩妥的。原本輿論期待首艘大陸航母就會使用彈射器,但最終001A就是「遼寧」 號的姊妹姐(不過001A對001內部結構的改進是實質性的)。筆者認為,民間的估計過於樂觀,就如有些自媒體在評價此次航母模型時居然使用了「戰力超過福特級」這樣的話語。如果讓航母的規劃與建造承載太多非理性的因素,我們就有可能走彎路。

2013年,尹卓少將在接受人民網英文版採訪時表示,我國航母的目標是縮小與美國航母的「代差」並最終實現與美國航母的「同代」。這一表態反映了我國航母最終的技術形態。但如何走,則是另一個問題。首先,如何理解「代差」就是個問題。例如尼米茲級的最新一艘「布希」號與福特級的首艦」福特」號,是否存在代差?」布希」號與尼米茲級的首艦又是否存在代差? 筆者認為,航母的動力裝置、信息化程度、艦載機種類和數量,以及彈射阻攔裝置等都是形成代際差異的關鍵因素,但形成代差的最重要因素是航母戰鬥群的打擊能力,其中戰鬥機出動率又是航母的核心指標之一。

航母的建造是在各制約要素妥協下的產物。比如,軍方提供預算和戰術指標,造船廠和艦載機製造商在限定的預算內達到軍方的戰術指標,包括航母的設計、建造和艦載機的選型。 由於 衡量航母/航母戰鬥群戰力的核心指標是出動率,因此,航母的建造和艦載機的選型都要緊緊圍繞出動率這一指標。

(未完待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航母 的精彩文章:

001A型航母離首航還有一步之遙 雙航母時代還遠嗎
二戰美軍一群航母曝光,海軍真的落後太多了
航空母艦再先進,看似落後於時代的蒸汽都不能缺
F-35B「滑行垂直降落」,可攜油料和彈藥返航
中國航母戰鬥群逐漸完善最短板已經逐漸補強!戰鬥力直線提升!

TAG:航母 |

您可能感興趣

航母的主戰力量:艦載戰鬥機
隱形戰鬥機之間的空戰應該怎麼打?戰鬥機能用核動力嗎
採用純戰鬥機搭載的航母戰術是否合理 是否符合海戰戰術的發展
美國空軍或將購買最致命輕型攻擊戰鬥機?使用螺旋槳動力
二戰德國試圖研製的動力機翼戰鬥機 因無法著陸而失敗
戰鬥機過於強調機動性沒前途,隱形戰鬥機需大量中遠程導彈的支持
動物界的「戰鬥機」
二戰初德軍最倚重的重型戰鬥機,卻被英軍戰鬥機打得無法出戰
簡易的戰鬥機器人模型
法國陣風戰鬥機歷史性訪問越南,頭戴斗笠的這型導彈戰力強悍
美海軍TH項目競標很關鍵,訓練好直升機去救落水戰鬥機飛行員
美國空軍試飛一小航模,探索人工智慧應用,打造終結者無人戰鬥機
現實空戰中,戰鬥機憑藉高機動性能夠「反殺」敵方戰鬥機嗎?
號稱戰鬥機的「剋星」,俄軍這款防空導彈實力不俗
挪威空軍北極軍演,戰鬥機耐寒性能的真正考驗
重型戰機飛得快,火力猛,為何空軍還要裝備輕型戰鬥機?
戰地1怎麼使用戰鬥機 戰鬥機使用教程
戰鬥機空中格鬥動態展示
看航展:帶你看梟龍戰鬥機,體驗軍工質量,激發愛國熱情
沈飛雙座重型明星戰機 空軍第一款全系列採用太行發動機的戰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