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學術探討:書法作品中的作者、讀者、作品之間是如何互動聯繫的?

學術探討:書法作品中的作者、讀者、作品之間是如何互動聯繫的?

一、細節決定成敗

是的,其實這個問題的本質你已經觸及到了,在問題描述里也已經說的很明白了。通過細節看一幅作品的好壞其實就是如何去品鑒一幅書法作品

而你說的「很多東西都看不懂,只是覺得有些字看著就舒服、喜歡」,這個感覺——舒服、喜歡——是人的一種主觀上的感受,這就說明了其實對於書法作品,絕大多數人是很容易品鑒其中的好壞的。之所以「看不懂」是因為我們自己缺乏對書法作品專業知識的了解。

因此,我可不可以理解為你說的細節,其實就是從專業的角度上品鑒一幅書法作品,用專業知識解決專業問題。

因此下面我們就先從一幅書法作品的構成要素以及相關的常識知識說起。

二、書法的構成

書法是一個龐然大物,它包含了許多方面,當我們面對一幅作品時,該如何下手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思路著手:

三、廣義上的書法作品要素

如果從廣義上講:書法作品有三個需要考慮的因素——作者、作品和讀者

作者就是書寫作品的人。作者在書法作品中是起著至關重要作用的。書法作品是作者主觀精神的實際產物,實際上是作者人格、審美世界觀的體現,因此在書法作品中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

四、作者——警惕作者光環

但是作者對於書法作品的影響僅限於,在書法作品創作過程中,對作品的塑造和把握。一旦作品完成之後,這個作品就與作者相脫離了,成為了獨立於作者的客觀存在。

因此,我們對於書法作品的解讀和賞析,我們一定要注意既要關注於作者本身,但是又不能被作者本身所困住,成為就人論書的奴隸,讓書法「字因人貴」。這樣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也是非常偏頗險隘的,他不能如實、客觀地反映一幅書法作品的好壞,因此,對於作者的了解,僅限於對作者生活的歷史、背景、流派、思潮的分析,絕對不能用作品外部分析的方法代替作品分析。

不能因為他是一個有名氣的書法家,他是個名人,所以他寫的書法就一定好,藝術水平就一定高,這樣是不可取的。

五、作品——狹義上的書法作品構成要素

如果從狹義上看,一幅書法作品最根本的立足點就是作品本身。前面我們講了作品本身所具有的相對獨立性,那麼一幅作品基本的要素有什麼呢?

(1)筆法與筆畫

毋庸置疑,筆法和筆畫是構成一幅書法作品最主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單元。筆法和筆畫的關係是——筆法是筆畫書寫的方式方法。因此當我們面對一幅書法作品時,看他每一個字,每一個字之中的每一個筆畫,每一個筆畫之中的每一個筆法是怎樣的。

筆法書寫效果的好壞是通過筆畫的外在和內在來體現:

外在的我們稱之為線條,內在的我們稱之為筆力。

線條的剛柔強弱、筆力的或秀雅、或陽剛,則體現書寫者的心境、書寫風格、書寫心態,進而體現書寫者的修養學史涵養的體現。

因此,當我們看一幅作品時候,這幅作品中每一個字的每一個筆畫怎樣書寫,線條怎樣,是否有筆力,這些書寫是否符合法度規範、是否遵循傳統,這些是筆畫、筆法方面的問題。

(2)間架結構

間架結構與筆畫筆法一樣,是基於單字的基礎上提出來的。但是間架結構相對於筆畫筆法來說是研究的筆畫之間的排列組合、穿插迎讓、粗細胖瘦等局部整體情況,是區別於筆畫筆法的細微觀察,以一個局部的整體加以看待。

間架結構的分析,可以從某種程度上體察處書寫者的心態心境。印象最深刻的是我看弘一法師的書法做作品時,那種震撼。當然這張震撼不是說弘一法師的書法寫的非常怪,不是說有視覺衝擊力,而是弘一法師那種靜若止水、空谷幽蘭的心境在字裡行間表露無遺,非常明顯。

比方說,法師在書寫作品時,有意無意之中將作品寫的非常散,這種散,在筆畫上體現為筆畫的細弱,這種細弱,在線條上表現為非常柔和,但是又不是那種孱弱,柔中帶剛。筆力適中,非常有彈性,以柔克剛。

另外,結構上的鬆散,體現在筆畫之間的狀態分布,弘一法師的書法很有特點,筆畫細弱卻有力,結構散漫卻不失骨架,頗值得玩味。在結構上,通過對筆畫之間鬆散的布局安排達到一種黑白相間的平衡,類似於禪宗講的那種虛靜和空色之辯。

這是在間架結構上,通過觀察間架結構的安排,疏密、排列組合、穿插迎讓、粗細胖瘦等細節之處觀察一個書法作品。

另外間架結構在形成之時,往往會有固定的傳統法規、法度規範,這些也是考察的要點,這些法度細節也非常重要。

(3)章法

在章法層面上,是高於筆畫、筆法、間架結構分析而得出來的對於一幅書法作品的整體觀感。因此是綜合多個方面形成的整體觀點,也是一開始大部分人對於書法的整體印象的來源和原因。

但是章法也有很多考察和值得注意的地方,比方說字與字之間的疏密關係、行與行之間、列與列之間的分布情況,行氣、神韻以及在這其中體現出來的精神韻致,都是非常重要的考察點。

這些是屬於書法書寫的部分,章法常識部分比方說對於印章的使用,落款位置、落款的大小書寫等等都非常重要。

對這些常識的掌握情況,可以間接反映書寫者的水平高低,文化素養的好壞,這也是值得注意的要點之一。

六、讀者——作品和作者的再生產者

讀者雖然置身於作品之外,不參與作品創作,也不對作者產生影響,但是卻是一個作品意義的挖掘者和發現者。因此,在品評一幅做品時候,讀者常常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有沒有好的評價,有沒有對作品足夠的認識和意蘊的挖掘,也是評判一幅作品是好是壞的重要方面。

在這方面,我們可以看二王書法,比方說王羲之的書法《蘭亭序》。後世讀者對他的品評鑒賞已經足夠多了,相關的研究論著可以說在中國書法史上可以說是汗牛充棟,史不絕書。

歷朝歷代的學習者、研究者,不僅僅是對蘭亭序的書法加以讚美,而且僅僅就王羲之書法中之字的研究,就已經很全面了。我們且不說這個說法到底有沒有道理,但是從這個例子中,我們可以很清晰的看出來,讀者對於蘭亭序的解讀研究,儼然已經超越了王羲之的本意和作品本身,蘭亭序甚至成為了書法文化的代名詞,王羲之無疑是書法家的代表了。

因此,讀者對於一個作品的理解、解讀、欣賞、評價,本身就是作者和作品的外延和延伸。因此,讀者通過這種方式參與作品在歷史地位中的確立和構建,也讓作者確立起了在時間先後序列中的歷史地位。

以上是我對如何品評書法以及書法各個要素之間如何影響作品評價的分析,僅供參考,覺得不錯可以點個贊、關注、支持我們哦!您的關注是我們不斷前進、創作的動力!感謝您的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松風閣書法日講 的精彩文章:

誰是第一個叫王羲之「書聖」的人?
學術探討:為什麼書法中的筆順非常重要?

TAG:松風閣書法日講 |

您可能感興趣

書畫大家作品被作偽的故事與手法
美術?書法——齊人的書法作品和徐立業的繪畫作品 雄健闊大!
釋、儒、道、禪等之崑崙書法作品
淺談書法作品的藝術欣賞
美術?書法——王壽傳的書法作品和張寶啟的繪畫作品 筆墨精到!
美術?書法——杜江的書法作品和徐立業的繪畫作品 沉雄渾厚!
不朽的太空史詩巨作,這部作品堪稱「動漫中的藝術品」
商燕虹書法作品欣賞——楷、行、草作品
美術?書法——周保國的書法作品和馮漢民的繪畫作品 遒勁大氣!
書法作品的審美與鑒賞
將遊戲做成藝術的作品
作品裡的愛情
從思想和文字作品之間的關係來談讀書和做學問的方法
這些自然攝影作品,宛如藝術家的精彩畫作!
作家、時評人曹宗國的主要作品
作者真島浩揭曉他的新的漫畫登場妖精的尾巴關聯作品
核心作者作品推薦:情解陸遊
製片人王秋翔:製作出藝術與商業相結合的作品一直都是我不變的追求
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書法作品
看完魯豫的書法作品,再看董卿的書法作品,網友:假把式與真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