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對付那些超過500頁的磚頭書?
書厚,本是「賺」的;主要是重,除非危坐,對半躺或全躺的懶讀姿勢而言,長時間托舉,頗有挑戰,頭左歪右歪,肩左抬右抬,總覺得哪裡受力不對。如果還是精裝,那就更加要命了。許多厚書不惜工本,厚殼套裝,有點過分整飭的社交儀範,簡單瀏覽或擺在架上確實極為悅目,但真正到精讀長讀之時,就有點降低了家常的舒適度。同樣是做全集,上海譯文做博爾赫斯,17冊軟封,本本輕淡若無物,極便於隨身攜帶。譯林社做卡爾維諾,21冊精裝,部部可以去砌明城牆,但不會選擇帶出門(可能也怪我臂力稍欠,譯林君多包涵則個)。最理想的厚書是簡裝、輕型紙,紙色不要太白,頁邊留白不要太寬,這樣的話,500頁上下,所唯一要計較的就是書的內容了。
考慮到購買及閱讀的綜合成本,我會非常多疑、謹慎,心態接近小本生意人要投資大買賣似的,一般都是有同行或可靠出版人做了背書,同時我也會儘可能地收集一下綜合周邊信息,要不慢慢冷卻了心思,從頭腦里那片「虛擬等候區」里將其刪去;要不就越來越有一種「打定主意要糾纏一場」的熱戀心態,然後便挑個周末,開足馬力、十分放心地一頭撲進去了。出於此故,對於值得一讀的磚頭書,我覺得我也有義務,像接力棒一般,繼續把這個背書做下去。
比如《中性》,是同城作家王大進推薦的。我與大進平常交談不算多,談書更是極偶然。記得當時,他瞪著他很認真的濃眉大眼簡潔地說:好,寫得好。我定睛仔細看他,覺得值得信。回家就買了,買了就讀完了。然後就開始往下傳了。
作家傑弗里·尤金尼德斯是美國當代作家,60年代生人,成名作是《處女自殺》,後來被導演科波拉之女索菲婭·科波拉改成電影《折翼天使》,還蠻成功的——這是我後來了解的,遂把不算厚《處女自殺》也囫圇吃了。還是講回他的這本《中性》。這是尤金尼德斯的第二本長篇,此書後來斬獲普利策文學獎。我這裡不講梗概,你若需要,自去網搜。但那種高度濃縮的一言以蔽之,是不公平的也是愚蠢的。這跟好吃東西一樣,看美食圖片根本管不了事。我只提醒你一下,此書譯者是主萬、葉尊父子,共四大卷,他們每人兩大卷齊頭並進。主萬的譯筆,我個人覺得是絕對一流的。可惜未等全書統稿結束,主萬先生不幸病故,此可謂絕筆譯作。這使得我在長讀途中,懷了更多一層的珍愛感恩之情。
再說的一部,還是美利堅的。也可能在美國當代,一流大作家總歸是干幾票「大活兒」的。菲利普·羅斯在壯年期也是體量驚人,比如以《美國牧歌》打頭的美國三部曲(未讀,無發言權),到晚年才開始變薄了,我讀的《凡人》就較短小,有衰年之美。下面要講的這位喬納森·弗蘭岑也是巨制型的,他的《糾正》(2001年)與《自由》(2010年)都是大部頭,分別為612、601頁,且在美國也都是颶風般的影響力。
《自由》出來時,還是奧巴馬主政,書商的廣告說辭是:出版前,奧巴馬搶先閱讀,讚歎無比——好了,這後來還引起了視平等權高於一切的民眾抗議:總統濫用職權,連書都要搶在普通讀者前面。這自然屬於編外花絮,但還有更具說服力的這一條:十年來唯一登上《時代》封面的作家。我也頗為耳順地接受了這等等的訊息,認認真真地切碎吞讀。幾年以後,國內又引進了《糾正》。我也再次與之長跑:兩書相比,我更喜歡《自由》。但總的來看,弗蘭岑這兩部長篇的寫法都極老實本分:全知全能敘事,絕對現實主義,家庭中心式的人物搭建,中產階級的智性與普遍危機等。可能正是這種素麵式的對生活本身的耐心摺疊與反覆打開,贏得了最廣泛意義上的美國眾生共鳴。或者這本來也就是一條寫作法則:如果材質足夠結實沉著,就不玩什麼結構、概念與花里胡哨啦。
英國作家搞大部頭,跟美國作家不同,最起碼《佔有》就是另一種氣質:學院派與貴族氣,風格偏古,也可能是有意做舊,就像正宗英國人從來就覺得穿新衣服是有點粗淺的,最得體的是起碼放上兩個季節再作考慮,如果能穿老祖母的裙子,則更高一籌了。
寫作《佔有》的A.S.拜厄特本身就是批評家出身, 先後畢業於劍橋與牛津,還獲得過大英帝國司令勳章與大英帝國女爵士勳章,我沒有具體去查這兩枚勳章意味著什麼,但這或許可以說明,為什麼整本書都帶著那種維多利亞式的固執與過分的羞怯:對愛的羞怯與繁複的追求,對學術聲名的羞怯與迴旋式索取,對收藏品的羞怯與乾脆就使之徹底隱匿。
看《佔有》,很像在讀論文,這個比喻可能會嚇著你,我的意思其實是:拜厄特寫得特別嚴謹,明明是虛構的學術與愛情疑案,可讀上去簡直就無一不無出處。這太難了,了不起。636頁,我只通讀了一遍,目前暫無複習計劃。
順便說兩句希拉里·曼特爾的《狼廳》,也是630頁之巨,不僅暢銷而且文學聲譽極高,當年擊敗諾獎得主庫切與拜厄特女爵,獲年度布克獎。《狼廳》毫無疑問應當是好的,不過我因為個人之故——屬牛,讀歷史類題材如聽高士彈琴,我未能讀完。但我想順手備忘在這裡,供有勇有識之士飛蛾撲火、火中擷英。
也攻打過別的英國磚頭書,不過更是屢敗記錄。《雲圖》作者大衛·米切爾是很當紅的,我最先接觸的是其《幽靈代筆》,雖然只有400多頁,但那種東一榔頭西一棒的蒙太奇寫法,所謂「世界的九個角落,21世紀英語小說全新模式與風貌」,感覺是絕對技術主義的,並沒有任何心靈的參與感,著實讓我消受不起,真疑心我落後並永久滯留在了20世紀——自覺倒也挺甘美的。到今年,國內又引進了他的《骨鍾》,長達634頁。出於貓的好奇心,我又試了試,半頁之後即舉白旗宣告放棄:氣息跟我不對付。不過我也看到有非常迷狂非常享受的讀後分享,說是端坐一天沒有動窩。這很好,所有的果實都不會白白成熟,也不會默默腐壞。
換個花色。來一本非虛構吧:《巴黎燒了嗎?》。就算我的眼光常常走眼,但你絕對可以對讀庫和譯者董樂山投以無條件的信賴。把時間交給他們,跟交給春天的泥土一樣,總會長草或開花的。《巴》是寫二戰尾聲,1944年的8月,在巴黎發生的幾乎一切事情。一切?我誇張了嗎,那麼請讓我抄一下書腰,這是我最樂意保留的一條書腰:1000天採訪,800人口述,536段經歷。
《巴》的好,不全然是因為二戰或巨大採訪量,最讓我激愛的是全書的筆調,除了冷靜準確的紀錄片原則,還有一種來自勝利者的驕傲與謙遜——我不是故意要用這對反義詞,是真的,這兩股氣息在全書里有和諧的混雜感,哪怕寫狂歡,寫陰謀,寫死亡,寫驚人的決定,寫可笑的緩慢的細節,都是那樣的有禮而剋制。你在每一個字裡行間都能讀到:這是剛剛獲得勝利與自由的人們,在極其耐心地共同回憶,從被漫長戰爭所掩埋的肉體灰燼里重新復原出1944年8月的巴黎。頁數:548,小開本,輕質紙,一點不像歷史那麼沉。
魯西迪的《午夜之子》。我以前在微博上也薦過,轉錄如下:花了七天,連肥瘦肉帶硬骨頭加湯汁囫圇吞下《午夜之子》,真差點兒看個半瞎加消化不良加肌肉勞損(精裝580頁,活活舉得手腕子酸疼)。如果你喜歡排山倒海、遣神調鬼、天花狂墜的風格,那麼歡迎進入這個暗黑宏大深不可測瘋魔哀傷的世界!
這本書有很多排行榜推薦過,已是大熱,這裡也不必再費口舌了。但是我不推薦他的另外幾本。一本是比較早由江蘇人民社引進到國內的《羞恥》,還有是隨著《午夜之子》的大紅,後來又引進的他的《佛羅倫薩的神女》、《摩爾人的最後嘆息》,不過以我讀過的《羞恥》和《佛》來看,主要的特點是以混亂和饒舌取勝,但亂完了,也就完了,比起《午夜之子》,實在差了很多。如果你只打算讀魯西迪一本書,那就直接認領《午夜之子》吧,你會度過一連串精彩絕倫的午夜的。
《畢司沃斯先生的房子》、《胡利亞姨媽與作家》、《寡居的一年》、《別名格雷斯》、《幽靈之家》、《蜘蛛女之吻》、《2666》……類似的磚頭書目,還可以寫上好長啊,但不想再繼續了。因為寫至此處,突如其來的,就湧上一陣自我虛無感,是沉痛是迷惑也是感傷,無數個夜讀的片斷倏爾再現,然後暗諷般地混沌消失。我感激這些厚磚頭的無言陪伴,但陪伴過後,清風撫面,簾動復簾止,實可謂漫卷詩書喜亦悲,拔劍四顧心茫然。說到底,上文所講的這些長篇巨制,也並非是很要緊的必讀書,我說歸說,您回頭找了看的話,挺好,沒精力看,也無妨——生活絕不會因此少了什麼,當然,也絕不會多了什麼。
文| 魯敏
本文刊載於20170809《北京青年報》B3版
文藝能超脫
評論是態度
北青藝評
點擊展開全文
※阿維尼翁藝術節的異質感
※「亦舒熱」持續三十年是何道理?
※有一種表演叫做「中國觀眾」:一份關於戲劇事故現場的勘察報告
※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那樣嗎?才不是
TAG:北青藝評 |
※這三張紙幣,總價超過2000元,你家還有嗎?
※這兩張2005版百元紙幣,價值超過10萬元,你見過嗎?
※這兩張2005版百元紙幣,價值超過10萬元,大家見過嗎?
※這張鈔票只發行了6000萬張,如今一張價值超過200塊!
※深度超過12000米的科拉鑽孔到底是怎樣的鑽孔呢?真如傳聞中說得那樣嗎?
※據說,超過100個人都收藏了這22款衣櫃設計!你確定不看一下嗎?
※是什麼讓你愛上一隻超過100歲的兔子?
※他專註拍貓5年,「貓片」超過20000張,每一張都萌到你心裡去了!
※40歲前一定要去的50個地方,超過10個你都厲害了!
※在那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的世界屋脊,你還記得那年你到過的林芝嗎?
※什麼遊戲會讓你玩超過100個小時?
※40歲前一定要去的50個地方,超過「10個」你就厲害了!
※這個哥們測評了超過1000種牛肉乾
※618怎麼做才能超過雙11?
※這樣的二元紙幣,價值超過6000元,你能找到嗎?
※貳角紙幣一定要收藏這種的,價值超過2000元!
※同事一家年薪幾十萬,卻只用著不超過100塊錢的……
※他專註拍貓5年,「貓片」超過20000張,每一張都萌炸了!
※那些1年加班超過300天的人,後來都怎樣了?
※你們會花超過5000元去買一雙中國製造的鞋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