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根本沒有什麼絕對的「功能性訓練」

根本沒有什麼絕對的「功能性訓練」

作者:王彥桃、張丹玥

現在越來越多的教練開始進入健身行業,經常會遇到一些概念理解不清楚的教練來與我交流。「什麼是功能性訓練」就是一個最常出現的話題。比如什麼訓練算是功能性訓練?是不是用小器械的訓練就叫功能性訓練?要做功能性訓練就不能負重深蹲了是嗎?

我的回答都是:「功能性訓練」可不是這麼定義的。換句話說,沒有絕對的「功能性訓練」。

現在一些市場宣傳對我們理解功能性訓練沒有起到推動作用,比如「你需要知道的5個功能性訓練動作」、「運動員必做的功能性訓練」,「健身房必備的幾個功能性訓練器材」 等等。

其實功能性訓練或功能性練習(functional training 或functional exercise)最早起源於康復界,主要用於治療一些由於損傷而使身體某些功能喪失的患者,希望通過針對性的動作訓練來幫助他們恢復身體基礎功能。由於這些患者身體的動作功能還不太健全,不能用傳統健身房的健身訓練器械和練習動作,所以治療師們採用了一些彈力帶,瑞士球和小器械來施加阻力或者提供輔助。

真正把功能性訓練這個概念帶入競技體育領域的還是Gary Gray,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他發現傳統的力量訓練/體能訓練沒有關注人體的運動功能,只是在練肌肉力量,比賽的時候這種力量使不出來,運動員的靈敏度和動作控制能力差,容易受傷。他提醒體能教練要注意培養和發展你的運動員所需要的身體功能,而不要過度關注局部肌肉力量。

數年之後,把功能性訓練理念發揚光大並得到廣泛認可的教練是Mike Boyle(算一算鮑爺當體能教練已經三十五年了)。同樣認同功能性訓練這個概念的還有Gray Cook、Mark Verstegen等體能訓練圈赫赫有名的人物。甚至有些功能性訓練小器材都是這些人幫忙設計的。

Mike Boyle對功能性訓練最簡單的定義就是「有目的的訓練」。它不以訓練內容、訓練動作和器材而界定,而應該由訓練目標來決定。

比如Gray Cook就這麼說過,如果你的目標是提高縱跳摸高的能力,而深蹲訓練可以幫你提高這個能力並且沒有負面影響你的基礎動作功能,那麼深蹲就是適合你的功能性訓練。

所以「敲黑板了啊!」沒有任何一種訓練動作、內容,練習方式可以被稱為是絕對的功能性訓練;使用了某一種為完成功能性訓練而設計的器材、工具並不代表你進行的就是功能性訓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言鼎MovementAcademy 的精彩文章:

從雙側到單側,Michael Boyle為何做出如此轉變?

TAG:言鼎MovementAcadem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