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熱、解毒中藥 放涼喝更好。
許多中藥湯劑適合溫服,但不是所有的中藥都是如此
「快趁熱喝。」喝中藥時,大多數人都是趁熱喝,怕放涼了影響藥效。確實,許多中藥湯劑適合溫服,但不是所有的中藥都是如此,有一些中藥放涼了喝效果更好。
中國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藥學部主管中藥師廖小紅指出,不同的藥劑、不同的時間,最佳服用溫度有所不同。大部分中藥湯劑採用溫服法,但這種「溫服」不是趁熱有點燙口就喝。
「當藥液的溫度在38℃以上或35℃以下時,人對苦味的味覺是最不敏感的。但是38℃以上的溫度可能過高,對口腔和喉管不好,因此,最好是將藥液的溫度控制在20℃到35℃。這樣服藥溫度適宜,既保證了藥效,又不會影響服用。」廖小紅說,溫服,就是指把煎好的湯藥冷卻到35℃左右服用。
接近人體內環境的溫度,一方面不至於因溫度過高造成口腔及胃腸黏膜燙傷,另一方面,溫服與腸胃之性相合,減少藥液偏冷偏熱,對胃腸產生刺激而引起嘔吐或胃脘不適等癥狀,利於藥物吸收。
當然不同的季節和患者體質的不同,也決定了適宜服用的藥物溫度的變化。比如寒冷季節最好是溫服藥物;老人、兒童、孕婦及久病體衰的患者,最好也是溫服藥液。
溫服是喝中藥的「默認方式」,但有些中藥是要冷著喝才能更好地發揮其藥效。廖小紅指出,一般以下幾類中藥適合冷著喝:
一、有清熱解毒消暑功效的中藥需冷服。如具有清熱生津功效的白虎湯,主要用於大熱、大汗、大渴等。
二、具有涼血止血、清熱利尿的藥物。如小薊子飲,主要治療小便赤澀熱痛、尿中見血等。
三、收澀固精功效的中藥湯劑也需冷服。包括金鎖固金丸、固經丸、固沖湯等,主要用於治療遺精滑精、腎氣不足、膀胱失約所致的尿頻遺尿等證。
四、中毒的病人服用解毒劑也宜冷服。因為冷服可使毒物之瘀滯易於排出,嘔吐病人服用湯劑也宜冷服,避免加劇嘔吐。
※隱藏在鄉村的一味中藥,腰間盤突出的趕緊收藏!
※古裝劇里的「靈丹妙藥」,原來是這麼來的!
TAG:中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