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窮山惡水出「教師」!

窮山惡水出「教師」!

窮山惡水出「教師」!

徽州

說到黃山,文化人多想到徽州。就名字給人的印象,「黃山」多一些奇山異水,「徽州」多一些歷史文化,這些都是純主觀的東西。

窮山惡水出「教師」!

恩施大峽谷

奇山異水,說白了就是窮山惡水,遊客感受的是快感,居民感到的是度日如年。但是,沒有這「窮山惡水」,日子怕是一天也過不下去,不能站著說話不腰痛。

窮山惡水出「教師」!

黃山腳下

《管子》曰:「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民間則有一句俗語:「窮生奸計,富長良心。」二者的意思,都是差不多的。這些聽起來怪有道理,其實也不一定有多少道理。「為富不仁,無商不奸」,畢竟也是事實。

窮山惡水出「教師」!

桐城龍眠山

傳統社會中,「奇山異水」與「窮山惡水」,基本上是個等義詞。相對於世界著名的景區,桐城山水亦很聞名。姚鼐在《劉海峰先生八十壽序》順便說過這個地方:「夫黃舒之間,天下奇山水也」。

窮山惡水出「教師」!

姚鼐文稿卷

所謂「黃舒」,指的是當時的黃州、舒州。舒廬大地地傾東南,廣袤大地上的自然來水,由桐城而注入長江。由東及西,溯江而上,這是他們當年的基本社交範圍。姚鼐筆下的「奇山水」,明顯是一種文人情懷。因為對苦於生計的百姓來說,這就是十足的窮山惡水。民國時桐城縣域約350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不足60萬畝,聯想到明朝,這麼一方土地,耕地自然是少得可憐。

窮山惡水出「教師」!

菜子湖

桐城有句古話,叫做「窮不丟書,富不丟豬」。什麼叫「窮不丟書,富不丟豬」?現代人的解釋,通常都以為是「窮人要念書,富人要養豬」。其實,「豬」與「書」熟語,準確地講,它是「互文」。也就是說,無論窮人還是富人,家裡都要養豬,都該給孩子讀書!養豬,是這裡的人們維繫生存之後的副業與經濟。舊時桐城,水網發達。這些湖叉,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湖泊,而是季節河——雨季是湖泊河流,旱季變成濕地,或是水田旱地,水生植物或作物,十分豐茂。可耕土地資源的饋乏,優厚的山水資源給予了彌補。因為這裡有獨特的資源,辛苦種地,不至於餓死,養養豬成本低廉,家底子薄也掏得起給先生的份子錢,讀書人的隊伍,相對壯大起來,讀書成為地方風氣。地方風氣崇文,前提是要有這樣的經濟基礎。糧食填不飽肚,誰還去念書?口袋裡掏不出錢,有誰來教書?孔夫子與陶朱公都不是雷鋒,那些「自拱自食」的豬,天生的犧牲與獻身精神,著實才是令人敬佩的。土地維繫生存,山水在孕育著文化。正是有這樣一頭不平凡的豬,顯得格外生逢其時。

窮山惡水出「教師」!

陳瑤湖

桐城東鄉有一句熟語:「陳瑤湖母豬,自拱自食」。陳瑤湖是舊桐城眾湖泊中的一個,水淺,多青草,多蓮藕。除了人食,惠澤於豬。尤其是富有見識的「老母豬」,白天帶著小豬下河,晚上自己回來,一年的生計,基本上都能「自收自支」,不需主人撥款養活。主人只要放它們出去,它們就能茁壯成長,長大成豬。生存危艱,心存亢奮,在一頭豬的物質掩護下,這個地域才急速的邁向了文明。物質匱乏,孤獨無助,文化繁榮的擔當者,是豬不是人。正是這類豬的介入,加快了這個地域的開化進程,使這個地域逐漸顯露人文精神。

窮山惡水出「教師」!

桐城派文會

自明至清,「桐城派」崛起,雄居中國文壇三百餘年,為中國文學(文化)史所僅見。「舒黃之間,天下之奇山水也」,姚鼐如斯解釋「桐城派」的起源,實質上是一種概念化的地靈人傑之說。桐城的「人傑」,可見於三百年間近千名「桐城派」的桐城籍作家。 「桐城派」終於清末民初,但相關學術研究迄今仍方興未艾。就「桐城派」研究的學術層面而言,今人多著眼或局限於作家與作品自身。這種研究方式,付諸一般的學術領域,並無多少不妥之處。但就「桐城派」研究的個案而言,小題大作的傾向也很明顯。

窮山惡水出「教師」!

對聯

「天下高文歸一縣」——「桐城文派」的流派特徵,是以教師為主體的作家群。姚鼐所言的「天下之奇山水」,同時見證的除山水綺麗外,是地方農耕不能發達之狀。農耕發展的困難,傳統文化的負面影響,桐城商業便不會走徽州之路,使「讀書—科舉—仕宦」之路成為必然。但能走到「第三步」的人,畢竟極少。而走到「第二步」的讀書人,最終多以執教授館為生。即便是走到了「第三步」,如姚鼐、吳汝綸等,最後仍常見辭官謀館,作書院山長。他們鎖定科舉的指揮棒,因教學的需要既要作文,亦要講文,文風必須介於「廟堂文學」與「山林文學」之間,即須講「義理、考據、辭章」,以保證應試的需要和文章的精彩。

窮山惡水出「教師」!

方苞 書法

早年,姚鼐欲投戴震門下,為戴震拒絕。但戴在給姚的回信中,提出了「義理、考據、辭章」的治學要求。姚鼐將戴說作文學解,本是曲解,或言賦予戴說新的內涵。

窮山惡水出「教師」!

馬其昶

縱觀「桐城文派」的作家作品,流派特徵並不明顯,只有「教師」這一身份十分醒目。方苞、姚鼐、劉大櫆、吳汝綸、馬其昶、姚永朴如此,桐城之外的管同、梅曾亮、張裕釗、林紓同樣以執教為業。而終身為官的張英、張廷玉、姚文然等桐城人,雖有文章傳世,便不能計入「桐城文派」。劉大櫆的曾祖父、祖父、父親,這四代全都是教師。

窮山惡水出「教師」!

梅曾亮為楊以增刻 田黃石閑章

所謂的 「天下之奇山水」,原本是「窮山惡水」。「窮山惡水」出這出那,在桐城出的則是「教師」……

窮山惡水出「教師」!

古代 教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閑情偶記 的精彩文章:

古代有年輕漂亮的尼姑嗎?庵中故事很震撼!
這樣修《家譜》,可以找到祖宗中有人當過皇帝、宰相!
「天下第一名門」是曲阜孔氏,哪個家族敢稱「天下第二」?
年輕漂亮的「乾女兒」,憑什麼掙了無數的錢?
普洱茶是不是致癌,「史學」比「科學」更管用!

TAG:閑情偶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