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怎樣才能當一個好畫家?

怎樣才能當一個好畫家?

9月10日

ON SEPTEMBER 10

教師節

怎樣才能當一個好畫家?

繪畫,從表象上看,對客觀物象進行描繪和再現是其最基本的功能,但從本質上說,繪畫又是創作者自身情感、趣味和修養的表達。對於這後一點,中國畫尤其重視。中國畫講求「傳神」、「寫意」,把是否表現出自然造化的神韻和意境、是否傳達出畫家的情感和品格,作為評價一個畫家或一幅作品的最高標準。例如中國畫的品評標準,有「神品」、「逸品」之說,不妨這樣理解:一幅作品能窮盡自然物象,畫出了對象的神韻,可以說是「神品」;而一幅作品做到了「超然物外」,逸出了再現物象的窠臼,很好地憑藉物象表達了作者的內在情感和審美趣味,則可稱為「逸品」。

中國哲學講「形而下為器,形而上為道」,無論文學、繪畫、書法乃至戲劇,種種藝術形式,歷來講究精神氣質的養育,外在的物質性的東西——文學的語言、繪畫的筆墨或戲劇的身段等,是達到精神高度的憑藉,而不是最終的目的。

由此可見,技法的磨練雖是學畫的必由之路,但內在的修養才是成為一個好畫家的關鍵所在。內外兼修,是通往成功的正途。

具體到山水畫的學習上,「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在傳統摹習和對景寫生中練習、揣摩造型和筆墨的技法, 學習山水畫表現技法的一些規律和知識,這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做好這些基礎性的工作,打牢基本功的底子, 才有可能遊刃有餘、舉一反三地進行山水畫的創作。然而,許多學畫者往往醉心於這些「形而下」的筆墨技巧的學習,而忽略了對自己內心修養和精神氣質的培育。說到底,中國畫尤其是山水畫,最終追求的是「以物寫我」, 是「感物吟志」,當作畫的目的是表現主觀的情感和趣味的時候,作畫者的內在修養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對於繪畫作品精神氣質的追求,是學畫者不可迴避的課題。儘管這看起來是一個「玄妙」的話題,有著「只可意會,不可言 傳」的困難。

關於山水畫學習的「內功」修為,不妨分兩個角度來理解。其一,是「傳神」的能力。黃賓虹說得好:「山水乃圖自然之性,非剽竊其形;不寫萬物之貌,乃傳其內涵之神。」我們研究歷代名作的構圖、造型、筆墨、皴法,習得熟練的筆墨技巧、造型能力,以及山水畫的構成 規律和創作法則等,又在對景寫生中體會這些基礎知識的靈活運用。不管是向傳統學習,還是向自然學習,都可以歸結在「以我寫物」的範圍內。黃賓虹在談到「師造化」 的時候說:「學習初期,誠不克以自然為粉本,小至山石紋理、樹態雲影,無不就景體驗,所以『狀物寫形』也。大至山巒起伏,泉石安排,盡量勾取輪廓,所以學『經營 位置』也。」也就是說筆墨的研習、造型能力的提高,在臨摹、寫生的過程中對技巧進行磨練,都是「初級」的內容,是達到更高境界的基礎。但是,他接下來說:「然師造化一語,尤須更進—步,覽宇宙之寶藏,窮大地之常理,窺自然之和諧,悟萬物之生機,飽游飫看,冥思遐想,窮年累月,胸中自具神奇,造化自為我有。」在臨 摹、練習、寫生、創作的過程中,時時注重對自然物象之 「神韻」的體驗和追求,有意識地去感悟和表達天地之 「內美」,久而久之則「造化自為我有」,黃賓虹的說法,正可理解為對(南朝宋)宗炳的「澄懷味像」的深化 理解,也是指出對畫臨摹與對景寫生時不僅要用眼還要用 「心」。能循此努力,作品的質量和作者的品位必然獲得提升。

另一方面,不妨稱為「表意」的能力。從表現的角度說,繪畫,尤其是中國畫,是創作主體內在情感、審美趣 味的形象化。所以在「外師造化」之後,還是要歸於「中得心源」,比起完美地再現自然之「象」,更高明的畫家能夠「超以象外,得其環中」,借對自然物象的描繪,達到抒寫胸中逸氣的目的。這就對作畫者的修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觀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情意從何而來?「我才之多少,將與風雲而並驅矣」。一個畫家的才學、修養、悟性,在作品中會自然而然地流露,無可遮掩。而這些內在修養的流露和傳達,最終決定了作品的意義和價值,決定了畫家的水平和品位。缺少了這些,即使技法再高明,也只停留在能工巧匠的水準上。這種內功的修習,其範圍極其廣闊,包括哲學、文學、美學、宗教,甚而一個人的情感、道德和生活經歷等等。

綜上所述,當一個好畫家需要兼修。兼修,指內外兼修。作畫是技術,更是文化,技術的發揮靠文化作底蘊。提高文化一靠傳承,二靠實踐。傳統中國畫無疑是一份寶貴的遺產,善用遺產就應該把它作為啟動發展的財富。傳統包含文化心理、文化知識和筆墨技巧,是「綜合實力」 的傳承。無論東西方,好的畫家都具有良好的文化修養。中國畫正是通過筆墨造型,傳達畫家的立意、情趣,反映畫家的文化素養與生活的積累,看出其人品、氣質、性格,進一步透露這一時代人的特徵。這些看不見的、形而 上的內涵,左右著筆、墨、形、色、章等看得見的、形而 下的畫面形式。筆墨既是造型的載體,又是情、意、趣的載體,所以筆墨在中國畫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怎樣才能領會與傳達筆墨的趣味,是靠內心的文化底蘊作基礎的,看不出或表達不出畫的趣味是文化不足,內涵不夠,因而要當一個好畫家,不僅要在狹義的筆墨基本功上下工夫,還要在廣義的文化傳承和生活積累上下工夫。

為更清晰說明它們的關係,列一圖示如下,並簡要說明。

圖右半,是畫家的作畫過程。

當一個人的文化知識有相應基礎時,生活中的日常細節都可能觸發創作靈感,激發起創作熱情。例如蘇東坡當年被「下放」到長江邊的黃州,看到江邊的「赤鼻磯」, 由此而聯想起赤壁,先後寫下了前後《赤壁賦》等名篇。杜甫因自家茅屋為秋風所破而寫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名句。詩人如此,畫家也一樣,聽到蛙聲,畫了「蛙聲十里報豐年」;看到杏花開,想起詩句「紅杏枝頭春意鬧」而畫了精彩的花鳥畫。

畫家的文化素養與生活積累,和人品、氣質、性格等相互制約,又相輔相成。

文化素養與生活一碰撞,觸發了靈感,產生了激情, 在理的制約下,產生有價值的意念。一旦有了立意,定會考慮用什麼方法來表達,才會引起觀眾的欣賞趣味,然後付諸筆墨而成形。情、理、意、法、趣,都是看不見的意 識,屬於形而上的範圍。筆墨和形,是看得見的技巧與圖形,屬於形而下的範疇。技巧的表現,受到看不見的形而上的意識所操控,因而畫家不僅要練技巧,更要提高修 養,畫內功與畫外功必須兼修。一個人的審美趣味,必然在作品中透露出來,作品的格調高低、雅俗、忠奸、正邪,顯示人品與畫品的內在聯繫。

圖示的左半部,是觀眾欣賞的過程。觀眾先看到的是「形」。如果畫得精彩,可令人驚奇,於是才去繼續讀筆墨,體會其趣味,產生喜悅之情, 進而思考畫的內涵,並延伸其意境,與畫者共鳴。這個欣賞過程,觀者與畫者的文化品位是相對應的,不同的品位很難產生共鳴,所以觀眾與畫者的互補,才能完成一幅畫的全部功能。

欣賞者與畫者的文化對位,又是金字塔形的,底部大,「下里巴人」多;越向上,越「陽春白雪」,欣賞者越少。

圖示中,分割形而上與形而下的一條橫線,劃在筆墨中間,而不是把筆墨歸在形而下,為什麼?因為筆墨既是造型的載體,又是情、意、趣的載體,一下筆,可以體現 畫者心中追求的是雄渾、瀟洒,還是豪放,所以筆墨有雙重作用。

一張素紙,落筆開始,從無到有,漸漸完整,又從有到無(見形而不見筆墨),從一到萬,從萬到一,因一而精微,因萬而博大,無精微之基礎,難以支持其博大,無博大,難以張揚其精微。故作畫與讀畫,觀其博大,探其精微,便能分辨出技法上的優劣。博大精微,在筆墨上體現,故重要!

如上所述,要當一個畫家,須內外兼修,兩條腿走路,比一條腿跳著向前,要快且穩得多。

選自《中國山水畫課徒畫稿》朱修立著

整理編輯:周濤

精華導讀(摘選)

朱修立先生1938年出生於上海。1961年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並留校任教,早年曾參與和見證南京新金陵畫派的創立和發展,後調入安徽省書畫院專職創作。1987年被評為國家一級美術師並享受國家特殊津貼。先生曾任安徽省政協委員、安徽省美術類高級職稱評委,全國美展評委,中國科技大學客座教授、《光明日報》畫院名譽院長等職,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安徽美術家協會藝術顧問,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1960年,朱修立先生參與以傅抱石先生為首的江蘇省國畫寫生團,壯遊兩萬三千里寫生,有作品入選《山河新貌》畫冊,並在北京中國美術館展出。1978年隨李可染先生上黃山、九華寫生,聆聽教誨,收穫頗豐。1980年參與在中國美術館展出的全國中青年十人畫展,出版《河山如畫圖》畫冊。1984年至1998年多次出國從事教學、藝術考察,並舉辦展覽等活動,得以對西方文化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作品被倫敦大英博物館收藏,並作為中國歷代書畫作品的展品對外展出。回國後,在合肥、馬鞍山、汕頭、廣州、上海等城市舉辦個人展與聯展。2002年參與63米巨幅山水畫《三峽史詩》的創作,後在南京、深圳展出。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曾活躍于海外,曾旅居歐美數載,從事藝術考察,舉辦個展及講學。眾多作品被倫敦大英博物館,英國牛津博物館,澳洲國家美術館,新加坡國家美術館等及中國美術館、中南海、毛主席紀念堂等單位收藏並定期展出,1993年曾被文化部評為年度優秀專家。

2007年5月在北京榮寶齋舉辦個人畫展,出版有《榮寶齋畫譜(72)》、《中國山水畫課徒畫稿》等數種畫冊。

註:合肥久留米藝術館有《畫稿》代售點(定價:76元)僅供參考

西廬雅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廬雅集 的精彩文章:

TAG:西廬雅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