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肯定認得這5個漢字,但有時候可能真不一定認識
孔乙己曾經曰過:
你說你讀過書的,那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有幾種寫法?
這個魯迅小說的著名橋段,調侃了部分傳統知識分子的迂腐可笑;也一度被用作批判中國傳統文化的落寞無用。
我認為,「茴」字的幾種寫法,只要不成為無聊的炫技。認識漢字這些變幻,還是非常有意義的。
漢字從象形文字分枝、衍化,最終成型的過程,正是漢字的魅力之一。
下面介紹5個常見的漢字,在某些特定場合所呈現本字所沒有的讀音和意義。
分別是:
冰某華沈研
-1-
冰
這個字正常時候讀「bīng」,常作名詞。會意。從仌、從水。金文作「仌」。此外還有幾種常見的異體字寫法:冫、氷。
還有一個異體字,寫作「凝」。
根據《說文解字》,「冰」與「凝」本是一字,冰為正、凝為俗,取凝聚之義,如讀冰字本音則為「níng」。
明代張自烈的《正字通》說,冰本作仌,凝本作冰,後人以冰代仌,以凝代冰,《說文》凝為俗冰字,今《易書》並從凝不借用冰……張位固讀李陽冰之冰為佞……
這裡的李陽冰,是唐代文字學家、書法家。他所書寫的篆書,「勁利豪爽,風行而集,識者謂之蒼頡後身。」甚至被後人譽為「李斯之後的千古一人」。
他名字中的「冰」不讀「bīng」,而是讀「níng」。
這次黃山市《新安八家》展出的新安畫派江注的《黃山冊頁》,江注字允凝,在冊頁題跋里,也見到有人稱其為「允冰」。這絕不是江注在允凝之外又有一字,而純粹是異體字寫法。
所以有時候……
冰=凝
-2-
某
這個字,如果出現在篆刻或者篆書里,絕不是作者腦子糊塗,不知自己幹了什麼。
其實非常形象,這多像一朵梅花的花骨朵,「某」字是「梅」的異體字。
如果你要問,那開了兩朵花骨朵呢?
獃子!那就寫兩朵嘍——「槑」!
吳昌碩印:園丁生於梅洞長於竹洞
《辭源》(商務印書館,1980)說,「梅」,本作「某」,亦作「楳」「槑」……
「某」字本是「梅」的象形。我的好朋友汪洪某(槑)女士就覺得自己名字很贊很酷炫!
所以有時候……
某=梅
-3-
華
這個字,我們都知道讀「huá」,愛我中華。
或者喜歡旅行的朋友,還知道它念「huà」,比如左冷禪與岳不群在華山論賤。
但是很少知道它還念「huā」。
我們看看在簡化之前,「華」字怎麼寫?
寫作「華」。
多像情人節送出的一朵帶刺的玫瑰?因為,「華」的本字就是「花」的象形。
所以九華山的「華」,其實是花的意思。譬如李白《望九華贈青陽韋仲堪》詩:「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峰。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李白覺得九華就是九朵芙蓉花。
再如王冕所作《墨梅》:個個華(花)開淡墨痕……(這或許是我的好朋友汪洪某女士的女公子淡墨女士雅號的由來)
那麼黃山的蓮花峰,經常被寫作蓮華峰,絕不是寫錯了。而是畫家們知道這個花的本字就是「華」。
所以有時候……
華=花
-4-
沈
這個「shěn」字,都認識。
作姓,要麼就是專指遼寧瀋陽。
但這兩個意思的「沈」的本字,簡化前是「瀋」,總讓我想起東北話唱的「大嬸兒美,大嬸兒浪!」
而在簡化以前,「沈」字的本意,更多是這部電影名所見的字:
此處念「chén」,就是「沉」。
宋柳永詞句「暮靄沈沈楚天闊」,這麼寫也很好看。
《說文解字》說,陵上滈水也。從水冘聲。一曰濁黕也。直深切。……臣鉉等曰:今俗別作沉,冗不成字,非是。
所以有時候……
沈=沉
-5-
研
這個yán字,意思是細磨,然後引申為深入地探求。
如果拆字看,石開為研。
《說文解字注》說,今人研墨者曰硯。其引伸之義也。
我有個好朋友叫周全,號研堂。親近之前,我一度以為他是個雕硯台的,最善於雕刻硯堂。
因為叫周全而雕硯台,是有1000多年的傳統的。
《歙州硯譜》云:至南唐元宗,精意翰墨,歙守又獻硯,並薦硯工李少微,國主嘉之,擢為硯官。令石工周全師之,爾後匠者增益頗多。
台北故宮藏《研山銘》
所以有時候……
研=硯
-6-
以上的現象還有很多,但都逃不脫古今字、異體字和通假字幾種範疇。
古人造出一個字,表達一個意思,可是該用哪個字表示哪個意思還在形成過程中,沒有一定規律,既可以使用這個字表示某個意思,又可以使用另外一個聲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表示那個意思。
掌握這些規律都不是故意炫技,而是對傳統文化演變的理解。
但是如果有今人無聊,只為炫耀地寫下:
窗外某華開了,我的研台里的墨汁都冰固了……
孔乙己看了估計都得沈默。
-7-
上面這5處知識點,可能你的語文老師在高中時就已經教過你其中二三處。
不然,他可能已經改行教體育了。
至少,我的好朋友——歙縣中學凌罡老師,肯定沒少跟他的學生敲黑板重點講過。
值此教師節的到來,我謹祝願!
祝願我做過老師的媽媽,教師節快樂。
畢竟我的媽媽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嘛!
TAG:新安叢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