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祝賀!施一公教授獲2017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

祝賀!施一公教授獲2017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

葯明康德/報道

昨日, 「未來科學大獎」公布了2017年的獲獎者名單,清華大學的施一公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潘建偉教授、以及北京大學的許晨陽教授分別獲得「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和「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

未來科學大獎成立於2016年,是由華裔科學家、企業家群體共同發起的民間科學獎項。作為中國最富盛名的科學獎項之一,它獎勵主要在大中華地區完成,且「產生巨大國際影響」,具有「原創性,長期重要性或經過了時間考驗」的傑出科學成果。通過獎勵這些推動科學發展,帶來傑出成果的科學家,未來科學大獎希望能啟蒙科學精神,喚起科學熱情,影響社會風尚,吸引更多青年投身於科學,實現中國的「科學夢」。

今年,三名傑出科學家成為未來科學大獎的獲獎人。我們很高興看到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施一公教授榮獲「生命科學獎」。該獎項的評語寫道,這一榮譽是「表彰他在解析真核信使RNA剪接體這一關鍵複合物的結構,揭示活性部位及分子層面機理的重大貢獻」。

剪接體是一類大型複合物,能將RNA中的內含子模板移除,並將外顯子序列連接起來。2015年,施一公教授領導的團隊在《科學》雜誌上「背靠背」刊登兩篇重磅論文,首次獲取了真核細胞剪接體複合物的高解析度三維結構,並詳細闡述了剪接體對前體信使RNA進行剪接的基本作用機理。施一公教授表示,「這項成果的重要性超過我過去25年科學研究總和」。

人源剪接體的結構示意圖(圖片來源:清華大學)

兩篇重磅論文只是開始。2016年8月,施一公教授團隊再次在同期《科學》雜誌上刊登兩篇論文,進一步闡述了這一關鍵複合體的詳細作用機制。今年1月,該團隊在《科學》雜誌上報道了酵母剪接體催化第二步剪接反應激活狀態的三維結構;5月,他們又首次報道了人源剪接體的高解析度三維結構。這些研究成果闡明了剪接體對前體信使RNA執行剪接的基本工作機理,將人們對「中心法則」機理的研究大幅度向前推進。榮獲「生命科學獎」,實至名歸!

最後,我們再次向三名未來科學大獎得主表示祝賀,並祝願大中華地區的科學家們能佳績不斷,激勵更多中國年輕人投入到科學之中,持續推動中國科學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學術經緯 的精彩文章:

探尋表觀遺傳修飾體系的「前世今生」——專訪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朱冰博士
CNS系列期刊8月重磅突破盤點
Nature重磅!幹細胞療法有望治療帕金森病
Science子刊:華人學者帶來阿茲海默病創新診斷工具
重磅學術期刊封面論文一周盤點

TAG:學術經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