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長期站立與肌肉骨骼癥狀的關聯-系統評價

長期站立與肌肉骨骼癥狀的關聯-系統評價

長期站立與肌肉骨骼癥狀的關聯-系統評價

前段時間關於久坐研究的文章挺多,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長時間的坐姿與幾個不利的健康結果相關。因此,專家建議建議用站立和其他輕微活動(如步行)來替換工作時間。然而,這些久坐的替代方法,例如站立,可能會使工作人員面臨其他健康後果。看到這是不是坐立不安了?

今天就給大家帶了一篇長期站立與肌肉骨骼癥狀的meta分析,讓大家「坐立能安」。

這篇文章題目叫做「Associations of prolonged standing with musculoskeletal symptoms—A systematic review of laboratory studies」,發表在2017的Gait & Posture雜誌上(https://doi.org/10.1016/j.gaitpost.2017.08.024)。

在某些職業,包括零售、食品、醫療保健、教育和製造業在內的長時間的站立是常見的。以前報道了許多站立的不良健康影響,包括下肢靜脈疾病,圍產期健康併發症(如早產兒和先兆子癇)和肌肉骨骼癥狀(例如自我報告的疼痛,肌肉骨骼系統的任何區域的不適)。

雖然長時間站立顯示與肌肉骨骼癥狀有不利關係,但這種極限和潛在的機制尚不清楚。我們系統地回顧了長時間(≥20分鐘)不間斷的站立、定量的急性劑量-反應關聯和描述的基本機制的肌肉骨骼癥狀發展的實驗室研究的證據。

我們系統地搜索了同行評議的文章。列出來自文章包含的數據,統計匯總劑量反應關聯。進行合併的劑量-反應關聯的線性關係,估計與肌肉骨骼癥狀相關的長時間站立的持續時間,其臨床相關強度≥9(100個中)。

我們收集了26篇文章(25項研究,591名參與者),其中大多數人研究了長期站立與低背和下肢癥狀的關聯。其結果顯示長時間站立71分鐘後達到了臨界低反應癥狀水平,在那些疼痛者中身上縮短為42分鐘。關於站立相關的低反應癥狀,發現姿勢機制(即軀幹彎曲和腰部曲率)的一致證據,但不是肌肉疲勞和/或運動變化的機制。血液彙集是與站立相關的下肢癥狀最常見的機制。

有證據表明長期站立與低背和下肢癥狀的有害聯繫。為了避免肌肉骨骼癥狀,這項研究的劑量反應證據表明建議不要長時間站立> 40分鐘。干預措施還應著重於潛在的疼痛機制。

討論1長期站立與肌肉骨骼癥狀相關的機制

對於腰背部癥狀,肌肉水平的機制,如增加的共同收縮,肌肉疲勞或僵硬,或缺乏肌肉力量或耐力已被假設為低背部癥狀發展的潛在原因。然而,我們只發現有限但不一致的證據來支持這些機制。雖然姿態的變化常常被認為是預防肌肉骨骼癥狀的重要因素,但我們發現支持這種機制的證據只有有限和不一致的證據。

對於下肢癥狀,雖然並不一定是肌肉骨骼性質,下肢血液彙集是長期站立時觀察到的不良反應最常見的機制之一。以前研究表明,長時間站立可以增加血管內靜脈靜脈壓,而缺乏肌肉泵動作可能有助於靜脈淤滯和增加下肢體積,這可能會使被動結構受到壓力,引起癥狀。相對一致的證據表明,長時間的站立可能導致血流量,皮膚溫度和腿部體積的增加,為此機制提供支持。

討論2如何減輕站立導致的對健康的影響

根據本次審查中檢查的證據,可以得出結論,預防靜脈相關肌肉骨骼癥狀的干預措施應旨在將持續時間縮短到低於建議的限值。然而,也可以考慮對潛在機制產生影響的干預措施,例如在站立期間針對姿勢,可以針對於防止下肢血液彙集。已經提出了用於預防站立相關的肌肉骨骼癥狀的各種干預措施,包括基於通過姿勢改變來改變癥狀發展的概念或運動。這些包括通過間歇性休息來破壞長時間的站立或運動,或通過應用某些鞋或地板條件(以解決潛在的機制)。然而,這些干預措施一般僅顯示對減少癥狀的中度作用。除了健康成果外,干預措施還應考慮對工作生產力的潛在影響,以確保其可行和可持續。

運動健康網是中國第一個運動健康科普平台,旨在傳播科學運動的理念,推動全民健身的發展。

專家顧問及戰略合作單位: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運動健康科學分會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運動健康網 的精彩文章:

每個媽媽都會變老——絕經性骨質疏鬆運動方案獻給正在老去的母親
九句話送給了不起的自己,其實我就是這麼牛逼!
化學發光免疫技術
喚醒老年痴呆症小鼠「失去的」記憶

TAG:運動健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