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一生坎坷卻活成了傳奇,人與人的差距就看這5項能力
文丨麥家理想谷
本文原創,轉載請聯繫
/
1995年9月8日,洛杉磯西木區某白色公寓的206房間,一位老人與世長辭。
她身穿旗袍,面容安詳。將自己打扮得整整齊齊,躺在床上安然等待死神的降臨。
身旁擺放著遺囑、證件,於是我們知道這位老人,赫然就是中國文學界矚目的才女,張愛玲。
2017年9月8日,距張愛玲去世已達22個年頭,但仍有千千萬萬的人,對她傳奇的一生充滿了膜拜和眷戀。
有的人活著,她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她還活著。
作家麥家說:我疑慮的是,已經有那麼多人,用那麼多的方式講過這個故事,如果我不能另闢蹊徑,步人後塵地講一個老套的故事,意義實在不大。
知道張愛玲的人很多,了解她的卻很少。但她早已用傳奇的一生,告訴我們應當具備這5種能力。
01
第一種能力:敢於抗爭
1920年9月30日,一位名喚張瑛的女嬰在上海呱呱墜地。
小張瑛出身名門,祖父是清末名臣,祖母是李鴻章長女。父親是津浦鐵路局的英文秘書,母親為廣西鹽道黃宗炎之女,可謂一家子「明星」。
富裕之家給她的童年帶來了良好的教育。從小,她便深受中西文化的共同影響,骨子裡既藏著中國人的自尊,又有著西方人的開放。
好景不長,1930年,父母協議離婚後,張瑛跟了父親。
同年,她隨英文名Eileen改名為張愛玲。
父母剛離異那幾年,父親對她還算關照,不僅給了她良好的學習條件,還為她所著的《摩登紅樓夢》撰寫回目。
1934年,張愛玲14歲,父親娶了後母。後母是民國政府前總理之女,來頭也極大。她的到來,使張愛玲的生活掉進了深淵。
1937年,張愛玲17歲。因未知會後母便跑去找留學歸來的母親,換來其不分青紅皂白的吵鬧。對此事心知肚明的父親不僅沒有偏向張愛玲,反而幫著後母對她拳打腳踢。
「我的頭偏到這一邊,又偏到那一邊,無數次,耳朵也震聾了。我坐在地下,躺在地下了,他還揪住我的頭髮一陣踢……」
事後,張愛玲被拘禁長達半年,幾次差點死掉。終於,在1938年年初,她趁著巡警一時疏忽,連夜逃到了母親家。
張愛玲說:生命是一朵千瓣蓮花,我拒絕了綻放的同時,我也拒絕了枯萎和零落。
對於既定的命運,張愛玲不屈服、不盲從。而是憑著一腔孤勇,同惡勢力抗爭,同命運抗爭,從荊棘叢生的荒野中,單槍匹馬殺出一條路來。
惡人千方百計想把她訓練成乖巧的小貓,她卻趁對方一時疏忽,毫不留情地亮出鋒利的爪牙。
02
第二種能力:樂於求知
張愛玲在逃出父親的張公館後,住進了母親和姑姑租來的公寓。
前腳剛擺脫肉體上的折磨,後腳便迎來精神上的重擔。
父親對她不好,但至少衣食無憂;母親雖不打罵她,卻連她最基本的生活都無法保障。
而即使在最缺衣少糧的窘迫關頭,張愛玲也沒有放棄讀書。
她說:書是最好的朋友,唯一的缺點是使我的近視加深,但還是值得的。
據說,張愛玲五歲便開始讀《紅樓夢》。臨老,還拿出十年的時間,閱讀《紅樓夢》的各個版本,著成《紅樓夢魘》一書。
對於自己喜歡的書,她不僅讀之不厭,甚至連封面都不忍污染。
她說:我喜歡的書,看時特別小心,外面另外用紙包著,以免污損封面。
1938年,張愛玲以遠東區第一名的成績考入英國倫敦大學,卻因戰爭之故,無奈轉入香港大學讀書。
那時的張愛玲,因為窮,只得想方設法省錢。她吃最便宜的飯菜,衣服洗乾淨了反覆穿,出門捨不得坐車……度過了一段極為艱苦的、看不到希望的日子。
她說:不知道為什麼,十八歲異常渺茫,像隔著座大山,過不去,看不見。
1941年,張愛玲大三。戰火蔓延至香港,香港大學無奈停辦。她求母親資助她轉校念書,母親卻揮揮手勸她趕緊嫁人。
生計艱難,張愛玲卻仍不肯屈服,她骨子裡深藏的自尊刺激了她、鼓勵了她,讓她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縱使前方無路可走,也絕不懦弱地回頭。
於是,她開始靠賣文為生。
知識改變命運。就這樣,張愛玲靠深厚的文學積澱,因《沉香屑》一炮而紅,在命運手中打了個極其漂亮的翻身仗。
03
第三種能力:愛人與被愛
1943年,胡蘭成在南京養病。他百無聊賴地躺在病床上,隨手拿起本雜誌來讀,卻瞬間被張愛玲的一篇《封鎖》吸引了視線。
他「坐直了身子,看了一遍又一遍」。強烈的好奇心,惹得他迫切想要見到蘇青口中所謂的「才女」。於是他慕名拜訪,而這一見,就誤了張愛玲一整個青春。
張愛玲說: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里開出花來。
她為他放低了自己的姿態,只因他懂她。懂她貴族家庭背景下的高貴優雅,也懂她因童年不幸而生成的「及時行樂」的思想。一句「懂得」,足以讓她甘願為之赴湯蹈火。
胡蘭成是臭名昭著的漢奸,人人唾罵,但張愛玲不在意,因為他懂她。
她說:你問我愛你值不值得,其實你應該知道,愛就是不問值得不值得。
胡蘭成家有妻室,風流成性,但張愛玲不在乎,因為他懂她。
她說:我想過,你將來就是在我這裡來來去去,亦可以。
她傾盡自己的全部去愛他,並在世人詫異的眼光中愛得超凡脫俗。
胡蘭成朝三暮四,處處勾搭,張愛玲在漫長的等待中,終於開始動搖。
她說:如果你給我的和給別人的一樣,那麼我不接受。
最終,張愛玲對胡蘭成死心離開,仍月月給他寄生活費。甚至一次性寄給他30萬的稿費,只因祭奠及感謝曾經的那份懂得。
她說:因為相知,所以懂得;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1955年11月,張愛玲搭乘「克利夫蘭總統號」游輪前往美國。在這裡,她認識了足足大她30歲的賴雅。
僅半年,兩人就結婚了。
張愛玲當初嫁給胡蘭成,傾心相待四年,是因為懂得;如今她如此迅速地再嫁賴雅,同樣因為這一點。
懂得,是張愛玲在兩性關係中最為看重的東西,也是她一生都戒不掉的毒品。
在與賴雅生活的十年里,張愛玲迎來了人生第二個寫作高峰。甚至賴雅死後三十年,張愛玲仍以賴雅夫人自居,情深意重,可見一斑。
如果說張愛玲在胡蘭成那裡習得了愛人的能力,那麼在賴雅這裡,她便收穫了被愛的幸福。
愛人與被愛,這兩點是我們關於愛情必修的功課。
04
第四種能力:真實做自己
張愛玲說:我喜歡錢,因為我吃過沒錢的苦,不知道錢的壞處,只知道錢的好處。
她很坦誠,肚子里沒有那麼多彎彎繞,心裡怎麼想,嘴上便怎麼說。
她曾大肆宣揚「出名要趁早」,被人質疑看重名利、庸俗不堪。但懂她的人會明白,因為吃過太多苦,所以更懂得經濟獨立的可貴。
1957年,張愛玲母親黃逸梵病重,來信說唯一所願就是再見她一面。
對於這一聽上去並不算無理甚至還有些小感人的請求,張愛玲想都沒想便拒絕了。她只寄過去了一張一百美金的支票,便算了結了今生這段母女情緣。
有人說她狠心、冷酷無情,但張愛玲想得卻極其簡單。只是因為不願意,僅此而已。
她曾說過:如果你認識從前的我,也許你會原諒現在的我。
是的,有些人在你最落魄的時候,沒有雪中送炭便罷了,反而火上澆油。對於這種人,又何必硬逼著自己原諒。
當今社會有很多人不擅長拒絕,是因為他們不明白,幫別人是情分,不幫別人是本分;以德報怨是美德,以德報德,才是必備的品德。
所以對於一向於她有恩的姑姑,張愛玲從不吝嗇,多次匯款給她;對於數次相幫的好友宋淇夫婦,張愛玲甚至立下遺囑將自己高達35萬美元的財產,傾囊相送。
於是我們明白,她並非冷酷無情,只是順著內心去做最真實的自己。她若喜歡,不用你說,她自會去做;若不喜歡,旁人也是分毫逼不得。
張愛玲曾說過一段話:她不是籠子里的鳥。籠子里的鳥,開了籠,還會飛出來。她是綉在屏風上的鳥——悒鬱的紫色緞子屏風上,織金雲朵里的一隻白鳥。年深月久了,羽毛暗了,霉了,給蟲蛀了,死也還死在屏風上。
這隻鳥便是張愛玲,縱使外界給她定下了諸多條條框框,她也毫不在意,堅持順遂己心、真實做自己。
哪怕年深月久,哪怕羽毛暗了,霉了,給蟲蛀了,就是死,也還要死在屬於自己的屏風上。
05
第五種能力:懂得放手
在很多人眼裡,張愛玲晚年過得極其凄慘——家徒四壁、衣食拮据、孤獨終老、死無人知。
人們不明白,她明明有著高達35萬美元的遺產,為何還要將自己的晚年生活弄得一貧如洗、狼狽不堪。
而在她寫給林式同的信中,揭露了原因:身外之物還是丟得不夠徹底。
是啊,對她來說,錢財乃身外之物,衣食乃身外之物,甚至曾經的知己好友,也是身外之物。她卸下了肩上背負的眾多身外之物,才能在晚年生活得如此乾淨純粹、超凡脫俗。
因為純粹,她花費十年光陰寫就了著作《紅樓夢魘》;因為脫俗,她在死亡來臨之前,就已將自己收拾妥當,等待離開。
這一切,都在於她太懂得什麼時候該放手。
少年時,她為求得自由,毅然放棄父親的財富;
中年時,她為求得尊嚴,毅然放棄曾深愛的胡蘭成;
老年時,她為求得簡單,毅然放棄塵世瑣碎的名利金錢;
一切的一切,只因她活得太過通透。她不介意吃得怎樣、穿得如何,而在意靈魂是不是掙脫了枷鎖,精神是不是豐滿富足。
佛家有雲,人生有三境界:
第一層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第二層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第三層境界:看山仍是山,看水還是水。
張愛玲就處於第三層。
她說:「真正的世外桃源不在任何地理位置,它只在你心裡。」
拋棄身外之物,不忘初心。這種懂得適時放手的能力,是太多人學不來的人生至理。
作家麥家說:一個人的一生必須配備幾副眼鏡:一是望遠鏡,看遠;二是顯微鏡,看細;三是放大鏡,看透;四是太陽鏡,看淡;五是哈哈鏡,笑看人生。
不得不承認,人生必備的這五副眼鏡,張愛玲全都擁有。
為了自由,她同命運抗爭,從中看到了長遠的未來;
為了尊嚴,她同愛情決裂,從而收穫了細膩的疼愛;
為了真實,她同世俗對立,從而堅持了完整的自我;
為了純粹,她同外物分離,從而守護了內心的寧靜;
為了忠於靈魂,她不為外物所擾,不受世俗所累,這樣的一生,必將快樂而無悔。
點擊展開全文
※他曾怒懟張愛玲,被稱為最固執的君子,卻寫下了最深情的家書
※「小朋友畫廊」:1000萬自閉症者,活在不被人理解的世界
※看了這個令人心碎的故事,你會明白生活的真相
※悼念:誠品書店創辦人吳清友因病猝逝:他用誠品延續了生命
※杭州6歲男孩樓墜身亡:為人父母需要考試,很多人都不會及格
TAG:麥家理想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