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秦國的時候能橫掃六國,跟項羽卻連劉邦都打不過?誰的過錯?
眾所周知,章邯是秦朝的蓋世名將,他為秦國橫掃六國立下了赫赫戰功。後來天下百姓紛紛起義反抗暴秦時,章邯再次臨危受命,率驪山刑徒及奴產子,結果成功殲滅了陳勝起義軍周文部眾。後來屢戰屢勝,先軍剿滅義軍田臧,打敗反秦革命首領魏咎、田儋等人,甚至連項羽的叔父項梁也死於章邯之手。然而,巨鹿之戰中被項羽擊敗。
章邯為秦朝上刀山下火海,拼死拼活,最終只是白打了幾年工,不但沒有得到朝廷的嘉獎和分封,甚至還差點成為大權在握的趙高的替罪羔羊。最終,在身不由己的情況下,他只好選擇了投靠項羽。項羽封章邯為雍王,董翳為塞王、司馬欣為翟王,三人領地合稱三秦。
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是極為複雜的,不是像打遊戲那樣,各種數值滿足了就一定能獲勝。章邯在楚漢戰爭前後階段判若兩人的表現,恰恰從正反兩方面驗證了秦帝國的雄厚家底。
1、秦國時章邯帶的雖然是死囚,但在秦國的軍功制度的激勵下 可以說是真正的亡命之徒,打起仗來可以說是不要命的.
2、起義軍畢竟都是臨時拉起來的隊伍,沒有經過訓練,戰鬥力有限,打順風戰可以一往無前 但一旦戰事拖入膠著狀態就會出現逃兵,甚至潰敗。
而秦軍畢竟剛統一了6國 有著無敵的信念,即便逆風局,軍心也不會亂。
3、秦國當時雖然開始天下大亂了,可是畢竟帝國的後勤保障完全不是起義軍可以比擬的。更多時候,後勤保障完全能決定戰爭的勝負。這也是章邯橫掃六國不可缺少的原因。
4、當章邯當秦王的時候,首先原來橫掃六國的20萬大軍全部被項羽活埋了。而且項羽不可能不防著章邯,所以即便後續招募新兵數量也很有限。而且章邯本人也可以說毫無鬥志了,這也很關鍵,一個一心求死的人怎麼會想怎麼去贏嗎。
劉邦出征關中前,韓信就給劉邦分析過,章邯、董翳、司馬欣本為秦將,他們害死二十多秦軍,秦人對他們恨之入骨,劉邦入關中時則秋毫無犯,深得百姓擁戴。一旦出兵關中,就會得到百姓歡迎。事實果如韓信所言,劉邦雖是走陳倉攻其不備,但廢丘、壤東二戰中章邯軍是被劉綁軍正面擊敗。
章邯的戰敗即是輸在軍事和經濟實力,也輸在政治工作。韓信分析關中百姓對章邯、劉邦的好感度,才是劉邦取勝的關鍵。
※這次宴會上的放肆挑動了劉邦的殺心,劉邦看到了什麼?
※漢高祖劉邦臨死前預言了三件事竟一一應驗
※他從無賴逆襲成皇帝,留下的兩首詩歌是千古絕唱
※他一生只寫過兩首詩,其中一首第一句就令人拍案叫絕!
※如果評選劉姓皇帝排名,誰才可以排第一?
TAG:劉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