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容 > 化妝品成分,亦正亦邪,全面剖析

化妝品成分,亦正亦邪,全面剖析

化妝品中添加的某些成分,亦正亦邪,非正非邪,似乎很難判斷,由於條件的變化可能身份也會發生改變。那麼如何來判斷常見的幾種亦正亦邪成分呢?這次來跟大家做個全面解析。

一、似邪亦正:

1、硅油類成分(硅靈)

硅油類成分,在化妝品中的應用還是比較廣泛的,我們經常可以從成分表中看到它們的身影,比如「聚二甲基硅氧烷」、「環五聚二甲基硅氧烷」等。基於網路上對於硅成分的負面報道和宣傳,很多消費者對於硅油成分產生了很大的抵觸情緒,對該類成分所產生的沉積性會有所顧忌,這個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硅油在產品中的添加情況,佔有比率過半,我想還是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我們日常接觸到的洗護產品中(彩妝除外),硅油主要應用於兩類產品:日常塗抹型護膚品和發用產品。首先談一下塗抹護膚品,這裡主要指日常使用的乳液、膏霜、面膜、眼霜和含油配方的精華等等。硅油在這些產品中得到廣泛應用,最初的目的,是為了賦予產品塗抹的滑爽感受,改善產品的使用膚感;而後來隨著原料的更新和品種的擴增,其使用範圍更為擴大,被另外用於消泡劑、隔離、改善產品塗布性能等方面,加上硅油的價格相對較低,屬於一種性價比很高的原料,所以更受得技術人員的青睞。

再來說一下發用產品,這裡主要指洗髮水、護髮素、彈力素、發膜等等。使用最為廣泛的應該是洗髮產品,添加到洗髮水中的硅油成分,和上面提到的添加在護膚品中的硅油屬於不同類別。具體來說是加工工藝有所不同,我們經常把添加到洗髮水中的硅油稱作「乳化硅油」,該成分是使用硅膠與大量的乳化劑,在不同工藝下製得,根據工藝的不同,所得不同粒徑大小的乳化硅油在洗髮水中的調理作用會發生多種變化,所以用途更加廣泛,從而被認可。但是由於硅油類成分的駐留和沉積特性,尤其是在發用產品中,沉積在頭髮上的現象比較嚴重,所以大家有些抵觸,但是我個人覺得,如果可以控制好用量,微量添加的話,對於產品性能和使用感受都會有比較理想的作用,大家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來挑選,不必過於避開此類成分。

2、防晒成分:

這裡主要想談一下化學防晒劑成分,種類也是有很多的。大家都知道,防晒劑之所以可以防晒,主要是由於它可以吸收紫外線而使皮膚免受傷害,而紫外線根據波段不同,對我們比較有影響的主要是UVA和UVB,範圍大至從280-390nm,而防晒劑的種類,很多也是依據其在不同波長下對於紫外線吸收能力的高低來劃分的。當然,也有一部分是根據防晒劑本身的化學結構來做分類的,這裡我們不再一一列舉。

這些化學防晒劑成分,比日常護膚品中添加的化學成分來講,都要伴隨更高一點的刺激性,而刺激性的大小,根據類別和結構的不同而不同。可以給大家舉個例子,我曾經把一瓶防晒劑原料放在包里,當時包里還有其他物品,而瓶蓋不嚴密導致其中的防晒劑原料灑漏了一部分,導致包里的物品有一些掉色情況,歸根到底是由於防晒劑的刺激性把這些物品腐蝕拿掉了,貌似還是有點小可怕的哈。

但是,我們並不能因為這個現象就完全摒棄化學防晒劑的使用,要知道如果不達到應有的紫外防護能力,那麼紫外線輻射對於肌膚的傷害,要遠遠大於防晒劑成分給肌膚帶來的刺激。而且,不是所有的防晒劑刺激性都很大,也有一些常用但是刺激性相對還可以接受的成分。比如,「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醯基甲烷」,該成分就被很多產品廣泛應用,對UVA的防護能力非常理想,而且穩定性也比較高,對於類似此類的成分,我們還是可以放心使用的。而且大家使用的是含有防晒劑添加的產品,並不是直接使用純的防晒劑,所以大可放心。選用一些有指數和品質保障的產品,即可達到紫外防護和安全的雙重保障。

3、防腐劑:

防腐劑是目前消費者比較關心的一類成分,由於其防腐的特性,所以對菌種會有一定的抑制殺滅能力,正因為效力如此之大,所以也被廣大消費者列入衡量產品安全性的一個方面,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菌種分類,主要可以分為細菌和真菌。對於這兩類菌種,不同的防腐劑成分會有不同的防腐效果,效力大小不一。而對於菌種的抑制能力大小的評估,主要使用防腐劑對菌種的最小抑菌濃度(MIC)來表示。有些防腐成分對於細菌的抑制能力比較高,而有些防腐劑對於真菌的抑制力比較高。同時,也不乏存在對於細菌和真菌都有一定抑制能力的防腐劑,但是此時我們應該注意的是,不存在完全廣譜的防腐劑,目前每種防腐劑都會存在不同的防腐薄弱之處,所以一般化妝品中防腐體系都是需要幾種防腐成分一起複配添加,協同增加防腐效果。

前段時間比較熱鬧的話題就是關於「季銨鹽 -15」的添加問題,此類防腐劑屬於甲醛釋放體類成分,主要通過釋放甲醛來對體系中的菌種進行抑制。該類成分也是國內外作為限用成分來規定的,而這個限用,只是限制使用添加量,並不意味禁用。既然是允許添加,那麼我們在可以在保障產品品質的前提下,做到盡量少量添加是完全可以的。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洗類化妝品,如果深究的話,大概十之八九都添加了甲醛釋放體類防腐成分,如果危害那麼嚴重,那麼就不會存在幾款產品可以使用了。所以大家不必過於揪心,作為技術人員要控制好用量和品質,而作為消費者,選擇大品牌,採取正規渠道購買產品才是一種更科學的解決方法,無需做驚弓之鳥。

4、表面活性劑:

表面活性劑(以下簡稱「表活」)主要應用於清潔類產品中,包括洗髮水、沐浴露、洗面奶、清洗劑、洗衣劑等等。而表活的種類,主要可以分為陰離子表活、陽離子表活和兩性表活等。根據不同的產品類型,會使用不同類型的表活。一般來說,護髮和發膜產品中,使用的陽離子類型表活比較多,可以增加產品的調理性,使用後發質更柔軟順滑。而兩性表活主要是和其他表活進行復配來添加到產品中,不作為主要發泡成分,多數情況是降低產品的刺激性來添加。陰離子表活,由於其優異的發泡能力,所以經常被作為主要發泡成分應用於產品中。比如在洗髮水中,有一種大家經常可以看到的成分——「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鈉」,也就是很多網友常說的SLES成分,該類表活屬於陰離子表活的一種,是一種價格低廉、發泡力高,清潔力高的表活,性價比非常高,所以被廣泛使用。作為一種主要發泡成分來說,使用哪種其實不是最重要的,產品的刺激性,主要來自於表活體系的整體復配,也就是說,使用哪幾種表活成分一起協同復配,並同時達到最低的刺激性,才是洗類產品最應該開發和研究的方向。

很多網友碰到SLES後就完全抵觸,大可不必,經過很多公司的研究,該成分在與一些葡糖苷類表活復配的時候,可以降低其刺激性,如果同時可以復配某些兩性表活的話,那麼這個體系可以按照一定的添加比例,達到適合的清潔力、發泡能力和溫和性,不但不會增加刺激,反而可以整體降低刺激性,也就使得該成分得到了最為有效的應用。所以大家選擇清潔類產品的時候,把握好表活復配關卡,才是最為重要的。

5、動物來源成分:

目前化妝品中主打概念基本上都是天然來源或者植物來源的,而對動物來源的成分和概念,已經日益離我們遠去。對於不提倡使用動物來源成分的說法,很大一部分是出於人類對於動物和自然界的保護,減少對生態的破壞為出發點來考慮的。但是,有一些常規存在的動物來源成分,還是一如既往的在產品中適量應用,而且消費者受益良多。

舉個例子吧,比如說蛇油膏,這類產品可是曾經火爆了好幾年的時間,雖然目前概念早已逝去,但是產品還是仍然在市面銷售的,並且銷量還很不錯。蛇油成分,屬於非常棒的一種保護型油脂,可以有效抵禦寒冷和乾燥,尤其更適合於秋冬防護使用。還有另外一種成分,就是羊毛脂,雖然也是動物來源,但是同樣也是防護能力非常高,在隔離和防護霜中,適量添加會達到比較神奇的防護能力。當然,還有馬油、水貂油等成分,這些已經基本不再使用了,陸續退出市場了。所以說,個別動物來源的成分還是可以延續使用的,不必「一刀切」全部捨棄。

6、鹼性成分:

現在大家選購產品的時候,正規的產品都會有成分標註,所以又多了一個便利的挑選參考。從成分表中,大家會經常看到一些強鹼性質的成分,比如氫氧化鈉、氫氧化鉀和氨甲基丙醇等。這些成分,添加到不同類別的產品中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使用最為廣泛的應該是氫氧化鈉,該成分如果是添加在護膚類產品中,比如乳液、膏霜、精華和面膜等,那麼多數的作用是作為一種中和劑,而伴隨該鹼性成分添加的同時,會有另外一種偏酸性的「卡波姆」或「聚丙烯酸類」成分,這樣就達到了酸鹼中和。大家都知道,酸鹼中和之後,如果沒有偏離,完全中和,那麼會生成鹽和水,所以只要控制好產品的PH,那麼此類成分在護膚產品中添加並無大礙,可以視為正常現象。

另外一種可能就是添加到洗類產品、尤其是皂基類產品中。市售產品中,皂基洗面奶多數使用氫氧化鉀來中和,而手工皂產品多數使用氫氧化鈉來造皂化中和,不論使用哪種,最終皂類的性質都決定了產品最終PH是偏鹼性的,一般PH=8-10,成分本身沒有大礙,只是皂基類產品,脫脂性較高,所以個人認為不適合乾性肌膚和敏感肌膚使用。

還有一種國內不常見,但是國外產品經常用到的中和劑成分——氨甲基丙醇,由於價格相對比其它中和劑高一些,所以應用範圍受到了限制,這種成分同樣類似於氫氧化鈉在護膚品中的中和作用,也是沒有什麼問題的。所以,控制不同類型的產品的最終PH在合格的範圍內即可,不必擔心看到某一鹼性成分就望而卻步。

二、似正亦邪:

1、(活)泉水:

大家所了解到的添加泉水類成分的產品已經不少了,而對於泉水的添加目的,我們接觸到的多數是對皮膚的修復功效。那麼,對於泉水修復肌膚的奧妙所在,也就是修復原理,究竟來自哪裡呢?

我個人之前了解到的,應該是日本的溫泉,在當地也是一種非常流行和知名的,並被各國引入效仿。傳說洗溫泉不僅可以消除疲勞,美容養顏等,同時還可以幫助傷口癒合。所以,我想很多商家正是看到了溫泉的美容和修復癒合等作用,才把泉水應用於化妝品中添加,以此來做宣傳吧。

多數的宣傳中,對泉水功效的解釋是其中含有多種豐富的礦物質成分,可以修復細胞,養顏護膚。這就涉及到了泉水的內部組成問題,其實不只是泉水,哪怕是日常飲用水,都是有不同的組成成分的。一般來說,這些水中,主要的是水成分,其餘的就是一些微量元素,還有微生物。具備修復作用的礦物質成分,比如鈣離子、鎂離子等,只是微量元素中的一部分而已,其他成分就要因各地水質而異了,不排除攜帶超標重金屬離子的可能性。前段時間被報道某高端品牌飲用水中含有亞硝酸鹽超標的事情,眾人皆知,這就有可能致癌,所以應該對泉水中的離子種類加以控制和區分才行。另外就是其中的微生物含量,與化妝品相關的就是其中的菌種含量,這些是否符合相關標準,有沒有超標等等。只有這些條件都達標後,才可以被應用於化妝品中,所以不是所有的泉水都可以隨意添加到產品中的。

最後一點,泉水應用於化妝品,添加量各有不同,有些廠家是完全替代水來添加,有些只是添加很少一部分,其他仍然用水,這兩種情況下,前者成本高,修復效果可能有一些,後者成本低,基本只是概念宣傳沒有什麼實際效果。大家選購的時候還是要注意泉水在成分表中的排序位置才可定論。還要提醒一點,由於大家對於這些礦物質離子成分的適應能力不同,所以不一定高量添加就是對自己有利的,也不要過分相信單一泉水成分的神奇效果,對待產品還是要科學,選擇適合自己的,理性對待。

2、精油:

寫到精油,其實應該屬於芳香類領域。本身精油與化妝品並沒有直接的關係,主要還是需要復配一定的按摩手法,通過不同精油和基底油的混合再使用,達到舒緩活血排毒等效果。後來隨著該類成分被不斷的擴大和神奇化,所以使得很多此類成分被無限制的應用於化妝品中,使得目前大家對於精油的理解比較混亂。

首先我要肯定的是,精油是有其獨特的魅力和功效的,我之所以把魅力放在第一位,是我個人認為,精油給人們帶來的精神上的效果和愉悅性能,要遠遠高於其實際的真實作用。如果我們不把芳香族成分神化,理性的去使用,也許就不會像現在這麼瘋狂了吧。

理論方面的說完了,下面談一下現實情況吧。目前市面上,不論是專櫃、美容院、網上店鋪等渠道,大家可以買到的單方精油,有幾位可以保證自己買到了正品呢?由於消費者只能簡單的靠香氣來判斷此類產品,所以使得很多不法商家有機可乘,目前市售的精油產品,有很多是添加了精油成分的混合油脂,更有甚者,完全使用香精來勾兌出所謂的精油然後售賣,這種攙兌現象已經不足為奇,都是為了獲得更高的利潤罷了。大家花了銀子買來的,也許並不是大家想要的東西,而且往往由香精調配出來的所謂的精油,比真正的精油的氣味要更好聞一些,氣味更讓人感覺愉快。久而久之,多數商家如此效仿,大家也許早就不再熟悉真正精油的氣味了。

另一方面,同一種精油,出自於不同的國家和產地,就應該歸屬於不同的成分組成,羅馬洋甘菊和德國洋甘菊,雖然都屬菊科,但是產地的不同就造成了效果的微小差異和高額的差價空間,這麼複雜的事情,不知道作為普通的消費者而言,如何能自己分辨出購買的產品的可靠性和真實性,所以對於此類成分,我只能望而卻步,也請大家多加註意吧。

3、純露和花水:

比起精油來說,純露和花水被使用的範圍更大,使用的人群也更多。最關鍵的原因,就是純露和花水的價格實在是非常便宜,比起昂貴的精油來說,純露和花水簡直就是一種精神上的替代品,所以目前銷量非常高。

我們很容易看到,市售的一些純露和花水產品,就拿玫瑰來舉例吧,玫瑰純露和花水的銷量可以名列三甲之內,很多情況下,都是一大瓶500ml的玫瑰純露或花水,只賣20幾塊的價格,如此便宜的價格,使我想到這個價格還不如同等規格的一瓶進口礦泉水的價格高。我們暫且以20塊為例,基本上廠家的供貨價格是零售價的3-5折,那麼產品出廠價大概是6-10塊,我們減去包裝瓶和印刷費用(大概2塊),那麼,再去掉加工費、人工費等等,這瓶水的原料成本也許只有1-2塊那麼可憐,也就是比一瓶同規格的純凈水貴不了多少。這時候大家會有疑惑,如此廉價的純露是怎麼製得的呢?

這裡就要極為簡單的說一下純露和花水的由來,此類產品主要是提煉精油後的副產物,會隨著精油的分離而得到,由於捨棄比較浪費,所以也被商家陸續用來售賣,同時被冠以精油的功效。這就好似該類產品是商家白得的產品,所以成本相對很低,本來賣一個較低的零售價也沒有關係,但是目前的零售價實在過低,加上純露和花水的銷量過高,這就造成一種衝突:世上本沒有那麼多作為副產物的純露和花水,那麼在售的這些是哪裡來的呢?對了,就是人造而來,通過把劣質的精油,或者乾脆就使用香精,勾兌增溶到水中,就製作而得。所以再選購這些產品的時候,大家還是多加謹慎吧。

4、維生素A (VA):

在化妝品中,尤其是去皺抗衰老的化妝品中,維生素A曾被一度普遍應用,該成分通常沒有直接用於化妝品中,而是將其衍生物進行了添加。比較常見的一種成分就是VA棕櫚酸酯(視黃醇棕櫚酸酯)。

該成分曾經一度被廣泛應用,並收到了良好的對抗皺紋的效果,大名鼎鼎的某顯效霜中也應用了該成分進行添加。但是,隨著後來該成分被曝對於孕婦尤其胎兒的負面影響之後,就被引起高度重視,後來延續使用該成分的產品就逐漸減少了。目前VA棕櫚酸酯的一部分外包裝上,仍然被會標註「有害物品」標識。

另外,隨著科技進步,目前在抗衰老和去皺功效方面的研究也進一步深入,此領域的功效物種類也非常多,可選性其實也比較高。目前功效比較理想、安全性相對較高的,主要有胜肽類成分,使用比較多的主要是3-6肽;而膠原蛋白和酵母成分也被廣泛應用,同樣可以達到補充膠原和改善膚色對抗衰老的效果。在今後,會有更多的高功效、相對安全的原料被相繼開發出來,面對這麼多的成分,我們不必拘泥於原有情況,可以放眼現在和未來,對產品進行更新淘汰,選擇更為適合我們使用的產品吧。

5、即時填充成分

有一種產品,可以叫做瞬間去皺產品吧,塗抹到皮膚之後,可以即時性的去掉皮膚表層的細紋,對比較凹陷的深度皺紋,也有一定的改善和減小效果。那麼,這種即時性去皺的效果是如何達到的呢?是真的存在瞬間去皺成分,還是說另有奧秘呢?

其實,大家都知道皮膚細胞需要更新周期,通過幾個周期的改善之後,一些產品功效才會陸續體現,對於藥物成分,速效葯尚且還需幾日來作用,那麼化妝品更不會那麼神奇的達到瞬間去皺的效果。那麼,產品是如何完成這種瞬間去皺的呢?主要是其中添加了一種填充性的成分。這種填充物質,主要來自於硅油類成分,根據合成工藝不同,所得具體成分的名稱也就不同。總體來說,大致就是揮發性硅油與高分子硅油聚合物的混合成分,這種成分添加到產品中使用,高分子的特性會使得皺紋被瞬間填補,這樣就會感官上有一種皺紋被填平的錯覺,比較淺的細紋也就會被同時填平而看似消失。加上揮發性硅油的乾爽特性,產品使用後的膚感非常優異而且不油膩。

本文最開始也提到了硅油成分,我也說過此類成分不必刻意避開,微量(1-3%)添加使用還是有其好處和必要性的。但是在這種即時性去皺產品中,此類成分的添加量會相對比較高,一般來說會高於20%,在這麼高量的硅成分作用下,對皮膚護理就明顯弊大於利了,雖然感官上帶來了不錯的表象,但是實際對於皮膚護理不利,在掩飾填充之後,需要更為高度滋潤的產品來護理才能減少一些傷害,偶爾使用還可以,經常使用的話就得不償失了。

6、不增稠的高分子聚合物:

還有一種非常神奇的成分,該類成分被廣泛應用於化妝水和精華液之中,是一種水溶性的成分,分子量很高,但是添加到產品中並不是為了增加產品的稠度,而是為了改善產品的膚感。

還是舉個例子吧,市售產品中,很多都添加了類似成分,比如比較知名的粉水和綠水中,就有這些成分的作用,主要標註名稱是「PEG-7或聚乙二醇-7M」等等。此類成分所具備的高分子量特性,不是為了增加體系稠度,而是為了改善膚感。對於膚感的改善原理,主要是通過產品使用後,高分子量的該成分在皮膚表面形成一種透氣性不高的高分子膜,開始塗抹產品的時候不是很明顯,但是隨著塗抹時間的增加,這種膜會在皮膚表面逐漸增多擴大,然後繼續塗抹皮膚的時候,就直接與這個高分子膜進行了摩擦和接觸,就會感覺皮膚上好像有很多東西的感受。而這種感受,僅僅使用這種高分子成分就可以完成,並不需要其他實際具備功效的成分的加入。實際來說,這種成分只是停留在對於膚感的改善上,而很多消費者對產品有一種使用誤區,就是對塗抹感受和膚感過於重視,所以才會在這方面被迷惑,誤認為產品中添加了很多有效成分,從而選用了也許並不合適自己的產品。

還有一種高分子膜,比如添加高分子量的透明質酸到產品中,這樣塗抹後的膚感也不錯,也會有一種膜的感受,但是並沒有PEG-7這類成分的成膜感強烈,而且還可能膚感略有粘膩,這些都是原料的特性。但是大家不該完全依照理想化的膚感來挑選產品,這樣的話,就很可能錯過了透明質酸的保濕性,而誤選用了沒有護理功效卻只有膚感的高分子聚合物。

這次話題談了許多關於亦正亦邪的成分,僅代表個人淺見,其實類似的成分還有很多,這裡只是拋磚引玉,不再一一舉例,大家可以掌握原理和分析方法,以後逐步應用到實際選購當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化妝品 的精彩文章:

國標尷尬了!寶潔致癌標準回應 網友稱:該抵制寶潔嗎
黑枸杞,喝出從內到外的美!
女子抹防晒卻過敏 標註這幾個字才是合格防晒化妝品!
一次旅行,帶不走的是風景,帶走的只有化妝品!
老婆太敗家,動不動就買上千的化妝品,大家幫我想辦法治治她?

TAG:化妝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