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學會提問發掘行為背後的隱形動機,才能在人際交往中佔據主動

學會提問發掘行為背後的隱形動機,才能在人際交往中佔據主動

回復「3E」送你1120期daily english expression

文︱阿怡

這是阿怡的讀書筆記第03篇

《學會提問》讀書筆記20170904-20170908

學會提問全書要點

1批判式思維並非為了批判而批判,建立批判式思維的目的是客觀、真理,如果將批判等同於找茬,學習目的已經搞錯了

2弱勢批判思維往往是停止進步的絆腳石

3有充分邏輯證明的結論才是有價值的結論

4看上去每個地方都明白,不代表你的明白就是對方所想

5我們觀點交鋒核心都是背後價值觀交鋒

6我們腦中要有多套不相上下的價值觀,並區分當我們在現實情境下取捨時,怎樣衡量利弊才最正確

7直覺作為證據的效力最低,但是我們可以將其作為證實的方向

8嚴謹的邏輯推論是我們判斷所有事情的基石

9無論是個人經歷還是典型案例,例子沒法作為證據

10誰的品牌價值更高,說的話就相對可信,但也要看他能獲得的利益是否能跟他的品牌價值媲美

11但凡同等條件下無法復盤的,都屬於不可驗證

12從因到果,往往不止一條路,但我們常常會根據經驗或者意願選擇那條我們自己信得路

13哪怕是意外,總也有一部分是你自己的原因,從自己開始改變,也能改變最終結局

14很多數據是沒法信的,因為他們根本就不可能採集到

15很多事情別人會有選擇的告訴你,但你一定要去思考那些不能佐證他結論的問題,去看那些問題究竟不是問題,還是他不想提及的問題

螞蟻私塾

私塾作業

「《學會提問》,不僅是想教你如何去問對方為什麼,更是想教你如何在面對該信和不該信某個觀點時,從哪些方面去問自己為什麼。」

請綜合上述內容及含義,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不少於500字。

阿怡的思考

學會提問,發掘行為為背後的隱形動機

才能在人際交往中佔據主動

本周的書目是《學會提問》正如蔡叔在書中說的一樣,本書並不是主要教你怎樣向別人提問,而是告訴你在面對紛繁複雜的事情和觀點時,怎樣向自己提問,才能有助於自己認清隱藏在複雜的表面現象下事情的本質。

在人際交往中,學會提問同樣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只有學會對自己提問,才能從對方的行為和語言中判斷出對方隱藏在水下的真實目的,即隱形動機,才能判斷出自己應該採取的正確的行動,從而在人際交往中佔據主動。

從古至今,知己知彼都是一項很重要的能力,孫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所謂的知彼,就是讓自己用學會提問的方式,讓自己去了解對方行為背後的目的。

其實,通過向自己提問的方式來判斷對方行為的目的,這在我們生活中是一個非常常見的事情,很多時候我們都是下意識就去做了,只是沒有考慮過其中蘊含的道理而已。

比如,如果一對夫妻一起去逛街,當妻子試穿一件新衣服問老公:我穿這件衣服漂亮不?基本上稍有常識的老公就會暗自嘀咕:這傢伙是不是想要讓我給她買這件衣服呢?

再比如,如果你在家裡談論要二寶的事情,被大寶聽見了,大寶過來跟你說:給我生個大哥哥好不好,這時候,你是不是會覺得這就是大寶在跟你暗示他不想要個小弟弟或者小妹妹呢?

再再比如,如果你從另一個眾所周知非常忙碌的部門調動到現在這個比較規律加班較少的部門,部門新BOSS來跟你談心,想知道你對新工作的看法,你可能會認為他可能是想要多給自己指派一些工作。

在人際交往中,儘管有些時候我們無意識之中就完成了對自己提問的過程,但更多的時候,我們還是對對方行為和言語背後隱藏的隱形動機熟視無睹。因為眾所周知,動腦筋總是一件比較勞累的事情,人們總是傾向於做自己熟練且輕鬆的事情,在自己固有思維中搭積木最輕鬆不過了不是嘛?

不過,如果我們想要真正在人際交往中有所成效,佔據主動,那麼隨時隨地保持警惕,遇見事情多問幾個為什麼總是沒錯的。

那麼應該從哪些方面提問呢?顯然這又是一個問題,本書提供了以下兩個方法:

1,尋找替代原因。

從因到果,往往不止一條路,但是我們往往會由於經驗或意願選擇我們相信的路,這很可能會導致你的判斷失誤。如果你一下子就判斷出別人的行為背後的目的,先別急著下結論,再多考慮幾層,看看是不是有其他可能的原因。比如,有些人故意在網上發布一些看似傻逼的言論,你看了下意識就覺得他腦袋有包,可是如果他的真實目的就是為了炒作出名,哪怕是惡名也好呢?比如鳳姐,芙蓉姐姐之流的人。

2,尋找被別人故意掠過不提的重要信息。

這個在我們生活中簡直是太常見了,商家最擅長運用這一招,有保留的告訴你一些信息,以達到忽悠你購買的目的。比如,保險行業從業者在推銷萬能險的時候,往往會說某某萬能險,保底收益多少,投資收益多少,同時還有保障。但是他不會告訴你這個保障根本就是從你的賬戶中支出的費用,而且會越來越多,賬戶增值不夠快的話,投入的錢是看不到多少收益的;他也不會告訴你,最近這幾年基本上所有萬能保險收益都相當慘不忍睹。

相信,很多人都對人際交往的感到頭痛,我也不例外,在與人交往中,似乎我總是和對方的頻道不在一條線上以至產生了許多問題。歸根到底,還是由於缺乏自我提問的能力,不能從對方的行為和言語中推斷出對方引而不發的潛台詞、隱形動機。今後,我會努力改掉原來懶於動腦的習慣,積極地將在本書中學到的提問方法運用到生活的各個場景中去,哪怕一開始自我提問得到的結論是很幼稚、很低級的,相信只要通過不斷練習,這項能力一定會得到提高的

GIF/1K

如果覺得本文對您有價值,歡迎點贊、關注、順手轉發到朋友圈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阿怡說 的精彩文章:

TAG:阿怡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