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重是標,脾虛才是本,脾虛濕重要先祛濕再脾
很多人去看中醫,都會被告知「濕氣重」,那濕氣重到底是怎麼回事吶?中醫認為脾主運化,既能運化水谷,又能運化水液,脾氣健運與否直接影響津液的生成、輸布和排泄,脾失健運會導致水液在體內停滯,所以其實 「濕重」是標,「脾氣虛」才是本。
中醫說的脾,是負責運轉的,任何代謝產物的排除都要藉助脾氣的力量。脾氣一虛,髒東西就要瀦留體內。髒東西是什麼呢?可以是多餘的脂肪,也可以是異常的分泌物、排泄物。
胖人多陽虛「濕重」很多胖人看似壯實,實為虛寒。特別是肚子上脂肪多、游泳圈越來越大的人,更不能忽略他們體質的寒性。你如果去摸這種胖人,他們的皮膚一般都是涼涼的。就是因為他們的身體自己知道缺少陽氣,本能地增多脂肪,以起到保溫的作用。
就像過去沒有冰箱的時候,夏天賣冰棍的人,都會用一條棉被包住冰棍,棉被是防止散熱的。胖人身上的脂肪起的也是這個作用,所以也就有「胖人多陽虛,而瘦人多陰虛」的理論,往往是越胖越虛,越虛越胖,形成惡性循環。
胖人的正確減肥方式應該是溫化寒濕,「溫」是增加代謝脂肪的能力,「寒濕」就是指那些不該積存在體內的脂肪。
小心異常愛睡覺的孩子可能是「濕重」
很多孩子,很乖,而且特愛睡覺,這也很可能是被濕邪困住了。這些孩子之所以濕重,首先可能是孩子本身先天的脾胃不是很強,後天餵養的時候,家長可能沒注意到,傷了他的脾氣。
脾氣有消化食物、吸收營養、排出糟粕的能力,如果這種能力下降了,營養吸收不了的同時,糟粕也排不出去,留在體內就成了濕。帶著這些廢物,身體自然就覺得疲勞了,所以小小的年紀就容易犯困。
被濕邪擊中的典型癥狀是:身體總覺得疲勞,但這種疲勞不是因為哪裡酸痛,如果酸痛的話,可能是你有血虛的問題。
(1)身體發沉、發重,頭也發矇,雖然頭不疼,但是不清爽;
(2)皮膚上會有濕疹,胃口也不好,吃什麼都覺得沒味道,嘴裡發黏。
(3)舌頭伸出來時,你會發現舌質很胖,顏色偏淡。癥狀嚴重的,舌頭邊上會有齒痕,甚至像孩子的小裙子似的,這叫「裙邊舌」,這就是比較嚴重的脾虛濕困了。
濕從何來呢?
1.吃了過多的油膩食物,消化不了,堆積成濕,痰濕會堆積於身,導致身體不暢;
2.雖沒多吃,但本身消化能力不足,吃一點就易膩,體內毒素排泄不正常,凝結成濕氣;
3.環境、季節因素的影響,比如冬有暖氣,夏有空調,霧霾、回潮天很容易濕氣纏身,導致身體疲倦無力。
簡單判斷體內是否有濕氣的方法:
1、胖人多痰濕痰濕體質的人體形肥胖,腹部肥滿鬆軟,面部皮膚油脂較多,眼瞼微腫,並且特別愛出汗,經常渾身黏膩膩的,是特別受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症、高脂血症、冠心病、腦血管疾病、代謝綜合征、哮喘、痛風等病症青睞的人群。
2、平時看感覺濕邪重濁,每天早晨起床的時候覺得特別疲勞,頭髮昏,打不起精神來,頭重如裹,渾身困重,人也懶得動彈,平時面部油垢不潔,吃飯沒有胃口。
3、如廁看大便平時可以觀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馬桶上,或溏軟不成形,總有排不凈的感覺。
4、伸舌看舌苔「舌為心之苗,又為脾之外候」,舌頭是可以敏感地反映出我們身體狀況的。健康的舌淡紅而潤澤,舌面有一層舌苔,薄白。如果舌淡胖大,潤有齒痕,多屬脾虛;如果舌苔白膩,多屬寒濕;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髮膩,多屬濕熱。
5、婦女看帶下濕性趨下,易襲陰位,多見於下半身,分泌物和排泄物多穢濁不潔,便下粘液、婦女帶下分泌增多,或異味難聞。?
那麼該如何保護脾胃,祛濕健脾呢?
1.少吃油炸食物:因為這類食物不容易消化,會加重消化道負擔,多吃會引起消化不良,還會使血脂增高,對健康不利。
2.少吃腌制食物:這些食物中含有較多的鹽分及某些可致癌物,不宜多吃。
3.少吃生冷食物刺激性食物:生冷和刺激性強的食物對消化道黏膜具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瀉或消化道炎症。
一般情況下,脾虛的人容易濕重,因為脾氣是清潔工,脾虛就是清潔工罷工了,濕邪就會運不出去,這時候,即便需要補脾,也不能單純補脾,甚至不能馬上補脾,必須利濕先行,有的時候,濕邪去除之後,脾氣也能恢復一些,脾虛也會減輕,不用吃補氣葯,人的疲勞也會好轉。
其實中醫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是「養生之前先祛濕」,只可惜知道的人很少。很多問題和濕氣困擾密切相關,濕氣祛除了,很多小問題自然就沒有了。對一些慢性病的治療也應先祛濕,再採取其它方法調理,這樣吸收也會更好些。所以建議腎虛人群,婦科疾病人群,減肥人群,脫髮人群,長痘人群,一定要先檢查下自己是否有濕氣,有就一定要先祛濕。祛濕之後,你身上的那些煩惱才有消除的可能。
有些朋友長期不注意,脾虛濕重的問題已經很嚴重了,脾胃受傷,很多臟器都受到了影響,這個時候也意識到危害,可用了很多辦法:拔罐、針灸、艾灸、中藥,都見效甚微,為什麼會這樣呢?一是醫生沒開對葯,治療方案有出入。(或者說你遇到了庸醫)。二是你的脾胃不好平時食物都吸收不了別說藥物了。三是濕氣囤積很久已經是葯之不及。四是你用的祛濕方法不適合你的體質。比如:艾灸熱,較為猛烈,一般對寒症效果好些,如本身濕熱,猛烈的陽氣就會傷身。
點擊展開全文
※一道小食方,祛濕大功效,排出濕氣不得病!
※這些隨處可見的食物,是祛濕的利器,體內濕氣一掃而光!
※胃熱濕氣重口臭怎麼辦,這幾種方法幫你祛濕清胃熱,徹底治口臭!
※肚子大、面色暗黃、犯困等痰濕癥狀,很多人都中招!祛濕氣,用它煮水喝
※煮米飯時加點它,比薏米祛濕效果還好,體內濕氣排得乾乾淨淨
TAG:祛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