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科學發現人會有意識可能跟「熵」有關係,宇宙萬物都有連接

科學發現人會有意識可能跟「熵」有關係,宇宙萬物都有連接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我們人類的大腦是由形成宇宙的「星塵」所組成的,但是有新的研究發現顯示,這可能不只是兩者共同的唯一東西。

就像宇宙,我們的大腦可能被編程讓紊亂到最大化,類似於熵的原理,我們的意識可能只是一個副作用。

了解人類對自己的意識與周圍環境能力的研究已持續了好幾世紀。雖然意識是人類的主要成分,但研究人員仍然不能真正理解它的來源和意識存在的原理。

但是一項由法國和加拿大研究人員領導的新研究提出了一個新的可能性「意識是不是因為我們的大腦要擴大信息內容而自然產生得來的?換句話說,意識是不是大腦所產生的, 朝向熵狀態的一種副作用?」

熵基本上是一個用於描述系統從秩序到無序的進展程度的術語。我們用蛋來做個例子,當它完全分離成蛋黃和蛋白,它是有低熵的,但如果你把蛋給攪拌,它就有高熵,這也代表了它是最無序中的無序。

許多物理學家也都認為宇宙里也有類似的狀況在發生。自從大爆炸後,宇宙逐漸從低熵狀態轉變為高熵狀態,因為熱力學第二定律表明熵只能在系統中持續增加,所以這解釋了為什麼時間只能向前移動。

因此,研究人員決定應用相同的思維來解開我們腦里的謎題,並調查當我們有意識時我們的腦里是否有任何排列或整合的模式。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來自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和巴黎笛卡爾斯大學(Paris Descartes University)的一個團隊使用了一種稱為統計力學的概率論來建構出九個人腦中的神經元網路而這當中包括了七個癲癇患者。

具體來說,他們要看的是神經元的同步,是否神經元有彼此同步擺動,以確定腦細胞是否連接在一起。

他們看了兩個數據集,首先找出參與者睡著和醒來時的連接模式,然後在五個癲癇患者癲癇發作時, 和他們正常擁有「警覺」狀態的大腦時的資料來做比較和找出差異。

在這兩種情況下,他們看到了相同的趨勢,參與者的大腦在完全意識的狀態下顯示了更高的熵。

團隊們寫道「我們發現一個很簡單的結果,正常喚醒狀態的特點是大腦網路之間有最大數量的可能的組態相互作用,也代表著它擁有最高的熵值。」

這使研究人員都起了一個爭論,那就是意識可能只是大腦想試著擴大進行信息交換系統的一個「緊急屬性」。

在我們偏離主題之前,我們需要知道這項工作有一些很大的局限性,而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樣本量很少。在這九個人當中很難調查出任何決定性的趨勢,尤其每個人的大腦對各種狀況都會產生不同的反應。

來自英國蘭開斯特大學(Lancaster University)的物理學家Peter McClintock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但他在「物理世界 (Physics World」上告訴Edwin Cartlidge他找到的結果「很有趣」,但他需要使用更多的樣本來複制這個研究,而這也必須包括其他不一樣的腦的狀態,例如在麻醉下的患者。

但這項研究是一個很好的起點,且也暗示著一個新的假設來解釋為什麼我們的大腦往往是有意識的。

現在團隊正在計划進行更進一步的調查,他們想通過測量不同區域的熱力學狀態或是其他類型的組織來了解熵真正的定義,。

他們還想將他們的實驗擴展到一般的認知行為 ,例如,調查當人們在專註於一項任務時的狀態與他們恍神時的神經組織上的變化。

我們現在只是剛剛開始了解大腦的組織與它們如何影響我們的意識的階段而已,但它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謎題。這也剛好提醒了我們,我們與管理宇宙的法律是有連繫的。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知識庫 的精彩文章:

加拿大空軍拍到UFO照片,從上面散發出比太陽光還要亮光芒
科學解釋的發現:為什麼在秘魯的納斯卡線發現古印度的曼陀羅
科學人員發現,海洋生命最早在3億年前爬出海洋

TAG:小知識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