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神奇的筆竟可探測腫瘤;「人造肉」能減少人類消耗肉類嗎? | 每周科技播報

神奇的筆竟可探測腫瘤;「人造肉」能減少人類消耗肉類嗎? | 每周科技播報

跟蹤前沿進展,掌握最新動態






撰文 | 劉天霖、宋宇錚、郝春暉


責編 | 葉水送




 

 



可探測腫瘤的筆,視頻來自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




No.1 神奇的筆,可用來探測腫瘤


對於腫瘤的治療,手術切除仍是主要治療方法,但在手術過程中,怎麼切、切多少,對於大多數醫生來說,可能僅憑經驗或他人的經驗。手術一旦切除不合理或者腫瘤組織仍有殘餘,不僅不利於腫瘤患者的康復,同時也會加速腫瘤細胞轉移,讓患者病情惡化。近日,來自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神器——一種名為MasSpec的筆。當這隻筆觸碰到患者組織,釋放的液滴可從患者組織中吸收小分子,然後通過光譜儀快速分析液滴後,即可判斷檢測的區域是否是腫瘤組織。研究者表示,通過這隻筆能夠實現對腫瘤組織的精準切除。相關研究發表在近日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雜誌上。


文章鏈接:http://stm.sciencemag.org/content/9/406/eaan3968


 



No.2 「人造肉」能減少人類消耗肉類嗎?


人類對肉的追求似乎永遠得不到滿足,然而,科學家發現,食用大量的「紅肉」對人類和地球都會帶來危害。對於人類來說,紅肉的大量食用會增加糖尿病、癌症和心臟病等風險。近年來,肉質品的增加使得畜牧業土地需求飛速增加,產生的溫室氣體和甲烷也快速增加,此外畜牧業還消耗了大量的水資源。最近,《自然》的一篇文章稱,越來越多的實驗室開始致力於製造「人造肉」——一種用植物做的,但口感和味道足以以假亂真,如來自荷蘭的實驗室就第一個製作出了和普通漢堡味道幾乎一樣的「替代漢堡」。科學家預計,「人造肉」將有望在全球普及,從而逐漸轉變消費者的習慣。 


文章鏈接:https://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44/n7651_supp/full/544S18a.html


 



No.3 機器學習將幫助形成「古威尼斯的朋友圈」 


當前,機器學習逐漸被運用在人文領域中。在最近的一項名為「威尼斯時光機」的項目中,瑞士學者計劃將威尼斯1000多年的歷史資料轉錄為動態數據,以重建當時的商業生活和社交網路,相關研究發表在《自然》雜誌上。這項研究所揭示的歷史和我們從歷史書上看到的不同:歷史書往往是以名人為中心的,因為關於他們的事迹記載的比較多,而對普通民眾的生活,人們知之甚少。這項「時光機」項目,通過讀入大量的世俗記錄,比如分析當時國家行政人員搜集的人口數據,使得歷史學家能夠十分詳細地了解當時生活在威尼斯的幾十萬普通人的生活,如工匠、鞋匠、貿易販子等等。這一項目還將重建出一個社交網路:將每個人標記為一個節點,當有證據表明兩個人有聯繫時,就把這些節點聯繫起來,當這張網逐漸擴大時,就形成了一個「威尼斯的朋友圈」。


文章及圖片鏈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12446262


 



No.4 皮膚細胞可直接轉變成神經元


近日,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醫學院的科學家成功地將皮膚細胞轉變成運動神經元,這一過程並不需要使細胞先轉變為幹細胞,相關研究發表在Stem Cell雜誌上。跳過幹細胞,不僅使該研究避開了倫理問題,還保留了細胞原本的年齡,這對研究神經退行性疾病至關重要。皮膚細胞如何變成神經元?研究者將神經細胞中一些信號分子——兩種microRNA(miR-9和miR-124)和兩種轉錄因子(ISL1和LHX3)——導入到健康成年人的皮膚細胞中,在miRNA和轉錄因子的共同作用下,皮膚細胞可轉化成運動神經元。研究者還發現,在此基礎上再結合其他轉錄因子一起導入可將皮膚細胞轉化成其他神經細胞,這一研究展示了RNA分子如何結合轉錄因子、影響特殊神經元的形成,對未來神經生物學研究以及開發治療神經疾病藥物,具有重要意義。


文章及圖片鏈接: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7/09/170907132836.htm




 


No.5 木質摩天樓正在興起


鋼結構的摩天大樓被認為是現代城市的標誌之一。而如今,在一些重視環保的城市,木質結構的高層建築正在逐漸興起,從倫敦到墨爾本再到波特蘭。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木質大樓坐落于于加拿大溫哥華,高達53米,18層。科學家認為人們重新開始選擇木質材料建樓主要是因為其更低的碳排放。以目前最高的木質大樓為例,其建造過程中少產生二氧化碳累積可達2432噸。至於人們擔心的防火問題,建築師則稱,它們其實有極好的防火能力,當被點燃時,厚重的木塊表面會形成焦炭層,從而保護起內部結構。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更多的城市將重新選擇木質結構的建築。


文章及圖片鏈接: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high-rises-made-of-wood/




 



No.6 聖戰分子的戰鬥意志源自「入戲太深」?


近日,一項對恐怖分子的調查研究顯示,恐怖分子願意在戰場丟掉自己的生命,這種比求生慾望還強大的戰鬥意志,往往標榜為「神聖的」、「來自精神層面的」,它們一直不能被外人所理解。《自然》雜誌的一篇文章分析稱,美國科學家從「演員投入」的角度,試圖理解為何有些人願意出於群體的利益,而付出個人的巨大犧牲。科學家提出了三個要素:1)對團體內不可妥協的神聖價值觀的專註;2) 為這些價值觀願意放棄親屬; 3) 認為團體對抗敵人的過程中,精神強度要遠重要於物質強度。或許這三個要素是聖戰分子對抽象因素(如庫爾德主義)忠誠的關鍵 。


文章及圖片鏈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2-017-0193-3





 



No.7 德國大選系統可能被黑客入侵


進入信息時代後,黑客入侵所導致的信息泄露等問題,一直如一顆定時炸彈一樣令許多人提心弔膽。近期,美國知名徵信公司遭黑客攻擊,導致上億公民信息被泄露就被視為一次災難性的事件。受多起信息安全事件影響,德國一個網路安全聯盟對即將被應用於議會選舉中的選舉記票系統進行了檢驗,意外地發現該系統在更新時極易受到黑客攻擊,並導致投票、記票被篡改,從而產生災難性的結果。在他們交涉後,該系統的開發公司已私下對這一漏洞進行了修補,但拒絕承認其安全隱患。


文章及圖片鏈接:https://www.wired.com/story/security-roundup-germany-election-software-is-hackable/




製版編輯:常春藤




本頁刊發內容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使用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點擊查看相關文章



中國博士後「錢途」

|天使粒子爭議|大望遠鏡爭議


施揚

|潘卓華|楊璐菡

|劉若川

|

張鋒

|薛其坤


張毅|王曉東

|張啟發

|崔維成

|

潘建偉

|

李佩


盧煜明

|

王小凡

|吳文俊

|袁鈞瑛

|

張純如



知識分子

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

The-Intellectual

投稿:

zizaifenxiang@163.com

授權: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長按二維碼,關注知識分子









購買課程


請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課程詳情,立享限時特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分子 的精彩文章:

每個跑者都會犯的5個錯誤,你要避免!
跑步的三大核心裝備,你選對了嗎?
科學春秋:一封杜撰的周恩來邀請信與熊慶來1950年代回國之路
前沿:該如何預防,華人學者提出新機制

TAG:知識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