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到六個月媽媽不會信,「輔食加不上」成了一種病

不到六個月媽媽不會信,「輔食加不上」成了一種病

新媒體管家

孩子到了6個月,除了母乳/配方奶之外,應該可以增加輔食了,從初步的澱粉類食物,到蔬菜,根莖食物,然後到蛋類、肉類,再到更豐富的副食,各種營養食品……感覺小寶寶通向世界的門被一扇一扇推開了。

海淘了一大堆漂亮的小碗小勺,準備好了輔食機和寶寶食譜,準備擼起袖子大幹一場的媽媽卻在這時候遭遇當頭棒喝——寶寶輔食加不上!無關乎媽媽的廚藝,無關乎寶寶的食器,可憐的寶寶吃什麼拉什麼,一不留神不知道吃了什麼就腹瀉、便血絲、便粘液。即便寶媽每天一克一克用精密儀器量取食物,被寶寶吃進肚子,還是翻天蹈海,彷彿輔食有毒似的。

或者寶寶一吃某種事物,還沒在腸胃裡消化超過一個小時,嘴巴就起了紅點兒,背上就發了疹子,甚至連菊花都紅腫了。

於是寶寶被「判斷」為土豆過敏,蘋果過敏,胡蘿蔔過敏,南瓜過敏……

小麥過敏,大米過敏,玉米過敏……

青菜過敏,豬肉過敏……

大家能吃的時候,到我們的寶寶怎麼就過敏了?這還怎麼養孩子?

寶寶輔食加不上的結論是因為出現了一下這些情況,我想分別說說。給媽媽們解壓一下。

腸道有反應,包括嘔吐、腹瀉、各種血絲便

皮膚有反應,包括出疹子、蕁麻疹

心理有反應,包括哭鬧,夜間不安睡,發燒

我其實每次聽到「輔食失敗」「加不上」這樣的話第一反應都是搓火(專業急脾氣一百年)。輔食加不上根本的原因,是因為寶寶的腸道沒有做好準備,在不合適的時候引入輔食,以及媽媽給寶寶加了錯誤的輔食,導致寶寶脆弱的腸道受到刺激。

1

腸道反應

輔食添加的正常時間應該是在六個月左右,幾乎所有資料都在傳遞同樣的信息,觀察寶寶對輔食的心理和生理需求,適時添加。但是網帖大部分粘來貼去不負責任,照貓畫虎最容易忽略孩子的個體差異。

對於嬰兒期有牛奶蛋白過敏尤其是患有蛋白過敏導致的直腸結腸炎的孩子來說,輔食添加一定不能按照常規的方法。

在孩子腸道一直不健康(慢性腹瀉/血絲黏液便)的情況下,就算給孩子吃不含牛奶蛋白的食物,都容易讓癥狀惡化。如果吃氨基酸配方粉的孩子,至少過度到深度/適度奶粉階段,輔食添加成功率才會增加。所以我建議大家在孩子腸道穩定之後,逐漸轉奶,然後添加輔食。

牛奶蛋白過敏誘導的腸炎,早期用氨基酸配方粉干預之後,如果得到很大的緩解。這時候就可以慢慢過渡到深度配方粉。因為氨基酸配方粉基本上是「保護性最強的奶粉」,孩子長期吃這種奶粉,會讓腸道變的更加嬌嫩,對普通食物的耐受更差。因此很多氨基酸配方粉喝6個月以上的寶寶,都會出現輔食添加困難。

如果是母乳寶寶,排除了其他疾病的出血,有時候是可以自愈的/良性的。因此只要不是血便突然增加/嚴重,那麼改加食物還是可以加的,母乳寶寶六個月以後,本身腸道也會隨著發育的。

過敏腸炎寶寶不要著急,加輔食的時候請媽媽看看這幾樣食物吃的對不對?

大米——從自己家用大米煮的水開始實驗,少量開始,第一次一勺尖就夠了。過渡到稠米湯,然後到米粥。然後才是市售的配方米粉。

我強烈建議首先添加大米而不是小米,除非你想只給孩子喝小米湯而不是吃小米粒。小米和大米,煮湯之後都是澱粉溶液,沒什麼特殊的功效。也不用相信小米更有營養,更補之類的說法。單一的穀物,哪一種都是營養不全面的跛子。煮湯喝水,能量密度又低,基本就是一些糖分了。

小米——保留了穀物外層,因此要比大米粗糙,難以消化。我們的大米是磨過了好幾道的精米,除了澱粉之外基本沒別的什麼,因此相對也是低刺激的。很多媽媽說,家裡老人給孩子喝小米粥,孩子拉肚子。就是因為小米太粗糙了。

蔬菜——幾乎所有蔬菜都含有纖維素,因此如果孩子還在腹瀉期/便血期,大部分蔬菜都會刺激腸道。唯一的辦法是,等肚子恢復了再加。

胡蘿蔔最容易造成腹瀉加重的蔬菜!!!

不推薦自己家自製任何胡蘿蔔食物。對於六七個月的寶寶來說,不管你怎麼做,胡蘿蔔是原樣進出的,健康寶寶可以吃,便秘寶寶可以試著生吃。但是腹瀉寶寶一定避免。如果一定要實驗,買不含過敏原的成品胡蘿蔔泥。因為這種泥是工廠機器打磨的,比自家打磨的要細膩100倍。

小白菜/菠菜/其他綠葉菜富含纖維素,刮腸子!!!

慢性腹瀉的寶寶,少吃或者不吃青菜。青菜富含纖維素,增加腸道水分/蠕動,有助排便。

土豆/紅薯 /南瓜雖然是早期必備輔食,但也可能加重腹瀉

薯類,根莖和蔬菜一樣,纖維素豐富,雖然看起來綿綿,但是還是容易造成腹瀉。

水果——從水果煮水開始,到熟的水果,然後到生的水果。大部分水果的問題不是過敏,而是水果中含有的果膠使得水果比較難以消化,因此會造成腸道負擔。我家當初吃了幾口蘋果也便血,其實就是腸炎沒有好。

容易過敏的水果,大家都知道吧?芳香的柑橘類/熱帶的含有各種酶的芒果菠蘿木瓜/帶籽的草莓獼猴桃火龍果……

這些水果吃了以後,很多孩子會嘴巴紅/喉嚨癢/嚴重的會有氣憋喘息,如果發現這些情況,就暫時不要吃。

問題來了:什麼都不吃,輔食怎麼添加?

如果你什麼都要試試,那輔食之路更可能充滿艱辛。適當的辦法,是在6個月前就改善孩子的腸道。萬一到了快加輔食的時候,還是不好,那麼只有一個辦法:治好腸炎,加快轉奶,再添加輔食。

2

皮膚反應

現在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濕疹和食物過敏之間的關係沒有那麼簡單。

加拿大/台灣/瑞典等地的醫療信息網站都表明了類似觀點:濕疹不是單純由食物過敏引起,但是,食物過敏會導致濕疹加重

濕疹的成因非常多,遺傳基因排第一,然後是氣候/環境/溫度/食物。甚至外界冷熱空氣刺激,內心情緒激動,都會使原有的濕疹加重。

關於濕疹的詳細治療和護理,請看我之前寫的加拿大兒科對於濕疹的治療建議。

這裡七媽想說的是:因為出現濕疹,媽媽感覺加輔食受阻,讓情緒變得非常失落的事。

新添加了某種食物之後,發現寶寶起了濕疹。這時候要不要繼續。igg,ige的理論大家都門兒清。我的經驗是,看程度,看聯繫,信化驗報告,不如看孩子反應。

有時候化驗出來,牛奶,雞蛋,小麥,土豆都是加號,但是吃土豆沒什麼問題,那麼到底給不被孩子吃? 如果化驗出來魚蝦都不過敏,但是一吃就最全身癢,那麼到底給不給吃?

如果濕疹嚴重到全身突發,大片尋麻疹,頭部水腫,那這個食物就半年內不要碰;如果只是嘴周小點點,身上有個把判斷不準確的皮疹,或者有了個別的尋麻疹,保守的方法是停下來這個食物,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再試驗一兩次,看濕疹是不是再次出現。如果是的話,那可以判斷濕疹和食物相關,下次吃的時候可以少吃。但是未必嚴格迴避。

關鍵的問題在於:養孩子不是做實驗,無法控制的變數太多。有時候濕疹和食物之間的關係真的太難確定。而媽媽們會因為擔心/多慮/緊張,就給孩子忌口,減少能吃的食品。這樣是非常草率的。正確辦法是,濕疹起來了,兵來將擋,火來土掩,保濕足足的做起來。看看下次還會不會起?

有點家長給孩子加輔食的時候,剛好是換季,或者是秋冬季節,或者是夏天最熱的時候,這種氣溫本來就不利於皮膚護理,如果濕疹加重/頻繁爆發,很可能是跟天氣有關的。

有時候可能洗了澡,遊了泳,同時加了新輔食,結果濕疹出來了。那這時候就跟不能輕易斷掉寶寶的糧食了。

如果媽媽實在懷疑食物和濕疹在自己寶寶身上的聯繫,那還有一種保險的辦法:找到一個對過敏很有研究的專家,同時找到一個專業大醫院的兒童營養師(同時了解兒童過敏),在兩個人的配合之下制定寶寶的食譜。這種條件不知道能滿足的家庭多不多。

總之,對於加輔食過程中出現濕疹的,希望大家謹慎些,再謹慎些,不要輕易給某種食物判死刑。

3

心理反應

在加輔食引起的心理反應里,我寫上了發燒。這並不是開玩笑,真的有寶寶吃了某種食物,比如高蛋白的雞肉,牛肉之後,出現了發燒的情況。一般情況下,大約會在半天之後。大家仔細想想,你們是不是也遇到過?

食物是補充人體營養和能量的,只要消化得當,完成吸收,是不會引起體溫上升的。這種時候的發燒很可能是因為病毒引起。比如剛好孩子今天吃了某種食物,同時可能受涼或者狀態不佳,抵抗力下降,導致之前潛伏的病毒開始反擊,就會出現早於感冒癥狀的發燒。聽起來很像我們說的胃腸感冒吧?

其實胃腸感冒到底是先有腸胃病毒?後有感冒病毒?這個是很難說的。也有可能腸胃不適,導致免疫力降低,感冒病毒就肆虐;也有可能感冒病毒興風作浪,食物消化能力減弱,手口傳播的其他病毒進入腸胃系統。

所以這種聯繫很好確定關係。再試驗一兩次就知道了。

比較麻煩的是加了輔食之後,孩子夜鬧,夜哭。

這個我深有體會。大概我經歷過一年這樣的痛苦。每天晚上孩子都會難受的不能入睡,睡一兩個小時就哭鬧。我因此非常非常崩潰。全家都鬧的不得安寧。看著孩子難受,一點忙都幫不上。這樣的心情,沒經歷過的人是不會體會,也很難理解的。

對於孩子夜間哭鬧,很多時候是腸胃脹氣。脹氣來自哪兒? 可能是孩子吃東西,喝奶時候吞入的空氣;也可能是食物里有容易產氣的那些種類;也可能是腸道雜菌太多,食物分解產生了太多的氣體。

針對孩子夜哭,處理的常規辦法第一條是排除法。把所有可能的因素一樣一樣排除了。孩子夜裡哭鬧,肯定是因為不舒服。但是具體哪兒不舒服,他說了,也不一定就是那麼回事;他要是不會說,急死你也沒有用。

不要焦慮,正確的心態是把能解決的都解決了,如果還是好夢不到,那就耐心等待,相信孩子總會好起來的。

首先排除的是:半夜尿尿

很多時候,睡眠比較輕的孩子,半夜會尿尿,但是尿意會讓孩子的睡眠中斷。就好像睡的正舒服,一泡尿把他給弄醒了,這時候他就非常生氣。判斷辦法就是看是不是每次哭鬧的時候,剛好尿不濕都是濕的。

如果是尿尿醒的,要麼不予理會,因為不是大毛病,要麼給予安撫,如果家人不嫌麻煩的話。還有個辦法就是減少睡前奶,或者夜奶。

其次第二個要排除的就是出牙

孩子會因為出牙而難受,情緒激動,低燒,哭鬧。這些都是正常的。因此如果出牙期間,孩子夜間哭鬧,不用太擔心。不是食物引起的。

第三個,看看孩子是不是吃了容易產氣的食物

產氣食物包括粗纖維的雜糧類/豆類/根莖類/以及部分粗纖維的蔬菜/十字花科的蔬菜/有特殊氣味的蔬菜,比如芹菜,洋蔥,甘藍,圓白菜,油菜……這個列表很多,需要大家慢慢排除。我記得當時我們家吃豌豆就睡不好。後來很久都不吃。

其實按照常理,孩子本來就應該是雜食動物,什麼都該吃。可是有時候就是對某些食物特別敏感,造成消化不好。如果媽媽發現的確存在某種輔食和睡眠之間的聯繫,那就果斷先停下來。

第四個,不太好排除的是孩子的神經發育問題

在孩子的大腦活躍,快速發展期,白天經歷的事情,到了他睡著的時候,可能還會干擾他的神經系統,使大腦不能休息。這倒未必是受了驚嚇,有時候就是好像大人愛做夢/愛說夢話一樣。

有個緩解因為大腦過度興奮而引起的睡眠不安的辦法,就是睡前一兩個小時,盡量不給他玩鬧/興奮的機會。

第五,或許是骨骼痛

對於三四歲的孩子來說,存在另一種影響睡眠的原因,就是身體痛。他們可能白天玩的太疲憊,精疲力盡,睡著以後,身體放鬆下來,因此感到疼痛。我一個在瑞典的朋友就有過這樣的經歷。

但是這種疼痛很好確定:一般給孩子熱敷/按摩就會緩解,並且孩子會主動跟家長訴說疼痛。

這種情況還有一個反例,就是有的孩子如果白天體能消耗太少,夜間也會不睡的很踏實;就像大人一樣,越累越困。如果你家孩子也是這種情況,就盡量在白天帶孩子多戶外運動,多玩。累一累,或許晚上睡的更好。

第六,睡眠不好可能跟呼吸系統有關。我們知道,患有腺樣體腫大的孩子,多半都夜間睡不踏實,因為呼吸不暢。

最後一種原因,大家也別輕視。睡眠環境會影響孩子。首先,是不是孩子和大人同床?同睡的大人是不是半夜打呼嚕?有的大人半夜打呼聲音很大,孩子若是睡眠淺,會容易被嚇到。

還有個問題,如果卧室空間比較小,大人孩子一家三口睡眠中,卧室空氣不新鮮,含氧量不足,也會使寶寶覺得氣悶難受,因此哭鬧。

除了空間之外,睡眠溫度也很重要。孩子感到太熱或者冷,都會睡不安寧。摸摸孩子的頭,如果出汗多,就少蓋一點被子。一般而言,略涼一點,比熱要舒服一些。

整體而言,是不是因為食物引起的夜哭,有一個判斷的方法:如果孩子在哭鬧的時候,有排氣,並且蜷縮身子,感覺好像腸胃不舒服的樣子,只有窩著才行。這時候就排查一下孩子的食物。

在護理的時候,方法是:注意給孩子腹部保暖,同時要加強孩子對於溫度變化的適應性。人的腹部不能受涼,但是也不能太怕涼,以至吹個風,吃個常溫食品都拉稀腹痛。這就像照顧孩子少感冒一樣,既要根據天氣情況增減衣服,同時要鍛煉孩子耐寒,不怕冷。聽起來是矛盾?實際上是可以逐步訓練的。

在孩子肚子特別不舒服的時候,給孩子按摩肚子(不用特別學習手法,只要讓肚子溫熱就好),或者給孩子肚子下面放一個小小的熱水袋,甚至抱著孩子睡覺,都能緩解。

若某種食物反覆引起孩子腸胃不舒服,那麼就停掉。等過一兩個月再試試。也有人建議補充益生菌。科學界/微生物學界的各種研究已經證明益生菌對於改善腸道環境,幫助消化的作用。如果懷疑孩子的消化不良和食物有關,的確可以嘗試補充。關於益生菌的問題,最近澳洲一款出現爭論,我有空的時候,會仔細寫寫益生菌。

寫了這麼多,再總結一下加輔食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改如何解決:

腹瀉的時候,吃正確的輔食,小心那些加重腹瀉的水果蔬菜;

加了某種輔食起濕疹,不要輕易忌口,多試驗,少量增加;

睡眠不好,別賴輔食,要耐心一樣樣排除「誤睡因素」

- END -

過敏寶寶加油站

為過敏兒家長提供有用,靠譜,科學的育兒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