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印度的反英烈焰是怎麼點起來的?印度大起義始末

印度的反英烈焰是怎麼點起來的?印度大起義始末

沒有去過德里,不算去過印度旅遊,

沒有去過德里紅堡,則不算去過德里。

德里紅堡是莫卧兒帝國時期的皇宮,相當於北京的紫禁城。德里紅堡由莫卧兒王朝第五代皇帝沙賈汗(Shah Jahan)所建,為象徵莫卧兒帝國強大勢力的指標性建築,自1639開始建造,耗費了近10年的時間才完成。曾被印度詩人稱為:「如果說地上有天堂,天堂就在這裡」。

德里紅堡

德里紅堡自建造起,一直是莫卧兒皇帝的宮殿,直至1857年末代皇帝巴哈杜爾·沙二世被廢黜流放,領土也被封建王公們和殖民當局瓜分。1857年的印度大起義中,起義軍圍攻紅堡,與守衛在這裡的英軍展開激戰,最終佔領了這裡。1947年8月15日印度獨立,國旗第一次在這裡升起。

從此,紅堡也成了印度民族力量的象徵。

英國殖民印度二百年,有且僅有的一次大起義就是1857年的印度大起義,這恐怕也是印度數千年歷史上,唯一一次底層人民廣泛參與的暴力起義。如果要提「中國起義」,還得具體限定是什麼年代的哪次起義,要是提「印度起義」,那麼毫無歧義,大家都知道說的是這次。

因為唯一,所以顯得珍奇,那麼這次起義到底是怎麼發生的呢?對於印度的意義如何呢?這個話題說來就話長了,要從數百年前的英國講起。

故事要從英國博斯沃思(Bosworth)荒原開始。公元1485年6月22日,代表蘭開斯特家族的亨利·都鐸在這裡擊敗了約克家族的理查三世,即位成為亨利七世。英國終於擺脫了持續上百年的戰亂,走上了漫長而又曲折的崛起之路。

雖然英國搶佔殖民地比西班牙葡萄牙落後了一百年,但這一百年里英國可沒閑著,而是一直在苦練內功(當然也是沒別的辦法,生生逼出來的):

驅逐內外勾結的買辦勢力,發展民族工業,借著叛國罪的名頭殺封建貴族,借著宗教改革的名義關停修道院以及殺宗教貴族,掀起羊吃人的圈地運動,完成了無比血腥殘酷的土地改革,發動內戰統一思想。無數人頭落地之後,英國終於變成了具有統一國內市場,具有相對完整的以紡織業為龍頭的製造業產業鏈,主權獨立政治統一的近代國家。

英國宗教改革中處死教士

英國內戰

關押要犯的倫敦塔,

包括伊麗莎白一世在內的許多英國名人都曾被關押在裡面(其中大部分被處死了)

這就相當於新中國建立頭三十年,為工業化所作出的那些必要準備,只是比中國的血腥暴力程度超出若干倍,過程也曲折複雜得多。

接下來,英國捲入了漫長的對外戰爭,也就是著名的「五百年都沒有變過」的均勢戰略:拉著法國、荷蘭打西班牙,拉著法國打荷蘭,挑動荷蘭打法國,挑動德國打法國……總之,歐洲大陸上誰強,就拉動別的國家打誰。歐洲大陸上亂成一鍋粥的同時,英國則在海外搶佔大量殖民地,完成它的利益布局。

十七世紀英國領導的反法大同盟

廣闊的殖民地、巨大的市場,豐富的原料,充沛的資金,種種條件促成工業革命在英國爆發,更使得英國的實力邁上新的台階。其中,印度龐大的人口以及豐富的棉花資源,為英國的棉紡織業發展,並最終引爆工業革命起到了關鍵作用。

英國工業革命始於棉紡織業英國一邊自己發展,一邊組織同盟打擊競爭對手,就這樣差不多打了兩百來年,英國拉著歐洲諸國終於摁死了妄圖統一全歐洲的拿破崙,英國也成為當之無愧的世界頭號強國——大英帝國,並進入了全盛的「維多利亞時代」。

在法國拿破崙挑戰英國失敗後,中歐和西歐再也沒有能對英國構成威脅的選手,遠在歐洲另一端的俄國接過了挑戰英國的接力棒。

這個處在大陸深處的國家一路向東,希望在遠東找到屬於它的「印度」,俄國人的征服腳步甚至越過白令海峽來到美洲。然而,遠東的土地雖然廣闊無垠,但是緯度太高,人煙稀少,以當時的技術條件難以開發。

最終,俄國人的目光向南,盯上了「大英帝國皇冠上的寶石」——印度。

畢竟,彼得大帝就已經在他的著名的政治遺囑中說,不論誰繼承他的王位,都應該向南推進到君士坦丁堡和印度。因為在他看來,「不管誰在那裡統治,誰就將統治世界。」「當俄羅斯可以自由進入印度洋的時候,它就能在全世界建立自己的軍事和政治統治。」

彼得大帝

聖彼得堡的彼得大帝青銅騎士像

彼得為他的後代設想了俄羅斯南下的3條路線:一條是從黑海經土耳其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到地中海;第二條是從南高加索經伊朗到波斯灣;第三條是從中亞經阿富汗到阿拉伯海。

很顯然,俄國的南下戰略,嚴重影響了英國本土至印度沿線的戰略安全,甚至可以說,簡直是要大英帝國的老命。從1815年左右開始,以印度為目標,以連接英國與印度的交通要道——巴爾幹、黑海、波斯沿線為重點,俄國與英國展開了持續百年的較量,史稱「大博弈」(The Great Game/Турниры теней)。

一個咄咄逼人的擴張性大陸帝國,一個控制世界海洋貿易體系、掌握世界主要財富的海洋帝國,必然是兩虎相爭,必有一傷。英國女王維多利亞說過,每件事都可以歸結到「俄羅斯和不列顛在全球的霸權問題」上。

英俄矛盾,成為持續一個世紀之久的世界主要矛盾。

反映「大博弈」的漫畫

英國作為以貿易和金融立國的海洋強國,面對以兼并土地為手段的大陸強國俄國的咄咄逼人的挑戰,有一種無處用力的挫敗感,就如同當年的地中海貿易強國迦太基面對羅馬一樣。當年迦太基可是被羅馬連根拔起,徹底滅國,英國感受到了嚴重危機感。

擴張型的羅馬通過三次布匿戰爭,

徹底消滅了海洋帝國迦太基,歷史是否會重演?

大英帝國號稱日不落,領土遍布世界各地,但是核心區就是兩塊——歐洲的英國本土以及亞洲的印度。為了保護英國本土和印度的安全,英國人願意付出任何代價。

在歐洲,英國一貫習慣於「借力打力」,也總有國家會成為替英國出力的「肉盾」和「打手」,比如說身處中歐的普魯士就長期充當這樣的苦力。

先是為了壓製法國,後來為了壓制俄國,英國向普魯士輸送了大量資金、技術乃至軍火。再加上普魯士人自身也比較給力,身處中歐複雜地緣夾縫中的普魯士就這樣茁壯成長起來,成為德意志第二帝國。二戰前夕英國對納粹一味綏靖,希望希特勒去對付蘇聯,其實也正是基於這樣的深厚的歷史背景。

但是在中亞,誰來給英國做「火中取栗」的傻子呢?

1829年秋,第6孟加拉輕騎兵團的阿瑟·康諾利上尉(Arthur Conolly)從波斯邊境出發,穿越高加索和開伯爾山口之間的無人區卡拉庫姆沙漠(位於今土庫曼境內),花費一年半時間,詳細偵察了阿斯塔拉巴德以南俄軍的駐防狀況、當地統治者的態度以及可資利用的要塞。

他最終得出結論:俄軍要從陸路入侵印度,無論採取哪一路線,都必須經過四分五裂的阿富汗。對英國人來說,最可取的方法是扶植一個勢力範圍足夠覆蓋阿富汗全境的統一政權,對其加以武裝,使之成為南亞次大陸的保護傘。

在康諾利的建議下,1832年初,效力於東印度公司的亞歷山大·布爾內斯中尉(Alexander Burnes)前往喀布爾,會見了巴拉克宰家族的多斯特·穆罕默德可汗。英國人承諾幫助這位普什圖族王公統一阿富汗,並在喀布爾派駐一個常設代表團。

多斯特·穆罕默德可汗

這次會面,也標誌著「大博弈」正式成為國家之間的全面對抗:在黑海,英國扶植奧斯曼土耳其蘇丹抵禦俄國的瓜分;在波斯高原,兩國競相爭取波斯和沙烏地阿拉伯的友誼;在阿富汗,英國支持多斯特·穆罕默德的擴張企圖,以此對俄國在布哈拉和希瓦的野心加以遏制。

海上強國與陸上強國之間的對抗,開始在裏海和波斯灣之間的區域全面展開,阻擋俄國南下印度之路的阿富汗,則成為博弈的焦點。

阿富汗的位置

阿富汗位於歐亞大陸的腹心地帶,不僅是連接歐亞大陸和中東的要衝,還是大國勢力東進西出、南下北上的必經之地。北接土庫曼、烏茲別克和塔吉克,東北突出的狹長地帶與中國接壤,東和東南與巴基斯坦毗鄰,西與伊朗交界。阿富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使其成為南亞與中亞和西亞的交通要衝,歷來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阿富汗的形狀如同一片樹葉,

通向中國的葉柄就是「瓦罕走廊」,

也是古絲綢之路的一部分,

是華夏文明與印度文明、中亞文明、波斯文明和歐洲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

維多利亞女王和阿爾伯特親王的地理學家、英國製圖師小詹姆斯·威爾德(James Wyld the younger,1812 1887 年)在第二次英國–阿富汗戰爭(1878–1880 年)期間出版的阿富汗地圖,地圖上展示的政治邊界勾繪出了布哈拉汗國、希瓦汗國和阿富汗,以及俄羅斯帝國、波斯和俾路支的邊界,以及阿富汗、波斯東部、俾路支(今巴基斯坦)部分地區、印度和中國

阿富汗的地形複雜,阿富汗全國五分之四的面積為山地和高原,平均海拔3500多米的興都庫什山脈橫陳境內,是中亞與南亞間的重大障礙。風蝕地貌同時造就了縱橫交錯的岩洞與峭壁,構造詭異。除了當地人以外無人知曉。丘吉爾年輕時曾經在此調查,被複雜的地形搞得焦頭爛額。即使是利用高科技的衛星地圖手段,也沒有一幅地圖可以準確描繪出阿富汗地形,這裡複雜的溶洞和地下長廊成為了阿富汗的「胡志明小道」、「滇緬公路」。

阿富汗對於任何一個強國來說,都是距離其人口經濟中心距離遙遠,交通不便,補給困難。一方面,阿富汗是控制歐亞大陸的樞紐,想要稱霸歐亞的強權必然控制阿富汗;另一方面,阿富汗處在對於任何一個大國勢力都是最難到達的地區,有實力能到達那裡的勢力可以說是已經極盛,也必然會遭到其他勢力的強力狙擊。

想要佔領那麼一個成本高昂的四戰之地,難免過不多久感到力不從心灰溜溜的退場,隨後迎來帝國崩潰瓦解的暗淡結局。因此,阿富汗還有一個令人聞之色變的綽號——「帝國墳場」。

歷史上無數偉大的帝王試圖控制阿富汗,所有亞洲地區的強大帝國都曾統治過這裡,但都沒有長久。沒有一個帝國能支配這個地區,頂多一時佔領。其中包括亞歷山大帝國、西突厥漢國、唐帝國、阿拉伯帝國、蒙古帝國。在西方歷史上號稱千古一帝的亞歷山大大帝,當年在這裡也被游擊隊打的灰頭土臉,最後不得不通過聯姻的方式才穩定了當地。而且有說法亞歷山大大帝是在這裡受傷,後來傷勢惡化去世,導致龐大的亞歷山大帝國分崩離析,亞歷山大帝國也成為埋在墳場里的第一個帝國。

對於捍衛自身霸權地位的英國,以及致力於成為全球帝國的俄國來說,他們最終在阿富汗迎頭相撞,並攜手埋葬在「帝國墳場」,也就成了難以抗拒的宿命輪迴。

英國扶持多斯特·穆罕默德可汗統一了阿富汗,可是這位可汗羽翼豐滿後,卻不願意像印度王公那樣當英國人的傀儡,在俄國人的策反與拉攏之下,他很快就倒向了俄國。英國人忙活一場,卻為對手做了嫁衣,氣得暴跳如雷,誓要推翻多斯特·穆罕默德,建立新的傀儡政權。

1839年,也就是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前一年,英國找了個「莫須有」的理由,入侵阿富汗,掀開了長達80年的阿富汗反抗英國入侵鬥爭的序幕。

相對於輕鬆獲勝的鴉片戰爭,英軍在阿富汗的第一次入侵搞得灰頭土臉,幾乎全軍覆沒,損失了3萬餘人,耗資1.5億英鎊(大英帝國當時年財政收入的1.5倍,如果類比的話,相當於美國在阿富汗戰爭消耗4.5萬億美元,而美國實際在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的總花費也差不多是這個數值),結果以阿富汗人民大獲全勝而告終,可以說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此後英國又兩次入侵,雖然也曾經佔領過一段時間,但最終均遭到失敗。多斯特·穆罕默德的家族此後一直統治著阿富汗,直到1973年被推翻。

英國之所以失敗,除了阿富汗路途遙遠,地形坑爹,人民彪悍鬥志頑強之外,俄國在阿富汗反抗軍的背後提供大量武器及物資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條件,這也是當年英國支持其他國家的慣用做法。

英軍入侵阿富汗

諷刺的是,英國雖然在阿富汗遭遇滑鐵盧,埋下了大英帝國崩潰的伏筆,對於俄國來說,這裡也是傷心之地。阿富汗人桀驁不馴,不願意當任何外國勢力的傀儡,代理戰爭結束後,幕後人轉到前台來想要征服阿富汗時,就會深刻領悟,什麼叫「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俄羅斯為幫助阿富汗打英國給了一批武器,等到1979年蘇聯侵阿時,發現這些莫辛納甘步槍還在用。美國給了阿富汗毒刺,C4等武器打蘇聯,等到美軍自己入侵阿富汗時發現有苦說不出,只好大撒美元收購自己當年給的毒刺。美國如今還是泥足深陷在阿富汗,眼看也是黃土埋半截了。

美軍在阿富汗

當然,老練的英國人也不是吃素的,在阿富汗碰了壁,在別的地方就要找回場子。駐巴格達總領事亨利 勞林森(Henry Rawlinson)向伊瑪目 沙米爾提供「人道主義」支持——大量的武器和資金,後者在車臣的軍事基地是19世紀中葉俄羅斯境內一根拔不掉的「毒刺」。英國人的「古道熱腸」,導致車臣地區形成了長期反俄恐怖主義的傳統,並一直持續到現在。

英俄就這樣互相埋雷,上眼藥,下絆子,打黑槍,類似的鬥爭在巴爾幹到波斯一線全面鋪開,這一片區域至今仍是孕育恐怖主義組織的「溫床」。

車臣的位置

第一次阿富汗戰爭恥辱地失敗之後,緊鄰著英屬印度、卻又親俄的阿富汗,成為懸在大英帝國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俄國大軍隨時可能借道阿富汗從開爾伯山口南下,源源不斷地入侵英國人的聚寶盆——印度。

當時,英國剛剛通過第一次鴉片戰爭,打開了清朝的門戶,此後產自印度的鴉片就可以源源不斷地輸入中國,英國人只要坐地數錢就行了,如果俄國人來攪局,這一切不就全都白忙活了嗎?

因此,必須想辦法阻止這一切的發生!

於是,圍繞著印度的英俄博弈進一步升級,終於將兩國乃至整個世界,帶向充滿變數的未來……

打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